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建英乖巧地点了点头,“嗯,我知道的妈妈。”
陆雨宁这才放心,回房便整理了一下布头,正好有人过来换,陆雨宁就忙自己的“生意”了。
萧建英则乖乖地回了房,乖乖地练字练画。
等快中午的时候,陆雨宁带着萧建英去了纺织厂吃饭,随后便打发她回家午休去了,自己则去销了假,继续上班。
而萧建军这边,也准备了两天,参加了总厂办公室的统一招聘笔试。
等考完了出来,他信心满满,林小月却跑来跟他说,“你赶紧让你妈过来我家提亲啊,我妈都在催我了,要是你还拖着,我可就真的要嫁给别人了。”
说着还没忍住哭了。
萧建军叹了口气,“行了行了,等下午我看笔试的结果,要是过了,我晚上就跟我妈说。”
林小月这才放下心来,“那你可要快点啊!”
萧建军点了点头,“我可说好了,两百彩礼,至于你带不带嫁妆,那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你们那边的酒席,你们自己负责,我家只负责我这边的。”
林小月皱眉,“可是,我这样嫁过来,周围人可不是要看低我?还有,你妈真的不能给我安排工作?哪怕是个临时工也好啊。”
萧建军没好气,“你想我挨揍是不是?”
林小月:……
萧建军摆手,“行了,这钱我会还给我妈的,你就不用管了,以后嫁过来,老实点,别瞎玩什么小动作,不然我可不会管我妈是怎么教训儿媳妇的。”
林小月心下一凉,突然怀疑自己孤注一掷到底值不值得!
萧建军却没耐心再继续跟她说啥了,对她挥挥手就走了。
他其实这段时间一直都提心吊胆着,总觉得老妈这么轻易答应他娶林小月这件事就不简单!
根本不像是他老妈会干的事儿。
肯定还有别的事儿在等着他呢!
反正他是想着自己要是能过了总厂办公室的笔试,也许就能让自家老妈高兴一点?
陆雨宁确实也在等着萧建军考完总厂笔试。
等下班回家,问了一句,“今儿考试过了吗?”
萧建军笑,“过了,妈。”
陆雨宁微微点头,“排第几?”
萧建军连忙道,“第五。”
虽然不算特别好,但也并不差了。
萧建军很是有信心地道,“今年总厂办公室招聘十个人,我肯定是能考上的。”
陆雨宁点点头,毕竟李厂长的话还在呢,对方既然都说了,只要萧建军能过笔试,那就一定能进总厂,那她就不管了。
不过,她看着萧建军道,“你跟林小月说了吧?这两日就过去提亲?”
萧建军摸了摸鼻子,点点头,“嗯呐,妈,辛苦您了。”
陆雨宁淡淡勾了勾嘴角,“谢倒是不用谢了,我只希望你记住,这些钱可都是要还的,而且,现在家里是你大哥二哥他们负责家里的家用,你可要跟他们商量好了以后的家用怎么办。”
说着,就没搭理萧建军那苦恼的脸色,吃了饭就起身去洗漱准备休息了。
萧建军看向大哥萧建国,“大哥,你和二哥现在是咋凑的家用?”
萧建国无奈道,“还能咋凑,不就是一人一半?”
萧建党微微点头,“妈日常都在厂里吃,几个孩子在学校托儿所也都有饭吃,就是晚上这一顿而已。”
所以,他们还真没凑多少钱。
比起过去老妈每个月给他们媳妇儿五十块当家用,现在他们每一家就每个月就只需要凑五块钱就足够吃好喝好了。
现在想想,也怪不得老妈会在当初家用的事儿上那么生气。
尤其是萧建国夫妻俩,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发工资就乖乖将工资的三分一交给老妈(婆婆)还钱。
萧建国如今的工资每个月都有30块,罗翠兰在供销社里每个月都有28块,即使两人交了三分一,也还是有40.6块留在手上。
凑出五块钱家用,真是很轻松。
虽然三个孩子的学费+托儿费每个月也还需要花点,但也不多,而且如今人情来往,真的不用多出多少钱。
家里老妈(婆婆)在纺织厂工作,残次布多的是,找老妈(婆婆)换点,给别人送过去,也是一份比较体面的礼,就算不找老妈(婆婆),光是罗翠兰自己在供销社日常就能买到一些内部的残次布,或者是碎饼干啥的。
再不济,老妈(婆婆)在家里也经常跟人换鸡蛋,拿几个鸡蛋过去那也不丢人。
正因这两个月的时间,兄弟俩知道盯着家里的支出了,这才恍然明白过来——过去他们还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尤其是萧建国,心底越发对罗翠兰娘家不满了——这么多年,都不敢想他们是坑了他们夫妻俩多少钱!
不过让他们觉得舒服的是,罗大军也每个月都老老实实地过来还钱。
毕竟那可是将近三千块呢!
但对方确实是挺厉害的,竟然这么快就消了一百块钱的账!
