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146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2-09 18:23:28

  “青管事,您来了。”

  青珞点头,“方才发生了什么事?”

  庄头叹了口气,然后请她进家里坐。

  高庄并不富裕,虽然在京城脚下,房子还多是泥土搭建,只庄头家富裕一些,有三间青砖房。

  他倒了一碗茶放在青珞面前,然后小心翼翼询问,“青管事,不是说好秋收再来收账吗?”

  青珞看着缺了口的陶碗没有碰,她点点头道:“是秋收后,放心,没变,我是路过这边顺便来瞧瞧。”

  “想问问你们这粮食还愿意卖我们吗?要是愿意我这边安排人来收粮,价格就按照市面上来算。”

  眼看就要秋收,城内各大粮商其实都纷纷下乡收粮,当然价格压得也低,粮商收粮价格还不到春日粮价一半。

  要不是家里欠着债,很多人都不愿意现在便宜卖了,捂个一冬季,来年能赚不少呢。

  “卖,怎么不卖。”

  庄头脸上带着笑道:“就是不知您那些庄子还收粉?”

  今年有不少人下来收土豆,他们庄收拾出来不少犄角旮旯地方种植土豆,土豆收获,做成淀粉晒干后可以送到马家庄去,马家庄有人收。

  马家庄给的粮票可以换不少粗粮、便宜的布匹,还能拿着看病,虽然在卖粮食上亏了些,但是能从其他上面找补回来。

  人家买粮也愿意给银子,拿银子交税比铜钱便宜多了,一来一去又省下不少。

  “不过我家只能卖一半,剩下的还得留着过冬,其他人家我就不清楚了。”

  青珞点了点头,询问了收粮食的具体时间,等晒干后再派人来收。

  她又问起了方才那庄子事来。

  庄头叹息一声,“是庄尾的徐耀祖家,他家去年借了银子钱,十两银子利滚利翻到了一百两,这谁能还得起?人家也不玩虚的,直接派了打手将他女儿给带走了,徐耀祖亲自按了手印,说将女儿抵了利息,徐丫头哪里够,徐家怕是还得卖儿卖女。”

  青珞惊讶,“朝廷不是禁止做印子钱吗?”

  庄头小声道:“明面上不允许,私底下谁还能禁止?许多大户人家带头去做,徐耀祖借银子的人叫安格,明面上是个古董商人,其实人家是安亲王府管家儿媳妇表弟,隔了好些关系谁能查到这银子是谁放的?”

  青珞有些意外,这事既然隐蔽,庄头是怎么知道的?

  庄头又道:“安格经常去东边的郭家庄,郭家庄是安亲王府的名下的庄子,我表弟帮着打听过,知道人家是王府大管事亲戚。”

  说到这里庄头带着感激道:“要不是去年去马家庄干活,赚了一些米粮过冬,春日里您又愿意借我们一些粮食我们活命,我们庄子大多数人怕是也跟徐耀祖一样去接印子钱了。”

  青珞安抚了一句,“不过是顺手的事,大家都是左右邻居,我们在马家庄发展也离不开你们的功劳。”

  她又询问了周围借印子的钱的事,再多庄头就不知道了。

  接下来五六日里青珞都到处跑,算是将城外转悠了个大半。

  她心里沉甸甸的,她发现城郊有不少人家都借了印子钱,起先只是借钱渡过难关,谁知道利滚利滚到根本还不起的地步。

  卖地被人压价,被迫卖儿卖女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闹出人命的。

  似乎皇帝离开京城,妖魔鬼怪都冒出来了。

  明明春日里才发过圣旨,惩治了一批靠印子钱发利的人家。

  八月初六,宝音坐着马车晃悠悠进了京城,她没有回宫的意思,而是准备在城外先住上一晚。

  选中的地方自然是温泉庄子。

  温泉庄子经过半年的扩建,比去年还要大,山上内务府派人扩宽的地方便宜了温泉庄子。

  随着皇帝出游,小汤山的行宫又进入停摆状态。

  道理其实很简单,皇帝私库没银子,太和殿烧毁至今仍未重建,不正是没钱吗?

