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娘叹了一口气:“你姐夫其实知道我不爱钱,所以把地契房契都给我放着,但家里的钱也没多少,毕竟还得还赊贷。我们家除了那个宅子,也没什么能分的。”
“大姐,也不是这么说的,你若真要和离,就准备让姐夫把房子卖了,一人分一部分,孩子到底是姐夫还是你带着,也得想好。”锦娘可不能让她含糊过去。
荣娘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锦娘,你说的对,我现在什么都没想好,实在是太冲动了。”
“大姐,既然你想通了,等回到冯家,你想想我说的安身立命的根本,等时机成熟,你就知晓如此方自在。”
到了次日,锦娘让魏雄和罗玉娥按照她说的,又去问冯胜,有没有想过和离之时,如何分财产,将来孩子怎么抚养?冯胜心中一凛,房契都在荣娘那里?
这个时候魏雄出来道:“我看你们俩都没想好,不如我劝劝荣娘,你们还是好好在一处过日子。”
冯胜此时倒是反应过来,头一次真心实意的对魏雄道谢。
据说荣娘回去之后,原本想找人学厨艺,但是觉得学厨大多数是童子功,且很难拜到真正的师傅,她又学人制香粉。
当然,这些已经是后话,锦娘一家送走荣娘之后,锦娘把手边这一套花八日赶制出来之后,才发现她上个月把自己的绣鞋都做完了,结果忘记给男家的针线了,成婚次日得向长辈献上彩缎、针线。
这些针线就包括鞋子、枕头、荷包、扇套等等。
“不行,已经是来不及了,鞋子我糊几个鞋面,拿几个样子,找前面的小尼姑静安帮我做了,至于荷包扇套那些就直接去锦绣阁、鬓云楼各买一些,花不了几个钱。”锦娘可不想作践自己。
她想赚够五百贯,那是因为进门前的说好了的,赚的多那也是跟自己赚。若是为了给那些几百年见不了一次面的长辈不顾自己死活做针线,她就不愿意了,这些去买又不贵。
本来去年定亲的时候送过鞋子的,她以为就不用送了,不曾想还要送。
阿盈给了静安尼姑三钱银子,只道:“这双橙色的你要绣上梅花竹叶,做成弓鞋,紫缎子的绣兰花纹,也是做成弓鞋,另外这黑缎的和这红缎的做一双‘错到底’,再绣一双‘凤头履’,另外一共绣八双罗袜。”
静安人胆小,每次做的活计都被师姐们拿去卖了不给钱,这事儿锦娘也知晓,故而直接让阿盈给钱到她手上,还特地送了一盒栗子糕给她。
“你替我多谢魏娘子。”静安道。
阿盈笑道:“你这次若是替我们姑娘做的好,日后有活计必定找你,不过你且要快些才是。”
静安认真点头:“你们放心,我肯定会快些做的。”
鞋子的问题解决了,锦娘去鬓云楼转了一下,发现样式虽然精致,但是已经不时兴,只好去老东家锦绣阁那里淘,上等荷包一百文一只,锦娘买了两对,正好蒋六夫人和许氏一人一对,扇套中等的送公公,六十文一件,锦娘直接买了六件,再有剩下的几百文,全部买下等的荷包,三十文一个,正好好了六对。
一贯三钱,全部搞定了。
至于锦娘自己则把客人那套二十贯的绣完之后,又接了两件做窄袖褙子的活计,共进账四贯。
时兴的家具也送来了,都放廊下摆着,用一张布幔铺着,怕沾上灰尘。
当然,她的亲事操持爹娘也在忙,罗玉娥专门请了轿夫们抬嫁妆,准备婚宴,喜糖,家中上下的布置。
看看日子,已经是三月十八了,也就是还有十日,锦娘就要成亲了。
可是现在还差九贯。
她想起前几日出门,看人家穿帔帛的场景了,有些人不爱穿抹胸配褙子,倒是可以穿襦裙搭配帛,正好她还有一匹白色重莲纹的绉纱。
上面用梅子青折枝海棠花罗上襦,里面穿茜红色鸡心中衣,裙子则搭配茜色葡萄鹦鹉纹的石榴裙,再搭这条帔帛,之前是好看,现在搭配这身就是古典仕女的模样,看起来愈发高贵端庄。
“这套若是卖不出去,我自个儿穿也是可以的。”锦娘对阿盈道。
阿盈笑道:“不知怎么,人家成婚都是想的进门后如何如何,成婚如何,您满腹心思都在这个赚钱上了。”
“那我得一直保持,若是真的成了婚就当真以为一劳永逸,那就完蛋了。”锦娘道。
二人说笑一番,橘香送了鸡汤过来,锦娘让她在前面坐了一会儿,只叮咛道:“过些日子咱们就去蒋家,怎么着也得在蒋家那边住一阵子。你也把包袱收拾好,到时候我们一起同去。”
原本橘香也是丫头出身,只不过来了魏家之后,都是在灶上干活,她倒也落了个自在。
如今要跟着锦娘去蒋家,橘香又有些无所适从:“那我去了蒋家之后做什么呢?”
