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小丫鬟_分节阅读_第151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67 KB   上传时间:2025-04-27 17:14:49

  “申老夫人年纪大了,她想说的是女子读了太多书,就不好被哄骗了。说白了,就是希望女子什么都不多想,安安分分的在内宅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知道的太多,就太清醒太痛苦,还不如糊糊涂涂的过一辈子。”锦娘对女儿道。

  筠姐儿不明白道:“娘,那万一女儿也所嫁非人怎么办呢?也要装糊涂吗?”

  锦娘摇头:“那不可能,爹娘肯定就把你接回家来了啊。无论是和离再嫁,还是你不愿意嫁了都好。这些话以前娘没和你说过,因为你年纪太小了,现在你也算不上小了,娘似你这个年纪都已经出来做工好几年了。”

  “和离?”这样的词汇对于她这样的小姑娘而言太陌生。

  锦娘笑道:“过不下去就分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筠姐儿,娘到时候会给你一笔嫁妆,绝对不会比你舅母的少,可是你要记住,娘家人要兜底,可是你自己没本事过活,别说在婆家过不好,怕是在娘家要立足也难啊。”

  这话筠姐儿听的似懂非懂,但也知晓娘说的肯定是为了她好的。

  在申大夫人的寿宴上,有位姓苏的夫人,夫家在台谏做官,女儿嫁给了申家二公子。她先是拉着筠姐儿的手看了好半天,又夸又赞又打量,直打筠姐儿都弄的不舒服了。

  还是锦娘把女儿拉了过来,笑着道:“苏夫人抬举我这个丫头。”

  苏夫人笑道:“你家这女儿是真的生的好。”

  “您谬赞了,我看您女儿才养的好,瞧申二奶奶多么的能干。”锦娘道。

  ……

  回到家时,锦娘和蒋羡说起就烦:“咱们女儿没有定亲,便是被人看来看去的真烦。”

  “苏家?苏家和申家有同乡之谊,否则也不会说亲过去。但儿郎们就没什么建树,你看咱们宁哥儿年纪小,一首西江月还传给众人知晓呢。”蒋羡道。

  “咳咳,这不是你自己传出去的么?”锦娘看了他一眼。

  蒋羡笑道:“若是平庸,人家也不会传诵啊,我看苏家一般般,面上过得去就好了。”

  “嗯,我也这般想的。”锦娘点头。

  她夫妇二人的要求也并不高,至少要一表人才,毕竟女儿生的花容玉貌,才学也要有,家俬不能少,人品更好要,四者缺一不可。

  锦娘的生辰今年就这般极快的过去了,至于七月,定哥儿周岁宴。锦娘让女儿筠姐儿安排,这也是培养她治家,别看这事儿不大,但是将来外面的铺子、田地如何分派,也从这里边来。

  就像她这次把刘豆儿就派到吴县收租子和赁钱,顺便查探一下范庄头和姚掌柜有无隐瞒,但京里的庄子等秋天的时候就亲自去巡,不让下头弄鬼。

  当然了,今年还有洛阳那边三百亩的租子,也能够进账。

  筠姐儿以前招待同窗,娘就常常让她拟单子,到如今她要单打独斗,就问习秋道:“容妈妈,你说我要从哪儿下手呢?娘让我单独先拟个章程下来呢。”

  习秋想了想:“不如把成例找出来,以前娘子替大郎君办周岁宴是如何办的,还有历年的。”

  筠姐儿摇头:“也不好,时节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习秋道:“姐儿说的是。”

  这习秋虽然并不算聪明出挑,但算忠心,也不算太过主见,筠姐儿自小锦娘就培养她要拿主意,因此若是太强势的仆妇,恐怕还无法长久。

  筠姐儿这边忙,锦娘则安心教定哥儿走路,现在他可以扶着椅子站好一会儿。锦娘拉着藤球,让儿子光脚走过来,拍着手道:“定儿,快些走到娘这里来。”

  定哥儿看了锦娘一眼,却坐着玩手里的小木头,哄了两刻,他才赏脸颤颤巍巍的走过来,锦娘一把抱住儿子。

  “二郎,你看看你,懒的很。”锦娘笑道。

  母子二人亲香了一会儿,锦娘让白养娘把孩子带下去,她则开始绣出水芙蓉图。紫衣观音属于每日必定要绣的,但是她也会选一样自己感兴趣的。

  正绣着,见有人上门来。

  原来是隔壁施娘子,她女婿神童试过了,已经被官家授同进士出身,看来婚事也是要抓紧了。但这个时候她过来做什么,锦娘起身相迎。

  “蒋夫人,我是想求你割爱。”施娘子道。

  锦娘一下明白过来了,应该是为了观音绣像,但她故作不解道:“娘子说什么话呢,以你我两家的交情,你要什么但凡我有的自然舍得给你。”

