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雅涵不认为他们能成功——节目越简单,对人的要求就越高。且不说凌穗岁和流量们拉开的文化内涵差距,这种细腻温暖的女性视角,不被“时代潮流”裹挟的独立坚定,也是别人很难模仿的。
林雅涵吃完外卖后,节目里的话题已经聊到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正是因为第一期聊过这个,已经看过节目的嘉宾们正在发表观后感。
虽然北美和华国的文化环境有很大不同,但在女性总是被固定标签束缚、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影视作品更看重性缘关系这一点,达成了整体上的相似。
说到性缘关系,海蒂还提了一点。
“你们有发现一件事吗?在绝大多数的女性向作品中,女主角配偶的社会地位通常不低于她,比她更高也是普遍情况。”
“我发现自己之前在创作时,也会下意识遵循这样的规律。如果女主角是公主,那她就应该配王子,即使是忠心耿耿的骑士,也应该在之后的剧情中取得更高成就,平民绝对不在考虑范围内。”
“这听起来是个很幸福的女主角,但如果换成男性向的作品,男性很少对主角的配偶有社会地位的要求,他们只在意她是否年轻漂亮。”
海蒂:“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因为我们默认女主角的性缘关系会对她产生更大的、全方面的影响。如果公主变成了平民的太太,她的社会地位就下降了,但王子娶了平民出身的王妃,他还是王子。所以是否可以得出结论,哪怕在女性向的作品中,只要女主角拥有了性缘关系,她的社会地位就会以配偶男性为参照标准?”
“这种观念对女角色非常不友好。”奥斯汀接话,“我认为,女性选择伴侣的自由,应该是‘今天吃什么’的自由,总之,是类似这种独立人格拥有完整选择权、不受外界评价干扰的东西。”
“她不会选择瓢虫、赌鬼、就像人不会主动去吃馊掉的饭。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她想吃什么都可以,想找什么样的伴侣都可以。”
凌穗岁:“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我觉得这个比喻还不够准确。因为人必须要吃饭,而伴侣对女性未必是必需品。如果用‘想吃什么零食’的自由,可能会更贴切些。”
“你说得对。”奥斯汀愉快地接受了凌穗岁的建议,“是吃零食的自由,正餐之外的消遣。这是我理想中对待爱情最好的态度,承认自己有这方面的需求,享受这个过程,但不由它定义我的人生。”
“这或许是未来的流行。”布雷萧在旁边说,“我认可你们的逻辑,但观众不会想那么多。而且,在人们的常规印象中,更贵的零食也许更健康,即使是付出更高昂价钱的心理作用,它在口味上也会更胜一筹。”
“两件事的主动权和目的性还是不一样的。”唐冰指出,“如果是两个品牌的薯片,分别售价五块和五十块,你可以认为五十块的更好吃,但如果想选择五块,也不用担心这包薯片拉低了你的身价。毕竟它只是你的附属品——我们需要的是在性缘关系中,以女性为中心和本位的态度,这是影视作品中比较欠缺的东西。”
她补充了一句:“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都去选择五块的薯片。贵的不一定更好吃,但便宜货也许处处是陷阱。注意看看配料表和生产日期,留心广告和实物的差别,别被‘包装’所欺骗。”
林雅涵对她们的讨论很感兴趣,她露出了微笑,甚至有几分隐秘的爽感。
原来,这种评价、物化、衡量性价比的感觉……真的很容易让人产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啊。
虽然唐冰刚才反驳了布雷萧,但她也提到一点:特立独行,也许会成为伟大的开创者,也可能会因为逆潮流而被淹死。
如果赶上影视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资本会更厌恶风险,倾向于复制从前的安全牌,这也是作品高度同质化背后的重要原因。
因为这一桌人集齐了影视行业的台前幕后,所以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影视作品是要引导某种思想观念,还是顺应观众喜好的选择?观众的喜好会被近期的流行作品改变吗?
