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网咖回1950年_分节阅读_第958节
小说作者:一斤小鳄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11 MB   上传时间:2025-08-21 10:37:52

  “真的!你们老爹这回能和主席他们在一个礼堂里看 演出了!”

第八十五章 精贵百倍

  多亏了本时空之中,新中国的发展迅速,元时空之中一直到1959年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在本时空的1956年元旦正式完工。

  这就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都属于加速完成的建筑工程。

  本时空之中被加速的不仅仅是这两项建筑工程,还有其他许多建筑和水力设施都提前了。

  这算是李锐到来给新中国开的一个大挂吧。毕竟不对称科技的发展,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外汇收入以及工作岗位,都会对新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

  放在全国来看,或许不明显,但是改变却是实实在在的。

  对于北京市民来说,这个大会堂的建设就是非常可见的改变。

  这个大会堂的设计和元时空一样,没有什么变动的地方。就是多预留一些之后可能需要改装的地方。

  电线、水管之类的做好冗余,以后等科技上来了,需要对内部进行升级改造更方便就好了。

  这里元旦的时候彻底竣工,但是主席还是等到春节前三天才有空在李锐的陪同下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确实是好气派啊。”主席站在人民大会堂内忍不住赞叹一声。

  至于人民大会堂的庄严肃穆和宏伟壮丽不需要过多描述。元时空后世很多人都在语文课文上读过那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个能容纳一万人同时开会、看演出、看电影的巨型会场。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数得着的宏伟大礼堂。

  这种建筑一次性投资很大, 但是能用很多年,其实还是核算的。毕竟以后北京举办几千人的大会议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多。

  “但是不能光是用来开会。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 人民不能进来,那算什么人民大会堂呢?”主席走席在会场内,看着灯光辉煌的会场内部,他说道。

  “政府的会议一年到头都是有的。但需要这么大规模的会议却始终是少的。在不开会的时候不要闲置下来嘛。我看这么大的台子,这么好的音响设备、灯光设备,都花了这么多钱咯,都用起来嘛。以

  后不开会的时候让人来唱戏,让北京的老百姓都来听。

  “还可以放电影嘛。一次性一万名(准确席位为九千六百名) 观众呢。这么多人民进来看电影,也是极好的。”

  主席说这话是认真的。

  而元时空之中, 人民大会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确实也承担过这样的任务(不是政治任务,而是对市民售票的演出)。在这里表演过戏剧、杂技、马戏、话剧等等。当初说来北京有三项好。第一项最

  好是能被毛主席接见,那一般都是立下功劳,或者是劳模之类进京受表彰。

  这第一项有点难,很多人办不到。所以才有了第二好:去人民大会堂看一出戏。 第三则是去故宫和爬长城。

  这主席所言,在一旁的李锐也是非常赞同。人民大会堂,人民在大会前面。

  "这一点上,我也会进行协调。可以容纳万人的室内场馆,可以做很多文娱活动了。”

  主席转过身拍了拍李锐的肩头:“你办这戏事情,总是能让人放心的。”

  “对了,春节联欢晚会听说你们这次搞的很好?”主席笑问道。

  李锐微笑了起来:“这次还真是下了大力气了。从前,咱们的实力有限。一直都是搞广 播春晚,虽然说听众们都很喜欢。但是表现力其实有限。

  “第一是那个时候,咱们国家的电视机数量还很少。搞电视春晚意义不大。现如今咱们国家的电视机人均拥有量虽然也不高,但是很多机关单位都有了。一些双职工家庭也买得起了。”

  “自家没有的,可以去邻居家蹭着看。还可以去单位上看嘛。

  "第二嘛,还是我们之前缺少一个足够的舞台来搞春晚。“李锐说的这是实话。由他牵头组建的中央电视台现在还比较简陋。主要的资金都花在设备上了,没有多余的钱去搞演播大厅什么的。

  主席笑着指着人民大会堂道:“哈哈哈,那你现在有舞台咯!要好好表现啊。”

  “那是自然。”李锐微笑点头。

  自然是要好好搞。

  “咱们已经把春晚卖了个好价呢。

  “嗯?“主席一愣,然后反应过来:“哦!之前你接待那些外国文化部门的领导来中国访问时聊的那个[文体节目打包]项目吗?”