阿盈瞟了她一眼:“自然是伺候姑娘了,过几日铺床,嫁妆也要送过去,不得你守着么?大姑娘和三姑娘虽说是姑娘的姊妹,但她们未必尽心,到时候还不是咱们俩帮忙。”
橘香这才点头,大抵知晓自己要做什么了。
果然,在罗玉娥说起去蒋家铺床时,荣娘上回闹着和离,是锦娘劝的,她为人倒颇热心,当下答应下来,还同罗玉娥道:“您放心,到时候我就在新房守着。”
莹娘本答应了,结果听说还要那里过一夜,又觉得辛苦推说不去了。
“说到底,荣娘这个人吧,到底还没什么坏心。莹娘就不同了,平日话说的好听,却不是个真正能帮忙的人。”罗玉娥感叹。
要知道莹娘成婚的时候,魏雄可是跑前跑后忙活的很。
锦娘笑道:“我早就料到她是这样的人了,其实我对大姐姐都没抱什么期望,到时候让橘香和阿盈过去帮忙铺床就行。”
罗玉娥则道:“咱们家小门小户的,做个什么也没人帮忙,都得我们自己做。蒋家肯定是比咱们家好点儿的,人多干起活来也方便。”
蒋家各房的确人多,但是帮忙的人却算不上很多,许氏看扎的喜棚歪了,连忙让人道:“赶紧让人把那个扶正。”
不一会儿,蒋六夫人的丫头又过来道:“八奶奶,夫人那边说催妆的物件儿问您准备好了没有,让您送过去她看看。”
许氏笑道:“放心,准备好了。”
丫头才含笑而去。
许氏不由掰着手道:“销金的盖头,还得要德胜楼的,一方盖头就十九贯,还要买上等的花髻,就花了四贯,还有送六盒香粉楼的花粉,一小盒就三百文,催妆礼就花了二十多贯。”
全部都要用好的,但是家里钱是有限的。
更别提还要办水酒,但她不敢敷衍婆母,因为婆母也是个精明的。
年少时父亲也爱抱着她在膝盖上写字,她的一笔字也写的很好,可现在开门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哪里还有闲心写这个。
但她是六房长媳,怎么也不能让人挑理。
路上倒是遇到了蒋羡,许氏笑道:“十六郎从哪里回来?”
蒋羡笑道:“是从黄学士家中回来。十六郎还要多谢嫂嫂帮忙操持亲事,嫂嫂辛苦了。”
“十六郎客气了,都是一家人,千万别说两家话。”许氏含笑。
蒋羡一拱手:“那弟就不打搅您了,我还得去母亲处问安。”
许氏也回了一礼:“请便。”
蒋羡去了蒋六夫人那里,又道:“我虽然未曾拜入黄学士门下,但帮黄学士的兄长解决了一个棘手之事,日后也是迟早的时期。娘就放心吧,儿子学业定然不会落下的。”
“好,娘知晓你的本事。只是为了读书,你父亲兄长都辛苦这么些年,奈何科举这条路不好走,你也不必过于执着。”蒋六夫人自己也是极其好强的人,但如今也不得不信,穷达皆由命。
母子二人说了些私房话,蒋六夫人道:“再过几日,新妇就要进门了,你也要多陪陪新妇。”
如此蒋羡也有些为难:“儿子正拜师的关窍之处,若是常常在家,疏远了就不好了。”
蒋六夫人心道,八郎那里是许氏功名心更甚,出继的十郎却是天性聪颖,生而知之之人,唯独十六郎,倒是自己功名心更甚,也不必别人催了。
但她也不好再提这个话题,只道:“你十五哥年底成的婚,他那个媳妇懒得跟蛇似的,羹汤不会做,针黹做的粗糙,每天得派人催三四遍才起床。亏得你七叔母把家底掏空娶了这么个穷官儿的女儿,变着方儿的今日打钗,明日要衣裳,现下正苦不堪言呢,喏,方才还在我这儿坐了许久才走的。”
当时相看时,蒋七夫人见这姑娘生的尤其白皙,相貌秀丽,知书达理,烹茶调香都会一些,十分高兴,当下就决定把人快些接进门来,不曾想这般。
蒋羡笑道:“要不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儿子原先听人说起不少落魄官家子弟也是为了娶一门好亲,当了家里的东西充门面。女子如此,男子亦是如此。所幸,儿子看母亲一眼能瞧上魏娘子,魏娘子不是这等人。”
“这是自然,周二夫人还与我说她原先在周家的时候,那周家四哥儿不知误食了什么,憋的满脸通红,无一人敢跳出来担责,还是锦娘救了四哥儿。事后大家都问她怕不怕,她却说也没想过怕不怕,反正就先做了。”蒋六夫人赞许道。
这让蒋羡倒是更期待了。
……
锦娘这边则是把刚刚绣完的一条领抹卖了出去,一抬头,见进来一位客人,她正看着锦娘身上的衣裳。
“你这样的做帔帛的衣裳还有其他样式吗?”
