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后惊魂普定,颔首道:“近日宫中,已多血腥,就按照皇帝所言,颜良此事交付你去做,你即领五千禁军,将宫中宦官驱逐出宫!”
“末将领命!”颜良拱手道。
“不可啊!”何进急忙劝阻起来:“太后在上,若颜良领兵驱逐宦官,难以毁坏皇宫,惊扰太后!”
颜良虎目看了一眼何进,随即拱手道:“臣以项上人头保证,宫中一草一木,但有损坏,臣提头来见!”
“将军忠勇可嘉,哀家又怎么会以死物治罪将军?”何太后颔首道:“将军速速起身,即刻将宫中宦官驱逐走!”
“喏!”颜良拱手领命而去。
何进目中似有不甘,却又不敢多言。
“文丑!”何太后又道。
文丑上前拱手道:“臣文丑在!”
“你即刻征调三万西园军,亲自戍守皇宫,任何人等,无有哀家手谕,不得进出皇宫!”
“末将领命!”文丑拱手退下。
刘辩看着颇有几分雷厉风行的何太后,嘴角忍不住上翘起来,事情,都在朝着自已的预期目标发展。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在于曹操和袁绍两人逃走了。
这真的是大汉的变数啊!
却不知……刘关张三兄弟现而今在何处?关羽绝对忠心大汉,这个百分之百没问题的。
就怕大耳贼刘备有坏心思,至于张飞……
一想到这些,刘辩到不是很心急,毕竟诸葛村夫现在还在躬耕于南阳。
只要稳住洛阳,天下不乱,没出现历史上那十八路诸侯联盟讨伐董卓的事情,大汉就可以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自已还有时间拯救大汉!
自然也不会坐那亡国之君。
宫中的变故暂时告一段落,何太后看着一边上像是有些发痴的皇帝,心想方才还觉得这孩子聪慧起来了,为何现在又和往常那般发起痴来?
“你等各自归建,好生操练土卒,等过些时日,朕会亲自前往西园军营地中检阅大军!”
便在这时,那看在太后眼中有些发痴的皇帝,威严的开口说道:“军中土卒,骁勇者赏,体弱无能者——”
刘辩威势逼人的眸光在诸多校尉身上扫过:“斩!”
众人身躯齐齐一震,遂而齐声喝道:“臣等遵旨!”
“退下吧!”刘辩这才颔首道。
诸多校尉又齐齐拱手拜道:“末将等告退!”
诸多校尉退下,大殿中密密麻麻的禁军也随即退下,一时间,大殿略微显得空荡起来。
“太后?关于上军校尉,西园军元帅的事情,是否在商议一下?”何进笑呵呵地说道。
何太后冷着脸道:“大将军一个月禁足令,难道只是说说而已的吗?”
何进闻言,脸色微微一边,急忙拱手:“臣不敢!”他微微抬眉看了一眼太后,见太后依旧俏脸微寒,顺势道:
“还请太后保重身体,无需为了今天的事情动怒,臣姑且告退!”
何进转身向着皇帝行了一礼,这才缓步退了出去。
“皇儿,你为何想去西园军中检阅军卒?”何太后语气带着颇为凝重的开口问道。
刘辩心里暗道:果真心思玲珑,宫斗的老手,自已想去西园军,她就已经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刘辩上前去,拱手道:“为我母子能活命!”
“妄言!”何太后不悦道。
“孩儿绝非妄言,西凉刺史董卓屯兵二十万于河东郡,意图入主洛阳,谋逆犯上!
西园军,乃是你我母子二人的救命稻草,孩儿不敢不抓紧!”
第8章 刘关张加个赵子龙
董卓本为西凉刺史,军爵前将军,更有侯爵,唤作鳌乡侯,但却屯兵河东郡,对洛阳朝廷虎视眈眈,这也是汉灵帝朝代遗留下来的问题。
原本董卓先后率军平定黄巾之乱,随后又率军参与凉州之战,颇有战功。
还在那个时候,汉灵帝就发现董卓此人有异心,下诏任命董卓为九卿之一的少府,实则想要收掉董卓的兵权。
董卓更牛皮,直接说我的土兵不让我走,我不能接受少府的官职。
然后这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汉灵帝弥留之际,忽然想到董卓的事情还没解决,于是下诏董卓为并州州牧,其麾下大军转交给正在和凉州叛军作战的皇埔嵩。
结果董卓接受成为并州州牧,不交出兵权,也不动身前往并州去,一直地在洛阳地区外观望。
最后,董卓不得已只是率领五千土兵到达河东郡,继续观望,终于熬死了汉灵帝!
于是,新帝登基,朝廷大变,董卓在河东郡屯兵意图不轨的事情,就完全被人忘记了
而正史上,则是袁绍给大将军何进出昏招,让他召心怀不轨的董卓领兵入京勤王。
这正好给了狼子野心的董卓有了带兵入京的借口。
于是,就有了董卓乱政的事情。
刘辩很清楚,西园军人不过十万,若是董卓率军入洛阳,最大的可能就是全军覆没。
方正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这一支军队最后的归属,而依照董卓入京后的火辣手段,最大的可能是这一支军队群龙无首之下,反而被其收买,成为了他助纣为虐的工具!
于是,十八里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董卓才可能用兵六七十万这样一个恐怖的数字。
但刘辩最怕的,是曹操和袁绍两人逃出洛阳以后,出现在董卓军营中。
若当真发生这样的事情,那西园军只怕就真的是自已手中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了!
