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网咖回1950年_分节阅读_第524节
小说作者:一斤小鳄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11 MB   上传时间:2025-08-21 10:37:52

在向内探索,更多看上去早就准备好的商品和物资就囤积在这。而在场众人却都不知情。

徐总开口道:“各位,早在我们搞中国商品展览之后,我们上级就得到消息。说欧美将会准备举办同量级的百货展览回击。对此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在贸易部叶部长和宣传部李部长的牵头下,我们早就在积蓄反击的力量。”

“我们搞百货展览,那些资本主义老牌国家看不起我们,什么都没准备。被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们看不起我们没关系,我们看得起他们啊!各位,他们要来搞我们,我们就搞回去!你打锣,那我就敲鼓。”

“刚好一月底正是我们中国新年,各位同志们可能要辛苦一下了。要在新年也要加个班了。”徐总经理呵呵笑道。

“我们要给我们资本主义国家的同行们一点小小的中国新年震撼!”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是骗局

威廉难得在家里被自己的母亲给夸奖了。

“工作了这么久,总算是知道给家里买些正经的玩意儿了。”这是威廉的母亲伊莲娜对自己儿子难得的褒奖。

再说这话的同时,她嘴里正在咀嚼着威廉从悠悠糖果店买回来的夹心糖。这是一种表面是橙子味的硬糖,里面还夹着一丝橙子糖浆的糖果。

这玩意儿在中国国内试吃的时候,大家给予的评价相对一般。因为觉得味道太重了,几颗糖吃下去,嘴巴很长一段时间里吃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味道了。

但是就这个在中国评价一般的糖拿到德国来,这群德国佬爱死了。

只能说人和人的口味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而听着母亲的抱怨,威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什么叫做才给家里买了点正经玩意儿啊。”

“不然呢?”母亲伊莲娜说道:“你赚的那点工资,要么拿去买摩托车了,要么就拿去抽卡了,或者就是买各种时髦的衣服。你该想办法存点钱,以后给自己买一个公寓。以后你要结婚的话,婚礼开销也不少!”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威廉被母亲的碎碎念给说道投降了。

没办法,母亲说的嘛,她说什么都是对的。

“下次我会多买一点糖果回来的。”威廉如此说道。他们一家人都爱吃糖果,尤其是从前他的父亲德鲁还在中国开洋行卖染料的时候,他们的家境更加优渥。那个时候各种高级糖果和巧克力就没有断过。

后来是因为战争来了,所以好日子才到头了。

“妈,出去转一圈。”从糖罐里掏了几颗糖揣在兜里后,威廉完全不想和老娘在这些问题上讨论。

因为这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威廉揣着糖果出门。

上次蓝孔雀危机之后,他们一家就搬到了东柏林这边。按照德鲁的话来说,那就是北约实在是有些靠不住。

要是他们还在柏林下面埋核弹的话,至少在东柏林这边好跑一点。

不过威廉上班的工厂还在西柏林,现在柏林虽然被一分为二。但这种人为强行分开柏林的做法,其实无法真正的阻止东西柏林的交流。

毕竟很多人的家人、朋友、同学都在对面呢。所以柏林才是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冲突的桥头堡。

毕竟在柏林这里,你可以去东边了解啥是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去西边了解什么是资本主义。

历史上中,赫鲁晓夫领导下的苏联政府做得最愚蠢的一件事就是纵容了东德修建柏林墙(也有说是苏联直接授意东德修建柏林墙)。

这件事的愚蠢程度甚至超过了他在古巴导弹危机应对中的进退失据。

因为柏林墙的修建,其实就意味着苏联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他们在意识形态的输出上害怕了。不仅仅是害怕输出失败,甚至还害怕被资本主义反向输入。

实际上修建柏林墙成为了一个难以言说的糟糕决定。甚至欧洲记者还拍摄了那副在西方世界被称赞为神作的摄影作品:《奔向自由的士兵》。

当然,现在的柏林没有修建柏林墙,甚至苏联方面巴不得西柏林的市民多来东柏林来交流。

因为作为他们的盟友,中国给苏联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强大文化武器。

就像是现在这样,威廉正揣着糖果准备去中国商场四层的俱乐部,看看其他牌友们打牌的套路。

在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专门来东柏林看中国电影的西柏林市民(包含一些外国人)。

还有专门去中国商场购买各种日用品的顾客。

在去中国商场之前,威廉甚至特意跑到西柏林那边转一圈。他看见西柏林那边搞起了很隆重的宣传。

是关于西柏林要搞一个什么购物节的宣传。

海报贴的到处都是,那些高级糖果店还打折促销了。还真别说,还确实是吸引到了很多人。

不过那些高级糖果店他就不打算进去买了。因为就算是打折了,他们的价格还是比中国的糖果要贵的。

而且自从上次《揭秘》栏目播报了关于食品安全问题之后。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都觉得,以资本家的德性很有可能什么食物都不好好做。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因为德鲁当年可是开洋行的,卖的就是染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属于高污染高毒害的化工品啊。作为一名资本家,德鲁太了解资本家了!

甚至德鲁私下里说过:“如果成本便宜的话,我怀疑那些糖果商会用工业染料给糖果染色。”

当然这会不会是真的,那就没人知道了。

“嘿,威廉,你的摩托还没好吗?”

