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锡_分节阅读_第672节
小说作者:上汤豆苗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1 MB   上传时间:2025-07-11 12:24:31

  陆通点头赞同,又迟疑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我还没有想好。”

  陆沉坦诚相告,徐徐道:“虽然我和萧叔将韩忠杰按在家中,但是此人对于京军依然具备很深的影响力,无论是陈澜钰的金吾大营还是元行钦的骁勇大营,很多中坚将领都对韩家十分尊崇。李适之如今是江南门阀魁首,朝中各部衙都有他的亲信,即便他在京察风波中损失不小,却也没有大伤元气,至于李宗本……”

  “禁军。”

  陆通简明扼要地点出关键。

  陆沉应道:“禁军主帅沈玉来和我不是一路人,而且我怀疑他没有掌握现在的禁军。先帝在时,禁军只有一万人,那时候沈玉来应该可以做到全盘掌控,后来禁军扩充至四军五万人,我觉得李宗本、韩忠杰和李适之往里面安插了很多亲信,他们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如今哪怕薛南亭保持公允的立场,这三人在京城依然有绝对压倒我的实力。”

  “关键在于你没有确凿的证据。”

  陆通轻声一叹,斟酌道:“仅凭桂秋良留下的那条似是而非的线索,想要指控皇帝弑君弑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揭开这个盖子,李宗本等人会不顾一切杀了你,即便这会引起边军震动。”

  陆沉默然。

  看着他冷峻的神色,陆通稍稍犹豫,最终还是直白地说道:“沉儿,我知道先帝待你恩重,你能在短短几年间位极人臣,先帝的提携和信重是最关键的因素,但是斯人已逝,就算要报答先帝的恩情,你也要顾惜自身。”

  言外之意,跟李宗本决裂的风险太大,直接弑君更是最愚蠢的选择。

  “我不否认想帮先帝报仇,但是我眼下陷入纠结不完全是因为先帝的恩情。”

  陆沉敞开心扉,坦诚道:“父亲,你从这件事里看不出李宗本究竟是怎样的人?”

  陆通一愣,旋即恍然。

  陆沉继续说道:“为了皇位,他敢联合韩忠杰和李适之毒害先帝,这足以说明他极其冷血、自私和疯狂,而韩忠杰和李适之同样是只顾自身利益的奸佞。这三人最看重自己屁股下面的椅子,为此绝对不会心慈手软。先前我觉得他们对我的态度是打压,尽可能形成平衡的态势,但是现在想来,他们甘心止步于此吗?不杀了我,他们如何继续掌握权柄享受荣华富贵?”

  陆通沉声道:“没错,这是一个死结。”

  “所以我这些天一直在做准备,就是不想莫名其妙死在他们手里,这三人连先帝都敢毒害,更何况是我这样一个武勋?至于边疆安稳,在他们看来最差的结果也就是死守衡江天堑,偏安江南醉生梦死有何不可?”

  陆沉深吸一口气,凛然道:“我不光是要为先帝报仇,更是为了自保,或许我自己的小命没那么重要,但是父亲、妻儿、江北的将士们,这么多人将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怎敢对此事不屑一顾?”

  陆通刚要开口,屋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秦子龙的声音响起:“国公,小人有事禀报。”

  陆沉道:“进来。”

  秦子龙迈步而入,绕过屏风来到二人近前,先向陆通行礼,然后对陆沉说道:“国公,谭正刚刚回报,两个时辰前许佐许大人入宫,领受右相一职,同时辞去先前兼任的御史大夫。许大人随后进言天子,直言李适之不宜兼领吏部和翰林院,李适之便辞掉翰林学士一职,依旧为吏部尚书。”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陆沉随即问道:“谁是新任御史大夫和翰林学士?”

  秦子龙答道:“新任御史大夫为原淮州刺史姚崇,翰林学士则是原定州刺史陈春。”

  听到这两个熟悉的名字,陆沉心念电转,很快就想明白这两位继任者的立场。

  他按下心中翻涌的思绪,从容赞道:“这位许大人果然不同一般。子龙,你先下去吧。”

  “是。”

  秦子龙领命退下,继续在外面值守,不许任何人接近花厅。

  “薛南亭这会恐怕在感叹吾道不孤,许佐这个下马威用得好,对付李适之这种老油条就得单刀直入。”

  陆通笑着感叹一句,然后再度提出先前的问题:“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大婚之前,我不会大动干戈,只以布局为主。”

  陆沉显然打开了思路,微笑道:“许佐这一手让我豁然开朗。李宗本毕竟是大齐天子,韩忠杰赋闲在家,再加上他对京军的影响力很深,短时间内不好针对,而那位吏部尚书最大的优势是隐藏在幕后,如今他却逐渐暴露,我又怎会无视他的存在?”

