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网咖回1950年_分节阅读_第473节
小说作者:一斤小鳄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11 MB   上传时间:2025-08-21 10:37:52

佩姬打电话给之前认识的其他战俘营家长。

电话那头,一个略显疲惫的男声传来:“我也很想去,可是从美国前往欧洲的机票太贵了。我去问了,军属委员会没有相关减免的福利。我支撑不起去朝鲜的费用。我连去欧洲的机票钱都掏不出来。”

佩姬有些迟疑,但还是说道:“那这样,马修我准备去朝鲜。你有什么需要带给你孩子的东西吗?我可以帮你带过去。”

“真的?!谢谢你,佩姬!我现在就开车过去你那儿!”马修激动的挂断了电话。

他在另一个城市,开车来佩姬这怕是要十个小时,但是他已经开车出门了。

佩姬又和其他好几名战俘家属打电话联系了,但是大家基本上都很难去朝鲜。

虽然说苏联和东德在东柏林银行开办了一个专项贷款的业务。但是很多美国战俘的家属并没有从美国飞欧洲的机票钱,船票钱也没有。

实际上佩姬也买不起机票,因为五十年代的飞机票是一种极其昂贵的东西。跨国飞行更是普通人无法触及的东西。

所以佩姬实际上买的是大西洋轮渡,从美国出发在法国北岸下船。全部航程大约在八天最晚不超过十天。佩姬买的是最便宜的三等舱。

很多战俘家属连三等舱的钱都拿不出来。

这也是美国政府内部出现分裂和内部声音不统一的一个象征。杜鲁门已经破罐子破摔了,而作为军方代表的艾森豪威尔和准备参加竞选的麦克阿瑟都对战俘家属探亲这件事表示默许。

但是非美活动委员会却非常不满,而且抵制这种活动。所以造成的政府内部的脚步不统一,既同意了战俘亲属去探亲。但是政府却没有任何福利优惠来帮助战俘家属顺利的探亲。

这样的行为无疑是非常分裂的。

要做,那就不如好人做到底,至少人家战俘和家属还能记你好。

要么就干脆不做,强硬到底。

这种不上不下左右摇摆的态度,其实也是美国的一种摇摆不定。

而这样的摇摆不定,让战俘家属们对政府的好感欠奉。

当马修带着礼物来到佩姬家时,已经有好几名其他战俘家属也来到了佩姬家里。

“谢谢你,佩姬。请帮我把这个转交给我的儿子吧。他最爱吃这个牌子的巧克力了。”马修驱车十个小时,带来的礼物是一盒精致的巧克力。

“就带这么点东西吗?”佩姬看着马修:“不多给你孩子带点?”

“不了佩姬,你要横渡大西洋,再从法国前往东德,在东德在坐飞机飞莫斯科在飞北京,最后还要坐火车抵达朝鲜。不能太麻烦你。”中年谢顶的马修有些惭愧:“我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是啊,佩姬。我也想去,可是我那个该死的老板!”另一名中年男人愤愤的怒喝道:“他根本不给批假期,如果我走了,那么工作就没有了。而我家里还有妻子、母亲还有一个女儿要养。”

“她们全指着我这份工作给她们糊口,我不能失去这份工作。佩姬,这件毛衣是我妻子织的,这个手环是我女儿编的,请帮我送给我的孩子。”

“佩姬,这是一包糖果,还有一双手套和一条围巾。”

“还有我的,我听说他们在战俘营要干活。这双工靴帮我带给孩子吧。”

佩姬把大家伙的礼物收起来,装了一个箱子。

“还有吗?比如给孩子的信。我一起给你们转交。”

这自然是有的,佩姬也把这些一收好。

当她把一切都安置妥当,准备出发时马修说道:“佩姬,我开车送你去吧。”

“马修,你已经开了十个小时的车了?”佩姬看着马修疲惫的眼神。

马修挥挥手:“那你让我在你沙发里睡两个小时,我送你去吧。你坐长途车去港口太不方便了。这是我们唯一能为你做的了。”

佩姬看看众人,然后点点头:“嗯!”

……

马修的车带着佩姬来到港口,佩姬通过验票口拽着沉重的行李好不容易登上大西洋轮渡。

三等票,位于轮船的最下层。这里没有房间,是一水的大通铺,也没有能窗户,纯靠两个换气设备给里面换气。

浓烈的烟味呛的佩姬直咳嗽。

昏黄的灯泡发出并不怎么明亮的灯光,在三等舱里连光都是奢侈的。

找到自己的床铺,佩姬花了点时间整理行李。

在她旁边,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叔突然开口道:“你是去朝鲜吗?”

“嗯?”

“我也是去朝鲜,看我的孙子。我叫麦克。”

“佩姬。”

“嘿,你们也是去朝鲜的?我也是,我去看望我的兄弟。我叫佩恩。”

“真巧,我也是呢!”