好在老妈给力,让岳父签下了欠条,也算是找补回一些了。
要不然,萧建国都没法跟妻子继续过下去,不过这段时间罗翠兰也是受了教训了,真的很少再跟自己的娘家来往。
倒也不是彻底断了,只是没以前那么来往频繁。
萧建军听到大哥和二哥这话,心下也有底了,“那等我上班了,就也按照这个例来。”
就是说,到时候他也凑份子,不过这样一来,三兄弟一起分担家用,就不用每个人都凑五块了,而是一人凑个三块左右就可以了。
萧建国和萧建党倒也觉得这挺好,还能给他们各家省一点儿。
三兄弟说好了,两个媳妇儿也没啥意见。
她们总算觉得小叔子结婚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儿,至少能帮着分担家里的家用。
吃过晚饭,一行人便各自去洗漱睡了。
过了两天,厂里公布了招聘名单,次日一大早,萧建军起来,陆雨宁就说,“先陪你过去总厂那边入职吧。”
萧建军笑着点头,“好,谢谢妈。”
他当然明白老妈这是为自己好,心下总算是安定了。
哪知道陆雨宁过去除了陪他入职,还是跟厂办请假的,她直接跟厂办的小王道,“我还有些事儿要让建军办,等过两个月再让他过来上班。”
小王哪里敢说啥?连连点头,笑着道,“婶子您安心,等建军//同//志上班了,我一定亲自带他。”
陆雨宁微微一笑,“那就谢谢了。”
说着就带着一头雾水的萧建军走了。
萧建军不明所以,“妈,您要我干啥?”
陆雨宁没好气,“你不是要娶媳妇儿?难道你不用跟着过去?”
萧建军这才想起来,对哦,他可是要陪着老妈一起过去林家提亲的。
他摸了摸鼻子,讪讪一笑,“辛苦您了。”
陆雨宁嗤笑,“你以后只要不后悔就行了。”
萧建军:……
陆雨宁还真的是说去提亲就去了,其实她也早就跟纺织厂说好了,这段时间要请假办小儿子的婚事儿。
反正她的工作随便找个人顶一下就行,也没人会说啥——人家家里孩子要办喜事,难道还不让人家请假吗?
陆雨宁还提前找来了郭嫂子当媒人——她娘家,婆家都是父母齐全,儿孙满堂,是这一带有名的全福人。
当然了,郭嫂子日常也兼职做一下媒人,不过并没有真的走街串巷地拉媒保牵,而是有谁找她了,她才帮着人介绍介绍。
陆雨宁回家后就回房点了两百块,另外又拿了十五块另外放着——两百块是用红封封好的,她就打算今天一次性把事儿给办了。
又收拾了一些大块点的,整齐点的布头,便拿着出去招呼萧建军一起过去了郭家。
郭家就在后头的一条巷子里,陆雨宁和萧建军过去的时候,郭家嫂子也正在家呢,正收拾家里,准备做饭啥的。
家里还有两个小奶娃在院子里铺着的席子上玩着。
“郭嫂子。”
“哎呀,萧家嫂子,你咋来了?”
“我上次跟你说的事儿,你还记得吧?”
郭嫂子一下就想起来了,拍着额头笑道,“你看我,我都差点忘了,我这就让人去喊我小儿媳回来。”
“诶,没事儿,就是辛苦你要跟着我走一趟了。”
“嗐,这有啥。”
郭嫂子招呼他们在院子里坐了,这才走到外头,朝着巷子后头喊了一声,“老四家的,赶紧回来,我有事儿呢!”
郭家小儿媳就在后头的巷子里帮着人家打扫卫生啥的,每个月都能赚三块钱——后头巷子里有一家老人是瘫痪在家里,家里的孩子又要上班,便找了郭家小儿媳过去帮忙。
郭家小儿媳很快就应了一声,赶着回来了。
这份活计就是离家近,又不耽误家里的活儿,哪怕是工资不多,也算是一份补贴。
毕竟郭家可是有七兄弟呢!
除了老五去了部队,不用家里操心,其他人可都在家里,这么一大家子住一块,那事儿是真的多。
郭家小儿媳一回来,郭嫂子就跟她交代了一下,自己洗了洗手脸,又去换了一身衣服,这就跟陆雨宁母子一起走了。
一行人先回了萧家,陆雨宁让萧建军骑着自行车带郭嫂子,自己则找何大娘家借了一辆自行车,便骑着去了乔市外头的东林县林家村。
不过陆雨宁在中途拐弯去了一趟离着不太远的陆家村——是的,两条村子并不远,而这里就是原主娘家所在的村子。
“跟你九大爷说一声,我今儿带着你建军叔去林家村提亲了。”
村口里就有几个陆家的小辈,看到了陆雨宁还喊了一声姑奶奶,陆雨宁跟他们交代了一声就走了。
很快,三人便来到了林家村,打听着很快就来到了林小月家。
村里的人都好奇地过来看热闹——实在是长这么好看,还骑着自行车,穿着那么体面的人过来林老六家提亲的人,他们从未见过啊!
过去也不是没有人过来林老六家提亲的,毕竟他家还有个小闺女还没嫁出去呢,长得也好,自然会有人想要娶这么个媳妇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