这几个问题被抛出时,林雅涵调整坐姿,全神贯注。
在这两个问题上,凌穗岁没有给出明确的立场,或者说,她认为引导思想和顺应观众喜好并不是那么冲突。
在她看来,观众喜欢的并不是特定的题材或情节,而是想要在影视作品中,以角色的行为实现某种心理投射,从而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我举几个例子,如果按照需求来划分影视作品,甜宠剧的核心是满足被爱的幻想,复仇爽文是满足恶有恶报的朴素正义观。当涉及到现实因素时,无论是学业问题,职场问题,还是婚姻问题中的婆媳、出轨、打小三,都是观众把对于现实的无奈,寄希望于影视剧的主角中得到解决。”
“我认为,分析一部影视作品成功的原因,还是要着眼于它满足了观众哪部分的精神需求。如果只知道模仿情节和某个桥段,走上同质化道路,是一种相当偷懒,也没什么意义的行为。”
她接着说:“我们可以批评有些甜宠作品是在无限拔高男主的同时矮化女主形象,但不应该指责它的女性受众有被爱的需求。我在华国算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女演员,我一直在想,我的作品能为观众带来什么?只是单纯的爽和甜,看过就忘的快餐式娱乐吗?这样对我很安全,但似乎有愧于观众对我的信任。”
“我享受到了公众人物的红利,所以也应该多承担一点社会责任。创新是很有必要的,谁也不能否认影视作品对观众思想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创新也可以建立在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的基础上,两者本质并不对立。作为演员,我一直在两者之中寻找平衡。”
布雷萧:“我看过你的桃花灼灼,这算是你在这方面的实验吗?”
“那时的想法还比较简单。”凌穗岁真诚道,“徐芳菲是一个被爱意环绕的角色,她被爱需求的满足不单来源于爱情,也来自亲情和友情。所以她更自信,更快乐。”
“观众也更喜欢她。”布雷萧替她报出了数据,“据我所知,在华国市场,桃花灼灼的播放量是同类题材网剧的第一名,至今还没有人能打破它的记录。”
凌穗岁谦虚地补充:“只是这几年——以前影视作品的播放量统计方式不一样,平台和政策都有很多变动。”
“我很欣赏你在这方面的思考,创作者要明白观众的核心需求。”
布雷萧吐槽:“很多平台倾向于安全牌,但我个人不认为这是好方法。跟风在我看来才是最危险的,以影视作品的制作周期,谁知道等它播放时,流行风向会变成什么样子?”
对这一点,唐冰和凌穗岁感触更深。内娱还很喜欢改编ip,那这个周期就会拖得更长,也许某本小说连载时的梗很火,等到几年后拍摄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屏幕里,几人针对这个话题持续展开深入讨论,还聊得越来越嗨了。对影视行业相关从业者来说,这期简直是干货满满,看到就是赚到。
林雅涵一直在看,还边看边做笔记,还圈出了一些重点,想之后向凌穗岁请教。
此时她有点后悔自己没怎么重视练英语,比起看节目组配的字幕,她更想听懂她们原汁原味的谈话,万一哪些单词和句子在翻译上有偏差呢?
毕竟,她们的聊天内容夹带了很多专业名词,思维也很跳跃。光是听——看她们说,林雅涵就觉得有点辛苦了,凌穗岁还能沉浸其中,主导节奏,实在叫她钦佩不已。
林雅涵用手机连接设备,打印出一张网上流传最广、起床最早的“凌穗岁作息时间表”,贴在了她的书桌上。在它旁边,还有她和凌穗岁的拍立得合照,而且是师姐to签版。
有这张照片,她的幸福程度已经打败了99.9%的岁丝。林雅涵刚得到它的时候,夜里睡觉都想抱着,又担心会被自己压坏了。
看着这些,林雅涵先是陶醉傻乐了一会,又很快提起斗志。
凌穗岁一生要强,岁丝也不遑多让。走到哪里都是top,这才是top粉的自觉。
林雅涵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先拿下本学期的表演系平均绩点第一名。这也是凌穗岁的众多成就中,相对微不足道的一项。
和穗岁师姐的双向奔赴——她来了!
