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梨笑道:“是啊,这人生地不熟的,有郑侧妃在,您也算有了能说话的人。”
温竹君想起来,“家里报平安的信都送出去了吗?我写给我娘跟弟弟的,你没忘了吧?”
“没有忘记。”青梨招手,让丫头摆饭,“您睡觉的时候,都寄出去了,还有金华县那边也送了,不过玉龙县那边没送。”
“好好好,你办事最妥帖了。”温竹君嗅到一股子辛辣的香蒜气,不由食指大动,“今晚这是吃什么呢?”
“是面食。”青梨眼睛亮亮的,“夫人,这北边的面食做得确实不比玉京差,甚至还更好吃呢,我吃着便觉得面香要浓厚许多。”
温竹君看着一大海碗的油泼面,上面还放了不少青瓜丝木耳丝等料子,饿了半天的肚子,叫唤了起来。
青梨看夫人吃的香,便在一旁将宅子里的大致情况说了一遍,“……后院院墙有两处还需要修缮,另外客房里的床榻看着都被虫蛀空了,得换新的,还有……”
温竹君一边吃一边处理事情,“……该换的就换,另外还缺什么就直接买,从玉京运过来也麻烦得很,我跟侯爷也没那么矫情。”
她想起睡觉的床有些窄,长度也不够,霍云霄那个身量,恐怕睡觉都得缩着腿呢。
“另外让人去看看有没有床能买,不求木料雕工,只要够大够长够结实就行。”
青梨一一记下。
等到天色擦黑,远山泛青,府里便开始掌灯了,新买的灯笼看着特别喜庆,照得也格外亮堂。
温竹君昏昏欲睡,那碗面太实诚了,碳水太足,吃的她晕乎乎的,本来想着白日里睡那么久,晚上不会犯困了。
青梨还有几个丫头也是,一个个眼睛都睁不开了,头一点一点的,身子都站不稳了。
温竹君笑了起来,“好了好了,都去睡吧,这一路都辛苦了。”
她则是在院子里走动起来,这处宅院当然比不上武安侯府,但胜在宅院宽阔,门廊也都是大开大合,新修缮过的花草地泛着泥土香气,后罩房还有条流动的小河,里面甚至还有鱼游动。
不知道玉京里是什么状况,只希望自己离开玉京,是个正确决定。
温竹君也没晃悠多久,就困得彻底扛不住了,稍稍洗漱后,便睡下了。
月辉如玉,鸣虫喧嚣。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随即很快在石狮子面前停下。
大头看着门口悬挂的灯笼,嘿嘿笑道:“我没骗您吧,夫人真的来了,您看灯笼是亮着的。”
霍云霄笑的见牙不见眼,转头拍了下他脑袋,“回来这么晚,都六月了,你还想让我夸你呢?”
大头不高兴的嘟囔道:“不夸我也不敢说话啊。”
霍云霄甩了鞭子,大步进门,直朝后院而去。
明月高悬,犹如铺了轻纱般朦胧,仪门下也挂了灯笼,昏昧不定的,跨过垂花门,便是正院了。
门廊下的烛火正旺着呢,屋内也有一灯如豆,再不是之前黑漆漆的样子,看的人心暖暖的。
霍云霄本想直接推门进去,但低头看到自己浑身风尘仆仆,阿竹最爱洁了,要是这么上榻,肯定会不高兴。
他又跑去前院,直接在井里打了几桶水,把自己搓搓干净。
这些日子,他都是这么过来的,好在天气见暖,也不难熬,这若是以前,师父定要说他养的娇气了。
卧房里阒静无音,床头的罩纱灯已经熄灭,金绣软帐里也一点声响都没有。
霍云霄心里嘭嗵乱跳,像是回到新婚夜般,有些紧张的撩开帐子,隐约看着玲珑曲线的身影在榻上安然的躺着,一颗心扑通扑通的落在了实处。
他怔怔的站着看了一会儿,只觉心里莫名软软的,那股从得知她来而起的燥热,像是无影无踪了。
脱了鞋,小心翼翼的上了榻,还没靠近呢,佳人便醒了过来。
温竹君揉揉眼睛,迷迷糊糊的道:“唔,你回来了?”
霍云霄躺下的动作便顿住了,哑着声道:“吵醒你了,没吓着你吧?”
温竹君喃喃道:“我的床除了你,也没人敢爬啊,怎么会吓到?”
她说完就又睡着了。
霍云霄一愣一愣的,看她在怀里睡得安然,不由闷着声音笑了起来。
昨日睡得太久,晚上也睡得早,温竹君醒的便早了许多。
不过也天色大亮了,看到自己躺在霍云霄怀里,一时间竟然愣住了。
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霍云霄早就醒了,已经练过剑,又洗漱好,重新躺回来的。
他手里拿着本书正看的认真,察觉温竹君动了,笑道:“你可算醒了,阿竹,累不累?”
温竹君拥着被子,呆呆地点头,又打了个哈欠,“是挺累的,你呢?很忙吗?”
霍云霄本来活跃的心,在看到她疲惫的样子后,还是按捺了下去。
他抬手轻抚她面颊,喑哑道:“我不累,不过最近丰州事务繁杂,我可能不能经常陪你了。”
温竹君又打了个哈欠,点点头,“有郑溪跟周三姑娘陪我,没事。”
霍云霄睁大眼,“你见过她们了?也好,周三姑娘就在隔壁,你们平日说说话也好。”
他猛地坐起身,一脸认真道:“阿竹,你可别多想啊,周三姑娘是好心帮忙,没有别的意思,你可千万别乱想,还有别人要是瞎开玩笑你也别听……”
“嗯,我知道。”她刚说完,就转过头,“瞎开玩笑,什么玩笑?你跟周三姑娘吗?”