  “对。“李锐点头:

  “春节联欢晚会算是整个项目里的一个添头。但是相信在现代这个娱乐环境下,我们搞出一个高水准的晚会,他们也是很乐意播放的。所以今年语言类节目少了,歌舞、杂技、幽默

  默剧类的节目多了。。

  “这也是传播我们文化的一项途径嘛。

  主席点点头:“嗯,能在更多的国家播放,那都算是打了一场胜仗。如果能得到当地老百姓的喜欢,那就是大胜仗了。”

  对此,李锐自然时了然的。元时空的后世,日本的跨年红白歌会都会有很多中国人准时收看(或看回放) 。

  所谓的文化影响就是那么的潜移默化形成的。

  对于北京的李锐来说,这次全力以赴的电视春晚是一个考验。

  对张祥来说,去人民大会堂看春晚是他人生中莫大的荣耀时刻。

  对于寿县下彭家村的村民来说,电视春晚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开始慢慢走入现实了。

  村支书彭学武开着拖拉机从县城里回来,村里年前最后的一窑砖烧完了。交给了县里的建筑局,今年的钱也在封账之前结算清楚了。

  带着村里的会计彭三把账目记载清楚之后。

  彭学武开着拖拉机开始给村里采购了起来。其中最大一项的采购就是一台十三寸的黑白电视机。

  这电视不是他私人的,是放在村公社大堂里的。是给全村老百姓一起看的。

  当他开着拖拉机往彭家村赶,这临近春节了,天寒地冻路上难行。虽然拖拉机是敞篷的,寒风都往脖子里钻,但那也比踩自行车,或者是走路强啊。

  距离村子还有二十里地的时候,坐在后斗里和彭学武聊天的会计彭三用手拍了拍彭学武的肩膀:“支书,前面有人赶路,好像是往我们村的方向。”

  “我们村?”彭学武大眼一看,好像还真是。在这天寒地冻的冰天雪地里,一个瘦削的人儿推着一台老掉牙的自行车正在艰难前行。

  没骑车多半是因为冷的。这大冷天的,走路还能暖和点,骑车能把人冻的鼻涕泡都出来。

  “老乡,老乡,你往哪去啊?要顺路我带你一程。“彭学武扯着自己的破锣嗓子吼道。

  不吼不行啊,拖拉机的噪声太大了,站在旁边都未必能听清楚彭学武说的是什么。

  那瘦削人儿回头,带着大冬帽,穿着大棉袄的人儿一头长发被扎成麻花辫,一双大眼睛被冻的都泛起了血丝。鼻头已经冻的通红了。

  “女的?“彭学武没反应过来,这大冬天的怎么还有女同志推着自行车往自己村子附近跑。

  他之前还以为是其他县里单位来村里订砖头的呢。

  彭学武直勾勾的看了人家好一会儿, 但是又没开口说话。那女生盯得似乎有些恼了,转过身去就打算走。

  彭学武这才反应过来:“女同志,我是前面彭家村的支书,不是坏人。这车后斗里的是村里的会计彭三,你要是往那个方向,我可以捎你一段。”

  女生听到这话才停下脚步,转过头来反问道:“你就是连续三年县里评的优秀村干部彭学武?”

  “优秀村干部不敢当,但是我就是彭雪武。“彭雪武嘴上谦虚,但是那股子得意的劲,让坐在车后斗里的彭三都想打他。

  女生想了想道:“好,那麻烦支书带我一程。我刚好是要去你们村子的。”

  “上来吧。"

  把女生和她的自行车也安排进后斗之后,坐在后斗的彭三忍不住和女生聊了一会儿天, 拉了拉家常。

  在问那个女生名字的时候,女生大方的道:“我叫杨静。”

  "杨静,这名字我怎么听的有些耳熟?”彭三挠了挠头后思考了一会儿。

  最后猛地一拍脑袋道:“哎呀! 我们支书争取了好久,都快和县委书记打起来了,从十几个村子手里抢了半天,最后才好不容易争取到的这唯一个驻村干部指标。这些天公示了,那中专毕业的驻村

  干部不就叫杨静吗?难道是你?!