“自然有,我设计的图册在这儿,您可以看看。”
锦娘笑着拿图册上前,那位客人翻了几页,满是惊艳,“如此,我能不能一样做一套,这五套我都要了。同为女子,你也知道那抹胸实在是不太适合我。”
古代没有塑形内衣,所以如果非天然挺拔,又肩薄的,穿起来却是很灾难。
“好,我会在二十七日让人送到您家里。”锦娘道。
客人不解:“为何是二十七日?”
锦娘莞尔:“因为二十八日,我就要成婚了。”
五套衣衫,除去成本,一共能赚四十贯。要在七天赶制五套出来,实在是不容易,还好她不必刺绣,这次的衣裳全部是搭配得当。
她不敢轻忽大意,量完尺子就开始做,真是没想到,三月份看起来生意一般,最后却来了个大主顾。
只不过这位客人只付了二十贯,还有二十贯要等到交付当天给,然而锦娘却已经是提前完成任务了。
她在做针线之余,也是告诉阿盈铺在床上的是哪一床,盖的被子准备的是哪一床。
成婚前三日,蒋家送来花髻、销金盖头、五男二女花扇,花粉、洗项、画彩钱果过来催妆,锦娘则回了金银双胜御、罗花幞头,绿袍、靴、笏过去。
成婚前一日,阿盈和橘香跟荣娘一道送嫁妆到蒋家,之前定亲时其实就已经把奁产写上去了,现下却是写的更清楚。
蒋家人也都过来观礼,打头的先抬着十个红木箱子进来,阿盈拿钥匙打开,只见众人看了过去,里面放的几乎都是四季的衣裳,全部是绫罗绸缎纱的,手都插不进去,全部是高档的衣裳。
见蒋家管家登记好了,阿盈才把锁锁上,让人抬进去新房。
随后进来的便是家具、竹器、瓷器等等,之后又是被褥、竹席、帐子、门帘、毯子等等,听阿盈道:“这被子是六铺六盖,各色竹席八张,门帘也有十二挂,锦帐两顶、纱帐两顶、罗帐两顶……”
原本准备的是三十六抬,到现下已经是四十抬了,之后还有各色绸缎,后面还有珠宝首饰。
绸缎就有三抬左右,后面两抬便是珠宝首饰,先是一幅头面,都是金累丝嵌宝的九件,再有一个首饰盒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珠花、梳篦、金钗、戒指、耳坠子、镯子、帘梳等等,更别提蒋家送的首饰,最后两抬则是放的房契、地契。
许氏心道,她小看魏氏了,竟然有四十八抬嫁妆,当年她嫁进来时,也不过三十抬。
另外还有一份压箱底的嫁妆银写的是一千贯,全部陪送过来了。
就连蒋大舅母都道:“依照我看,新娘子的嫁妆恐怕有三四千两之多啊。”
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蒋七夫人对蒋六夫人道:“当年周家以女许配给放哥儿,我也去观礼过,仿佛也只有五千两。”
蒋六夫人笑了。
……
却说锦娘这里,正等取衣裳的人上门,把剩下的二十贯付了,她才把账归拢,没想到自己竟然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赚了五百贯的嫁妆,还多了三十贯。
陈小郎见锦娘神色,心想咱家姑娘见着蒋姑爷也没这么激动,到底还是钱亲。
第60章
嫁妆丰厚, 送嫁妆的人也有面子。
荣娘也带了两个丫头过来忙,橘香把桌椅摆正,又见阿盈开了箱子拿了一顶红罗帐出来, 帷幔上绣的是鸳鸯戏水, 刺绣十分精美,似游龙走线似的。
“这是锦娘亲手绣的吗?”荣娘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