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小丫鬟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67 KB   上传时间:2025-04-27 17:14:49

  锦娘立马正色道:“绣头说哪里话,我太愿意了!”

  绣头的月钱一个月六贯到八贯,锦娘本来想着今日她娘说有男方上门相看,让她早些回去,但是现在,锦娘咬咬牙,还是先留一会儿吧。

  女人嘛!当以事业为重,儿女私情到底是小事。

第45章

  “也就是说你马上就要升为绣头啦?”罗玉娥转怒为喜的看着女儿。

  本来她还在为女儿晚归, 错失了一桩好亲事,没曾想女儿还有这番造化。

  锦娘笑道:“不是绣头,是副绣头。主要是女儿做的衣裳, 虽然也有挑刺的, 但是送出去被退回来的少,平日比她们做的快,所以顾绣头信任女儿。”

  又听魏雄道:“那日后你岂不是能一直留在文绣院了?这可是好事儿啊。”

  对于非常怕改变的魏雄而言, 能够有一份铁饭碗比什么都强, 这样稳定,到了他们这个年纪, 稳定比什么都强。

  锦娘却笑道:“天下哪里有一成不变的啊,我现在只能够说这个机会不错, 可我只是暂代此职, 日后也许会有新的副绣头过来。”

  想到这里, 她头一次晚上没有刺绣而是出来陪爹娘说话。

  娘有些后悔:“今日男家是你爹同袍的儿子,如今正在读书,你爹这位同袍帮人管着库房, 一家人住两间屋子上面还有一个阁楼。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 我若是好,她们自然会来,我若不好,即便见面了,人家也看不上。”锦娘已经毫不担心了。

  她娘毕竟是古人, 莫说是古代的人, 就是现代做父母的,看着女儿大龄都尚且着急,锦娘能够体会罗玉娥的心情。

  但是她不会因为爹娘怎么样, 她就按照她们的活法去。

  就像罗玉娥再疼爱自己,她仍旧觉得日后家中还是只有弟弟有出息,女儿家的本事只是用于日后出嫁时能够在夫家好过。

  可锦娘不会用嗓子扯着喊,只会按照自己一千贯的目标努力。

  过了几日,锦娘正式走马上任,她本以为自己最要考虑的是刺绣的事情,不曾想,人是最难管的。

  她特地买了不少糕饼纷发给众人,但是有些人,曾经还是关系不错的人,似乎还觉得她别有所图,文淑惠最没心眼,她只是笑:“锦娘,你这样可是会把我们惯坏的……”

  锦娘道:“有什么惯坏的,大家一起为宫里办事罢了。”

  坐在最前面的绣架前,锦娘觉得有些孤独。

  文淑惠她们心底当然也有些不服了,甚至还私下道:“怎么顾绣头选了她呢?”

  许三姐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是啊,可能是她手艺比咱们好吧。”

  在她们这一批人中,除了已经离开的孟丽娘,锦娘年纪最小,在文绣院的多半都是经验丰富的老绣娘,她虽然活计做的不错,可是——

  其实她们都很清楚,锦娘的确每个月的活计完成的比她们多,很少有说衣裳绣工不好退回来的,可就是觉得不得劲。

  锦娘则要先把顾绣头的事情上手,顾绣头道:“咱们这里都是找翰林院画院的人去拿,你看这里是画院的画师们日值的名册,还有各大节要做什么衣裳你是熟悉了,但是你得把每日的人送过去。”

  文绣院几乎都是轮休,也就是十日休息一人,但有的人在这日休,有的人在那日休,每日都得保证有人才行。

  花鸟房有二十人是专门做绣屏的,这些做绣屏的十人是主绣,十人专门做辅助,另有十人专门做绣鞋,十人做帕子香囊这些小件,三十人做衣裳。

  这群人中有资历深厚的,也有混日子的,也有迟到早退的,还有心思不宁的。

  管人可是个大学问。

  “魏绣头,冬至的衣裳要开始做了,可得抓紧些。”都绣头安排。

  锦娘点头,又吩咐人去画院拿画,按照正常的流程是拿到画,再交给都绣头,由专人绘制,她再纷发给各处开始做。

  可在第一关就卡壳了,她是个急性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敏于行。

  偏偏图画院的那位吴侍诏听闻今日突然请假了,锦娘对传话的人道:“可是今日咱们就得安排了啊?等会儿我还得拿去都绣头那里呢。”

  传话的侍从道:“绣头,咱们可还有什么法子?”