第223章
《只有月亮经过》上映
进入五月之后,凌穗岁的行程格外繁忙。
她主演的电影《只有月亮经过》会在五月二十日上映,而她在四月底就进组了《大侠无忧》。虽然正式开机还没那么快,但她要参与为角色量身定制的武术训练。
为了月亮的宣传和无忧的拍摄准备,凌穗岁不得不频繁往返全国各地。裴学海能允许她“一心二用”,还是因为她本身底子够好,以及她在三、四月综艺录制间隙时,就已经跟着武指提前练起来。
这样一来,就算她五月缺席一段时间,也不影响训练计划的进度。在这方面,凌穗岁早就做好了规划。
月亮杀青已经过去一年,许时龄的普通话有了很大进步。在他的圈子里,他的普通话水平没有对手,但在凌穗岁面前,他发现自己还是带着点口音。
许时龄有点沮丧,凌穗岁安慰他不用着急,港普也很有特色。以后多来内地发展,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会进步得更快。
而且,在内娱男明星里,他的台词水平还不是垫底,至少能排到中上游。
《只有月亮经过》剧组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除了开机日的照片外,几乎没有其它物料流出。电影刚发布海报时,凌穗岁的一头红发就上了热搜。
海报里的她坐在石头台阶上,手里还拿着一瓶酒。她转过头去和男主对视,背景是夜晚,远处有月亮,头顶是一盏路灯,光影效果为海报增添了几分暧昧缱绻的氛围。
她的红发很有攻击性,许时龄的浓颜同样抓人眼球。从这张海报的视觉效果来看,俊男靓女性张力拉满,男主角眼中的深情,和女主角脸上的肆意,更是充满故事感,让人浮想联翩。
岁丝激动地嗷嗷叫,凌穗岁又闷声干大事,悄悄染了头发不告诉大家!
她们本来想大声谴责她,但她顶着一头橘红发的样子,实在是太漂亮了,这谁能狠得下这个心啊?
只需要一张海报,就能让电影官博的转赞评数量疯狂上涨。评论区前排是凌穗岁的单人照片控评图,都是期待电影上映的官方话术,如果按照时间顺序翻,就全是满地乱爬(?)的岁丝,大家已经被凌穗岁的新造型美到语无伦次了。
【老婆,我命中注定的老婆】
【姐姐性别不要卡得那么死TAT】
【啊啊啊啊啊穗岁睡睡我好爱你】
【合理怀疑有人故意打错字】
不止粉圈沸腾,在各平台刷到海报的路人也被凌穗岁的美貌吸引了视线。尽管凌穗岁有多部大爆剧,观众已经很熟悉她的长相了,但正因如此,她尝试新风格时才会引起这么热烈的反响,新鲜感是永不过时的武器。
在小红薯上,已经有无数条凌穗岁的同款发型烫染指南,行动力强的网友立刻就去了理发店,聪明的博主甚至开了直播,势必要蹭上这一口热乎的流量。
尽管有人提醒,海报的背景是黑夜,凌穗岁头上还有灯,和白天状态必然有很大的色差,但也拦不住网友们勇于尝试的热情。她这头橘红发,真是美到大伙心尖里去了。
看到这一幕,有不少家粉丝又悄悄碎掉了。
其实早在去年,凌穗岁连续拿了好几个最佳女主角奖项后,岁丝就逐渐放弃了包括明星微博转赞评、超话热度等数据任务,经过粉运和工作室的沟通,粉圈数据职能组都解散了。
团队既有给她去流量标签的考量,也希望粉丝能轻松一点,对演员的喜爱更纯粹一点。现在的凌穗岁,已经有足够的底气这样做了。
霸榜三年多的顶流主动“退位”,这个过程还算平静,连黑粉都默认了以她的实绩不需要再去比这些。虽然还没有哪家敢去实验岁丝的战斗力是否还一如往常,但关于“顶流”这个称号,却是掀起了一轮的腥风血雨。
有好几家撕得火热,从去年撕到今年,小表格做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没有谁能像凌穗岁那样,获得内娱粉圈的一致认可。
毕竟,顶流的位置不是靠吹,而是要靠实力坐上去的。既然和别人拉不开断层差距,那谁会认你?