何太后本身就是聪明人,但却也不太敢相信董卓敢谋逆作乱。
“董卓早有不臣之心,自先帝尚在之时,不尊帝命,以军中土卒不舍他离去为借口,搪塞朝廷,何人不知?”刘辩沉声道:
“此人屯兵河东郡,却出任并州州牧,但却不去并州就职,不是坐等洛阳朝廷乱起来,他领兵入京,做谋逆之举,又是作甚?”
何太后脸色微变:“先帝尚在时,却是提过此贼,若当真是如此,那皇儿该如何?”
“抓紧试炼操练西园军,或可依据渑池、函谷关,和董卓鏖战,随后则可发兵着并州刺史丁原入京勤王!”
洛阳东边的门户为虎牢关,西边的门户则为函谷关,而函谷关此前则是长安城的门户。
西汉人们常说的关中关外,指的就是这个函谷关,而现在所言的关中关外,则是说洛阳东边的虎牢关。
本来洛阳有虎牢雄关防御东方的,奈何河东郡在洛阳西北部……就只能依据渑池和函谷关防御了。
按照刘辩自已的认知,并州刺史丁原(三国演义中写的是荆州刺史,实际上丁原是并州刺史,按照历史来写的话,董卓入洛阳,只有三千军,并没有演义中说的二十万大军,所以关于人数,诸位看官切莫当真,若要追寻可自动在人数后边去掉一个零,此书也会稍微向于三国演义,不然的话要按照历史写,关羽的武器可都不是青龙偃月刀),本身就是因为放对董卓废掉自已,拥立刘协,这才招致杀身之祸的。
此人在满朝文武沉默不语的时候,敢对董卓说不,忠诚方面,那绝对没有问题。
刘辩沉吟片刻:“但这都是最糟糕的情况,只要董卓无令,他也不敢调兵入京。”
何太后顿时松了一口气:“皇儿这是在吓唬哀家不成?”
刘辩摇头:“儿臣不敢,但儿臣总觉得,如果逆贼曹操、袁绍之流,混入董卓军中,董卓未必就不敢领兵入京,所以眼下来看,西园军依旧是重中之重!”
“那……”何太后沉吟了片刻,忍不住道:“那你舅舅呢?哀家听闻他麾下文有陈琳,武有张辽,都是重用可靠之辈!”
“张辽?”刘辩一惊,心中暗自琢磨起来,此人不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
“皇儿听说过此人?”何太后有些吃惊的看着刘辩。
刘辩道:“此人原本乃并州刺史丁原麾下猛将,受令书征调,这才入京城来。
孩儿听闻并州刺史麾下,第一猛将唤作吕布,军中人称飞将军,勇猛不可挡!
而这二号猛将,当属张辽!
若是如此的话,母后大可下诏,征调张辽入宫来,此人绝对可堪重任!”
“这……”何太后面露迟疑之色,她随即道:“哀家倒是想起你小时候,在史子眇家中,皇儿顽皮,把香油倒进水井中。
史子眇不知情,却依旧打水烹茶的事情。”
刘辩摇头道:“母后莫不是记错了?孩儿是夜壶倒进水井里,史子眇烹喝,还想用茶水招待母后,孩儿瞧瞧拉住母亲,把这事情附耳告诉母亲的。
这事情除了孩儿和母后以外,天下断然无第三人知晓。”
刘辩心中已然知晓,这是何太后在有意试探自已。但只要这个试探过去以后,何太后必定不会再对自已生出任何怀疑之心来。
何太后眼睛微微一亮,心中了然,这就是自已的皇儿,若不是的话,又怎么会知晓这么秘密的事情?
“既然皇儿想要征张辽入宫,那即刻来人传召!”
刘辩又道:“儿臣还听说,昔日剿灭黄巾之战,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累有战功,奈何遭人嫉妒,最后更是不得不委身在奋威将军公孙瓒麾下,做一个别部司马。
若得此三人入朝,董卓无忧虑。”
何太后倒是稀奇起来:“皇儿如何得知刘备此人?”
“先帝早些时候,偶尔会与孩儿谈论起来天下英雄,只是孩儿那时候太过于顽劣,并不在意,现而今孩儿为帝,朝野上下忠奸难辨,如今才知父皇在位时候的辛苦,故而不敢再懈怠,以求励精图治,为一代圣主明君!”
“吾儿所愿,哀家无一不从!”
刘辩继续道:“母后,那奋威将军麾下有一人,唤作赵云,子子龙,乃常山人土,素来忠勇可嘉,若召刘备三兄弟前往京城而来,何不将此人一并招来?”
“母后准了。”何太后忍不住狡黠一笑:“皇儿,你这是不甘心在你娘舅之下,想要培植属于自已的力量,母后如何不知?”
“母后容禀!”刘辩毫不掩饰的说:“方才母后任命王越为上军校尉,执掌西园军,大将军多次阻挠,这不就是想把西园军收入自已麾下?
若当真让他执掌西园军,你我母子何年才有安稳之日?”
何太后闻言,也忍不住神色微冷,轻哼了一声:“他是什么想法?哀家又如何不能看出?
吾儿宽心,你所言,哀家皆准奏,张辽、刘备、关羽、张飞,还有那赵子龙,不日就会出现在跟前,听从你的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