  “你这样,问一问书画院的人吴侍诏家在哪儿,等会儿直接去他府上问去。车马钱我这里给你,见到面了就说的严重一些,让他别耽误了大事。”锦娘道。

  侍从见锦娘抓了一把散钱给他,连忙过去了,不过走了几步,又转回来道:“可是书画院的侍诏们咱们也得罪不起,若是他们恼了不给如何是好?”

  “这画是拿来绘制花样子的,非是我们催他,是内廷之事。如果他实在是回不来了,那我也好跟都绣头上报,这就不是我们的问题了。”锦娘如此道。

  侍从听明白了,这才快步过去。

  还好这吴侍诏还算是比较有责任感的,让人把画稿给她送了过来,锦娘当即开始安排人,她已经把顾绣头平日的安排名册都翻遍了,如今萧规曹随倒是得心应手。

  只是没想到她新上任,最先出状况的竟然是曾经和自己一起进来的那般绣娘。

  “锦娘,我家官人最近被掌柜的调到另外一个地方了,掌柜说让我家官人和我帮他打理他的一小处私产,所以,我可能要走了。”文淑惠道。

  锦娘知晓她这是不服自己做绣头呢?哪里有这么巧的事情。

  但她还是稍作挽留:“马上就要冬至了,冬至过完就过年了,好歹过完年再说啊,过年还有东西发呢。”

  “不了,我家里真的有事。”文淑惠笑道,她其实和锦娘没什么恩怨,单纯就是觉得不甘于人下,毕竟平日她是除了锦娘之外活儿干的最多的,没想到顾绣头没选她,而是选了锦娘。

  锦娘笑道:“好,既然你决定了,那等会儿和你说一下,按照规矩这个月的月钱就只能发一半了。我写一张除契书给你,到时候你拿去都绣头那里按了手印就好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锦娘发现为何大家喜欢招新人,但凡刚进来的新人,都存在敬畏之心,干久了的人总喜欢钻空子。

  她干脆和都绣头说了,想招两个人进来。

  文淑惠本来还想锦娘哀求一下她的,没想到她这般绝情,但是话说出口了,她也只好离开了,因为除契书已经开出来了。

  她这般,许三姐私下找她时,虽然委婉,但还是说了:“你何不多留她几日,如此咱们文绣院也不会少人,也避免别人说你啊。”

  锦娘心想留那文淑惠,难道她们就不会说她吗?其实流言蜚语不要太过在意,按照自己的目标走就行。

  她心情一好,连罗玉娥都看的出来:“前几天还看着你掉头发,为此事烦恼,现下倒是好了。”

  “我这个人容易着急,一着急就觉得诸事不顺。娘,管人比什么都难。”锦娘深有体会。

  罗玉娥笑道:“怎么不是,和人打交道时最难的,你看我们这些日子生意稍微好些了,房东便要涨钱。”

  “是吗?她要涨多少?”锦娘问。

  “一年涨八贯。”罗玉娥叹气。

  锦娘安慰道:“如今您一个月还能卖十贯左右,再搬地方也不划算,除非等咱们哪一日有了自己的铺子,那就好了。”

  罗玉娥跟听天方夜谭似的:“铺子岂是咱们能买的起的?其实我就想日后等你成了亲,你弟弟读书也读出来了,我和你爹就回去江陵老家养老。”

  锦娘摇摇头,又看着手里的名册,点到一个人的名字,朱廷芳。

  曾经她还是被管理者的时候,也曾经幻想过当管理会是什么样的,总觉得自己要平易近人,自己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可如今看来还真的不是这般。

  要真的管好这么大几十人,不能全部亲力亲为,一定要选好人帮你管,这叫拉倒一班,打倒一班。

  熟料,许三姐正在邹月娥家吃饭:“咱们这文绣院里不服气锦娘的多的是,她倒好,还把自己人弄走了,将来更是无依无靠。”

  邹月娥她们平日私下都会相聚,锦娘初次还出来,后来她总推说有事,她们如今都为妇人,彼此之间说些私房话,关系就跟亲近了。

  “是啊,她也快十八了,也不提成婚,成日泡在文绣院似的。”

  其实邹月娥大龄才成婚,本来是过来人,现在却自觉自己上岸了,反而对没上岸的人嘲讽。

  可她们俩再多说也无用,锦娘正在挑选替手,朱廷芳久不受那边的老绣娘受用,且对她讨好过几次,她不知道自己这个副绣头能当多久,但现在要管花鸟房,就必须重用这样郁郁不得志又有能为的。

  “这几日我就提你为监差,你的工钱多拿三百文,只是有些人难免不服气,但我现在压下去了,日后还得靠你自己。”锦娘笑着看向朱廷芳。

  朱廷芳很是感动,她没想到魏绣头真的能提拔她,她激动道:“您放心,我肯定替您管好。”

