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挽歌_分节阅读_第906节
小说作者:携剑远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7 M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1:35

  李琦紧紧握住拳头说道。

  高适点点头,心中悬着的石头落地,暗暗松了口气。

  “请殿下放心,高某写完信以后就动身。”

  他对李琦行了一礼,随即走出王府书房。这才感觉内心有种说不出来的压抑感。


第617章 人与人不一样

  开封伎术学院的某个庭院内,马待封正领着一群新进来的教习,观看方重勇现场演示。

  当然了,方大帅只是在一旁“指点江山”,真正实操的另有其人,同样也是学院的教习。好几个人在偌大的庭院内忙得热火朝天。

  有个人将河边捡来的贝壳,放到石炉里烘烤。

  有个人将枯草放到另外一个石炉里焚烧。

  有个人在切猪肉的肥膘,有个人在研磨粗盐颗粒。

  紧接着,便是将贝壳捣成灰,将草木灰放入热水中熬制、过滤,最后将贝壳粉倒入其中,二次过滤后放入一个陶碗之中。

  据说这叫“制作碱液”。

  将肥膘放锅中加热出油,然后把油取出,放凉。

  “将昨天做的碱液拿出来。”

  马待封招呼了一声。

  根据方重勇给的“流程”,碱液不能立即使用,需要充分沉淀杂质。

  很快一个书院教习端来昨天制作好的碱液,取出倒入已经冷却的猪油之中,又将研磨好的粗盐放入。搅拌之后放到一旁。

  待凝固后,将白色泥状的物体,装入一个圆柱形的模具之中。

  它需要冷却三日进行初步的皂化。

  马待封殷勤的将三日前就已经制作,今日正好拿来用的半成品,从另外一个圆柱形的模具中取出。并当众将其切成两指头宽的块状。

  “右相请看,这便是您所说的肥皂。

  如果以后在原料中加入香料,便是所谓的香皂。制作不难,取材极易。”

  他指着乳白中泛黄的肥皂对众人解释道。

  这玩意散发着一股难言的臭味,叫香皂有指鹿为马之嫌,叫臭皂倒是恰如其分。

  开封伎术学院里聚集了很多“怪才”,虽然精通文学的一个也没有,但是动手能力都很强。

  方重勇只是跟马待封提了一下肥皂的制作方法,对方在学院里找人合计了一下,很快便把流程走通了。

  半成品便是刚刚制作好的东西,只不过要变成成品,还要放置一个月进行“充分皂化”。

  当然了,这种粗制的东西,难言好用。真正要做成远销各地的商品,物料的配比也要适当优化一下。同时,为了适应时代需求,也有必要在一些高端产品中适当的加入中药成分。

  并且形成针对不同人群的肥皂类产品。

  富人用贵的用香的,出不起钱就用便宜的用臭的。要治病的还可以用加入了药材的。

  擦洗身体的,擦洗衣物的,都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肥皂,那都是后话。

  但总体而言,这玩意的技术含量非常低,制作难度也不值一提。用贝壳是为了节约成本,批量化生产的时候也可以用石灰代替。

  制约产量的,恐怕就只有猪肥膘了,这玩意没法替代。

  “开封伎术学院的第一个研究项目,便是这肥皂。

  基本制作方法很简单,但是里面有很多工序是可以改进改良的。

  这东西于军中有大用,特别是用来清洗伤口。也可以治病救人。

  诸位都打起精神来,凡是对此有贡献的人。无论是院长还是教习,无论是什么出身,本相都是重重有赏。

  论功行赏,不问其他!”

  方重勇面带兴奋的大喊道。

  现场顿时掌声雷动!多少年了,在场众人都没这种待遇的,不被人呼来喝去就算好了。

  方重勇开办了伎术学院不说,还引入了“立项研发”制度,“定型改良”制度,“项目管理”制度。

  把为什么要搞“研发”,研发什么东西,谁来负责,怎么负责,研发费用从哪里来,钱应该怎么用,项目完成后,参与者会得到多大好处,规定的明明白白。

  换言之,“学院”不是给生员上课就完事了,还需要进行“项目研发”,甚至后者才是主业。

  说简单点,现在的情况,就是方重勇提出一些想法给马待封,后者再跟学院的教习们商议这玩意能不能搞。

  如果可以搞成,比如说肥皂这种样子可以直接上手的,又比如说“耐热琉璃”这种有可能实现,但暂时还没什么门路的,都可以立项。

  肥皂研发出来了,可以迅速变成商品贩售,获得财富,以支持其他项目的研发。

  其他的项目,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上马。也可以根据项目需求,去各州招募有专长的人。

  至于这是在瞎折腾,还是于国有大益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反正方重勇是右相,只要他不废帝,现在搞这些东西没人会拦着他,也拦不住。

  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秀完成后,方重勇将马待封单独拉到了一旁,二人来到马待封办公的书房里商议大事。

  “汝州叶县以北,许州襄城西南,有一山名为平定山,又叫青云山。

  山中有石炭,周围百姓俯首可拾,取之生火造饭,冬日取暖。

  待伎术学院的事务安定下来后,你派几个懂得寻矿的人,去一趟平定山看看。”

  方重勇面色严肃说道。

  “石炭?”

