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是除了苏学武两口子听到喜讯之外最高兴的,可惜她在临安城回不来,不然一定会去搭把手的。
苏学武毕竟是家里的老二,还能真放着不管?听说周氏头三个月危险,苏二柱便偷偷给老二送了二十两银子,请个婆子伺候着吧,这些银子足够用到周氏生产了。
苏学武尴尬的脸通红,他除了每年年底给父母五百文,加上年节节礼,其余的什么也没多送啊,没想到二老还这么想着他。
“你们家青娘也太能折腾了,把钱都拿走啦?你也是个傻的,不知道自己留一点啊,我不给你送钱,你们就在家里头吃糠咽菜啊!”苏二柱扔下二十两银子气哼哼的走了。
苏学武也觉得自己有点惯孩子了,家里头对孩子一点防备也没有,主要是他没想到女儿能说走就走。也托了熟人去找了,本来他想自己去找的,可没想到媳妇又怀孕了,便拖住了他的脚步。
两口子对这一胎其实都是很期待的,若是一举得男,自家也不用被人嘲笑,闺女将来也有了弟弟帮衬。
用父亲给的钱,苏学武一点儿也不敢耽误地雇了一个婆子,这婆子是个有经验的,没几日就把周氏的脸养的红润了。
要说苏青青也确实是去了京城,不过不是她自己去的,是让人家绑着去的,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她出门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古代还有路引这东西,还没走出几步就被人拦下了,没有路引不叫出城。
苏青青没想到还有这回事,当时就懵了,谁知就是这么一下子,她就被人给盯上了。
人贩子的眼睛多毒啊,当即就看出这个小娘子是个没人陪同,自己出门的,穿着也不像是什么大户人家出来的,这样的人不抓抓谁呀!
在苏青青落单的时候,就被套了麻袋,拖上车带走了。
苏学武也从没出过远门,想着女儿素来机灵,他是死也没料到会出这样的事啊!
两边消息也不通,苏青青就这么被人带到了京城,因为长得有几分姿色,被人拉到楼子里卖了。
苏家并不知道现在苏青青的情况,苏二柱不敢告诉大儿子,只让老四帮忙找人去寻了,也不知找不找得到。
王氏因为孙女提供了点子,每天除了给两个考生做饭之外,就是研究着面条,简易菜包的做法。
别说,这油炸的面条五六天都不会坏,只是变得稍微软了而已,再加上干饼这些天怎么也过得了。这菜包也不仅做一种菜的,反而是各种蔬菜都有,把菜都烘的的干干的,仔细研成粉,还有牛肉味、羊肉味、猪肉味、鸡肉味,各种口味,足够一个人吃两三天不重样的。
八月的晚上,天已经开始冷了,王氏便专门做了一包辣椒末,晚上喝一碗热汤,可以驱走寒意。
晚上要是有蚊虫什么的,苏满满做的驱虫的药丸也能派上用场,力求两个考生在考场上吃住的舒心,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八月十八就是考试,苏二柱担心儿孙二人,拉着老三老四一块去了省城,亲自把二人送进了考场。
第一天,一场考试下来,一帮学子们都饥肠辘辘,拿出自家备的干饼,就着白水啃了起来。
忽然,一阵奇异的香味儿传来,一帮学子的肚子更饿了,对着干饼有些食不下咽起来。
有的就在心里头暗骂,不知道哪个缺德带冒烟儿的,生个孩子没***自家吃干饼,人家吃香的喝辣的。味道这么香,可真是......馋死了。
苏正礼和苏仲文用大碗泡了面条,撒了调料粉,那味道简直瞬间香飘十里,两个吸溜吸溜吃的喷香。
王氏面条做得十分劲道,面条泡开之后没有断掉,反而很有弹性,调料的味道更是恰到好处,让人能把舌头吞下去。
这便是自古以来方便面的魅力了。
两个人吃饱喝足,又低头答起题来,下笔如有神助,刷刷刷。
对旁人而言,简直是一场折磨,尤其是两人相邻的号舍,简直怕死了吃饭的时候,太能扰乱精神了。
更可怕的是你们倒是捡一样吃啊,这顿牛肉味下顿又变成了羊肉味,惹得人口水都要掉下来了,怎么有精神考试?
难不成这是新出来的作弊神器?别人考不好了,自然是显出他们了,有人恶意猜测道。
一众学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难熬的考试,幸亏最后一天可以提前交卷子,不然父子俩得让人生吃了。
两人脚步虚浮的走了出来,苏家几个人当即把人拉上了马车,直接奔出租的屋子去了。
家里人也没多问,两个人倒头就睡,睡了个天昏地暗。
等二人第二天悠悠转醒,苏二柱还是忍不住问道:“考得怎么样啊?”
父子两个相视一笑:“还可以!”
“好好,尽力了就行了。快起来吧,睡了一天一宿了,你娘给你们烧了鱼炖了鸡,快起来吃。”(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名扬天下王婆面
科举是关乎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大事,自两个考生考完了之后,苏远山也派了人到省城等着,就为了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终于到了放榜的时候。
高高的公布栏上有人在旁边唱榜,贴一张唱一张。
把苏二柱给急的:“怎么还没有你们两个的名字啊?别是没考上吧!”
苏仲文安慰道:“爷爷,别急,这是从后面排名往前面念的。”
“噢,这样啊,那最后念你们才好呢,我等着。”
“第三名祁县苏正礼......头名祁县苏仲文。”
“大哥,仲文这是得了第一吧!哎呀,大哥,你这是第三吧?我的天啊!”苏仁义要被这种惊喜砸晕了。
苏二柱更是老泪纵横:“天佑我老苏家呀!”
苏承禄更是直接掀开篮子,撒起铜钱来,引得众人轰动无比。
苏氏族人骑快马回去报信儿去了,比衙门的人走的还快呢!
消息一到,举村沸腾,一个第一,一个第三,多少年没有这样的盛况了,苏远山当即让人放了一万响的炮竹。
衙门的人来报喜的时候,苏满满正好在家,家里头一个主事的都没有,还是她自己掏的红封送走了衙役,总不能让叫里正爷爷掏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