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宣传的内容都宣传完了,接下来就是现场观众互动。
别的电影可能有安排几个托,借着“观众”的名义疯狂输出彩虹屁,但唐冰没搞这些。她对电影质量有信心,也敢回答真实的观众提问。
唐冰做了充分准备,甚至连会被挑剔的点都想好了如何回应。但前面点的几个观众吧,比起电影内容,她们更关注凌穗岁本人。
什么刁难啊,批评啊都是不存在的,只剩下吹凌穗岁的一百零一种方式了。
嗯……在首映礼之前,还有黄牛卖入场名额,开价都到了五位数。不管别人管不管,反正唐冰听说这件事后就清理了一波现场工作人员,又审核了一遍名单,现场真观众的浓度还是比较高的。
不过,看完电影之后被凌穗岁原地圈粉什么的,这也没办法啊。
唐冰看了眼凌穗岁,后者做出无辜的表情,魅力太大不是她的错!
——玩笑归玩笑,凌穗岁还是认真引导了观众的提问方向,希望大家多关注电影内容,别再问她本人的事情啦。
观众A:“我想问唐导,有影片解析的up主说最后的器乐声其实是平阳昭公主葬礼上的鼓吹,请问您是想表达这样的内容吗?”
“关于太阳落山了这句话的理解,是代表她的将军生涯走到尾声,还是她生命的终结呢?”
唐冰回答:“电影完成时,如何解释它的权利就不属于我一个人,每个观众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我不去破坏任何的可能性。”
“但你要提到鼓吹,那就不是了。真正的葬礼鼓吹是很盛大的场面,古人事死如事生嘛。其实我想过要拍三娘的葬礼,但后来放弃了。”
“啊,为什么呢?”
“因为预算不够啊。”唐冰坦然回答,“公主下葬时要有前后部羽葆鼓吹,羽葆是一种羽毛的装饰,这个道具必须要定制。而且七首军乐已经失传,想演奏就要请人专门作曲,葬礼上的乐工还要穿专门的衣服,这是很大的场面。”
观众很遗憾:“那会有下一部吗?”
唐冰摇头,下一部还怎么拍?事实上,除了葬礼外,《昭将》几乎把关于平阳昭的史料记载全拍完了。
如果要沿着时间线拍续作……那就是纯想象,和平阳昭本人没多大关系了。
观众B:“唐导,我很喜欢您的女性叙事角度。我还在读高中,特别想考电影学院的导演系,我能听听您在这方面的经验分享吗?”
唐冰:“如果你是说‘女性叙事角度’,很遗憾,我并不知道这个词汇具体代表的意思,有什么特定的含义,这方面我也还在摸索。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我只是拍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女角色,就得到了这样的评价。”
凌穗岁低头,努力控制住自己的表情变化。
这个回答方式……也算是“致敬经典”了。
几个观众问完唐冰,话题又转到了她这里。
凌穗岁被问到了很多表演上的细节,最多的就是“拍摄xxx时你在想什么”。在这些问题上,她基本背诵剧本笔记上的内容,再加一点点的现场回忆。
有人提到:“网上有人说你是最会拍打戏的女明星,随便几个动作就断了很多女演员当刀马旦的梦想,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打戏是怎么练的吗?”
凌穗岁先是说:“额,我觉得在表演上很难加个‘最’字,因为这不是可以量化的东西。然后我希望我的表演是能让大家看到打戏的魅力,让更多的演员和导演参与进来,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而不是把别人拒之门外的作用。”
这不是客套话,凌穗岁是真希望内娱打戏能从此卷起来。一个人做蛋糕,和一百个人做蛋糕的效率能一样吗?只有打戏越来越受重视,她之前投入的努力才能发挥出更大价值。
她可不怕被别人比下去,有竞争更能激发她的动力。
首映礼时长有限,本来主创都要走了,硬是在现场观众的不舍中多留了一会。
最后一个问题,观众问凌穗岁:“如果你穿越成李三娘,你最想做些什么?”
哦?唐冰挑眉,这个问题不太好答啊。
凌穗岁脑子里闪过很多答案,但有些绝对不适合说出来,她大概停顿了一秒钟。
考虑过后,她说:“我会想办法留下名字。”
很好,这就又切合电影的内容和主题了,她真是个宣传小天才。
走出放映厅后,唐冰问她:“你第一反应真是这么想的?”