  陆通看着他成竹在胸的神态,欣慰地说道:“很明智。”

  “李适之……”

  陆沉端起茶盏,一字字道:“我想看看他究竟有多厉害。”

第832章 【笔走龙蛇】

  京城居民一百余万,来自天南地北的异乡人不计其数。

  有人只是脚步匆匆的过客,有人则选择落地生根,努力挣扎着活出一个人样。

  洛严则属于第三者。

  他今年三十五岁,已经在大齐京城生活了十四年,在这里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任谁看去都是一个标准的齐人。

  当初齐国朝廷南渡,洛耀宗与其他头人的看法不同,他认为齐国必定不会灭亡,至少能偏安一隅几十年。

  为了尽可能收集齐国的重要情报,洛耀宗便让性情沉稳老练的洛严以投亲之名潜伏齐国京城。

  洛严会定期将情报以隐秘的方式送回沙州,同时依靠他十多年的经营,终于在这里拥有一个稳定安全的落脚点,几年前洛九九来京城刺杀侯玉,便是洛严帮她解决后顾之忧。

  在这座极其繁华富庶的雄城生活越久,洛严就越想念沙州的青山绿水,尤其是齐国和沙州修复关系之后,两边的往来愈发频繁,沙州人不需要再刻意藏匿身份,只要有齐国官府颁发的凭证就可以在江南各处自由行走,他觉得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于是就想携带家眷返回故乡。

  不成想沙州传来的答复是不同意,而这个决定出自洛九九之手。

  洛严正纳闷之时,几位陌生人忽地主动登门拜访。

  从此以后,洛严就多了一桩任务,经常出没于南城各处消遣之地,只是为了找一个人。

  他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和身份,只有见过两次的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找到对方,无异于大海捞针。

  在洛严看来这就是瞎猫撞死耗子,然而他必须全力以赴,因为那几位陌生人是秦国公陆沉的心腹部属。

  陆沉一手主导齐国和沙州的盟约,而且洛严还知道洛九九对这位年轻权贵的态度很不一般,再加上如今沙州各部越来越依赖陆家商号的支持,洛严当然不敢懈怠。

  整整五个月的时间,他始终一无所获,只是将南城的地形铭刻于心。

  现实总是那么奇妙,在洛严将要绝望的时候,他忽地瞪大双眼,身体竟然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此刻他身处街边一间普普通通的茶铺,这条街的尽头便是闻名遐迩的矾楼。

  “怎么了?”

  旁边一名三旬男子注意到他的异常,关切地问道。

  “斜对面十余丈外,那个穿着青色长袍的男人。”

  洛严朝街上看了一眼,然后尽力平静地收回视线,端起茶盏掩饰翻涌的心绪。

  三旬男子立刻明白过来。

  这几个月他们跟在洛严身边,用最笨拙的方法寻找当初那个购买缠云草的男人,没人知道能否有收获,毕竟对方若是离开了京城,他们就算是掘地三尺也没有意义。

  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

  三旬男子神色如常,起身走到茶铺外面,来到一个小贩的摊前询问了一番。

  没过多久,几名男子的视线锁定那个身穿青色长袍的男人,悄悄跟了上去。

  三旬男子手里拎着几个小物件,回到茶铺落座,低声道:“洛兄,多谢。”

  “能帮国公做事是我的荣幸。”

  洛严这会已经平复心情,面带微笑地说着。

  他朝远处望去,那个青袍男子和两个同伴已经远去,看样子他们要去往长街尽头的矾楼。

  三旬男子同样望着远处,眼中闪过一抹凌厉的锐意。

  ……

  几年前随着京城叛乱落下帷幕,德安郭氏、永新王氏、长乐宁氏、兴山乐氏被连根拔起,江南九大家登时名不副实。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却是一代新人换旧人。

  锦麟李氏屹立不倒,随着李适之平步青云,执江南门阀牛耳的地位依旧稳固,甚至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

