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895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让议政堂正常运转就可以了。

  先把那些不知道用来做什么,人浮于事的衙门裁掉,将来需要办什么政务,就组建什么衙门。

  如此一步一步重新将朝廷建起来吧。”

  李史鱼叹了口气,他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只能用最笨的办法,缺什么补什么。

  本来就是草台班子嘛,还能怎么样呢?

  “如此也好吧。”

  李宝臣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反正他也不懂。

  如果李宝臣是个贤明的领袖,那他自然可以用政治智慧去处理这些事情,提出一系列的执政纲领,让别人给他打辅助。

  如果李宝臣是个残暴的领袖,那他自然可以用刀去处理不能处理的人,把产生问题的人解决了,也就间接解决了问题。

  可是令人感慨的是,李宝臣是个普通人,他既不贤明,也不残暴。他想解决问题,又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还不想学黄巢那样“一刀切”。

  所以李宝臣才会觉得来了长安就浑身难受。

  “对了,控鹤军的事情,你觉得本帅怎么处置比较好?”

  李宝臣压低声音问道。

  刺杀什么的,其实只要不到处乱跑,做好日常的安保,就可以避免绝大部分。

  倒不是什么心腹大患。

  但是控鹤军的威胁,那是实实在在的。

  这个问题一直是一根刺,扎在李宝臣心里,片刻都不能忘。

  “如今长安乱象的实质,还是在于大帅的威慑不够。

  靠杀人可以震慑住一帮心怀不轨之人,但没法让关中大户与我们合作。

  然而我们只要可以歼灭控鹤军,那么关中就再也没有一支军队可以挑事。

  如此一来,大帅便可以腾出手来,收拾那些暗地里使坏的世家大户,并拉拢一些人为我所用。

  关中腹地的盗匪,其实哪怕下官不说,大帅也是明白的,都跟那些人脱不开干系。

  大帅的权力来自于刀锋,自然也需要打胜仗去维护权威。”

  李史鱼对李宝臣叉手行礼说道。

  不得不说,他这番分析入情入理,确实说出了当前困局的核心问题。

  关中人就是没见识过宝臣大帅的刀有多快,所以暗地里人心不服。

  能在长安横着走的军队,却未必能打得过别人。宵小之辈不敢惹你,但真正管事的人,却也未必看得起你。

  若是你没有扛把子的实力,怎么收的了保护费呢?

  这是很粗浅的一个道理,在任何时代都适用。特别是关中的天龙人大老爷,向来是眼高于顶的。

  “你说得也不无道理,本帅也觉得是时候出来活动一下筋骨了。”

  李宝臣点点头,他也觉得,现在要出兵把控鹤军收拾一顿,才能让某些人看看,谁才是爹。

  上次控鹤军在长安扫荡了一番后退回凤翔府,可是把关中本地人得罪得死死的,特别是长安的大户。

  虽然李宝臣的做派,也未见得比李怀光好多少,但他终究还是在扶持李琬上位的,而且没有杀皇帝呀!

  比起李怀光,宝臣大帅也变得慈眉善目起来了。

  好和坏,那都是比对出来的!

  “不如,打着为已故天子李琩报仇的旗号出兵凤翔府,这也算是师出有名了。”

  李史鱼继续建议道。

  李宝臣想了想,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总觉得这种事情好像有点……荒诞。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如此。

  一个奚人,被傀儡天子赐姓为李,又扶持着傀儡天子进关中,帮另外一位傀儡天子“报仇”。

  对于这种荒诞的事情,李宝臣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

  “打赢了控鹤军,也算是为本地世家大户们出了口气。这是一个梯子,大帅到时候便可以跟他们坐下来谈谈。

  到时候,这盘棋就活了。”

  李史鱼言之凿凿,显然是有全盘的计划。只不过他作为一个文人,能做的事情是有限度的,也是有前提的。

  打赢控鹤军,便是唯一的前提。

  这需要李宝臣能撑得起大局,也是对方一步一步走向皇位的最重要阶梯之一。

  避是避不开的,躲也是躲不掉的。

  “明白了,本帅即日起点齐兵马,进军凤翔府。”

  李宝臣压抑着内心激动的心情,紧握双拳说道。

  其实在他看来,控鹤军早已元气大伤,不再是当初那支战胜过皇甫惟明的雄师劲旅了。

  李怀光带着八千人进长安的时候,另外一部分人,在得知此事后,便自行脱离了控鹤军。

  为首的,便是李忠臣父子。他们本就不是方有德的心腹,更是跟李嘉庆父子不熟。

  李忠臣带着本部人马去了河东,如今不知去向。

  李怀光之父李嘉庆因为控鹤军的叛乱,气急攻心而病故。

  等李怀光带兵回凤翔府后,与凤翔府的守军又是一波内斗。

  宝臣大帅感觉,区区控鹤军残部,收拾他们简直易如反掌。

  这一仗怎么可能会输?