“……当然比这个目标稍微高一点啦,就高亿点点。”
凌穗岁和唐冰对视,瞬间就读懂了对方心中的念头。
要是真能穿越,谁会乖乖给李渊打白工啊?
——不愧是师生组,想到一块去啦!
第165章
剧还没拍,就提前锁定六亿广告收入
《昭将》上映十五天后,内地票房破三十五亿。在这期间,《昭将》共有三次票房逆跌,目前猫眼预测总票房能达到四十亿。
海外还没上映,不过香江等地的票房情况已经出来了。《昭将》在内地当了十几天的票房日冠,在香江依旧是票房冠军,凌穗岁在ig上发的粤语宣传视频点赞留言数量都很高。
身为粤省人,这是她自带的语言技能。
毫无疑问,《昭将》是一部很成功的电影,凌穗岁也收到了很多电影项目邀约。这里面不仅有内地的,还有香江的、好莱坞的,不过她都没有表现出太强烈的意愿。
童晓曼尊重她的决定,但身为合伙人,她总要知道原因。
“好莱坞那边我能理解,一些边边角角的角色不值得你特意腾出档期去拍……但递给你的电影剧本里,有很多都是女主角,而且剧本还不错的,这些也不考虑吗?”
很多人都以为,在《昭将》过后,凌穗岁以后肯定会专注拍电影。她会拍天线的《完美人生》,那是因为提前签了合同,天线视频赚大了。
毕竟,按照常规的圈内鄙视链,“电影咖”肯定比“网剧咖”高贵。《昭将》这种现象级大爆作品带来凌穗岁的知名度飞升,和游戏都不是一个档次。
但凌穗岁并没有表现出对电影圈的热忱,起码童晓曼觉得没有。她的重心似乎依然放在电视剧,比起递给她的电影剧本,她更关心自己之前买的ip。
凌穗岁坦诚回答:“剧本很好,找我演的也都是女一号,但这些剧本里的女一号根本算不上‘女主角’。”
“我指的不是番位,是这个角色在剧本里有没有完整的故事线,她的存在是否有独立意义,还是说只是为了男主角服务的工具。”
“人物塑造完整的,无论什么番位我都会考虑。如果人物残缺,把我名字放在第一位又有什么用?我都混到今天了,要是还需要用‘一番’来装点门面,那也是挺失败的。”
凌穗岁摊手:“如果没有合适的,能塑造一个完整女主角的剧本,我还是演电视剧吧,至少在这个领域我们已经能掌握话语权了。电影圈什么的,我们以后自己造饼混进去,不必急于一时。”
网剧圈都有这么多资源咖,电影圈就更别说了。凌穗岁为了拍《昭将》付出多少心血,才升到华语电影女演员票房排行榜第二位,难道就是为了给男演员抬轿的吗?当然不是啊。
她知道女本位的剧本少之又少,也并不指望男导演、男编剧能有什么好作品留给她。
这不仅是内娱的情况,全世界都是这样。所以,她已经有了自己造饼的决心。
凌穗岁的决定得到了唐冰的大力支持,唐冰得意地和她说:“我早就知道,你的性格像我。”
“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偏偏有人死活不相信。现在我做到了,以后就看你的了!”
嗯……如无意外,这个“有人”应该是指齐萱老师吧。
凌穗岁摸摸鼻子,没有掺和这个话题。大人的事,让大人们自己解决。
她更关心唐冰之后的安排:“老师,你接下来不打算再拍电影了么?”
“不知道,有灵感就拍,但目前暂时没有特别强烈的创作欲。”
虽然《昭将》的票房盈利看着就让人眼红,但唐冰对这件事看得很开。
想拍就拍,不想拍就算了,都混到如今这种地位了,图的不就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么?
