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打算让儿子择选镇宁为正妃呢。
但眼下看来……
她看了一眼宁安帝,陛下一向都纵容镇宁,恐怕这一次也不例外。
果然,宁安帝叹息一声,一下子就没了鉴赏画作的心情了,看着陆雨宁慈和道,“好,舅舅派一队御林军护送你去边疆。”
镇宁真是越发像妹妹了。
陆雨宁跪下行礼,“谢谢舅舅。”
宁安帝只定定地看着她,“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是!”
“好了,回家歇着吧,明日再进宫来看望母后吧。”
“是,舅舅,镇宁告退。”
陆雨宁退出了御书房,先去了一趟慈安宫,见了见太后。
“你这孩子,你怎么好端端的要去边疆?”
陆雨宁笑着道,“只是去看看,您放心吧,孙女一定平安回来,到时候孙女给您猎一张火狐皮可好?”
太后叹气,抱着她道,“好了,回家歇息去吧,等你明日进宫再与祖母好好说话。”
“是,祖母。”
太后一向对陆雨宁比几位皇子还要亲近,所以她一直都是让陆雨宁叫祖母的。
从慈安宫出来,陆雨宁碰到了二皇子,“见过二皇子。”
“镇宁,听说你要去边疆?”
二皇子一脸不赞同,“你都要及笄了,这时候去边疆,你日后回京还如何嫁人?”
没有人会不在意她这样的离经叛道,原来不过是学学武,如今倒好了,还跑去边疆带兵打仗?
那岂不是要跟一群男人住在一处?
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容忍。
尤其二皇子还想到母妃的打算——镇威国公府一直掌管着宁国北疆六十万大军——北疆纺线太长,所以驻守军队的数量是最多的。
毕竟军士也是人,也是需要轮班镇守,不可能一直日夜不停地守着。
镇威国公府掌管的兵权占了整个宁国的三分之一,甚至如今掌管南方四十万海军的镇南将军也都是出自镇威国公府,可以说,娶了陆雨宁就等于将宁国一半的兵权握在手中。
对于二皇子来说,这自然是很划算的。
别看朝中一直都是文臣占了上风,也一直都是文臣压制武将,可二皇子清楚,夺嫡也是需要有人的——尤其是要有兵权!
正好,镇威国公府就陆雨宁一个,娶了她,给她一个正妃的位置,也不耽误他继续迎娶其他女子当侧妃。
晾陆雨宁也不敢随意忤逆自己——毕竟以后她的荣辱都在自己的身上,她只要不蠢就知道该怎么做。
可二皇子没想到,对方竟然直接进宫找父皇说要去边疆打仗?!
这样一来,他岂不是不能再择选她?!
陆雨宁原本并不想跟这些皇子有什么过多的牵扯——从小她就没跟他们有多少接触,毕竟她大多时间都在京郊。
她表现出来的性格也十分强势冷漠,二皇子他们其实从来不怎么喜欢她。
当然,太子不一样。
他对陆雨宁倒是有几分敬慕——小时候爬树下不来,是陆雨宁跳上去给他抱下来的。
那一幕,让小太子一直记忆犹新。
现在二皇子跑过来跟她说这么一通,陆雨宁自然是不会忍,抿唇道,“这就不劳二皇子操心了。”
说罢,她直接就越过对方抬步走了。
二皇子震惊,可随即却愈加恼怒!
她怎么敢的?!
她难道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朝堂听政了吗?
陆雨宁还真不怕他!
哪怕梁贵妃依旧宠冠六宫,可实际上对方对朝堂的影响力也不过如此。
梁首辅确实是很有能力,也确实是在朝堂很有话语权,可问题是——梁首辅并不是一个无底线纵容妹妹的人。
至少在朝政上,梁首辅就不会听梁贵妃的。
而宁安帝也不会听她的。
至于说二皇子?
呵,等他真的在朝中有了实权再说吧。
一个听政而已,能不能在朝中说话都不好说呢。
陆雨宁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三年后,北蛮国就会联合宁国周边三个小国对宁国进行大规模围攻。
这一次,是关乎宁国国运的关键之战!
