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他这句话,钟更生此刻也在首都,张怀民的工作等于上了双保险,便回团部把手上的事交出去。
晚上到家,张怀民就把这事告诉苏笑笑。苏笑笑愣了好半天,不敢置信地问:“怎么这么突然?”
“不突然。”张怀民摇头,“政委说他立刻找首长,等这边交接好和那边安排好,最快也要半个月。”
苏笑笑:“我是不是明天就给局长打报告?”
张怀民沉吟片刻:“先等等。那边确定了你再打报告。”
其实像张怀民这种中层军官最难安排。他不想转业,在没犯错误的情况下部队也不能逼他转业,除非把一个团全裁了。让他回去当一个普通警察,那是打整个东海舰队的脸。属于高不成低不就。
难得张怀民不挑,只要回首都。总部首长也高兴,也怕夜长梦多,立刻给首都打电话。
好在首都公安以前都是部队转过去的,几个电话就能联系到首都市局局长。市局去年就想把刑侦分成刑侦和经侦,因为首都刑事案件太多。
这个电话算是打巧了,那边立刻回复西城分局刑侦队长快退休了,张怀民当两年队长就转正。届时抓经侦还是刑侦再开会决定。
部队首长这边要实话,是转正还是下放。那边承诺可以转正。
此事谈妥,部队首长就叫师政委安排下去。
张怀民向钟师长道谢,钟师长实话告诉张怀民他还没叫更生出面。要是过两年大队长转正后他反而被下放到别的部门,届时就去找更生。
钟师长还把更生老家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写给他。
张怀民起初没在意,晚上睡觉前打算把地址夹书中,越来越熟悉,问苏笑
笑:“这里住的是不是都是大人物?”
苏笑笑接过去仔细想想,不禁看向张怀民:“更生的祖父来头这么大?我没看错吧?”
张怀民点头:“没错!据我所知,首都确实有这么个地方。以前我听同学说过。”
“那得好好收着。”苏笑笑递给她,“关键时刻能救命!”
张怀民见她这么紧张,不禁调侃:“我算不算有个尚方宝剑?”
“少来!首都那个地方,一块砖下来砸到三个人能有两个高干子弟。老将军稀奇,但在首都不稀奇。像他这样还活着的没有十个也有七八个。”苏笑笑道,“这些人可能还处于不同派系。尽量别说咱跟更生认识。兴许你领导的老领导就和更生的爷爷分属不同阵营!”
张怀民点头:“这倒也是。”
“我是不是可以打报告了?”
张怀民微微摇头:“再等等。你得跟着我的档案走。我的档案调出来,你才能打报告。不过可以先跟局长打声招呼。”
听了他的话,苏笑笑想起团团。
翌日恰逢周末,早饭后,苏笑笑就叫团团告诉小伙伴,他过些天回首都,还给团团写了几个地址,叫他交给小伙伴,想他了可以给他写信。
团团懵了:“妈妈,我们去哪儿?还没放暑假,我不上学了吗?”
苏笑笑:“上学。但去首都上。你爸爸要调回首都。你爸爸走了,这个房子就要还给部队,咱们也得走。”
“可是——”此事对团团来说太突然,“不可以不走吗?我喜欢这里!”
苏笑笑摇摇头:“妈妈也喜欢这里。”
“可是我的朋友都在这里。我不想跟他们分开。”团团说着说着要哭,“我和许小军说好了,放暑假一起去山上找蜜蜂。你要让我说话不算话吗?”
张怀民准备去部队,听了这话回来:“许小军过些天也走。”
第67章 离别愁绪他们班他俩最好了。
团团懵了。
为什么都走?
团团心慌,不由得抓住妈妈的手。
苏笑笑没想到许副团长也转业,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许团长也走?”
张怀民点点头:“许团长跟钟师长年龄相仿,四十多岁,到了副团军官的最高任职年龄,不走不行。除非沈团长调走他上去。”
苏笑笑摸摸团团的脑袋:“妈妈陪你去许小军家跟他和他妈妈道别?”
张怀民:“又不是明天走。”
“先说一声,走之前就不用特意过去。”苏笑笑捏捏团团小手,“去吗?”