  之前不收拾,是因为他要恐吓关中本地大户。只要控鹤军还在,李怀光还在,长安城内的人,就需要他李宝臣的军队来维护。

  要不然,控鹤军可以天天来长安劫掠。

  只不过如今看起来,这一招似乎也用到头了。

  “你且在长安等候,待本帅破敌之后,你便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弊政了。”

  李宝臣忍不住冷笑道。


第610章 杀人不说还要诛心

  汴州运河某个渡口边上,有许多民夫在搬运木料与石料。不远处,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四四方方的带着围墙,正紧锣密鼓的加紧建设。

  民夫们挥汗如雨,哪怕初春的天气还带着一丝寒意,却依然穿着单衣挑土,有如蚂蚁搬家一样。

  从占地面积看,不亚于一座小城。

  那便是朝廷准备新建的“太仓”,专门用于囤积粮食与食盐,以应对未来的各种复杂局面。

  比如说因为洪水而造成的大饥荒。

  穿着便服,看起来跟个农夫差不多的方重勇,指着远处的粮仓对身边的刘晏说道:“你看,百姓们为了他们自己的事情干活,可比修什么宫殿要积极多了。在修建宫殿的工地上,监工们只要不拿着鞭子催进度,民夫们就开始摸鱼。”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些民夫干活的积极性很高,跟建设皇宫的那批人,完全不是同一种精神状态。

  方重勇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还是右相有高招。

  朝廷只是说太仓将来可以分期借贷给周边百姓买种粮,并且种子种出不出来包赔。

  百姓们就听从一纸号令就前来建仓城了。

  宫殿虽好,但民夫们自己又不能住,当然是不会太上心,此乃人之常情也。”

  刘晏呵呵笑道,替方重勇解释了一番。

  是啊,为了和自己相关的大事而劳作,很多人都愿意免费去出把力的。没有这种意识的人,早就已经被严苛的生存环境淘汰掉了。

  太仓建立后,不仅可以抑平粮价,而且朝廷还愿意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借贷粮食种子给农民,并且为种子做担保,确保种下去以后不会绝收。

  总算是干了件喜闻乐见,造福于民的好事。

  刘晏就是佩服方重勇这一点。

  大的口号喊得少,总是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每做一件事,就能把这件事办成。

  汴州这里的变化,也是一点点显露出来的。

  “人性趋利避害。推己及人,若是官府摊派徭役,摊派给本帅建宫殿。

  估计本帅也是没有兴趣去做的,没好处的事情谁去做呢?”

  方重勇摆了摆手,不以为意说道。

  像是建太仓这样的事情,是对所有人都有好处的。越是穷苦人,往往越是依赖于太仓的赈济。他们想不上心都不行。

  反倒是那些世家大户们,对太仓这玩意相当痛恨。

  原因无他,妨碍那些人在灾荒的时候囤积居奇。让他们没办法借机高价售卖粮食,低价买地罢了。

  建太仓的时候,如果那些未来极有可能因此受益的人,都不愿意站出来帮忙。那么等灾荒来临的时候,这些人被饿死也是活该。

  天助自助者。

  此刻运河已经结冻,汴州的运河渡口,也从冬日的死气沉沉,恢复到如今的接踵摩肩,船来如梭了。

  运河经济具有极为强烈的“季节性”特征。运河水位越高,漕运的速度就越快,沿运河各渡口就越繁忙。

  如今便是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摆在眼前。

  “今年秋天,谁是骡子谁是马,就会露出底色了。”

  方重勇忽然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听起来莫名其妙的话。

  “右相是说……”

  刘晏一时间没跟上对方的脑回路。

  “我们一直在种粮食,但在很多地方,某些人的心思,却未必在这上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8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95/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