  马待封一愣,随即微微点头。

  他虽然搞不懂方重勇为什么这么急切要去找石炭做什么,不过石炭并不是什么稀奇玩意,这一点可以确定。

  “放心,只要好好替本相办事,以后你的名字就可以改一改了。”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拍了拍马待封的肩膀说道。

  “改名字?”

  马待封疑惑问道,他还没跟上方重勇的脑回路。

  “马待封,总觉得壮志未酬。待你功成名就,也该改名叫马耀祖吧?”

  方重勇忍不住揶揄道。

  “啊?哈哈哈哈,是啊是啊,谢右相吉言。下官将来若是能一展所长,定要将名字改为马耀祖。”

  马待封哈哈大笑道,心里像是吃了蜜糖一样。

  ……

  当淮河一线战火燃起之时,黄河以北的邺城周边,也不太平。

  史思明亲率大军五万,分别屯兵邺城以东的尧城,以及邺城以南的汤阴。两支军队合力,仿佛一把铁钳,将邺城狠狠夹住!

  汤阴是前往卫州的门户,史思明的意图很明显,干掉李归仁后,卫州的守军便会不战自降。

  而且在汤阴屯扎一支兵马,可以挡住南面来的所谓“援兵”。

  史思明这一手就显示出自己用兵的水平来了,他并不是急吼吼的把所有兵马都派出去,把邺城围一个水泄不通。而是先占周边城池,然后再建营寨,压缩李归仁部的生存空间。

  这种部署,妙就妙在:旁人若是想救,也没法占便宜,依旧要真刀真枪的跟史思明拼消耗。

  对于史思明的这种严谨打法,李归仁完全没有任何办法。有几次她趁着夜色,派兵去偷袭史思明大军前出到邺城周边的营寨,都是先赢后输,最后灰头土脸的退回城内。

  几次试探之后,李归仁也躺平了。

  而且,无论是李宝臣,还是方重勇,他们的所谓“援兵”,也都一根毛都没看见。

  这天夜里,史思明忽然接到一封信,是李归仁的亲信刘龙仙写的。在信中,刘龙仙对史思明描述了邺城内的乱象,那几乎是一天都快守不住了。

  还说李归仁现在已经是“惶惶不可终日”。

  他不想跟着这个人一起走到黑了,他只想进步!请史思明收留!

  刘仙龙约定,就在最近这几天,不确定是哪一天,但一定是晚上。他会在邺城东门附近放火,然后打开城门。

  但见火起,史思明便可以派兵入城,必能成事!

  史思明收到信以后,将军师平冽找来,二人商议对策。

  “刘龙仙,会不会是诓骗朕呢?”

  史思明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其实他内心已经笃定,刘龙仙不可能耍什么花样,只不过还是希望有人能“劝说”自己罢了。

  “陛下,这件事又不难决定。不妨先答应下来,事到临头了,派一骁将,去试一试刘龙仙有什么打算不就好了么?

  邺城被围死了,外无援兵,内无存粮,刘龙仙就算搞出什么花样来,就算得手了,又能有什么用处呢?”

  平冽说了句公道话。

  虽然不能排除刘龙仙玩花样的可能,但从常理上说,这样的可能性太小了。即使玩了花样,也不过是在作死,将来被史思明挂旗杆上而已。

  “言之有理。”

  史思明点点头道,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站在刘龙仙的角度看,即使真的耍套路赢了,也如同野狗咬了史思明一口。又咬不死,何苦这般挣扎呢?

  “陛下,您觉得派谁去比较好?”

  平冽对史思明叉手行礼问道。在他看来这件事只是小事,应付一下得了。

  “朕,这次亲自领兵。”

  史思明紧握拳头说道,自信满满。

  听到这话,平冽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这件事,如果其他人去办,对于史思明来说,是完全无所谓的。

  反正就算出了意外,死的又不是他?就算损失,也损失不了多少兵马,两三千人顶天了。

  但史思明自己亲自带兵去夜袭邺城,那结果就……很难说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2页  当前第9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6/1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挽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