霍云霄哑口无言,半晌嘟囔起来,“反正你别信,这都是谣言、诬蔑,反正我已经狠狠训斥过,你可千万别多心。”
温竹君点头,又打了个哈欠,“好,我知道了。”
霍云霄看她这么淡然,心里反而有些不对味儿了,眼巴巴道:“阿竹,你不生气吧?”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温竹君下了榻,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周三姑娘也未必看得上你啊。”
霍云霄:“……???”
第121章 捡漏的第一百二十一天你有些不一样了……
温竹君起身梳洗后,便和霍云霄一起吃早食。
她神色如常,和霍云霄谈起了事儿,“最近丰州这么忙,是北戎有什么异动吗?”
要真有异动,那她还得走,谁知道打仗会不会倒霉到她头上。
霍云霄摇头,“倒也不
是异动,寻常的事务也够忙的,主要是剿匪,另外肃州那边也有些事务,需要在丰州中转。”
他关切道:“你大哥哥那边可还好?听闻肃州官场几乎都空了,忙得很。”
温竹君笑道:“是很忙,大哥哥还挺紧张的,不过都还算顺利吧,至少春耕是顺利地进行下去了,那些地方,会恢复的。”
至于中间那些弯弯绕绕,她也没去了解,想来等各方势力进驻后,又有那么多眼睛看着,肃州是暂时出不了第二个石二狗了。
霍云霄闻言叹了口气,“可惜了,这次又叫张炳之逃过去了。”
温竹君瞪他,“太子已经说过了,这件事过去了,不许你再管,那些人的是非功过,也不是我们能说的。”
霍云霄嘟囔起来,“我知道你的意思,也就跟你说说,反正就是抓不住他的辫子,我们就没法治他,我就是替师兄不值,朝廷竟然还让张炳之的门生去肃州做直隶总督,这是不是太糊涂了?”
温竹君拧眉,“你怎么知道的?”
“邸报都写了啊,那人就是张炳之的得意门生。”霍云霄神色郁郁,“不知师兄现在怎么样了,他肯定快要气死了。”
温竹君实在忍不住了,“虽然太子是你师兄,但你也要想清楚点,太子扳倒张炳之,也不是一点利益相关都没有的,再说了,你现在已经远离玉京,你的职责就是抵御北戎,操那么多心做什么。”
霍云霄点头,“我当然知道轻重,可师兄有什么错?到现在都还面壁思过,枉费了一腔心血。”
温竹君也有些唏嘘,也很感慨,天家无家事,这已经不是太子跟张炳之两个派系的事情了,是太子跟皇帝之间的博弈,想必太子已经了然自己锋芒太过,所以才会退让。
“太子心有成算,又文韬武略,你就别担心了。”
霍云霄重重叹了口气,没过多久,又高兴起来,“阿竹,今天我带你出去转转吧?丰州有很多名胜古迹的。”
温竹君摇摇头,“暂时还不行,家里还缺了不少东西呢,我得置办齐了,将来你若是有客,总不好怠慢人家,不如带我去街上转转吧?”
既然来了,那事儿就得办好,全都交给丫头去办,传出去难免觉得她不尽心。
霍云霄也不纠缠,只笑吟吟的陪着她在丰源的各大铺子里转悠。
一日里,定下三张床榻,两座屏风,另外桌椅板凳若干,还有生活用具若干,又找了牙行请匠人修府邸,衣食住行不能含糊,桩桩件件都是要紧事儿。
温竹君看着单子,点点头,“便是这些了,掌柜的,这些东西还请尽早交付,这几样还能迟些。”
掌柜连连点头,“夫人放心,我一定尽快,到时候直接送到府上去。”
霍云霄就这么看着,笑眯眯的,一点不见烦躁。
温竹君上了马车后,见他还盯着自己看,不由摸了摸脸,“是我脸上有东西?”
霍云霄靠着她坐下,点点头,一脸沉醉的看着她,“嗯,有东西。”
温竹君朝坐在对面的青梨伸手,“镜子给我瞧瞧,你怎么不提醒我?那么多人看着,很尴尬啊……”
霍云霄哈哈笑着,俯身在她脸上蜻蜓点水般亲了一下,“是美貌,别担心了,你好看着呢。”
温竹君:“……”
青梨一张脸通红,眼睛望着车顶不敢动,她真是后悔,坐在外边也没事的。
一路又买了不少米面粮油还有肉食等,丰州的牛羊多,尤其是羊肉,比在玉京便宜多了,而且又是四通八达的地方,许多东西连玉京都不常见呢。
夫妻俩手挽手一起挑挑拣拣,什么床头摆件,床尾春凳,还有精致的小摆件,还真买了不少东西。
两人也不是挑剔性子,逛的高兴,中午就在外头的小摊上吃了碗羊肉馄饨面,便一起打道回府了。
温竹君也不知道为什么,来丰源后,一吃面食就昏昏欲睡,回家的马车上都在打瞌睡。
回家后,她第一时间就嘱咐青梨,“以后家里面食还是少做,就按照玉京里的习惯给我做饭,多买红肉跟蔬菜。”
青梨点头,“知道了夫人。”
温竹君进了卧房后,难以控制的又打了个哈欠,双眼噙满了泪,声音都没力了。
她随口道:“侯爷累了没?不如歇会儿吧?”
霍云霄刚把外衣脱下,闻言笑着转身,双眼灼灼,“好啊,正好歇个午觉。”
温竹君没注意,只进了湢室梳洗,梳洗完就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摇摇晃晃地倒在了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