  没钱的时候停掉一些不重要的工程再正常不过了。

  不管怎么说小汤山的庄子目前还属于她一人,她这人性子霸道,直接拿下了小汤山附近所有荒地。

  大片的温泉庄子慢慢往外扩建,宝音将手下都召集过来开会。

  泰山商行负责各个省产业的管事,盛京老家的人,还有新开的蒙古支线生意。

  休息了一晚,隔天一早吃完早饭人就到齐了,大大的圆形桌子坐满了人。

  宝音坐在正东方,听着下面汇报各自工作进度。

  首先是泰山商行在广东的海外贸易。

  “在广州城西南江边开设的洋货行,目前是广州第一家,知道咱们有上面发放的贸易牌照,广东本地多个家族想要入股这家洋货行。”

  广州去年才被收回,之前被吴三桂管着,谁也不知道广州的情况,如今被收回,朝廷又施行海禁,靠着港口为生的许多行业日子都难过起来。

  宝音立刻想到后世鼎鼎大名的十三行,当然十三行并不是指十三家洋货行,而是指十三个对外贸易的行业。

  比如造船业、瓷器业、珠宝业等等。

  宝音若有所思问道:“广州海上贸易发达,从明朝解除海禁开始,海上贸易应该有一百多年历史,造船应该很发达,能不能收购一家船厂?”

  负责广州养货行的人忙道:“怕是没那么容易,广州的行业很多被地方垄断,那边一个地方都是一个家族势力,外人想要插手怕是没那么容易。”

  南方宗族的影响哪怕宝音都有所耳闻。

  当然她也知道海上贸易这块肥肉不可能被她独吞,三年后,朝廷还是会在广州开放关口,造就后世赫赫有名的“广州十三行”。

  目前这个消息只有她一个人知道,借着这个信息差她倒是可以做些什么。

  “朝廷只允许我们泰山商行进行海上贸易,广州各大商行怕是羡慕到眼红,这样将广州的洋货行分离出去,邀请各大商行入股,各大商行同时也得允许我们持股他们商行的股份,大家彼此交叉持有对方股份,有钱一起赚。”

  她的目的是借助牌照打造一个媲美东印度公司的公司。

  这个公司整合了南方各大商行资源,只有一个目的赚西方的钱!

  宝音这句话立刻让会议安静下来,和丰提出了疑问。

  “若是朝廷开放了关口,怕是会出乱子。”

  谁都不愿意将肥肉让给别人,朝廷一旦开关口,这个各大商行组合的庞大之物怕是很快就分崩离析。

  和丰这样提也是有道理,去年才拿这件事对付过京城的各大商行主事,他都答应了海上贸易加上这些人,要是再混入南方的商行,这就没法玩下去了。

  南北两地商人根本不可能和和气气一起赚钱。

  宝音不在意道:“我打算每个海岸关口都分立一个洋货行出来,广州关口专做西洋人生意,宁波连云港关口做日本生意,从前朝开始日本就被称为银群岛,他们银子多,近些年又发现一座大金矿,我们不是朝廷没法将日本岛占领,不过可以先做生意,赚金银一点也不丢人。”

  “另外台/湾已经打下来了,皇上允许我经营这座岛,这座岛通过琉球群岛再抵达日本很方便,我需要你们派人经营起来。”

  大家来开会没想到会得了这么个好消息,纷纷摩拳擦掌。

  宝音又道:“要是谁敢阻拦就将内务府搬出来,这些生意我都会留一些股给内务府持有,这些银子最后会入皇上私库,官面上哪个不长眼敢得罪?”