  锦娘拍了拍她的肩膀:“看来我没选错人,本来那边给我推荐了你和王杏花,你可不要辜负我哦。”

  朱廷芳本来是要做绣屏的,但是屡次被人挤下来,如今却被提拔到监差一职,顿时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会好好看。本来锦娘和那王杏花有乡谊,可王杏花这个人好坏不分,没有任何偏向,这样管事就很难,反而会制造更多的问题。

  人员安排得当之后,锦娘才松了一口气。

  在绣头这个位置上,锦娘也对针线了解的更全面了,就像绫锦院送来的紫鸾鹊谱,在紫色经丝的地上,采用分区分段挖花缂织的方法织成。锦娘虽然不会织布,但是她们这样精通女红之人一定是要学会缝补的,若是有一日这样的布破了一个洞,她应该怎么补呢?

  正好利用自己的身份,她可以径直去问那些老绣娘,现在她们不敢藏私了。

  “绣头,您看它的经面以单丝抢缂为主,中间夹杂齐缂的法子,细部有两根经丝,粗部有五根经丝。所以要修补的时候,一定要从此处弄清楚,如此方能修补。”老绣娘如是道。

  锦娘闻言点头:“多谢您解惑,锦娘受教了。”

  这里有全国最名贵的丝绸,她现在终于可以一直在此处学习了。

  她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去绫锦院串门,没想到缂丝也是和刺绣有共同之处,都是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生丝为经,熟丝为纬,然后用工具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如此方织成缂丝画。

  锦娘做了绣头之后,倒是不用像以前那般拼命做针线了,她便白日研究缂丝,晚上做锦绣阁的成衣。

  绣屏她现在还是不敢尝试,不是别的,耗费的时日太长了,十位老绣娘绣了三年还没绣完,官家和妃嫔们的衣裳都是她们旁的人做的。

  只是这次衣裳送过去的时候,锦绣阁却关门了,说是要等两个月之后重开。

  “锦娘,正好你歇息两个月,这么些年,你连过年都没休息过。”罗玉娥也想女儿对自己的亲事上点心,多休息会儿。

  锦娘笑道:“那不成,虽说锦绣阁两个月不开门,但是我的功夫不能费了。如今白日我在文绣院不必做绣活了,但是功夫不能废。”

  只是两个月就要没有外快收入了,锦娘微微叹了一口气,她现在觉得除了自己什么都有可能会变。就像她曾经的东家蜀绣阁,在京中已经是门可罗雀,就要关门的节奏了,她曾经去过蜀绣阁一次,江善姐没回江陵,一直在蜀绣阁办事,还成了亲,如今又不知何去何从?

  除非是自家的铺子。

  自己若是有宅有铺就好了,锦娘一悚,是啊,为何自己就不能有呢?如今她手里一共有三百多贯,也不是没有这个底气的。

  先等两个月,如果锦绣阁不成了,再去想别的法子。

  在这个时节,正是烧香拜佛的好时节,荣娘上门了,正是为了和缓关系,原本以她的身份,其实都不必理会这些穷亲戚了。

  但是到底是亲戚,总不能这般冷遇着,说起来二叔三叔一家也没占过她什么便宜,况且她如今和冯胜虽然表面很好,但内心都有裂痕,和亲戚们恢复关系,将来也有一个去处。

  荣娘过来时,魏家正炊烟袅袅,她进门就喊罗玉娥。

  罗玉娥还有些诧异:“你这个时候怎么过来了?”

  “二叔母,这一两年来,我家龙儿又小,所以不好出门,如今好容易能出来走动,就来你们这里看看。”荣娘话说的很好听。

  罗玉娥倒也是伸手不打笑脸人:“那就进来坐坐吧,我们刚从铺子回来,我这会子还要烧饭,你自便。”

  荣娘倒是去厨房帮罗玉娥放柴火,又问道:“锦娘在不在家?”

  “怎么不在?她今日休息,这会子仿佛是还未起来。”罗玉娥也是了解女儿,一到休息日就是疯狂休息。

  荣娘莞尔:“二叔母也该让她做些家事了,还是你们疼她。”

  罗玉娥倒是坦然的很:“我们锦娘可不是做这些粗活的,其实她真要下厨也是会的,上次我和她爹爹出去外面进货,她还在家用鸡蛋炒饭给她弟弟吃呢。”

  荣娘心道都快十八岁了,炒一碗鸡蛋饭还值得夸耀,但嘴上还要夸锦娘几句,还道:“锦娘如今还在文绣院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0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1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小丫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