  清源薛氏却无法借助薛南亭的权势,相反因为薛南亭的性情树敌不少,这些年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逐渐沦为九大家的末尾。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们恨不能和薛南亭撇清关系。

  那四家门阀倾覆之后,天家的收获最多,其次便是锦麟李氏、宁潭丁氏、博越陈氏、龙林高氏这四支根深蒂固的世族,还有像永新王氏、确山吴氏、平江林氏、枫林傅氏等原本差一档次的大族,也趁这个机会瓜分不少好处。

  夏日炎炎,京城西南郊外的鉴湖历来是避暑胜地,那些世家大族的权贵们当然懂得奢靡享受,鉴湖周边的庄园经常能看到车架出没。

  枫林傅氏之主傅阳子最近心情不太愉悦,即便身处宁静致远的青苍叠翠,入目便是碧波荡漾的鉴湖,他眉眼之间的躁郁依旧难以遮掩。

  傅家和其他门阀不太一样,他们并不特别热衷仕途,如今族内高官只有一位礼部右侍郎傅书翰,在朝堂上不能算可有可无,但也肯定挤不进权力核心。

  从两百多年前开始,傅家便专心经营商号,江南十三州很多大商号实际上都是傅家的产业。与此同时,傅家在各地兴建学舍资助学子,用这种水磨功夫培养自身的势力,虽然很难掌控朝堂大权,但足以保护自家的产业。

  傅阳子从未做过醒掌天下权的美梦,他只要家族产业稳步扩展,然而最近这段时间仿佛有一股势力在暗中针对傅家,即便只是一些小打小闹的手段,却也让傅阳子敏锐地察觉到危机。

  他觉得非常奇怪,江南其他门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得罪傅家,因为谁都有手头艰难的时候,傅阳子经常帮那些权贵们拆借银子,从而赢得极好的人缘,自然想不明白是谁在暗中搞鬼。

  直到今日一位稀客登门拜访。

  清静雅致的偏厅内,傅阳子望着对面气势雄阔的三旬男人,不冷不热地说道:“我还以为你早就死了。”

  “傅叔何出此言?”

  男人双肩宽阔如山,即便坐着也如虎踞,他自来熟地提壶斟茶,悠然道:“宁元福和宁元德这对兄弟自寻死路,竟然敢在先帝眼皮子底下造反,他们显然是活腻了。长乐宁氏因此被抄家灭族,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这与小侄何干?早在十九年前,小侄便破门而出,和长乐宁氏再无瓜葛,朝廷清算不到我头上。”

  此人自然就是宁不归。

  傅阳子轻哼一声,没好气地说道:“直说吧,你究竟想做什么?”

  宁不归神色泰然地品了一口香茗,赞道:“好茶,想来这就是茶中孤品不知春?比碧潭飘雪还要好上几分。”

  见此人罔顾左右而言他,傅阳子索性闭嘴不言。

  宁不归倒也不急,徐徐道:“傅叔,多年不见,为何对我有这么大的敌意?”

  “我知道你是谁,也知道你的性情。”

  傅阳子靠着椅背,冷冷道:“莫说最近那些针对傅家的小动作与你无关。”

  宁不归诚恳地说道:“我就知道瞒不过傅叔。”

  傅阳子双眼微眯,放缓语气道:“宁不归,傅某自问与你并无仇怨,当年你破门而出处境艰难,傅家还曾出手相助。傅家无意挟恩图报,但这也不是你恩将仇报的理由。如果你只是手头紧,大可同我明言,不必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那就说一些上得台面的事情。”

  宁不归笑了笑,从容道:“傅叔,你以为我今日是来闹事?不,我是看在当年那笔恩情的份上,特地来帮你消灾避祸。”

  “危言耸听。”

  傅阳子面无表情地吐出四个字。

  宁不归双臂搭在扶手上,眼中渐起锋芒:“危言耸听?傅叔恐怕还不知道下面的人都做过什么罪孽。傅家商号遍布江南十三州,强买强卖之类的事情都不值一提,光是已经查证的人命就有一百余条,其中半数都和傅家子弟有关。这些事若是捅到朝堂上,就算傅叔有很多人脉,又能挡住几次?先前四家门阀倾覆,其他人吃得满嘴流油,要是枫林傅氏步他们的后尘,我想很多世族都会乐见其成。”

  傅阳子终究经历过无数风雨,淡然道:“你想要多少银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61页  当前第6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2/8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