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录六期节目,还要在会员的基础上付费12块才能看,得多蠢的人才看不出平台那颗割韭菜的心啊?
为了保住口碑,殷明诚都做出了拍完第三季就此收官的决定,肯定不会再答应奥奇的这类要求。虽说他们拿了奥奇的大笔投资,但团队还是保留完整性和独立性的。
播到第三季,自由之家系列也不需要主演们到处跑宣传了。别的不说,岁丝们就在微博上抽奖了几千张会员卡,将开播前的阵势炒得火热。
到收官时,观众们看完结局还意犹未尽,关于钱途和孙嘉怡到底算he还是be的讨论也是热火朝天,各执一词。
尽管各平台都有呼唤拍第四季的声音,但在主创们心里,自由之家确实画上句号了。
在有多个地方电视台分流的情况下,《自由之家3》的网络集均播放量依然能破四千万,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数字啦。
别看和前不久的《游戏已上线》没得比,但这个成绩目前在网剧年榜里排第四,就算下半年上了新剧,也很难跌出前十。
岁丝非常满意,毕竟游戏的大爆属于难以复制的现象级,今年已经吃了顿豪华大餐,再续点家常菜也不错嘛。
其他粉丝对这种凡尔赛恨得牙痒痒,集均四千万也叫“家常菜”?让那些两、三千万还在闭眼吹爆剧的粉丝情何以堪啊!
本来游戏的长尾表现就不错,再加上自由之家三部曲这超强续航……要命,凌穗岁今年不会真的成为“两百亿播放量”演员吧?
这份成就在内娱史无前例,算总量已经让很多演员觉得遥不可及,何况用在凌穗岁身上的统计单位是年。
别家battle实绩还要辛辛苦苦拉小表格,岁丝把一百多亿的截图拿出来,在小花堆里简直是降维打击的程度……太欺负人了。
因此,在凌穗岁大爆后,岁丝也不像其他明星粉丝那样天天在互联网打架。
一些小摩擦还是有,但要说和谁撕成对家,那真不至于。
别家倒是没少来撩架,奈何这些举动除了帮岁丝抓急着现原形的卧底外完全无用……毕竟稍微有点常识的粉丝,都知道不能向下捆绑,那属于扶贫。
论流量、论国民度、论作品实绩……凌穗岁还用得着和别人比?但凡哪个“战斗粉”急着替凌穗岁捆对家掉咖位,通通视为没安好心。
这种方法就很简单高效,粉丝爽了,正主也省心了。
除了不能广泛推广,目前仅限凌穗岁粉丝使用之外,没别的毛病。
虽然奥奇的团综没拍成,但还是有综艺想请自由之家的主演去当飞行嘉宾。
然而,很遗憾的是,除非是很紧急、很重要的工作,否则凌穗岁在剧组拍戏时不会轻易请假。
就连去年的金鹰颁奖现场,她都没有出席。说起来,那还是凌穗岁获得的第一个最佳女主提名,她都因为在拍《昭将》而婉拒,综艺录制这种事就更不可能让她破例了。
不管别人给电影和古偶分什么高低贵贱的等级,凌穗岁自己对每部作品都很认真。
但她也还是为自由之家营业了——虽然没时间出外务,但腾出两个小时参加主演们的连麦直播,还是问题不大。
这也不是剧宣性质,也没和哪个平台签合同,就是朋友之间随便唠一唠,顺带满足观众看他们同框的心愿。
发起直播的是边元洲,然后他按照番位顺序一一邀请其他演员。
倒不是他们几个主演讲究这个,而是凌穗岁现在太火了,盯着她的人特别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有些事情还是要有点“仪式感”。
除了凌穗岁,还有几个演员也在剧组工作,他们互相询问、交待了自己的近况,默契地跳过了边元洲。
他目前正在排练春晚小品呢,这件事还在保密期,可千万不能提。
几位演员都带妆,就边元洲的状态最松弛。他看着弹幕列表,从满屏的“凌穗岁”里挑出几条其它内容进行回复,这很考验他的阅读速度啊。
陈霖和凌穗岁告状:“岁姐,你看洲哥都不理我们,他不看镜头。”
听到他这么说,边元洲立刻抬头,情不自禁就看向凌穗岁。等他不知不觉看得太久,都有人发弹幕问他是发呆还是卡住了,边元洲才急匆匆收回目光。
几个演员合作过三部剧,随便抖个包袱就让这件事翻篇了。在大家都很熟的情况下,最近的顶流凌穗岁肯定是他们的话题中心。
正当众人轮番开着凌穗岁的玩笑时,几个演员,包括直播间的所有观众,都突然听到了陌生男人的声音。
而且这个声音叫的还是“宝贝”,听起来还特别像撒娇。
直播间的弹幕疯狂刷起问号,几个主演也全都在原地愣住。
——这不是按下暂停,也不是忽然卡顿,就是大家的cpu一时反应不过来,直接在原地死机了。
不开玩笑,凌穗岁人都傻了。
她以为自己混圈多年,已经算见多识广,没什么事情能难倒她,再难搞的问题也能想到解决的方法,然而事实证明,她依然很年轻……
像这种情况,她还真没遇到过啊!
