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影片已经过了热映期,后面几部吊车尾的也基本没有逆袭希望了,这些新增排片都由功夫和喜剧电影平分。
目前这两部打得很凶,喜剧片先上映,在总票房上占领先优势,但功夫的日票房已经在首周末连超三天,就看工作日的表现如何了。
如无意外,今年暑假档冠军就要在这两部作品中诞生,七月的大盘没有现在火热,领跑七月的悬疑犯罪电影,上映后口碑不如预期,目前累计票房才九亿多,完全不是它们两个的对手。
目前,购票平台对《功夫大师》的票房预测在18-20亿之间,比起媒体超前预测结果,称得上是大幅增长。
内地形势一片大好,海外市场更是直接起飞。北美上映首日就拿下了五千万美元,首周末票房高达1.3亿,照这个走势,有望成为年度前五。
华国和北美是迪兰德重点关注的两大票仓,首周成绩都顺利达到预期,还超出不少。
这两个地方稳了,全球票房基本就稳了。更何况,各个国家地区的票房表现都不错,其中东南亚国家的票房还完全超出了迪兰德预料。
虽然这些地方的票房成绩和重点票仓没得比,但也要看和哪些数据相比。
对比往年的,《功夫大师》遥遥领先,对比迪兰德投入的营销成本去计算回报率,那更是不可思议。
业内人士都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李茉这个角色更能带给亚洲人一种文化认同感,《功夫大师》给她安排的剧情很欧美,但凌穗岁的呈现很东亚,她找到了这其中微妙的平衡。
另一个原因嘛,就是凌穗岁自带的路人盘了。
别看她“走向国际”时主要在好莱坞拍戏,参加的电影节也是欧三,但她在整个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可不低。在奥奇、天线等视频平台的海外版本里,她的作品在诸多东南亚国家中,都是出口剧播放量史冠。
这项成就已经保持了很久,奈何凌穗岁身上的光环太多,即使是粉丝,也不是人人都知道……
讲道理,这不能怪岁丝对凌穗岁不上心。毕竟对凌穗岁来说,这就是顺手的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各地传来的都是捷报,不过因为刚上映没多久,迪兰德官方肯定不能提前开香槟。
然而,功夫的导演已经很激动地私下联系了凌穗岁,让她做好拍摄第二部 的准备吧。
不,不止第二部 。按照这个票房走势,只要不出意外,新的超英宇宙就要诞生了!
凌穗岁很淡定地表示知道了。她在通话中表现得云淡风轻,挂了电话后,整个人长舒一口气。
还好还好,肩膀上的担子总算能先卸下来一半了……天知道,在等待上映的这段时间里,她这心情坐了好几次过山车呢。
她本来想吃顿火锅庆祝一下,不过整个八月都是电影的战场,她还是安静等待结果吧。现在就庆祝,等于主动调高自己的期待值,这不是什么好心态。
而且,拍不拍续集不是导演说了算,和迪兰德的合作肯定还是以合同为准。
和这种体量的电影制片大厂进行片约谈判,凌穗岁是一点都不敢大意,否则很轻易就会被拿捏。
她列表里的好友们再一次发来祝贺,亲戚朋友们想要的签名照角色图变成了李茉,《功夫大师》的相关周边已经售罄,凌穗岁又收到了代购请求。
这个她是真帮不上忙,迪兰德是个巨无霸企业,制片和周边销售业务压根就不重合。她自己收藏的,也只有从剧组顺走的拍摄道具而已。
咳,这个也是超英片的老传统了……反正下部电影肯定会换新的,折扇可比什么盾牌啊、铠甲啊之类的东西便宜得多。
凌穗岁这段时间全球到处跑路演,和功夫的主演们聚了很多次。
电影形势大好,最赚钱的是迪兰德,吃到红利最多的是凌穗岁,不过其他演员也跟着收获了知名度超高的角色,这种事情是不分主配角的番位,全靠个人发挥的。
虽然《功夫大师》里没有爱情线,但这几天还是出了热门cp,就是李茉和艾米扮演的高级调查员米歇尔。
米歇尔,她从刚出场时就对李茉的身份抱有怀疑,是她拆穿了李茉,是她发出那句“你能保证会成功吗”的质问,但也是她在打团战时,第一个坚定地表达对李茉的支持。
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因为那时李茉是正确的,而她会支持正确的一方。
比起具有鲜明成长线的李茉,米歇尔的设定有点偏工具人,这也是很多超英片里的配角通病。
让这个角色被观众们注意到的,除了艾米本人的演技,还有她和李茉之间的互动。
虽然剧情不算新鲜,但她俩的眼神看向对方时,那种只可意会的交流补全了台词上对于二人关系描述的空缺。
而且,正是因为不可言传,所以在这方面,太平洋两岸的网友们磕的还不太一样。
北美这边磕的是“我的魅力终将征服你”,而华国网友磕的是相爱相杀。还有人脑洞大开,觉得米歇尔这个角色很有“妈感”,她和李茉是特勤局的前后辈,这何尝不是一种养成系呢?
