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大俗即大雅,荆心怡这句朴素的感慨,恰恰是许多观众的心声。
如果在看电影之前,还有人对这部作品一举拿下威尼斯两个奖项而抱有疑虑,怀疑这是凌穗岁的巨星光环,或者是评审团和她有什么利益往来……
而这些质疑的声音,在大家走进影院,看完这部作品后,就已经随风飘散。
当然,以顶流凌穗岁的体量,肯定做不到“全网零差评”。但个别破防的声音,在观众真心实意的喜爱汇聚成的汪洋大海里,又算得了什么呢。
到晚上十点,《易如反掌》的首日内地票房破亿了。
考虑到凌穗岁的票房号召力,再加上这是冷档期,前面也没有特别能打的作品,所以影院给了百分之三十的排片,而《易如反掌》交出了票房占比百分之六十的答卷。
根据明、后两天的票房预售情况来看,唐冰之前的期望大概率是能实现的。
《易如反掌》可是凌穗岁一人分饰两角,还是她和陈越宁在荧幕前三搭的作品,怎么可能会票房垫底呢,不会的。
唐冰又把票房目标往前挪了挪,如果倒二稳了,能不能争一下倒三呢。
反正《大侠无忧》也是欧三获奖作品,如果要在凌穗岁演过的文艺片里分个票房高低,《易如反掌》怎么就不能当第一啦。
《大侠无忧》是内地票房十五亿,全球票房三亿美金,上映那年同时刷新了武侠片和华语电影出海的电影票房纪录。
唐冰不和无忧比海外票房,她就希望《易如反掌》的内地票房也能上十五亿。
陈越宁想得更美,他觉得最好直接上二十四亿,坐稳倒四——也可以直接说第五,把只有月亮给踢下去。
他很认真地和凌穗岁说:“按照现在的汇率,你的作品全球票房折合成rmb已经有476.08亿了,再加24亿就能破五百,凑个整数。”
“虽然你已经是第一名了,但这个成绩还可以更漂亮些。”
是的,如果算全球票房,凌穗岁早就是华语演员一番作品票房排行榜上的断层第一。
这个实绩大家都认,只有黑粉会上蹿下跳,说内娱明星就该拿内地票房出来比,借好莱坞的全球发行渠道算怎么回事?只算内地市场,她才一百七十多,只能在女明星里排第一,总榜第三罢了。
……嗯,这个“罢了”就用得很有灵性,岁丝也不知道黑粉是怎么想的。这到底是要黑,还是要吹啊?
陈越宁的设想很美好,但凌穗岁觉得不可能。
“能上十亿就不错了。”她说,“首映日是周五,也算半个周末的票房高峰期。过了这周也许能有四亿票房,然后就是周一工作日,能保持住五千万就算胜利。”
陈越宁心想也是,看来破五百亿的小目标,还是要等到《功夫大师2》上映后再实现啊。
他又帮凌穗岁算了一下,如果一切顺利,等到功夫3上映后,她的一番电影票房就能突破百亿美金了。
两人在电话里聊这个,凌穗岁听他在那边念念叨叨,不禁有点想笑。
他们聊到十点半,凌穗岁挂断电话去洗漱。她的作息一向很规律,今晚为了见证票房破亿的时刻,都算是晚睡了。
陈越宁也和她说自己要睡了,但他挂断电话后,继续躺在床上刷手机。
他还特地切换到登录页面,确认自己现在登录的是小号,才放心大胆地往下刷视频,顺便点赞收藏。
这个号大概已经被大数据识别成岁越cp粉的模样,他刷了十条视频,至少有五条都是《易如反掌》相关。
除此之外,还有他和凌穗岁从前合作过的各种作品片段,连毕业大戏、小组作业等这些在《完美人生》热播期被考古出来的视频,也推流到了他面前。
陈越宁正刷得开心呢,忽然冒出来一条#斜线#的剪辑,他翻了个白眼,把这个话题添加到屏蔽词。
真离谱,怎么会有人说应年是“纯元”呢?他怎么可以抢秦娴的白月光人设!
而且,真要追溯谁和凌穗岁认识的最早,那明明是他啊。
陈越宁继续刷视频,这次刷到了今天的路演片段。
他手指不动,注意力在这条视频上停留。
有观众现场提问:“沈蕙没有把钱兰和贾明隔离开,真的是像钱兰说的那样,沈蕙并不在乎贾明这个未婚夫吗?”