  女生冻得小脸通红:“是我。”

  这话才刚说完,拖拉机个急刹车,差点把后斗的两人都掀翻了。

  只见彭雪武把自己脖子上的围巾,大手套,大外套都脱了下来,一个劲的往杨静身上招呼。

  “原来你就是那个宝贝疙瘩!你这要来不早说,赶紧的,别感冒咯!”

  "我可是从其他十几个村子里抢了半天才抢到这个指标的。十几个村子就一个驻村干部指标。 说来的是有能耐的中专生。来,彭三把咱们的宝贝干部看护好咯,她比电视机可精贵百倍叻!

第八十六章 新村长

  况且~况且~况且~

  拖拉机发出有序的节奏,从大路上一路朝着彭家村开去。

  虽然今天气温很低,大日头下面也就只有两三度罢了。但是村口处还是有一帮年轻人找了个避风的地方,点了一个火盆在这烤火。还有人从家里弄了些红薯丢在火盆里烤着。

  “这红薯烤好没? "有人眼馋着,还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葛蛋,就你这出息。真是吃啥啥没够啊。红薯还眼馋呢?咱们彭家村现在还差这一口红薯吗? "旁边一个身体较为高壮的男子调笑道。

  “咋的,中午的白面馒头还没吃够呢?看见烤红薯还馋,真没出息。”

  被调笑的葛蛋拧着脖子道:“我就爱吃烤红薯,怎么了?”

  但是周围的村民却发出了愉快的笑声。

  葛蛋赶紧转移话题道: "这支书啥时候回来啊。我还等着看电视呢。

  没错,这帮子年轻人就是为了等着第一时间看电视的。

  ……

  拖拉机上。

  “支书,听说你们彭家村这几年变化特别大。”杨静坐在后车斗里说着:“听说从前你们彭家村特别穷。这两年你们主动承担建设了村小,把彭家村和附近村子里的孩子都召集起来上小学。学”

  “还修了砖窑,还搞了鱼塘,还集中搞兔子养殖。这两年你们风生水起啊。之前听人说你们这彭家村是什么[有女不嫁彭家村],现在好像搞得挺好啊。支书你很厉害啊。”

  正在开拖拉机的彭学武听到这些,他有些自豪和得意的说道:“这啊, 还真不是我彭学武厉害,是我学习了报纸、杂志、收音机里的那些文章和故事,从里面学习了一些先进的经验。然后才能搞出来

  的。这都不是我想的办法,只能算是拾人牙慧。

  彭学武说道这里又道:”但是我这人啊,学习水平就到这了。把彭家村搞出一个农民公社,把大家伙的力量集合起来也就到头了。在往上,我没这个能力。”

  在后斗的会计彭三忍不住道:“支书,你还想啥啊。咱们彭家村现在多风光啊。这寿县下面这么多村子,哪个能赶得上咱的?别说寿县了,整个淮南市比咱们强的有多少?”

  似乎是为了给支书长脸,也为了给彭家村吹牛逼,彭三拍着后斗里采购的物资对杨静献宝一样说道:“瞧,这是华东那边生产的缝纫机。把这个放在村公所里,咱们支书说要让村里手艺最好的老娘们

  学学怎么用缝纫机。然后可以帮村民们缝补衣服。要是弄得好,以后学做裁缝也行啊!咱们村里自己有裁缝,那多方便啊。

  “还有,还有这些。杨干部,瞧见没,都是喜悦的肉罐头!支书说了,以后公社里干活要评先进的。每个月的先进能奖一个肉罐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1页  当前第9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8/14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网咖回1950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