一阵轰隆隆的声音打断威廉看西柏林购物节宣传单的节奏。

他转头看去,是自己认识的一个熟人鲍勃。他是自己的牌友,都是在俱乐部抽卡的牌佬。

只见他正在和几名同伴骑着摩托车大摇大摆的停在路边。

“这是哈雷?”威廉认出了鲍勃胯下的铁马。

“对,当年美军留在欧洲战场的货。我求了我爸很久,他才愿意把这车给我。我收拾了很久才收拾出来,现在可以骑了!!”鲍勃有些兴奋的拍着他的破烂摩托。

说是破烂还真不为过,当年进攻欧洲,美军采购了大量的哈雷摩托作为军用摩托。军队为了缩减开支,基本上是把一台摩托车可以节省的地方全都节省掉了。

军用哈雷和舒适性一点都不沾边,而且因为节省成本。所以车辆上原本应该是装饰和起到一部分作用的覆盖件也被全部取消。

可以说极简到了一个极致,这种摩托只剩下一个能带着人跑的功能。

除了鲍勃这台烂摩托之外,这一支骑行队伍里,还有一些新的哈雷。无一例外,它们的车也是轰隆轰隆的吵着,声音大的震耳欲聋。

因为美军进驻欧洲,一并把军车哈雷也带来了。让哈雷首次打开了欧洲市场,原本在美国都快要死了的哈雷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瞬间满血复活,并且立刻成为世界第一大摩托车制造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哈雷,因为觉得它特别爷们。而现在的宝马摩托因为造型比较传统。所以会让他们联想到邮递员之类比较古板的印象。

不过年轻人们喜欢哈雷,柏林的市民就不一定喜欢了。因为现在这个年头没有什么环保法规。所以哈雷制造的摩托车没有后世那种三元催化也就罢了,民用市场上的摩托甚至有的是直接用直排。有的年轻人就喜欢直排那种吵闹的声音,买了摩托回去还有自己改直排的。

直排摩托的声音可是太难受了,听着就和打雷了一样响,而且声音还特别劈叉。

即便是威廉喜欢摩托,他也忍不住捂住了耳朵。

“你们骑哈雷不能小点声吗?”

鲍勃回应:“骑哈雷怎么小声?你要不要也搞一个哈雷来骑?”

街道周围的居民纷纷给哈雷车队投来白眼。因为真的太他娘的吵了!

威廉看看周围居民的白眼,在看到楼上的大妈愤怒的把窗户关上,他连连摇头:“不了,我还是等我的闪电250吧。”

他们两人的聊天引起了摩托车队里领头的家伙的注意。

他示意车队先熄火,原本轰隆隆的炸裂声总算是停下了。

穿着皮衣的男子下了摩托走了过来。

“我刚刚听到有人提到了中国生产的闪电?”男人以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询问着。

威廉点点头:“对,我订了。”

男人看着威廉:“你订了?”

“对,我订了。怎么了?”

“哦一上帝啊!”男人好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好笑事情一样。他捂着嘴,一脸震惊的表情。

“大伙快来看啊!这里居然真的傻子掏钱给中国佬!而且要订一台根本不存在的摩托!大家快看看!”

领头男人的哄笑,带上了整个哈雷骑行队伍里十几名骑手一起对威廉哄笑。作为牌友的鲍勃皱着眉:“塞巴斯蒂,没必要吧。”

名叫塞巴斯蒂的男人耸耸肩:“好吧,没必要。我只是觉得在柏林怎么会有这么愚蠢的人。一台摩托等一年还是两年?这不就是中国人的骗局吗?鲍勃,让你的朋友擦亮眼睛,不要当个蠢猪。”

“中国人或许可以生产糖果,可以织毛衣。但是生产摩托?”塞巴斯蒂用大拇指指着鼻子,另外四只手指抖动着。这是表示吹牛、大话王、小丑的意思。

“我听我叔叔说过,他们国家连火柴都生产不了。”

塞巴斯蒂的语气中充满着傲慢和歧视。威廉有些不高兴,他说道:“他们每个月都给我寄杂志,详细的展示了他们建设工厂生产摩托的过程。他们不是骗子!”

塞巴斯蒂傲慢的瞟了一眼威廉:“啊哈!真的是个傻子。小傻子,如果你是公务员的话,你应该去弄台宝马。如果你想要帅的话,最好和我们一样弄台哈雷。小子,这才是好车!”说罢,他启动摩托,那轰隆隆的炸街声再次响起。

威廉反唇相讥:“炸的一条街的人都耳膜破碎就是帅吗?”

“你小子!”塞巴斯蒂作势就要下车来揍威廉。他身高体壮的,威廉还真的不一定搞的过。

哗!

一盆洗脚水从天而降,浇的塞巴斯蒂一个透心凉,顺便把他的车都洗了一遍。

“你们吵得没完了吗?开着你们的破摩托快点滚开我家的房子房!”三楼关窗的老太太去而复返,这次气势汹汹的站在窗边怒喝。看起来是忍不了了。

斯巴斯蒂嘴巴里骂骂咧咧的,看样子想冲上楼去找老太太的麻烦。威廉原本打算拦一下他,但是很快发现不需要了。

因为三楼的老太太端起一支狩猎用的双管猎枪指着萨巴斯蒂。

“臭小子,我给你数三声。”

“妈的,死……”

“三”

“老太婆,你给我下来!”

“二”

“你信不信……”

“一”

“我拆了你……”

砰!

鹿弹打在地面上飞溅起了碎石,砸在了塞巴斯蒂的脸上,他脸上被打出很多浅浅的细小的伤口。虽然这是皮外伤,但这可真疼啊!

而楼上的老太太从容不迫的退掉冒着白烟的弹药,重新上弹。

好了,老年人说到做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1页  当前第5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4/14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网咖回1950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