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小丫鬟_分节阅读_第158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67 KB   上传时间:2025-04-27 17:14:49

  女儿这个环境,要自由恋爱比她那个时候还难,锦娘毕竟自己当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小门小户的也没什么人说,但女儿大家闺秀,平日出二门都难。官宦人家自有一套规矩,锦娘也是看中魏七郎情商颇高,知情识趣,不管怎么样,这样的人化解尴尬,会说话,不会让人反感。

  到了三月,锦娘就有些想丈夫了,毕竟他的生辰,自己不在身边,也不知道他怎么过的?

  好在一直都有事情做,姚掌柜和范庄头上京了,前年是让刘豆儿去吴县带了钱来的,就没让他们俩上京,今年他们过来,听闻府上有喜事,都各自带了贺礼前来。

  锦娘也把自己做全福人得的茶叶各自赏了十饼给他们,又有几尺织锦布头,各自赏了两套绸缎衣裳,给了他们一年的工钱,还让罗大安置他们。姚掌柜上次见锦娘派人过去吴县视察,倒是战战兢兢起来,这次带了七百五十贯银钱上京,还有锦娘让他帮忙带的青撬纱。

  今年范庄头送了五百贯来了,因为多买了一百亩的桑田果园,出息不少。

  青撬纱既然送过来了,锦娘便开始绣茉莉花,让筠姐儿打理范庄头送的土产,阳澄湖的大闸蟹做成的蟹酱一小坛,再有用水桶养着的白鱼、银鱼和白虾,果酱十罐。筠姐儿把白鱼送了三尾,果酱送了两罐,蟹酱送了一罐给蒋六老爷,又往魏家和刘家分别送了一篓银鱼一篓白虾,果酱各自送了一罐。再有张家送了一坛腌制的莼菜,白鱼、银鱼各三尾。

  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个新鲜罢了。

  荀大娘子倒是亲自上门了,她正道:“你们送去的东西都好,老爷子自打从泉州回来就想吃鱼虾,说你们送的新鲜。”

  “他老人家喜欢就好。”锦娘笑道。

  荀大娘子显然就不是来说这件事情的,她小声道:“你们近来同周家往来还好么?”

  锦娘摇头:“也不怎么往来了,是有走动,但到底都是老一辈子的亲戚,就少了来往,如何?”

  “我先告诉你,周家恐怕要出事了。那周存之原本也是集贤相一派,后来集贤相倒了,他虽然升了官。但朝廷之人哪里能够容他,他不知道是不是私下写了什么被人检举出来了。”荀大娘子知晓蒋羡和刘计相的关系,既是亲戚,又是门生,当然上门告知。

  这么些日子锦娘没出门,也不知晓外头的事情,她知晓党争可是党同伐异,即便你是心胸宽广的人,可你所处党派的人,未必能够容忍。

  等荀大娘子离开之后,锦娘只是称病不出,还未到寒食节,就听罗大说周存之全家都被贬岭南,张九郎夫妇曾经上门,听闻锦娘病中,倒也不敢再叨扰,蒋家族人听闻锦娘病着,也不好再让她去刘家、魏家帮忙周旋。

第134章

  周家人初时听闻这个消息时, 犹如晴天霹雳,没想到最后最镇定的人反而是张氏。她正和婆母蒋氏道:“岭南路途遥远,孩子们年纪都还太小, 想请婆母帮忙照看一二。儿郎长大人, 能读书识字很好,姑娘家不过是一幅嫁妆罢了,咱们家田地总还有几亩。”

  蒋氏常年和张氏不和, 但见她这般说话, 在情在理,便是吕小娘也道:“太太不若答应了吧。”

  整个周家还有周二老爷在呢, 杭州还有祖宅,蒋氏点头:“我的儿, 难为你想的周到。”

  张氏又要趁机遣散妾侍:“似香茗、郭小娘几个都正青春年少, 难道还要跟着我们去流放之地。她们要跟着去的, 我不拦着,若是不愿意跟着去的,我准她们把箱笼准许她们带走再醮都成。”