  施娘子指着她堂上挂的送子观音道:“旁的倒是罢了,只您这幅观音绣像,绣的栩栩如生。我想给我家女儿做嫁妆,我就怕她和我一样,生育艰难。”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子不能生育,有时候多半不是女子的问题,但所有人都会把恶意投射到女子身上。

  只是白给,锦娘自然不会给,再同情也不行啊。

  故而,锦娘先松口:“都是有儿女的人,谁都是为孩子们着想,只是……”

  施娘子诚心要自然会接话,若想白嫖,锦娘当然就不会给了。

  果然,听锦娘这般说,施娘子笑道:“蒋夫人,我那里白玉的如意可以拿一幅来给姐儿做嫁妆。”

  锦娘却不大松口,那些什么玉器锦娘不怎么放心上,再者,这是她自己绣的,举凡卖出去就是私房钱,肯定是要自己攒着的,不会归到公中。

  二人后来说开了,锦娘私房入账二百贯。

  现下官场她也算是看透了,除非大家利益一致,否则一旦出事,平日再多好处也无人替你说话。所以锦娘最爱做银货两讫的事情,这样两不相欠,还能正常往来。

  锦娘把这事儿也和蒋羡说了:“我紫衣观音还未绣好,送子观音这般快就卖出去了,如此,又得绣咯。”

  “娘子,卖出去二百贯吗?”蒋羡问道。

  锦娘点头:“可不是,我想那些什么玉器我也不是很会鉴别,况且一年时兴一个样子,如今要了来,将来不知道又如何。如此,我就算了银钱。”

  蒋羡也赞同:“娘子说的是这个理。”

  尤其是京里时兴变化的很快,料子也是如此,以前时兴的,现在穿在身上就容易让人觉得太老气了。

  既然有了这笔钱,锦娘请大家去会仙楼下馆子,会仙楼的东家和锦娘是旧相识了,早早把雅间留好。

  魏七郎算了算,到蒋家也不过一个多月,馆子倒是总下。还都是去会仙楼、潘楼这样的地方,他跟着吃大餐就好了,这样的日子可是太快活了。

  席间,他和宁哥儿筠姐儿还一起联诗,抽花签喝饮子,三人还投壶,听外面的弹唱,不知道多快活。

  回到家中,姑父有朋友要去夜游,姑父还带着他和宁哥儿一道出去。

  这魏七郎本就是世家子弟,如今常常跟着蒋羡一起,又出入外面,整个人猛然间就成熟了不少。

  锦娘知晓蒋羡今日晚上不知道何时才回来,遂先歇下了,只是早上早起,让厨下煮些梅花汤饼,怕他们早上回来就肚子饿。

  果不其然,蒋羡是早上带着两男孩回来的,宁哥儿兴奋的很:“昨儿晚上萧伯父让人烤鱼给我们吃,我们从船上下来后,又在一个凉庄睡的,那里晚上太凉快了。”

  “还有凉庄?你们骗我呢?”锦娘不信。

  魏七郎正吃了一口梅花汤饼,又笑道:“姑母,是真的。我住的那小屋透过琉璃瓦还能看到玉兰花,就跟星星似的,特别凉快。”

  锦娘看了他们俩:“蚊子是不是也特别多。”

  “咳咳,娘子,没事儿的。人家替我们薰了艾,没什么蚊子,我就胳膊上被咬了一个。”蒋羡连忙道。

  两个孩子还说上元节人家还请他们去夜游呢,都跃跃欲试的,锦娘摇摇头。

  魏七郎用完梅花汤饼就回了跨院,他身边的养娘道:“我的小祖宗,你可回来了,把我们都急死了。”

  “不过是出去拜访名士,这有什么。”魏七郎不觉得有什么。

  出去之后姑父还会教他辨别真名士,真正的名士只是淡泊名利,但绝对是很有能力的。那些有些才名,过的落魄潦倒的,一般都是假名士。

  读书人要名声,比如昨夜人家写一首词,就把自己和宁哥儿都写进去,不就扬名了么?

  魏家养娘看他袖口露出来,还有蚊虫叮咬的,又心疼极了,魏七郎极不耐烦道:“您就别大惊小怪了,这般说出去人家会笑话的。宁哥儿还不是被蚊子咬了,你看姑母有没有这般?”