第152章
《近期表演状态下滑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这种尴尬的场面并没有持续太久,或者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尴尬。
观众能看到的直播界共有六个分屏,属于朱悦的画面突然倾斜,直到黑屏——应该是有人将手机扣在了桌子上。
也就是事发突然,凌穗岁自己都没反应过来,更别说去观察其他人的表情了。如果她有留意,就会发现朱悦的脸上不止是震惊,还有强烈的紧张和心虚,很努力才克制住自己转头的冲动。
但她现在依然将手机倒扣了,凌穗岁猜测,可能发声者正在向她靠近,不然她不会这样不打自招。
朱悦那边后续也没传出其他声音……场面大概还在她控制范围内吧。
五位主演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弹幕此时已经炸开了锅。
大多数人的猜测方向都是朱悦恋情,还有人调侃今天竟然见证了小说里的情节……眼看着直播间观众人数节节攀升,几人干笑几声,赶紧找了个借口下播。
不出意外,这件事立刻就上了热搜。朱悦也在群里和大家解释了,直播里的声音来自她男朋友。
她说,是男朋友想叫她,但一时忘记了她在直播。
对这个说法,凌穗岁持怀疑态度。
朱悦男朋友一出声大家都能听见,说明他一直待在附近,这也能“一时忘记”?
就算真的没反应过来,在这一声呼唤后又发生了什么,才能让朱悦立刻将手机倒扣?是他走过来了吗?
不止凌穗岁意识到不对劲,其他主演都委婉地指出了这点,但朱悦的态度却很躲闪,还有些含糊其辞。
好吧……看她这样,大家也都明白了。
人家小情侣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自由之家剧组的同事关系再好,对上朱悦谈了五六年的男朋友(她自己说的)也是“疏不间亲”,何苦去讨人嫌。
在得知是朱悦的男朋友后,凌穗岁第一反应还是松了口气的。
还好,是正常恋情就行……演员谈恋爱顶多是粉丝不高兴,对观众来说无所谓,不会影响到剧的口碑,就一切好说。
不怪凌穗岁紧张,算上自由三部曲,她可是和朱悦合作了四部剧!要是她严重塌房,让《自由之家》和《游戏已上线》只能网盘见,那无论之前有多好的交情,她都不可能笑一笑算了。
当天晚上,朱悦就在微博上公开了恋情。也不知道她团队是不是从弹幕得来的灵感,用的公关方案竟然是把风向往“娱乐圈小说照进现实”那边带。
这种把事情娱乐化、玩梗化处理是常见套路,吃瓜看热闹的路人还能顺便磕两口……在这方面,多亏了部分网友的性缘脑。
因为这事,朱悦连上了好几个热搜,光从数据上看,知名度还有所提高。
系统就和凌穗岁说:【你看看人家是多好的正面案例,公开恋情后全网都在祝福。】
凌穗岁听了只想笑,《游戏已上线》把朱悦带进了小花圈,她这几个月也成为了很多同行的防备对象。结果这家伙来一手“自曝恋情”,其他团队怎么可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别的不说,微博上好几个营销号都在当领磕员——而在不久之前,他们还发了不少朱悦的黑稿,这是装都不想装了。
如果说朱悦顺势公开恋情,不准备瞒着粉丝的行为至少能获得一个“诚实磊落”的形象,但她默许男朋友开通微博、豆子账号,还在上面大肆秀恩爱,发各种“和女明星谈恋爱是什么体验”,就真的让凌穗岁无法理解。
凌穗岁真想问问朱悦,就不提以后有没有偶像剧敢找你演了,为什么要蠢到牺牲自己的演员神秘感,去给男朋友的网红账号引流铺路啊?