  周存之万分不舍郭小娘, 但又想着小儿子太小, 所以对郭小娘道:“我今日虽然得罪了执政,但日后一旦起复,必定能够卷土重来。你身子素来弱,不若跟随太太去杭州,好生养着哥儿。”

  “嗯。”郭小娘答应下来, 她漂泊数年, 难得遇到周存之对她如珠如宝的人,骤然分离,她除了含泪哭泣, 竟然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为了周存之的事情,蒋放也是跑前跑后,但收效甚微。

  “申参政惜才,心胸也开阔,可是吕方之却是心胸狭窄的小人。等日后,我再徐徐图之吧。”

  周存之此时倒似想开了一样:“且不必如此,其实自打集贤相下台,我就似有所感,只不过尚绝侥幸罢了。”

  在一旁的孙世琛道:“若是蒋叔时在还好点,他和吕方之、成待制关系都不错。”

  孙世琛受这两位提拔,才能到待御史这个位置,但是周存之真的出事时,他却置之不理。蒋放就见不得他这种人,又听他提起蒋羡,更是道:“砚然兄,你既然在御史台,怎么此次全然无动于衷?”

  “这……我初来乍到的,不敢说话。”孙世琛被怼了之后,暗道不妙。

  三人不欢而散,等孙世琛回来之后,正与周四娘子道:“我现在也不知道在这个位置上做多久,趁着我还在位,快些把大娘二娘的亲事定下吧。”

  总归孙家在老家还有田亩,周四娘子手里也还有田地,也算够一家人生活了。

  “如此仓促,又能定下什么好亲事?”周四娘子摇头。

  孙世琛道:“上回我说把大娘说给她三姨的儿子,偏你又不同意。”

  那可是亲戚,亲戚怎么能够成亲?岂不是□□吗?古代人不懂这个道理,她这个现代人怎么可能不懂。

  周四娘子道:“不打紧的,指不定二哥何时又回来了。”

  “回来?哪里有这么容易?罢了,罢了。”孙世琛叹了一口气。

  却说香茗这里也踟蹰着,她有女儿,可是女儿嫁出去之后呢?显然张氏是觉得周存之迟早会回来的,所以遣退妾侍,将来等周存之归来,她便是患难夫妻。

  不行,她不能够在这个宅子里耗着了。

  她不是郭小娘,生的到底是儿子,又有太太们看护,手里还有钱。她等女儿出嫁后,却只能青灯古佛一辈子了。

  头一次,她让人带了一封信送到金梁桥蒋家。

  锦娘在家装病,倒是躲过了牵涉其中,但是看到香茗来信,她把筠姐儿喊来一起商量事情。

  “这香茗说起来也算是打小就跟着我的,我们有姐妹情谊,她的忙我不能袖手旁观。娘就用这件事情考较你,你说娘该怎么帮呢?”

  筠姐儿是懂事之后,才知晓娘的身世,对这些也很清楚,她听完后,想了想:“既然周二奶奶有意要遣散妾侍,那咱们找一户人家,最好是让他们不认得的人充作她的家人,把她先接出来。”

  锦娘赞许道:“好,你说的有理。那么接出来呢?”

  筠姐儿又道:“接出来了,不能放咱们家。女儿想不如送到大名府去,让如烟姨母安排她嫁一户好人家,将来女儿……也能照拂一二。”

  大名府?

  “我女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说的对。如烟是个精明人,知晓靠着咱们家才能在大名府同时有甄、魏护着,香茗,也就是四儿,也是个通透人,日后日子肯定会过的好的。”锦娘赞叹说好。

  得到母亲的赞赏,筠姐儿笑道:“女儿多谢娘夸奖。”

  以前这些庶务娘是很少让她知晓的,如今时常拿来问她,一来是信任她,二来也是在考较她。但不知怎么,她现在办事就越来越有章程了。

  数日之后,汴京渡口,一辆华贵的马车停在不远处。

  香茗,不,四儿笑着握着锦娘的手道:“难为姐姐为我安排一切。我的女儿已经被大夫人带在身边,等我再醮之后,将来也是她的靠山。”