  洋货行要是有内务府参与,那些大商行定然不敢再另开炉灶。

  就算开,也只敢避开洋货行不涉及的行业。

  洋货行的负责人说完轮到广西糖厂和纸厂的负责人。

  “冬日安排人开荒种甘蔗,当地不少家族也开了甘蔗园,就是地方民风彪悍,经常发生械斗。”

  宝音脑海里瞬间出现广西老表这个词,她揉了揉额头道:“尽量不要参与地方械斗,还有多教会地方土著种植甘蔗,若是愿意卖给糖厂就收。”

  对方应下,又询问糖厂能否扩张问题。

  宝音想了想道:“尽量在大城市建,至于下面的原料可以开设收购站,自有贩子下乡收购。”

  粮行报告了粮食问题,说已经收购了大批粮食,只是无法运送回京。

  因为漕运要价太高,沿途关卡还要扣留粮食。

  走陆路又不划算。

  宝音皱眉,“海运呢?”

  “海运已经停止了三百年,听说海上运粮容易发霉。”

  宝音对此嗤之以鼻。

  “就用海运,沿海租船,对了,收了多少粮食?”

  粮行的负责人道:“这两年两广粮食丰收,粮价都很低,甚至出现抛荒情况,我们出面雇人拿下了不少地,建了农庄,这些地今年夏收约有五十万石,秋收看情况应该也有六十万石。”

  加在一起一百万石,一百万斤也就是五万吨,一人一天一斤,满打满算能满足三十万人吃一年。

  宝音不是很满意,这点粮食储备肯定没法跟后世相比。

  后世可是能满足十四亿人口吃三年!

  “派人去天津多建设粮仓,粮食能买多少是多少,不愿意收咱们银票的就用金币银币购买,跟他们交代了,银票一样可以换金币银币,我们兑现不要钱,要是他们愿意存我们银行,每月还给利息。”

  “到明年年底,我希望银行布局到各省省会,至于未来能不能开到海外就看诸位努力!”

  银行的负责人红着脸站起来,说自己会努力,目前已经打算在承德开一家,方便京城的高门大户汇款到承德取现。

  宝音夸奖了一句,去年说了要在福建开,可惜没办成,皇帝手里那一百万银票最后还是拿粮食和现银兑换。

  广州洋货行忙举手,“广州很合适,洋人众多,洋人自己有银行,或许可以聘请洋人吸取西方银行的规章制度。”

  宝音点头,“这事你们自己商量,银行暂时不释放股份吸外面资金,重点还是多吸纳一些大客户储存银子,我听说西洋银行还提供保存贵重物品的服务,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轮到蓝玉了,蓝玉进京后做了不少,最后蹲在报馆不走了。

  她现在将报馆经营得有声有色。

  “京城这边又出现了不少小报,也有江南的小报传过来,现在的难题是通讯问题,南方信息传过来太慢,许多热度过去了我们才知道,比如南方声势浩大的立女户一事,我们收到消息这事已经被压下去了。”

  说到这里她瞅了宝音一眼,小心道:“京城最近出了几起命案,都是跟印子钱有关,眼下秋收,京城内不少人卖儿卖女,也有逼债闹出人命的。”

  宝音皱眉。

  青珞接了话,“这事我也知道,我最近下乡,京郊附近的庄子不少庄户都借了银子,借的时候说只要两厘利息,等落在纸上变成了两分还是利滚利,不少庄户都说画押的时候写的是两厘也不知怎么变成了两分……”

  两厘已经是高额了,换成后世年利率是24%,换成两分又翻了十倍。

  这不是高利贷,是敲骨吸髓贷。

  宝音深吸一口气,“我若是没记错,春日的时候皇上就已经严查过一批放印子钱的人家。”

  当时降爵贬官的可不在少数。

  青珞沉默,这她就不知道了,她也不明白朝廷下禁令了,那些人为何还敢这般猖狂。

  宝音觉得头痛,“有报官的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2页  当前第1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6/5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