  这些老妈妈们倒真是管的太宽了,还把他当小娃娃哄着。

  锦娘当然也有所耳闻,等魏七郎过来后,她才道:“你放心,此事你姑父和你爹说过的,你爹也是极其赞成的。”

  蒋羡肯定不会无的放矢,若不然锦娘也不会随意放两个孩子晚上去。

  以前她们没条件的时候,靠自己可能多走五到十年弯路,有的人并非才学不好,可都是三四十岁才考中进士,有的少年进士,做官二十多年都不过三十多岁。

  “姑母,我那几个老妈妈们,总是这样,还把我当孩子哄着。”魏七郎跟锦娘抱怨。

  锦娘却笑道:“她们也是关心你,还别说我身边的下人也是如此,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但咱们自己得有主见,否则今儿这个说这么做好,明儿那个人说那么做好,全无自己的判断。”

  “姑母教诲的是。”魏七郎也很受用。

  外面说筠姐儿过来了,魏七郎又告辞,筠姐儿进来后就道:“七表哥来您这儿比女儿还勤快。”

  “他也是有事才过来的,你的事儿办的如何了?”锦娘问起。

  筠姐儿就把自己拟好的章程说了一遍,锦娘又用旁的颜色的笔修改了几处,筠姐儿又下去各处对接。

  在此时,她才发现,事情总会出现意外。

  就像是会做“亭儿”的小云突然生了病,她就得要从外面的酒楼定下点心,预算只有这些,定点心又是一笔预算。

  看起来简单,其实千头万绪。

  锦娘除了必要时候指点,其余的时候都让她自己操办,好在抓周进行的还很顺利,筠姐儿松了一大口气。

  但她也跟锦娘道:“娘,女儿真的不喜欢管事。”

  “我以前也和你一样,可是咱们越怕什么,就越应该克服什么,如此就不会怕了啊。”锦娘鼓励女儿。

  筠姐儿看向锦娘:“娘也会怕吗?”

  锦娘理所当然道:“我是最怕这些的,以前都不愿意走亲戚,可如今还不是顺顺当当的,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还不如把心一横,日后谁也难不倒咱们。”

  筠姐儿若有所思。

  又说等七月过去,魏夫人从洛阳回来了,还没和锦娘说上话,魏七郎身边的养娘都抢着去回话了。

第129章

  锦娘正和女儿一起准备中秋节礼, 她先把历年来的单子和别人的回礼拿过来,让女儿参考之后拟单子出来。

  “你看这是去年和前年的,魏家送的橄榄就很有心意的, 但是橄榄不便宜, 就得酌情。还有这小饼,咱们家里橘香的玫瑰酥饼,小云的桂花饼都做的很好, 但是呢装小饼的食盒得提前备下, 大相国寺的竹器又便宜又好看,你看我就早已备下。”锦娘正和她说。

  除此之外, 还有果品、绸缎、酒水、糖霜等等。

  一份礼单就有许多门道,筠姐儿拟了两遍终于拟好, 给了青蓉后, 青蓉又传到各处, 让她们置办下来。

  “你也不能做甩手掌柜,还得时不时问问,否则上头的人不发话, 底下人就容易懈怠。”锦娘道。

  筠姐儿点头, 又问起锦娘:“娘,您真个把绣像卖了二百贯吗?”

  “是啊,所以这也是我让你学针线的道理,你比娘强,专门学画画, 如此绣花也肯定比娘更厉害, 娘这一手都是四处偷师学来的野狐禅。日后,等你穷困之时,有这手艺, 东山再起不在话下。”锦娘叮咛。

  筠姐儿现下除了读书以外,还要做女红管家,竟然很难得闲。听了锦娘的话,先把礼单带回去看,有空就做女红。

  到明年弟弟是要考府学的,她制艺诗赋策论已经精通了,就不必学了。

  她这么一离开,魏夫人上门来了,锦娘忙去二门相迎,先上下打量了一下,见她瘦了些,但精神还好,故而问起魏夫人父亲的病如何,二人说着进到花厅。

  魏夫人握着锦娘的手道:“我那孩儿叨扰姑太太许久,我心下不安的很。”

  “七郎很是懂事,您还不知道的,他姑父带着他和宁哥儿一起去拜访一位名士,偏生他表兄弟二人有时运,遇到人家诗兴大发,把他们俩都写上去了。”锦娘笑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0页  当前第1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1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小丫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