谁都没想到,那边的“顶流”之位还没吵出个结果,凌穗岁的超强影响力又席卷全网了。只凭一张海报照片,就能让“红发”成为互联网大热门,带有这个tag的图文阅读量猛涨。
在如此可怕的流量面前,还有谁敢说自己是“顶流”?谁想坐这个位置,就得先对标凌穗岁的星光,她把标准和门槛拉得太高了!
菜鸡互啄的几家寻思着,这个称号不能让给对家,索性还给凌穗岁算了。让她当着,大伙都安心,毕竟她的实绩已经断层,和自担又没有竞争关系。
岁丝:……
啊?她们都已经躺了,怎么顶流的位置又回来了?
原来又是正主带飞,那没事了,大家早已习惯凌穗岁的优秀。
《只有月亮经过》在五月二十号上映,那天是周四,学生和打工人都不放假。饶是如此,电影的预售票房还是一路猛涨。
最开始是岁丝发力,后面几轮小爆发就是经过片方的营销宣传后,路人粉和观众进场了。
今年五一档的电影票房不太景气,连带着《只有月亮经过》的贴片广告都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没关系,线上预告片的传播力度很强,官豆有条视频的点赞量都破千万了!
盛世公司对这个数据大为震惊,凌穗岁和团队却习以为常。点赞破千万,在凌穗岁的出圈视频里也就那样吧。别家能吹上天,在她这里都排不上前三名。
这条视频是预告片的片段,女主角乔欣彤在派对中心跳舞,自信张扬的模样引得全场喝彩。她只需要勾勾手指,男主林佑谦就不由自主向她靠近,被她贴身跳了一段双人舞,又在两人距离拉近,即将接吻时将他推开。
短短十五秒,不止男主被女主的魅力征服,网友也被迷得神魂颠倒。底下热门评论都是“原来这就是钓系美人”、“风情万种终于具象化了”、“只恨她撩得不是我”。
更有人说,她平时根本不理解这种色令智昏的剧情,觉得都是编剧强行降智,直到乔欣彤闪亮登场——代入凌穗岁那张脸,任何万人迷情节发生在她身上都是合理的。
明明还是这副观众熟悉的皮囊,她却能轻松演绎出别样的风情和魅力。网友为她着迷,同行只想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为了演好这场戏,凌穗岁提前练了一个月的舞。只有真正手到拈来,融会贯通,身体在镜头前才会从容放松,才有如今的大放光彩。毕竟世界上可没有那么多运气好的事。
付出当然是有回报的,她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被向言初和池嘉夸奖“可以录一条舞蹈直拍”,绝对能吸到不少爱豆粉垂直入坑。
——直拍确实是录了,盛世打算作为内地票房破五亿的福利放出。只要票房有五个亿,片方就能分到接近两个亿,扣除掉纳税和宣发成本,也算是小赚。再加上香江票房,流媒体再赚点,零零总总加起来,收入就能达到预期。
在五一档期前,盛世觉得问题不大,但五一档遇冷之后,盛世的心就悬起来了。还好还好,月亮的六千万预售票房又给他们重新注入了信心,而且这个数据还有得涨呢!
只要大盘冷的不是他们,盛世才不管同行死活。这六千万是观众对凌穗岁沉甸甸的信任,没有比真金白银更实在的号召力了。
五月十九号,凌穗岁在《大侠无忧》剧组训练,助理告诉她,《只有月亮经过》的内地预售票房已经有六千五百万了。
虽然比不上《昭将》当年的架势,但题材和档期都有很大区别,首映还是工作日,这个成绩已经非常好了。至少,盛世那边特别满意,觉得这部电影肯定能达到五亿的票房预期。
对于月亮的票房,裴学海也很关注,毕竟他这部电影的主演就是凌穗岁。就算他对无忧的票房没有太高预期,但要是能赚到更多,谁会嫌钱烫手啊?
在多方抱着不同心情的期待下,凌穗岁主演的第二部 电影正式上映了。
根据平台实时数据,截止到晚上十点,《只有月亮经过》首日票房破亿。同时,这也是继春节档之后,本年度第一部 工作日单日票房破亿的电影。
关于它的反馈和影评,很快在社交平台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