大西洋轮渡的三等舱内,不断的有人报出名字,佩姬都没有想过居然有这么多人准备去朝鲜看望家属,更没想道大家都挤在三等舱内。

……

法国。

皮耶尔的父亲准备代表全家前往朝鲜看望皮耶尔。他已经登上了前往德国的班车。

……

东德。

东柏林银行内,大堂经理正在告知前来办理贷款人群各种注意事项。项……

苏联境内,五架运输机被装上临时的座椅,准备作为临时客机使用。

……

而在中国,曙光厂内。

李锐坐在炭炉旁边,一边烤花生吃,一边用钢笔在一个笔记本上写字。

冯石坐在炭炉的另一边,他一边烤火一边笑道:“李主任,你这在元旦节前送我的这个大礼我可是很高兴啊。”

冯石所说的大礼,自然是李锐搞的这一出战俘营探亲事件。这一波恶心人的水平甚至更甚于之前的核弹计划。

但是很显然,李锐对于战俘营探亲事件的规划还没结束。

他头都没抬的说道:“老冯这才哪到哪啊。我知道你对没能参加抗美援朝是有些遗憾的。你也一直牵挂前线战事。”

“你这次去新疆怕是没有一两年甚至两三年是完不成任务的。为了让你更安心一点,我觉得在你走之前,让你彻底放心下来。”

冯石从火塘上抓了一把花生,他笑眯眯的把花生拨开,甚至还把红皮搓掉然后在递给李锐。

“那我听听李主任还有啥大招,让我彻底安心在新疆工作的。”

李锐也不客气的接过冯石剥开的花生。他说道:“放心,你这把花生不白剥。老冯,你是了解我的,打仗我不行。但是搞文宣,你们不行。”

“这样,我准备在朝鲜搞一波文艺汇演。”

“给我们战士的?”

“不不不,给美国佬的。”

“嗯?为什么?”

李锐笑了:“老冯,你可知什么四面楚歌的典故?1951年的圣诞节,我会让美国人终生难忘!”

第四百六十一章 幸福喜悦

“四面楚歌?”冯石看着李锐。

李锐抬起头重重的点了一下:“对,四面楚歌。”

“刘邦围项羽,项羽自刎的那种?”

“差不多吧。美国佬现在在朝鲜的兵力捉襟见肘了,他们甚至都调集台湾的国府军队进入朝鲜了。那么我么们干脆帮他一把。”

李锐把笔记本放下,拿起火塘上的白瓷缸,他吹了吹已经滚热的茶水,小心翼翼的抿了一口道:“让美国人干脆把朝鲜的兵力全给撤回去吧。”

“嗯?”

“历史上中,艾森豪威尔就有以亚制亚的计划。现在我们可以压迫一下美国佬,让他们提前一下。让他们武装日本,训练韩国,整顿台湾。让他们自己滚蛋。”

“打这几个亚洲国家,咱们压力更小。而且日本现在有我们的同志了。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起来一波。”

冯石凝着眉头:“怎么做?”

李锐把笔记本往冯石面前一递:“诺,就靠这个。”

冯石接过笔记本一看,挠着头:“这,全是英文,我也看不懂啊!”

“嗨,这是给在战壕里的美军演出用的节目单。没事,在等一段时间。在你离开北京之前,一定能看到美军理解啥叫楚歌四起的。”李锐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以冯石对李锐的了解,每当李锐露出这个笑容的时候,就证明他又在憋着出什么坏招呢。

就像是之前李锐一扫新闻口的各种虫子一样。那时候李锐脸上就有这样的笑容。而这一次,李锐笑的更加灿烂了。

……

1951年的圣诞节绝对不是一个平静的日子。虽然欧美媒体都在尽力的去消解中国战俘营探亲事件的影响。

但是这件事正在发生,而且还有很多人关注,你想要彻底消解是很难的。

所以欧美媒体在他们国家的指导下,只能是各种阴阳怪气。但是又拿不出各种实际证据来证明中国的这个项目有问题。

这就没多大意思了,因为苏联这边也配合着宣传呢。

不管后世有多少人黑斯大林,或者是很多人认为斯大林小气,给中国的援助扣扣搜搜之类的。但是不可否认一点,斯大林相比于他的继任者,他更有战略家的思维。

他不会因为个人的喜恶来影响事件的走向。

就像是在斯大林之下,目前苏联除了政治的三驾马车是米高扬、贝利亚、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因为利益捆绑已经成为了亲中派。贝利亚是警惕中国派,虽然不算反中,但是贝利亚一直认为需要更多的堤防甚至遏制中国。米高扬则是实用主义派,只要对苏联有利,他无所谓。

斯大林比起他们来说,他的思维更加高一筹。他定下的基本战略是中国和苏联现在还没有出现问题。如果有朝一日中苏有问题,那也是社会主义内部问题。这个问题是需要在解决资本主义问题后在解决的。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集团的斗争有点像抗战时期的中国。

到底是攘外必先安内,还是先攘外在安内,不同的人是有不一样的想法的。

抗战时,主席的建议是先抗日在解决中国人民内部矛盾。

现在社资对抗,斯大林的意思也是先解决资本主义问题,在解决社会主义内部问题。不然斯大林看南斯拉夫已经很不爽了,依旧没有直接动手。

只不过他的继任者还有没有他的雄心魄力和战略眼光,以及他的崇高威望,这些都很难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1页  当前第4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3/14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网咖回1950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