突然跟小伙伴大朋友分开,团团心里难受,搂住妈妈的腰,趴他怀里一声不吭。
张怀民拍拍儿子的后脑勺:“别自欺欺人了。”冲苏笑笑点一下头就去部队。
苏笑笑抱起她的好大儿。
团团顿时很不好意思,挣扎着要下来。
苏笑笑好笑:“才几岁啊。”
“八岁,不,九岁!”团团很认真,“我长大了,不许把我当成小孩子!”
苏笑笑拉着他的手出去锁上门。
到许家门口,苏笑笑突然意识到许小军他妈可能还在副食厂,就想让团团进去看看,韩大菊的声音从院里传出来。苏笑笑看过去,韩大菊指着许小军吼,不许他到处跑。
苏笑笑拉着团团进去,让小军和团团玩,到韩大菊跟前便问:“嫂子今天休息?”
韩大菊先叹气,然后才说:“还上什么班,过几天就走了。”
许小军拉着团团的手可怜巴巴地说:“我要走了。”
团团抿着嘴不让自己哭出来,可是他要说话。他嘴巴一动,眼泪憋不住流出来。许小军顿时慌了:“我,你你别哭,是过几天,大不了,我不走了!”
苏笑笑叹气:“我们也要走了。”
“啊?”许小军显然没想到。
苏笑笑看向韩大菊,韩大菊显然很意外:“回首都?可我听老许说,张团长还能再干几年,是出什么事了吗?”
“不是。首都那边缺人。团团他爸到了四十多岁回首都,可能正好僧多粥少不好安排。”苏笑笑微微摇头,“想着事事如意的结果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团团他爸决定服从命令顺其自然。你们是留在南方还是回老家?”
韩大菊:“老大在这边上大学,老二在这边上中专,我们想留在这里。可这里又不好安排,上面的意思让老许去大学保卫处。”
苏笑笑琢磨片刻,“要能进杭城最好的大学也行。那边的老师比这里好多了。虽然岛上的老师都不错,可能力有限。许团长怎么说的?”
“上面给三个选择,一个去派出所担任所长,还有一个去甬城机械厂,还有是去保卫处,让老许选。老许不想去保卫处。”
苏笑笑:“到了保卫处可以请人家老师给小军补课。您起早贪黑这些年不都是为了几个孩子吗?小军要能考上大学,哪还用你出钱出力?”
韩大菊大冬天四五点钟起来做豆腐就是想给几个孩子多攒点钱,听了她的话韩大菊不由自主地点头。
苏笑笑又说:“嫂子,你让许团长问问能不能去杭城。杭城比甬城市民有钱,又赶上改革开放,你到杭城还不是想干啥干啥。”
“我就会做豆腐啊。”韩大菊说起自己的职业一脸难为情,怕苏笑笑笑话她。
苏笑笑:“你可以做豆腐,做豆皮,做油豆皮,做腐竹。这些年你也存了点钱吧?买个小院,找几个帮工。杭城工厂多,不想做豆腐也可以做别的。到了杭城把家里的事和小军的学校安排好,四处看看,慢慢决定。老大和老二上学不用学费,学校还有补贴,用不着你的钱,还怕许团长的工资养不活你们一家三口?”
韩大菊笑了:“听你一说简单了。其实老许不是不想去,我知道他,因为没进过学堂,让他去大学保卫处,他怕干不好。”
“保卫处又不是让他教学生,也不是让他写资料,许团长到那边就是——”苏笑笑把“降维打击”四个字咽回去,“杀鸡用牛刀!”
韩大菊想想也是,学生再调皮也是大学生,还能有初中没上完的新兵蛋子愣头青不懂事,“照你这样说,那我跟老许说说。你们啥时候走?”
苏笑笑微微摇头:“不清楚。这事说快也快,说慢,各种手续走下来,也得十天半月。我们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走,趁着今天有空,带着团团过来跟小军说一声。”朝执手相看泪眼的俩小孩看去,“团团,把爷爷奶奶家的地址留给小军。”
团团愣了一瞬,问:“为什么是爷爷奶奶家的?”