在原主那一世中,陆父就是在这场战争中战死的。
自此,原主就成了一个无法自主的棋子,成为二皇子等人争夺的一个物件。
陆雨宁自然是不可能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等从宫中回到国公府,刚到正院就碰到了几位族兄——他们都是族中双亲不在,又无人愿意照管的孩子,之前国公府一直都没有孩子,陆父陆母就将他们接过来抚养。
族谱上也将他们记作养子。
因而,陆雨宁也将他们当成了自家兄长看待,他们也都将陆雨宁当做自家妹妹,但也很清楚他们未来是要护着妹妹保住国公府的未来——爵位以后还是要留给陆雨宁的孩子的。
这是宁安帝早已经想好的事儿。
陆父也不可能拒绝——他也不会拒绝,毕竟几个养子他虽然视若亲生,但也清楚,若是让爵位留给他们,他们也未见得就能保住。
实在是他们的资质并不算太高。
前世,他们也都随陆父战死边疆了。
陆雨宁与他们相互见礼。
“镇宁这是进宫了?”
年纪最大的陆城含笑道,“可是找皇上要好处了?”
他们感情好,自幼就能随意打趣,陆雨宁也听出他话中的揶揄,无奈道,“大哥,我是要去边疆。”
陆城这才想起,“你不想参加择选?”
武学资质上他是不如妹妹,但谋略上他却并不差。
陆雨宁点头。
其他几位兄长都暗暗松了口气,不过很快,他们就满脸担忧,“可你独自一人前往边疆实在不安全,这样吧,我们也跟你一起去。”
“是啊,反正我们也是要去军中历练的。”
从他们到了十岁之后,他们都被陆父陆续送去军中历练过,只是这两年才回京来待着。
也是陆父担心朝中的人对他们下手。
怕他们在外着了别人的道。
因而才想着等择选结束了再送他们离京。
实际上也是想让他们在京中看看京中的情势,以后前往军中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陆雨宁笑,“不用,兄长你们先在京中吧。”
陆城皱眉,“你确定要独自一人前往?”
“嗯,这样最好,毕竟谁也不会相信我能在军中做出什么来。”
陆城瞬间明白了,叹气道,“倒是辛苦你了。”
其实他们的位置十分尴尬——应该说陆家的孩子的位置都尴尬,只要是男丁,在军中,做得太好不行,做得不好那就更不行了。
反而是陆雨宁,一来她是陛下外甥女,身上有个郡主的爵位,二来,她是女子。
哪怕是镇威国公府的唯一血脉,但没有人会看好她——总不可能她还能继承国公爵位吧?
宁国建国五百年都还没有出过女子袭爵的事儿。
所以,朝中的那些人习惯了轻视女子,认为她们都做不出什么大事儿来。
哪怕陆雨宁一直习武,也熟读兵法什么的,在他们眼中,也依旧是一个闺阁女子,会的不过是小玩意儿。
即使她现在得了宁安帝的旨意,可以躲开择选,可以前往边疆从军,可没人会在意她,只会等着看她笑话——看她什么时候受不住回京来。
但也有人对陆雨宁从军一事很是郑重的,那便是梁首辅。
他从宫中梁贵妃那里得到了消息之后,坐在书房里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数十年前那个肆意张扬的女子!
——那是镇宁郡主的母亲——淑宁长公主。
淑宁长公主自幼也是跟着宫中武师傅习武的,她天资聪颖,比之当时还是太子的哥哥宁安帝都要更优秀。
先帝在时,总会感叹她的天资可惜了——若是男子,太子之位乃至皇位就没宁安帝什么事儿了。
即使如此,淑宁长公主当时也还是暗中前往军中待过一段时间,恰逢北蛮国来犯,淑宁长公主便和当时还是世子的陆父一起领兵将北蛮国给打回去了。
还创造了以少胜多,八百人歼灭对方三万人的战绩。
一度让北蛮国对她这个人都十分忌惮,也因此,淑宁长公主回京之后就一直被北蛮国培养的死士刺杀。
只是北蛮国也聪明,找的都是混血儿,长相与宁国人没有丝毫区别的女奴之子,前来刺杀是死士身上也没有丝毫标记。
这样即使宁国明知道是北蛮国做的,也没有办法直接找他们问责。
先帝在时,还会让陆家军派人过去警告一二,等到宁安帝登基了,他总是不愿轻易动兵,便再也没有如此做过。
后来淑宁长公主诞下镇宁郡主,身体变差了许多,再次遇到刺杀,为了保护镇宁,这才受了重伤,以致后来薨逝了。
梁首辅清楚,她是一直都想要在边疆带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