老师已经完全拥有躺平的资本,凌穗岁在心里向她看齐,在现实里还需要继续奋斗。
过了春节档,《完美人生》的男主还没定——这里的没定不是指找不到人,是指想来的人太多了,天线根本挑不过来。
不过《完美人生》是全程围绕女主成长的故事,男主选谁倒不是很重要。比起这个,平台的心思更多花在了招商上。
如果说游戏的大爆可能是运气,凌穗岁拍桃花时,很多人还在观望,毕竟“顶流”年年有;那《昭将》的高票房就已经充分证明,她的成功不是偶然,观众就是喜欢她,愿意为她买单。
所以,当她的待拍剧招商时,整个过程顺利到不可思议。
娱乐圈没有春节假期,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明星。短短半个月,天线就谈了五十多个品牌合作,提前锁定将近六个亿的广告收入。
六亿,已经足够覆盖整部剧所有的拍摄成本,甚至还有不少盈余。相当于这部剧还没开机,男主还没定,只需要喊一句“主角是凌穗岁”,就已经让天线赚到大钱了。
这也就是凌穗岁心态够稳,足够自律,该看的剧本照样看,该和编剧聊天讨论的照样不落下——尽管她不做这些事,在片场背12345,大家也只会夸她凌老师太敬业了,太努力了,她每天都坚持亲自到场拍戏诶!
这种事听起来很荒谬,但只要想想平台能稳稳到手的六个亿,又觉得不是不可能。
反正只要播出就有得赚,拍得好不好都有人买单,就算口碑滑铁卢了还有粉丝控评洗地,平台和艺人又怎么不会“恃宠生娇”呢?
当然,想得通其中道理,不代表凌穗岁认为这样是对的。当她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观众对她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她就得拿出更高的水平。
《完美人生》的开机时间在二月底,凌穗岁已经对剧本烂熟于心,和编剧讨论过好几轮了。而男主角的人选,也终于在开机前一个星期定了下来,是陈越宁。
其实他挺想来,不过他的经纪人刘寿在《完美人生》和谷思则的电影饼之间犹豫了好久。
是的,谷思则的人脉圈肯定包括华彩影视,他给出的角色邀约还是男二号。如果要按戏份占比,比完美这边的男一号还略高一些。
一边是流量和国民度双登顶的大女主剧镶边男主,另一边是豪华卡司配置的电影男二号……刘寿纠结了半天,最后问凌穗岁,他们能接受现在的剧本,但能不能平番?
凌穗岁:……
不是,接近七三分的剧情(配角另算),到底从何平起啊?刘寿不是疯了吧?
她是不喜欢撕番,不代表软柿子好拿捏。
凌穗岁一时没反应过来,还是张玟提醒她,华彩那边在意的不是当她二番,而是还有谁当过她的二番。
往前数一数,游戏的二番是傅凝云,不过当时凌穗岁还没爆,所以这个不算;能拿来当参考的,就是李明煦了。
哦,凌穗岁明白了,如果陈越宁和李明煦都是她的二番,两个人就不可避免会被拿来对比,甚至是捆绑,行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
但是吧,这是男明星之间的事,和凌穗岁又有什么关系呢,影响不到她的咖位就行。
她拍每部戏都会尽好自己当一番的责任,至于二番男演员,让他们各凭本事吧。
她让张玟给刘寿那边回复的内容比较委婉,但核心意思是番位的事没得商量,能演就演,不能演就算了,有的是人想演。
就算是陪跑候选,都有数不清的男演员空着档期等待机会。凌穗岁的咖位肉眼可见地飞速上升,很多人心中有预感,以后想和她搭戏的难度会越来越高,现在都算是easy模式啦。
番位的小小争议并没有影响到凌穗岁和陈越宁的关系——毕竟利益纷争在娱乐圈太常见,明星们都默认交给经纪团队去谈。如果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以后大家在圈里还见不见面啦?
最后,还是陈越宁劝刘寿算了,番位的事也就粉圈计较,观众心中自有定夺。
李明煦明显是冲着流量生去的,他和对方发展路线不同,两部剧的题材和受众也不同,哪个角度都不算“竞品”。
最重要的是,他的演技绝对能壁了李明煦。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凌穗岁的好搭档,和李明煦那种要抱大腿,全靠花带生的废物不一样。
嗯……娱乐圈到处都是鄙视链,男演员之间当然也不例外……
陈越宁接了这部剧,和凌穗岁打了好几天的视频电话。
毕竟是多年的好朋友+老搭档,两人很快就找回了大学时的默契。客观来说,如果只考虑表演方面,陈越宁确实是凌穗岁合作过最省心舒适的同事。
除了剧本内容外,他们还聊了选角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