“因为回头你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家里没人啊。爷爷奶奶天天在家,无论小军给你写信还是寄东西,都有人帮你签收啊。”苏笑笑问,“还记得爷爷奶奶家在哪儿吗?”
团团点头:“爷爷跟我说过。”拉着许小军进屋。
韩大菊看着俩孩子的背影不禁说:“他们班他俩最好了。”
苏笑笑:“你家小军好,一直把团团当弟弟一样照顾。团团不懂事,有时候还贱嗖嗖的忒会气人。”
韩大菊失笑:“哪有这么说自家孩子的。”
“他就是。”苏笑笑摇头,“以前经常跟我去邮局,十次有八次把吴双气得想打他。”
韩大菊收起笑容:“周参谋的年龄也到了吧?”
苏笑笑:“是不是跟许团长差不多?”
韩大菊想想吴双大儿子的年龄:“应该跟你家隔壁的张政委、周参谋,还有老许那个团的政委参谋以及钟师长都大小差不多。”说起钟师长,韩大菊羡慕,“他们这些人就属钟师长学历高。说实话,以前真不觉着学历高有啥用。”
苏笑笑:“区别是许团长转业去保卫处,钟师长要转业能到军校当老师。”
韩大菊愣住,没想到军人能当老师。回过神,她
不禁点头:“还是得上学。像钟师长,他可以选择不当老师干别的,老许和周参谋,还有张政委没得选。”
苏笑笑见她眼里没有一丝嫉妒愤懑,感觉她离开这个简单的环境到了人多复杂的大城市也不会走上歧路。
“是呀。”苏笑笑点头,“所以选择转业不能只看眼前。现在瞧着好的工厂,万一过几年效益不行,连工资都发不出呢?大学肯定比工厂稳。”
韩大菊想到派出所不如大学保卫处安全,也不如保卫处清闲。要是杭城人喜欢吃豆制品,苏笑笑提议的豆腐作坊能成,她忙起来顾不上,许团长可以照顾儿子。
派出所也不一定有保卫处的工资高。
想到这些,韩大菊决定只要能回杭城,哪个大学都行。到了杭城二儿子放假回家也方便,出了校门乘公交车直达火车站,上了火车直达杭城。
韩大菊决定许团长不同意,她就和小军跟他闹。
这事定下来,韩大菊心里踏实了,就请苏笑笑进屋喝水。苏笑笑见儿子没有出来的打算,就先进屋。
苏笑笑以前来过许家,但没敢仔细打量。现在看看,正房三间,中间是客厅,韩大菊两口子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屋里黑乎乎的透着拥挤。
苏笑笑希望团团的好朋友家境富裕,将来不用为了钱财放弃梦想,于是就说:“嫂子,虽然你家老大老二以后的单位有可能分房,我觉着你到杭城也得买一处房子,甭管破旧大小,将来儿子儿媳妇给您拜年,有地方住啊。”
韩大菊老家不富裕,但房子可不少,虽然都是茅草房。韩大菊到了这边也嫌憋屈,想在院里加盖。可是在岛上,水泥砖瓦从外面运过来很贵,不定哪天就走了,不合算,所以就这么凑合着过了七八年。
原先苏笑笑现在的家空着,韩大菊也想搬过去,可楼房上面没有遮阳布,冬天冷夏天热,除了好看还不如瓦房住着舒服。
韩大菊点头:“你说的是。学校分到房子肯定跟这个差不多。留我和老许养老。买的房子,谁没房子给谁住。我听说有些人在单位工作十多年,就分到一间宿舍。够干啥的啊。”
苏笑笑:“首都很多家庭四五口人挤在一个屋里。在院里做饭。”
“是不是大杂院?我听你婆婆说过,说他们以前就住大杂院。你公爹胆子大敢弄电线,再后来张团长当兵有了钱,凑钱买的现在的这个房子。”
苏笑笑点头:“我公婆的房子正房就跟你家这么大,四面都有房子,院子很小,晾衣绳都是拴在菜地上面。”
韩大菊明白苏笑笑为什么建议她买房,在婆家憋屈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