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添蜜一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55 KB   上传时间:2025-04-17 20:21:41

  冬至如大年,离冬至还有些日子,段大娘已经拉着段知微几人买糖、肉、菜果、豇豆沙,准备做冬至米团,用来冬至祭祖、祭灶用。

  段知微试着做了一蒸笼,糯米磨碎打成粉做皮,里头包上各色馅料,蒸出来的团子洁白,有淡淡米香味。

  几人轮流揉了半日糯米皮子,成效显著,吃着软糯有筋道,而且不粘牙。

  段大娘精挑细选了半日,挑了菘菜香菇和豆沙两种素馅的,兴致勃勃拉着段知微去清风观里上香去了。

  段知微对烧香拜佛这类活动向来没有任何兴趣,段大娘则是完全相反,各类寺庙、道观只要有活动定然是要参加的。

  按她的话讲,礼多人不怪,漫天神佛求了个遍,总有一个得能实现夙愿的吧。

  清风观坐落在乐游原之上,因着快要冬至,清风观也是游人如织,庭院间香炉袅袅生烟,几棵老松挺拔苍劲,倒是颇有些远离喧嚣尘世的意味。

  道家神仙塑像前头已经供上了各色香烛、鲜花并果子,段大娘磕完头以后,便拎着一筐冬至团要赠给道观里的道士。

  观主静云道长正在跟一书生讲话,那书生面容金纸,一脸忧布之色,道长从袖子中掏出二道朱符,书生赶紧接过,一阵鞠躬道谢后跌跌撞撞走了。

  段知微觉得那书生眼熟,很是认真地盯着瞧了一会儿,才发现原来是那日跟苏莯一起来食肆,但是一口羊汤都未碰的、没有品味的书生。

  这厢段大娘带着一篮冬至团到了道长面前,道长平日也爱吃段家食肆的素斋,正要笑着生受了,突然笑容遏制住,惊讶道道:“二位善信,怎么也如穆家郎君一样,身上妖气甚浓?”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冬至拜冬冬至习俗“履长……

  且说道长这一通耳提面命之后,段知微还不觉有什么,段大娘立时便瑟瑟发抖起来:“又有妖怪?哎

  呦老身这是造了什么孽,自打搬到这宣阳坊,就没有消停过。”

  她赶紧叉手朝着道长深深一鞠躬道:“还请道长千万救我一救。”

  静云道长微一沉吟吗,而后从怀中掏出一道朱符道:“此符挂在家中门上,能保一时无虞。”

  段大娘千恩万谢的受了,段知微还想打探一下刚刚那位面若金纸的穆家郎君究竟是遇了个什么事儿,妖气是哪儿来的。见静云道长一脸高深莫测,也知自己随意打探不太礼貌,只得作罢了,拉着还在喋喋不休自己命苦的段大娘回了食肆。

  段大娘立刻把朱符贴到了门柱子上。

  段知微左看右看都不太看得惯,想动手把朱符移开点,被段大娘赶紧阻止。

  段知微只能劝道:“长姑,把这符往柱子上一贴,不就是明晃晃告诉所有人我们食肆不干净吗,谁还敢来吃饭啊。”

  这话倒是说得颇有些道理,二人各退上一步,段知微把那符藏到了梁柱子内侧。

  这下段知微才看自己食肆顺眼了不少,开始安心研究冬至的菜谱。

  她在前世不觉得冬至是个什么大节日,不过是被喊回老家祭祖而后再吃一顿饺子什么的,结果到了本朝,因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把其当成春节一样,隆重来过。

  由于圣人在冬至这日有祭天的仪式,百官和外藩使者都要参与冬至这日隆重的朝会,连带着袁慎己都跟着忙碌起来,偶尔才能见到他来食肆用一顿饭。

  虽然冬至朝会的节目还在保密阶段,但是七头大象从滇国运来长安可不是什么能保密的事仪,全城百姓哪儿有见过这等奇兽的,都簇拥到朱雀街上去看这庞然大物,官署不得不紧急调动了一批金吾、千牛守在大街两侧,生怕百姓一个箭步冲上去惊了象。

  于是袁慎己便给段知微描述了一下皇家园林训练车象的成果,到了朝会,七头大象会排成一排,向北而拜。

  段知微听得开心,顺手给他也倒上一碟子糖炒栗子。

  这栗子还是秋天时候终南山脚捡回来的。本朝人还停留在糖水煮栗子的范畴中,段知微已经先行一步,开始用砂石来炒栗子,就在食肆门口架上一个大铁锅,石子儿乌黑油亮,底下柴火烧得热气腾腾的,翻炒板栗时与石子儿碰撞沙沙作响。