“我有一种猜想,会不会是沈蕙想要用钱兰去考验贾明,如果换了个人,他是否还能认出他的爱人。钱兰也是因为意识到这点,才恨上了沈蕙,在最后开车撞飞她?”
凌穗岁明显停顿了一下,旁边的陈越宁也愣住了。
难道这位观众觉得,《易如反掌》还是部充满了狗血情感纠葛,随时会响起战歌的作品吗?
就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你也不能读成哈利波特呀。
凌穗岁委婉地回答:“其实沈蕙是一个非常自我,永远都以自己为中心去考虑事情的人。她只会思考我怎么做,我要得到什么,你应该给我什么,至于对方是否心甘情愿,通常不在她考虑范围内。”
“她也非常傲慢,坚信所有的事情最终都会按照自己计划的那样发展。”
——所以,沈蕙压根就不可能想着给贾明什么“考验”。这种在感情中患得患失,担心对方不够爱自己的思维,沈蕙这辈子都理解不了。
她没刻意阻止贾明和钱兰见面,其实没别的意思,纯粹是安排的时候没想到他。在她的潜意识里,贾明从来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不值得她费心。
在这点上,钱兰其实说对了。在“扮演”沈蕙的过程中,她早就比贾明更了解沈蕙。
至于钱兰最后撞沈蕙嘛……
凌穗岁的回答是:“钱兰并不是故意策划了这场车祸,开车撞人是她情绪失控下的冲动行事。压死骆驼的稻草有很多,她对贾明的感情算是其中一根吧。”
这句话很值得细品,因为凌穗岁用的量词是“一根”。
最后一根稻草很出名,不过如果在稻草堆里么……陈越宁觉得,这是“轻如鸿毛”的高情商说法。
电影拍完了,首映也看过了,陈越宁也早就明白,对这两个女角色来说,男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东西。
偏偏在现实里,凌穗岁似乎也有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还是说,她早就是这么想的了?
陈越宁叹了口气,挨个拆开他面前的五个快递箱。
最近正是吃果冻橙的好时节,他选了这几家口碑最好的,打算挨个尝过之后,选出最好吃的给凌穗岁寄过去。
作者有话说:
陈越宁:每天一个贤惠小妙招(*^▽^*)
第390章
《易如反掌》映后反馈
《易如反掌》上映三天,度过首个周末后,票房情况确实符合凌穗岁的预测。
按照这个情况,光是内地票房,就已经足够让片方收回成本,还有不小的盈利空间。之后再去其它国家和地区发行上映,以及出售线上播放版权,基本就是纯赚。
有网友列举了她出道以来的所有作品,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只要是她主演的,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就没有亏本选项,无非是赚多和赚少的区别。
有同行酸溜溜地说,全内娱——甚至还有好莱坞在内,都把最好的资源送到她面前,任她挑选。好剧本和好项目都是她先挑,她看不上的其他人才有机会。
最好的剧本,最好的班底,最好的演员。按照这种掐尖法,凌穗岁的作品会翻车才叫意外吧。
这话被有心人传出去,虽然在传播过程中隐去了发言者的具体姓名,只说某明星,但还是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波讨论热潮。
有人赞同,说过于倾斜的资源在把凌穗岁捧上神坛的过程中,也抢夺了其他演员的机会;也有人觉得这纯粹是酸话,如何界定“顶级资源”?难道不同的剧本上面,还会像玄幻小说似的,分出天灵地宝的等级吗?
难道,凌穗岁演好的作品就叫顶级资源,你家演砸了的就是“小成本”、“低配置”?严思菱是新人,唐冰是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去欧三,裴学海这几年也拍了新作品,怎么表现就是不如《大侠无忧》呢?
说什么资源过于倾斜……凌穗岁每年才拍多少部戏啊。难道她拒绝过的剧本,以后就不开机,也不会找别人拍了吗?
岁丝总结,人不行别怪路不平,拍不出好作品就暗戳戳抱怨岁皇把你们资源都抢了,有意思吗?自己说出来不觉得离谱吗?