如果是角色cp衍生到真人,这种逃不掉的事情已经让人很无奈了,像朱悦这样上赶着炒cp给男方疯狂输血的,她还真是第一次见。
凌穗岁本来都编辑好了内容,在发送前又犹豫了。她刷了下朋友圈,第一条就是朱悦和男朋友的合照。
客观来讲,这男生确实长得还行,但也就是路人堆里的“普通帅哥”。如果放在娱乐圈里,别说被奥奇买股的李明煦了,连上了年纪的尔弘文、搞喜剧的边元洲都轻松秒杀他。
她长叹一口气,还是将聊天框的内容删掉了。
朱悦并不是傻子,至少在凌穗岁的印象中绝对不是,否则她也不会邀请她当游戏的主演。
她能想到的,朱悦应该也能想到。但说不定人家觉得情侣之间,不用计较那么多呢?
她只是给朱悦介绍过一次机会,不代表有资格插手对方的私事。
凌穗岁和许晗分享了这件事——反正这事在微博热搜上挂了好几天,早就不是秘密了。
相较于凌穗岁的复杂情绪,许晗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意外。
“很正常啊,不是每个女演员都有事业心的。”
许晗耸肩:“就我的舍友,她其实在表演上很有天赋的,但为了和异地男朋友见面,经常请假翘课。”
凌穗岁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
……是哦,朱悦的演技和性格都不错,也不影响她可能是个恋爱脑啊。
见凌穗岁叹气,许晗就说:“师姐,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因为恋爱影响事业。”
“男人嘛,无聊的时候逗来玩一玩就好了,怎么能为了这个耽误演员的工作呢?”
许晗说这话的态度特别坦然,表情也很真诚,瞬间就说到凌穗岁心里去了。
咳咳……不过她现在还不能这么直接地表现出来,系统那边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下的。
虽然朱悦的事情让系统找到了烦她的借口,但七月底,尔弘文的好感度满值也让凌穗岁有了让系统闭嘴的理由。
虽然她没和任何“男主”谈恋爱,但看看这么多满额好感值,谁敢说她不是嫂子系统最优秀的宿主呢?
系统:……
行吧,她是宿主,她说了算。
凌穗岁其实没去刷尔弘文的好感值,他突然给她送了一百积分,里面也有运气不错的成分。
之前,凌穗岁把他推荐给《风雷激荡》的导演,算是兑现了游戏拍摄时给尔弘文画的大饼。
那时她还以为,以尔弘文的性格,他对他的好感度这辈子都不可能满值,但没想到这家伙和风雷的导演竟然很合拍。
在自己的舒适题材,遇到默契同频的演员,这位个人风格强烈的导演来了一次极为尽兴的发挥。
夏天看过他们的成片,只能说喜欢的人会很喜欢,讨厌的人会觉得它是一坨*,普通观众走进电影院会浪费两个小时。
但他们的运气非常好——这部电影送到了威尼斯电影节,恰巧就遇到了喜欢的评委。
虽然关于电影的争议有点大,评价也过于两极分化,它没能入围主竞赛,但入围了地平线单元。
这个单元的含金量仅次于主竞赛,而且重点鼓励电影的实验和创新。众所周知,艺术领域的“创新”,向来是一个概念非常笼统的词汇。
几乎是威尼斯那边的入围片单一出,尔弘文的好感度就立刻到账,似乎有半点的延迟和耽误,就要显得他对凌穗岁有私人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