  焦糖的甜香直接蹿到另一条街去了。

  每天下午段知微定时定点在食肆门路卖上半个时辰的栗子,原因也简单,这铁锅加上石子、板栗那不是一般的重啊,她每每甩半个时辰的锅,两只胳膊就酸得不行。

  或许是因为限时限季,这糖炒栗子反而引发了饥饿营销反应,每日下午她锅还没支上呢,食客已经自觉在秋风里头排队了。

  一锅儿栗子因为糖浆慢慢变得油润发亮,偶尔铁锅里会有一两个栗子爆个口子出来,露出里头金黄的板栗肉。

  食客在风里等久了,好容易排到自己,学着用铜钱塞进板栗的缝儿里一扳,里头带着焦糖甜香的肉就冒出来,吃上一口,热乎乎的,软糯香甜,极是好吃。

  只可惜秋天捡了没多少栗子,还没卖几日呢,就只好停止了供应,段知微偷偷留了些给自己吃,也分了袁慎己一盘子,叮嘱他千万别说出去,有世家子弟打发家奴来买,她都没舍得卖。

  袁慎己不由失笑,但还是拱了拱手朝着她道谢。

  二人正聊得开心,却见苏莯又一脸呆滞地走进了食肆,开口就要一份热乎乎的羊汤,段知微刚还在为了冬至试包了顿羊肉饺子,于是准备找这位看上去清澈且愚蠢的九品录事试吃看看。

  “苏录事可想尝尝本食肆新出的羊肉饺子?都是新鲜的羊腿肉,馅大多汁。”段知微推荐道。

  苏莯也不知有没有把她的话听进去,只胡乱点点头,盯着前方虚无的空气发抖。

  食肆老早就暖上了火盆,里头简直就是一片温暖如春,就连阿盘那样畏寒的娘子都脱了外裳只穿一单薄襦裙在干活,这苏莯也太弱了一点。

  这么想着,段知微扭头去煮了一碗羊汤饺子递给他。

  其实段知微心里头也没底,本朝人爱羊肉,现代人却对羊肉这种有膻味儿的肉类两极分化,除了大量加入孜然的羊肉串,绝大数饭店,包括段知微自家饭店,都还是选更加稳妥的牛、猪、鸡、鱼类当主要菜谱。

  这导致段知微做羊肉的手艺十分之差,那羊肉馅混上了洋葱、花椒之类去膻气,段知微还咬牙撒了一大勺胡椒。

  这厢段知微正观察着苏莯表情,蒲桃悄悄拉她的衣袖,满脸羞愧道:“娘子,我刚刚贪看画本儿,不小心把刚剁好的羊肉馅直接包饺子了,那盘放了调料的羊肉馅还搁井边冻着呢......”

  这就意味着,苏莯正在吃一份什么调料都未加的饺子,那味道不得......这对食肆来讲简直是不可饶恕的错误,段知微吓得花容失色,只得结结巴巴凑到苏莯面前准备道歉和赔偿方案。

  岂料苏莯面不改色吃下一份什么调料都没放的羊肉饺子,而后准备掏钱。

  段知微不由问道:“苏录事近日可安好?”

  什么样的打击让一个人味觉都消失了?

  苏莯听闻段知微猝不及防的关心,直接忍不住红了眼眶。

  “哎,你别哭啊”段知微慌忙道,她扭头看一眼,袁慎己还在大口吃胡饼,赶紧把他也喊了过来,准备听听苏莯遭了多大委屈。

  没想到苏莯哽咽一下而后道:“我前些日子撞鬼了。”

  袁慎己和段知微对视一眼,段知微有些想笑,见他认真,赶忙把笑意咽了下去。

  作为长官自然要关心自己的下属,因而袁慎己首先开口问道:“苏录事还是详细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苏莯开口讲了之前的经历。

  苏莯有个邻居姓穆,唤其穆生,重阳灯下遇一美人,二人一来二去便好了,有时苏莯在家读书,能看到一丫鬟打一双头牡丹灯笼,引着美人前来相会。

  苏莯道:“穆生还请我过去喝了碗酒,那美人我也见过,确实容色倾城。”

  就是脸色如蜡般白,毫无血色,身上有奇怪檀香气味。

  前日苏莯欲将借穆生的书送还给他,喊了半日无人应答,他绕到旁边窗户边上,透过窗纸的空隙看去,竟见一粉骷髅与穆生坐在灯底下棋。

  他立刻吓出了声,不想穆生仍然死死盯着棋盘毫无反应,那粉骷髅竟然微微抬起头,朝着窗纸看去,还冲他笑。

  苏莯赶紧收拾细软跑去投奔自己的驸马姑父,在那住了几晚,公主府戒备森严,又有真龙之气,苏莯这才稍微宽心了一些。

  宽心之后就是惭愧,穆生对他极好,他竟这样就溜走了,真是枉读圣贤之书了。于是苏莯挑了阳光甚好的一个青天白日,带了公主府两个侍卫找到穆生,给他讲了那日自己见到的情形。

  跟一具骷髅谈了半月恋爱,穆生虽然惊恐却也有几分不信:“可丽娘是那般貌美鲜妍,而且某还知丽娘住在哪个坊市。”

  段知微听得认真,不由插话道:“那你们去一趟,找邻居们问问不就好了。”

  苏莯一拍大腿:“正是如此啊。”

  结果真的按照穆生给的地址几人前去寻访。

  段知微问道:“”可找到人了?”