即使退一万步说,每年一部戏的频率都能垄断影视行业的所有好资源,那该反思的也绝对不是凌穗岁。
当然了,以上话题看似破具声量,但本质上依然是少数人的讨论。
要问大多数人的看法……大家压根不关心资源倾不倾斜的,这和观众有什么关系?观众只为自己的喜好买单。
作为观众之一,荆心怡对着备忘录卡了三天,《易如反掌》的影评断断续续写了又删。
随便写点感想当然很容易,但想要在影评赛道脱颖而出,吸引到凌穗岁和其他人的注意,就不是靠明星光环,找营销号推热搜能做到的。
对于网上——或者说局限于某几个小组的议论,荆心怡连切小号吃瓜的兴趣都没有。
为了自己的铁粉人设,她早就将凌穗岁的事业发展历程铭记于心,每个节点都拿出来反复研究过。
要是真有人觉得,凌穗岁的每张好牌从开始就是好的,或者全都来自“老天的馈赠”,她就是运气这么好的天选之女,那这人就抱着自欺欺人的念头过一辈子算了。
反正,这种人注定走不到能影响凌穗岁的高度,没人在意ta怎么想。
至于最开始说酸话的同行,这阵子会不会胆战心惊,担心被凌穗岁查出来舆论源头……就更加不在荆心怡的考虑范围内了。
她这会,正在互联网上搜集《易如反掌》的影评,给自己多找点灵感。
【分享一个布景上的细节!钱兰租的单间里,摆放了不少大牌护肤品和化妆品,衣柜里还有个蔻驰的包。这不算特别贵的东西,但结合钱兰的居住条件,和交换身份后沈蕙能支配的属于钱兰的余额,就能说明她其实是有消费主义倾向的。
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塑造,给钱兰增加一些真实的,立体的特点,其实是增加了她在这部影片里的存在感和分量,让她成为一个不那么完美的“游戏受害者”,不然易如反掌就很容易变成沈蕙的变形记solo,钱兰只是为她提供契机的工具人。】
【易如反掌有很多精彩的名场面,我最喜欢的是沈钱初见。这场真的非常非常有意思,是我的三刷动力。
先从拍摄手法上说,导演的打光就非常偏心沈蕙。两个角色面对面坐着,钱兰那边有点暗,而沈蕙的头发丝都在发光。
注意,这里我们看到的镜头语言,就是两人眼中彼此的样子。
视觉会带给人心理暗示,面对这样的沈蕙,再结合两人的身份差距,钱兰很自然就会觉得自己矮她一头。那么沈蕙呢,她心里会有优越感吗?
我觉得是没有,因为优越感是一种建立在对比之上的情绪,而沈蕙的傲慢程度已经是next level,她不会拿自己和钱兰对比。
沈蕙看向镜头的眼神,是观众在钱兰的角度感受她的注视。
这里凌穗岁演的特别好,轻视是很容易被察觉的情绪,但她看钱兰时非常认真。而这种认真并不意味着她的尊重,她在打量,在审判,在评估对面的价值。
她看的很认真,想的也很认真,钱兰可以是值得她留意的商品,股票,投资项目,但肯定不是和她平等的“人”。
所以钱兰会觉得别扭,会很不安,但这种视线又不带明面上的轻慢羞辱,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落入了有苦难言的境地。从这里开始,沈蕙就在精神上打压她了。
打完棍棒,沈蕙又给了颗甜枣。
沈蕙先在她心里建立起自己高人一等的地位,又主动放下身段,说话的语气很温和,笑起来也很亲切,给了钱兰“折节下交”的心理暗示,让她在感到受宠若惊时,对她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短短几分钟内,两人就完成了心理博弈,精通此道的沈蕙大获全胜。
初见时她这里的技巧有多高明,结局时草率地被车撞飞就有多讽刺。“易如反掌”真的是个非常贴切的电影名,它可以用到电影里的每个情节,随时随地来个升华,太牛了。】
【看到有人说,如果沈蕙没有被钱兰开车撞,那她要做到什么程度,或者什么场面让她觉得玩不下去了,她才会认输,接受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家族的托举,她的财富和地位也来源于投胎的运气成分?
我觉得这个问题就错了,首先以沈蕙的性格是不可能认输的,她对这次“变形记”的概念一直是个游戏。如果游戏卡关了,过不去了,玩家无非三种选择。
第一种就是反复想办法通过,升级打怪积累经验,第二种就是氪金变强,第三种直接弃游不玩了。就算哪天沈蕙放弃,她的心态也是弃游,而且她不会认为是自己菜,绝对是游戏公司设计有问题。
而且,在打游戏的过程中,沈蕙一直在调整属性。最开始她用钱兰的身份去投简历,但她完全看不上那点薪水,后来她回到小县城准备创业,薅几个钱家人的免费劳动力,这里都可以算是钱兰的初始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