凌穗岁把这种说法分享给艾米时,她非常非常惊讶。因为她在演绎角色时,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李茉的妈妈。
嗯……凌穗岁继续给她解释,妈感未必是指具体的母亲,也可以是让人感觉到温暖,特别有安全感的女性形象。
米歇尔的能力很强,而且,虽然她前中期对李茉不太信任,还扯掉了她的马甲,但她在确认李茉并不是大师·李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送她回国。
网友们给出的解读是,这里很危险,米歇尔认为不适合她继续待下去,这是一种保护。
基于此,她所有的批评、指责,都可以理解为刀子嘴豆腐心。妈妈心里是为你好的,但妈妈不会这么直白地表达出来,这更贴合华国人心中的妈妈形象了。
谁都没想到,比起神秘到在电影里压根没露脸的大师·李,艾米扮演的米歇尔倒是在华国网友心中先当上李茉的妈妈了。
艾米还是不太理解这种想法,但她为自己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而高兴。所以,她会自己用翻译软件,去探索中文互联网上关于米歇尔的二创内容。
如今票房走势大好,谁都知道《功夫大师》肯定会出续作。
凌穗岁肯定继续担任主演,功夫2会进一步展开李茉的故事,至于其他演员,就要紧张一段时间,看迪兰德会不会发出新的合作邀请了。
超英片通常不会更换角色演员,但很可能直接换角色。除了已经确定领盒饭的反派,在第一部 里出现过的角色,第二部还会不会出场,还能有多少戏份,就真的很难说了。
从剧情来看,身为高级调查员的米歇尔很适合接着在第二部 出现,可惜目前她们都不知道功夫2要讲什么样的故事,会不会有新的调查员空降——从各种层面的。
毕竟,打江山要冒风险,坐等吃红利又不用。这种事情不仅发生在内娱,放眼全球皆如此。
凌穗岁有点意外,因为从观众反馈来看,虽然李茉的人气拉开了断层差距,但在配角里,米希尔的人气是最高的呀,连她都会担心这个吗?
艾米叹气。好吧,看来凌穗岁不常住美国还是有坏处的,她的消息没这么灵通。
事实上,好莱坞盯着这个大饼的演员,已经多到数不过来了。
第363章
您有一份监制offer
毫不夸张地说,《功夫大师》续作现在是让好莱坞演员们最心动的香饽饽。
超英片在票房上创造过的记录,可以参考奇迹。虽然它现在没落了,但迪兰德又开了在票房上表现亮眼的新系列,超英宇宙眼看着又有新的希望了!
你可以说这种片子不够艺术,但很难否认它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艺术和票房双丰收的电影可遇不可求,即使是顶级演员,也未必每次都能握住一头。
岁丝就一直强调,像《屠龙者》这样口碑票房都优秀的电影,是可遇不可求的现象级,不必强求凌穗岁每部作品都有这种效果,这是不可能的。
《功夫大师》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全球爆火的ip,尤其它还是不需要考虑原作的原创宇宙——这也就意味着,在最好最好的情况下,编剧导演甚至可以为了演员定制角色。
这并非不可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茉的人设就参考了凌穗岁本人。就算编剧没有刻意而为,但在确定凌穗岁出演的情况下,创作时怎么可能不受她的影响。
所以,随着《功夫大师》热映,迪兰德电影公司最近可是热闹得很。
童晓曼才刚和迪兰德那边确认过凌穗岁的档期,就有人爆料了《功夫大师2》的上映时间,是后年的十二月。
看到新闻的凌穗岁震惊了,什么时候拍摄啊?这事还没通知她本人呢。
“明年年初拍摄吧。”童晓曼和她同步了信息进度,“他们的剧本早就写好很多版了,但具体筹备还要时间,这已经非常快了。”
凌穗岁听到耳朵里的是,等《功夫大师》的热映宣传期过去,她可以休息到明年年初。
她是这样想的,却听到童晓曼问:“你年底要参加活动吗?”