  苏莯脸上毫无血色,嘴唇也跟着颤抖起来,段知微忙给他打了一碗热腾腾的枸杞红枣桂圆饮子,苏莯接过一气儿饮完道:“找到人了。”

  那日黄昏将夕,他与穆生驾马到了丽娘说的地方,竟然是座破败的小庙,里头放着一灵柩。

  苏莯擦擦冷汗:“那灵柩上写着丽娘之柩,柩前悬一双头牡丹灯,一明器婢女立在灯下。”

  几人吓得遍体生寒,两股战战,立时便逃了出去。

  段知微和袁慎己都听得沉默了,良久,袁慎己开口道:“此乃妖邪之事,看来袁某需要写个折子转给钦天监看看,不能影响陛下冬至祭天,也不能影响百姓冬至欢游。”

  说完,他朝着段知微一拱手,竟自去了。

  段知微倒是很想听听这可怖怪谈的后续,无奈那几日袁慎己和苏莯都没有再来食肆,她只好把这事情放下,全力准备冬至。

  夏日择出的那些老而红的南瓜,与糯米粉放在一起蒸成南瓜团用

  来祭祖,又忙着冬舂米以备粮仓。

  因着“冬馄饨,冬馎饦”的民间谚语,段知微跟阿盘她们又包了百味馄饨。

  段知微选择了猪肉、羊肉、鱼肉等肉馅,再加上冬韭、香菇、红豆等素馅,包了十来种馄饨,馄饨皮也由菠菜、甘蓝、南瓜、红曲儿染色,一碗百味馄饨,五颜六色的,看上去霎是好看。

  冬至贺冬,还需“履长”和“隆师”。

  “履长”是指向长辈献履献袜。于是段大娘这日收到了几个小辈送来的袜子和鞋,阿盘手巧,做的冬鞋扎实又暖和,蒲桃则在袜子上绣了几朵小桃花,段知微不会女红,在东市买了双丝织鞋。

  段大娘乐得嘴都合不拢,倒是埋怨段知微一顿:“何必破防给老婆子买这么贵的鞋。”

  段知微:“......”也不知道前些日子在自己耳边明里暗里反复提及东市某家鞋肆的人是谁。

  “隆师”则是尊师拜师的意思,甄回前几日就把孔子像在后厅摆将起来,由于其他书生大都住在驿站旅店,不好参拜,这些书生吃完一碗百味饺子,自觉绕到后厅拜孔子去了。

  所以说,冬至一群书生在段家食肆里点碗馄饨等着排队拜孔子,都成了宣阳坊一景儿了,坊正特特来把段知微表扬了一顿。

  段知微毕竟是现代思想的女孩子,也上了那么多年学,于是晚上趁四下无人,也赶着来拜了拜孔圣人。

  “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为着这个谚语,蒲桃决定一整晚不睡觉守冬,除了段大娘年迈,其他几个人都陪着她一起守了,围着暖炉说说话,喝喝红枣茶,看看话本子,嗑嗑瓜子也很好。

  到了将近子时,蒲桃大大打了个哈欠,特意开了门板,要出门吹吹寒风清醒清醒。结果出去不到一会儿又逃窜似的逃了回来。

  段知微觉得好笑:“外面是有老虎追你吗?”一边给她续上一碗红枣茶。

  结果蒲桃一脸惊恐道:“那日来我们食肆寻人的那个美人娘子,跟一书生在外头走过,前面还跟着一打着双头牡丹灯笼的丫鬟。”

  段知微吓得瞌睡全醒了,立刻跳出来去门口抬眼一看,云阴月黑,人已经走远,只有一盏微弱的豆火在寒夜与冬风里飘荡,她赶紧喊起来阿盘,两个人合力把门板又重新装上。

  第二日一早,几个人都有些无精打采,食肆关了半日门,都回房间睡一通觉恢复了精神。

  晌午过后,袁慎己和重阳见到的王潜一道来了食肆。

  段知微上了两碗百味馄饨,把昨夜之事跟他们一讲。

  岂料袁慎己严肃道:“穆生死了。”

  “啊?”

  前日袁慎己将此事报给了钦天监,第二日领着钦天监去寻穆生不见,于是又到了丽娘的柩前,发现柩的空隙里夹着穆生的衣裾,打开灵柩一看,穆生已经死去多时。

  段知微啧啧两声,只觉这对鸳鸯苦命,再一想,那穆生还跑道观找道长要避祸朱符,没准也颇是个见色起义之辈。

  她觉得无趣,袁慎己也默默饮茶,只王潜兴奋难耐,一连叠声让段知微取笔墨来。

  段知微拿给他,这人伏在食案上就开始洋洋洒洒开始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安食肆经营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