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汉的屋子不大,就一张床,一个柜子,还有个老妇人正在炉子上做饭。
薛老汉从柜子里取出了一叠票,边数边道:“一人一日是八两饭票,每个月一号来领,这个月还剩四天,每人三十□□票。灯票下个月发,澡票每月四张,也是一号发。”
说着将数好的粮票放在了一起,一打接着一打。
又对了一遍没出错后让他们排队领。
领一个在本子上签个名,写上了宿舍房间号。
薛洋是担保人也要跟着签。
等领完,大爷又说了一遍宿舍的规矩,“不准吵闹,不准把饭带到宿舍吃,尽量不要用蜡烛。”
告别大爷,薛洋又带着他们去了对面,“这是食堂,大家吃饭的地方,卯时、午时、酉时提供三餐,错过就没得吃了,隔壁店铺,附近村子的村民会将一些干菜拿过来卖,大家缺什么可以去那里买。”
有人问,“外面的人也认粮票吗?”
薛洋道:“认,村民拿了票可以跟庄子换东西,比如说粮食,这里拿粮票换一斤要比外面便宜几文钱。”
“还有咱们洗澡用的胰子,是不是很好用?外面买不到,庄子这不可以拿粮票买,有一些娶亲,会拿票来换一对,上面印着喜字非常喜气。”
“大家也可以去村子里面找人换,会更便宜一些。”
一行人先进食堂吃饭,饭菜看着很好,特别是一整条鱼和那油亮的五花肉看着就馋人。
薛洋身后几个青年咽了咽口水,住在寺庙,跟和尚搭伙吃的都是青菜豆腐,他们已经不知道多少天没有碰到荤腥了。
一群人站在肉菜前举步不前,可惜菜在玻璃后面,他们只能干咽口水。
目光上移,就看见玻璃上贴着一张红纸,纸上写着土豆烧肉□□票。
顿时不少人口水就没了。
他们开始算身上的粮票,一日八粮,一天三顿,午间这顿吃个荤就要四两,分给早晚的是各二两,只能说勉强能吃饱,想要吃好就别想了。
薛洋领着一众人去拿餐盘,餐盘都是陶制,放在外面也不值钱,形状也有点特殊,应该是定制,有四个方格。
他带头交了□□票,负责打饭的婆子给他打了满满一格。
然后再去打菜的地方排队,第一个白菜是不要钱的,玻璃后面的婆子给打了一勺。
薛洋前面的那个人舍不得吃肉,就从台上一个盆里挖了两勺酱,然后端着盘子找空位吃去了。
薛洋要了一份肉,在旁边等了一会儿。
第一次来,大家都舍得花票,不是打了一份肉就是要了一条鱼。
大家找了个空着的圆桌子坐下,薛洋招呼他们吃,“别担心粮票不够,庄子里有很多赚钱的工作,这次我带你熟悉庄子,就有□□票报酬。”
他得意笑。
众人一听,纷纷开动。
等吃得差不多了才跟薛洋打听有哪些活他们可以做。
“我们学习只要半日,剩下半日大家可以勤工俭学,比如靠着山那边还有个小学,都是在庄子里的孩子,附近几个村子也有孩子往那里送,大家可以去教孩子认字,每日也有五两粮票收入。”
“只是这个是长期任务,最少也要做满一个月。”
“那岂不是要教下人的孩子读书?”有人很不满。
薛洋认真解释,“不是下人,那些人是庄子收留的难民,大部分人白日里在另一个地方工作,年老的才被分配到庄子上做活,我们一路上遇见的大爷就是这种情况。”
“这些孩子父母不在,庄子管事便召集起来找人教他们识字,省得学坏了,还有一些孩子是孤儿,你们没发现入冬后城里不少流浪儿都不见了吗?”
“这些孩子原来靠卖报为生,冬天也被接到这里。”
有人郑重道:“这个庄子主人是大善人。”
薛洋哈哈一笑,然后神神秘秘道:“你们可不要往外说,这个庄子主人其实是宫里的贵妃娘娘,就是发现牛痘的那位。”
“大家努力学,庄子管事可是说了,这些西洋知识,皇上都在学呢!”
第46章
一名叫李经方的学子豁然起身, 他抓住了薛洋的手臂。
“薛兄所言为真?”
想要参加科举的那都是奔着出人头地来的。
毫无疑问,薛洋这话威力之强显而易见。
和皇帝学的一样,往后做官说不定能博得好感, 拉近距离,成为天子近臣!
薛洋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嘘”的模样。
“小声点, 你们难道想让其他人听见?”
“是是。”很快有人反应过来,将李经方拉坐下。
薛洋看了一眼大家吃得差不多了,起身道:“走, 去把盘子刷了。”
“在这里很多事需要自己动手, 当然一个月给别人一些粮票,可以让别人帮着刷。”
一听要给粮票, 立刻没人出声了。
这会儿大家都弄明白了, 这个地方是没粮票寸步难行!