  “嗯,你有这个勇气出来也是好事,这是我送给你的四口箱笼,全做你的嫁妆,你莫嫌少。”锦娘笑道。

  四儿感激道:“姐姐安排人接我出来,又安排我去大名府,还让人送我过去。连我的亲事都托付给人,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

  锦娘摇头:“许多事情未必是那么好,但也不会太差,将来你嫁的人,可能没有周家那般富贵,但人世间能够一眼望到头的日子,虽然不见波澜起伏,但也未必不好。”

  四儿点头。

  范四那边说船要开拔了,锦娘才和她道别。

  四儿身边还跟着一个伺候的丫头,也是锦娘买来送给她的,她上了船之后,打开锦娘送她的四口箱子,一箱是布匹,有粗绸细绸软缎绉纱,一箱是针线盒、梳妆匣、鸳鸯枕、龙凤被,一箱是铜盆、花瓶、名瓷两套、银壶一把,包的严严实实的,还有最后一箱打开,底下铺着满满的铜钱,应该是五十贯左右,铜钱上面先铺了一层茶叶,再有一套银首饰二十八件,一对并头金簪,一顶杏花绢花冠子,最上面铺的一层红盖头。

  “锦娘姐姐真的是拿我当亲妹子似的。”四儿这么些年攒的体己,给了一半给女儿,手里其实也没什么钱了,但锦娘给的这份嫁妆,至少二百贯,完全是东京小富人家准备的妆奁。

  大名府不比东京,这份妆奁让她即便在大名府也绝对算是丰厚的。

  且不说四儿此去大名府又有一段奇缘,却说锦娘这边送了四儿正要上马车,不料大风吹起帷帽的轻纱,让她露出容颜,不妨让对面一位年轻俊雅的公子看了个正着,锦娘连忙上了马车,让人赶车回去。

  那位俊雅公子却看向她马车上挂着的灯笼写着“蒋”字,仆从簇拥着,不免打听一番,他身边的人道:“这位是蒋少蓬之妻,河北豪族魏家之女。仲逢兄,可是认得?”

  杜卿摇头:“不认识。”

  他想那妇人既然已经是罗敷有夫,自己不好再提。

  身边人却道:“仲逢兄丧妻已经有几年,还未到而立之年,令尊又是堂堂县尊,再娶一房倒是极好。”

  杜卿道:“原本上京在国子监读书,有故旧周家在,偏周家出事了,京中是非多,我哪里有那般闲心?”

  身边人心道,这杜家公子生的一表人才,又是监生,只是性情素来懒散,无心诗书,但是人家是官宦世家,对时局很敏锐,故而自己也不再劝。

  **

  四儿离开月余,锦娘正把茉莉纱帐绣好,筠姐儿用茉莉香丸薰好了才放在库房中。

  母女二人历经四儿的事情之后,彼此相互依靠,家里的日子倒是有滋有味的。定哥儿马上要三岁了,锦娘已然是教他读诗书,筠姐儿也在锦娘忙的时候教弟弟读书,这孩子正提着他舅舅做的小木鸟进来。

  “娘,我来了。”定哥儿先是露出半张脸,又蹦蹦跳跳的进来。

  锦娘赶忙拍了拍身边的美人榻:“快来娘这里玩。”

  定哥儿笑嘻嘻的过来,他和宁哥儿不同,他性子更柔和一些,很是可爱。他一下就过来,黏着锦娘,锦娘也不好再绣了,只好陪他玩儿。

  在一旁的筠姐儿道:“娘,爹爹何时回来啊?再不回来,恐怕定哥儿都忘记他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说来你爹刚离开几日,我倒是有些挂念,这大半年来事情又多,反而是不想了。”锦娘其实还是有点想自家夫君的,但在女儿面前不好说。

  筠姐儿正欲说什么,外面说张夫人来了,锦娘让筠姐儿带了定哥儿出去,又请了人进来。

  张夫人道:“我那姑姐也不知怎么了?原来姐夫外任她不跟着去,如今被贬到岭南,却硬是要跟着去,一个妾侍都不带。”