“什么活动?”
“其它的就算了,星光大赏肯定要去吧,我们公司和天线合作的比较多。”
童晓曼:“如梦令今年播得特别好,平台等着你去当vip之星呢。往年没剧播,我们还能以没作品,不好意思去领奖为由婉拒。”
她的言下之意,今年肯定不行了。
如果凌穗岁还是个体户,那她给不给平台面子都无所谓,但她不还是丰收传媒的老板之一么。就算她不管事,但她拿分红啊,她有这个责任。
“行吧,我会去的。”
凌穗岁点头,又一口气问:“那除了剧宣,我今年还有别的行程吗?”
童晓曼将平板递给她:“我们筛选后的邀请都在这,你看吧。”
她想去就有,不想去就没有。
凌穗岁对这种状态很满意,她挨个划过查看。
从现在到明年,满打满算也只有四个月了。正经的片约肯定不够时间,除非是临近开机,找她救场的剧组——那得是特别特别熟的人,就不会出现在这里等着童晓曼告诉她,而是亲自找她了。
因此,凌穗岁看到的只有各种活动,还有几个综艺。
“培养功夫演员的竞技真人秀……”她的目光在这里停留,还多看了几眼。
这是奥奇头部综艺,拟邀的选手里有一半都是圈内叫得出名字的年轻艺人,向她发出的邀请当然是导师席。
节目投资规模大,阵容很豪华,正因如此,凌穗岁毫不犹豫就划走了。
在这个时间点,搞培养功夫演员的真人秀……傻子都能想到,这是为了蹭谁的热度。
其实奥奇开出的条件特别好,凌穗岁也愿意给内娱培养一些好苗子……但她实在很难相信一档这么大投资,有这么多当红明星的综艺节目,是真的想培养好演员,而不是为了大肆捞金。
——这是培养给哪个剧组?还是说奥奇打算做慈善?
明知道结果的事,凌穗岁才不会抱有天真的幻想。
凌穗岁不仅不想当导师,连帮他们拍个宣传片都不乐意。这不是有没有空的问题,是她打心眼里不愿意配合这种事情。
而且,说句让人丧气的话……就算奥奇是真心想做好节目,能起到的效果也不大。
几年前她和水果tv合作了《大侠请接招》,虽然制作这档节目的初心只是为了宣传,但从客观上给内娱输送了一批好苗子,比如她公司的林雅涵。
要问到之后?没有之后了。
这个节目最红的学员就是林雅涵,但她这几年最精彩的打戏片段都来源于节目内容。
她最红的剧和武侠无关,演过的打女角色毫无水花——不是她不努力,而是演员有再多真本事,遇上敷衍了事、能力有限的剧组也施展不出来。
别的不说,光是运镜这块,就能难倒无数导演,真以为打戏只对演员有门槛吗。
更惨的情况是,影视剧质量上去了,但没钱搞宣发……“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在互联网信息茧房越来越严重的时代,早就不适用了。
林雅涵的困境不仅是她自己的,也是很多演员的。
真正想搞大制作的戏,就得在选角上让步,有自主选角权的剧组,往往班底不咋样,也不会太有钱……
这就是影视行业的现状,所以凌穗岁才会觉得这种真人秀没有用
内娱没有好的武侠片,功夫片,最大的问题不出在演员身上。
这就是为什么,混出头的演员都倾向于涉猎幕后,或者自己组班底。反正好坏都是主演扛了,如果不把话语权拿到手,就等于把命运交给别人。
凌穗岁全都看了一遍,确认自己对这些活动完全没兴趣,就放心地准备休假到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