一行人去了食堂一角, 学着其他人将盘子里的剩渣往潲水桶里一倒, 然后到旁边木盆子边蹲下来, 抓了把草木灰往盘子搓了搓清洗,洗完再放入旁边干净水里漂一下, 最后丢到了那个最大的木盆里。
有妇人过来将这一盆餐盘放入炉上的热水里泡着, 泡好的又送去打饭的地方。
干完这一切大家手都通红, 特别是本来手脚上就有冻疮的几个人, 这会儿是又痛又痒。
薛洋将手揣进袖子里, 又领着他们沿着主干道继续走。
路过了几处院子后,停在了一处院子前。
这院子修得又宽敞又明亮,还移植了竹林,院门旁边挂着“知味书屋”四字行书。
“书屋?”一行人眼睛都是一亮。
现场就没有不爱书的。
薛洋领着他们往里进,这是一个典型四合院, 进门后就是宽敞的院子,还未种植其他植物显得有些单调。
穿过不知道多少个门后终于看到一条极长的两层罩楼,一楼各个房门都开着,薛洋给他们介绍。
“一楼都是教室,不同学习进度的人会被调入不同教室,等结业才能进入账房工作,进去后最低薪资二两,若是发现账上有问题,发现一个奖励一两。”
有人眼睛一亮,他绝对不是奔着钱来的,他就是觉得跟做账的人斗智斗勇很有趣。
李经方惊讶,“结业才算工作,那我们现在是……”
“哈哈,我们现在只能算带薪学习,人家给的补贴只是让我们活着,对了这里每三日一小考,每半月一大考,若是一个月后还是没能结业,人家就来清退了,大家过来也别想着混日子,都签订了契约,若是不通过,这段时间个人日常开销还是要还回去。”
这话令所有人一激灵,若是被人清出去,他们人可就丢大了。
有人打定主意头悬梁锥刺股也要结业。
这关系着日后的名声!
薛洋指着最右边的房间。
“一号教室就是你们明天学习的地方,三日后考试通过就能进入二号教室。”
“薛兄现在在几号教室?”有人好奇打探。
薛洋笑得很含蓄,“愚兄比列位早几日来,已经在五号教室,诸位加油,五号之前的教室学得都很简单,尽量将时间空出来进入后面的教室。”
他像是想到什么提醒道:“对了,也不一定要等到大考,对自己算学有信心可以申请提前考。”
他又领着一群人从一号教室旁边的楼梯往上走。
到了二楼,一群人立刻开了眼,因为这里每间屋子都做了到房顶的书架。
书虽然还不多,但是市面上的书基本上这里都有,还有几本前朝大家注释的手抄本,外面很难看到,听说只有宫里有……
一群青年犹如进了米缸里的老鼠迟迟不肯离去。
薛洋又交代了几句书屋的规矩,就径自穿过一道小门往另一间走去。
这里还是书屋,只是从四书五经变成了算学。
再往里还有史书,杂书,连《永乐大典》都有一本,也不知是从哪里搜刮来的。
薛洋停在了算学房间,从最下面的书架取出一本《初级物理光学》,他走到窗边的长椅子上坐下,翻开了这本包含世间真理的书看了起来。
***
乾清宫里,一场新奇的教学已经告一段落。
宝音在黑板上写下几道题,让阿哥们抄下来回去计算,明日交给皇上批改。
没错,令老师头痛的批改作业工作,宝音交给了皇帝。
“下次上课是三日后。”宝音问,“今天学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下次上课我们通过这个原理将屋外的云弄到屋里,大家有没有信心?”
这话对于没见过世面的皇子来说诱惑力极大,连皇帝都是一副兴致勃勃表情。
大阿哥怀疑,“能把云弄到屋里?”
今日课上的一直颠覆几位阿哥认知,至少他们之前都不知道光投影是倒着的。
三阿哥和四阿哥懵懵懂懂,还没到理解的程度,与其说上课不如说是来玩。
几位公主也跟着开阔眼界,她们也没想到今日来学的是这样的知识,往常所见到的寻常景色,此刻在她们眼里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听说宫里如今最火热的游戏就是这位贵母妃传授。
贵母妃好厉害!
宝音得意享受这一群幼崽的崇拜。
皇帝见时间不早了,驱赶几个孩子离开。
四阿哥依依不舍,他还想问贵妃,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何是绿的?下雨为什么会打雷?
贵母妃好厉害,以前他问汗阿玛和母妃都被搪塞长大后就知道了,现在终于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天上会下雪了。
皇帝觉得四儿子叽叽喳喳有点吵,便将人塞给大阿哥,让他赶紧带走。
等一大群孩子离开,皇帝展开纸在图上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