  锦娘心想正因为之前这般被人钻了空子偷了家,如今才要跟着去,想必她肯定是觉得周存之还是能够起复的。但是古代不似现代,长途跋涉,气候不适应都很容易生病,周存之应该也是四十多岁了,张氏年纪也不小了,也是遭罪的很。

  但当着张夫人的面,她不好说这些,只道:“我们都佩服她高义呢。”

  张夫人如今是满肚子的牢骚,以前张氏在京中,她不好说,现下她全倒了出来:“什么高义,此去还不知是死是活,倒是咱们贴了钱过去。”

  “这话怎么说?”锦娘皱眉。

  周家即便没有以前那般银子如流水,但也肯定算不上穷的,那可是三代人积攒的。蒋羡这样的官四代最后分家还能分一处铺子,一百亩田呢。

  周家几代都为官,即便当年嫁了四女,耗费了不少银钱,但这一二十年的经营,也不会到这个地步。

  见锦娘这般说,张夫人忙道:“你也不是外人,我就直说了。我那位姑姐数年前学着人做生意,赔本赔了个干净,周家的情况也不好说,周家姐夫原本少年进士仕途得意,后来守孝几年,周家大老爷一直未曾起复,他自己也是仕途几番不顺。上下打点就花了不少钱,更别提周家还要维持排场,周大夫人常常吃名贵补品,穿考究衣裳,全部要公中出,周大老爷好玩金石。外头看着风光,里面却已经是不大成了。”

  锦娘恍然,蒋羡家里还能分这些家产,正是因为蒋六老爷是独子,几乎得了全部家当,蒋六夫人又会打理,不仅仅把得到手的宅子扩充了一遍,就是最后也把几个孩子都渡上了岸,平日还管着蒋六老爷过的精细。

  可是,锦娘不解:“即便再不成,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张夫人道:“姑姐的体己几乎都给了我那侄儿了,盼着他能读书出仕,好压那小娘养的一头。但她自己手头空空,你是知道我家郎主的,最是顾念亲情,人称穷孟尝一个。好歹拿了二百两来,可我们家小女儿又要嫁人,我正发愁呢。”

  也难怪张家这样的荫官要找进士的,周存之如今离开之后,还好张家有魏家这门姻亲,张九郎的荫官没被削除。但是差遣很难派到,没有差遣,就没有薪俸,不过是靠着家族余荫。

  但是锦娘又知晓张九郎绝对不是什么穷孟尝,他家虽说没有百万贯这么多,但几十万贯指不定是有的。

  故而,锦娘莞尔:“那点钱对你们家不过九牛一毛罢了。你也是,发发牢骚也罢了,若是在你家官人面前说了,反倒是惹得不快。”

  张夫人感叹几句:“你说的是,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他们张家的事情他们自己去主张。”

  “气话休说,前些日子我底下掌柜孝敬我一些新茶,我觉得是你喜欢的滋味儿,让人拿来给你也尝尝。”说罢重新让人看茶。

  吃了一盏茶,张夫人平缓了不少,又见筠姐儿过来请安,拉着她道:“这样好的姑娘,只恨魏家早早一步定下了。”

  锦娘以前多是谦虚,今日倒是道:“她爹这一走就快一年,我的身子骨素来不好,全仰赖女儿操持。”

  张夫人又夸了几句,锦娘留她吃了一顿饭,她才告辞。

  等张夫人离开,母女二人去园子里散步,筠姐儿问道:“母亲,张亲家的来意是什么?”

  “张氏原先送过假料子给我,周家又倒了,她在我面前先奚落一番,数落一番,就避免了我日后落井下石。”锦娘淡淡的道。

  筠姐儿没想到还有这层来意。

  她自以为现在管家人情往来都手到擒来,没想到总是有些新的事情出来。

  “娘,张夫人还挺聪明的,真是人人都不可小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0页  当前第1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8/1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小丫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