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道:“周大人只是不喜欢棉花,却也不会因此牵连我的功名,大家放心。”
意思就是,棉花之争还在继续,周大人依旧觉得士族贵族不应该用棉。
可他对事不对人,不会因个人好恶,影响林元志州案首的名头。
周大人,还真是复杂啊!
安丘县众人松口气。
没事就好!
周大人虽然眼光不行,但气度不错啊。
眼光不行。
林元志为周大人抹把辛酸泪。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周大人才能如实说出自己是喜欢棉花的。
或许真的要等百姓们够用之后再说。
但天底下的百姓那样多。
他们手头的棉花却只能种在曲夏州一带。
陇西右道五个州府,只有两个地方能种,再往南边,便栽不活了。
纪大人说如今的棉花种不适合内地。
按照这样的进度,周大人很难说真话了啊。
曲夏州州城的棉花之争,一时半会不会落下,但学生们的考试还要继续。
林元志果然跟他说的一样,周大人并不介意他的看法,所以接下来的院试风平浪静。
等结果出来,安丘县十位崭新出炉的秀才,再次震撼整个曲夏州。
安丘县啊安丘县。
你们怎么什么都厉害?
甚至连曲夏州今年的蜂蜜糖都要上市了。
今年甚至还能运来一罐罐新鲜蜂蜜,因为人家把道路都修好,可以运送这样复杂的物件。
翘首期盼的刘掌柜早等着弓春荣他们,眼看着第一批蜂蜜跟蜂蜜糖运来,笑得合不拢嘴:“去年油菜蜂蜜运到江浙一带,十分受欢迎,送到京城那部分也被抢购一空,所以今年东家说了,有多少买多少。”
这个刘掌柜还是安丘县前县令张推官引荐的。
本以为是帮安丘县的忙,毕竟第一笔生意才二十两银子。
做到如今,规模早不止二十两。
弓春荣笑着跟刘掌柜行礼,笑道:“东家喜欢就好,今年差不多要送来十批。”
弓春荣预估了一个数字,若对方吃不下去的话,他们还要再找买家。
从安丘县通往州城的官道已经修好,运送货物非常方便,所以运输不再是问题。
甚至有货商专门跑到制糖作坊,同陶娘子做买卖。
但陶娘子想了想,还是让弓春荣押送一批货物到州城,先看看刘掌柜这边的意思。
毕竟刘掌柜提前说想包圆,做生意也有个先来后到。
得知原委后,刘掌柜先是震惊安丘县蜂糖的产量,再感谢陶娘子的信任,之后道:“等我会就去算个数字,咱们再定。”
“说起来,你们蜂糖产量怎么高了许多。”
说起这个,弓春荣挺起胸膛笑:“还去隔壁沾桥县收购了些,他们也开始种油菜了。”
安丘县有的,沾桥县也会跟上。
虽说产量还没上来,可已经有了好的开始。
刘掌柜大喜。
真好啊。
谁会不喜欢蜜糖。
只要这里蜂糖多起来,就会有更多人愿意到曲夏州交易。
这对大家来说,有利的。
弓春荣交完货,又去了趟张推官家里。
张推官见他登门,直接恭喜道:“你们纪县令,不光扬名曲夏州,整个陇西右道,都说他卓然不凡,才略过人啊。”
说到这事,弓春荣也笑。
那当然了!
他们纪县令就是这样厉害。
安丘县十个考生,十人考上秀才的事,自然已经传到本地,听说宋教谕还在家偷偷哭呢。
当了那么多年教谕,这一年考中的秀才,比之前加起来都要多。
他不哭才奇怪呢。
整个安丘县自然格外沸腾。
去年一个秀才,便值得大摆宴席。
今年十个!
甚至州案首都是他们县的学生!
所有人的激动自不用说,反正弓春荣他们出来的时候,听说林元志的家人已经在筹备席面,只等着他回去。
张推官也为他们高兴,到底是自己待过的任地。
而且想到自己在那一事无成,装聋作哑,心里难免愧疚。
弓春荣只是来送纪大人的信件,又给张推官家送了些蜂蜜糖,然后便去找安丘县夫子,以及林元志等人。
他们车队正好把大家给接回去。
不仅是安丘县众人,还有沾桥县的大家。
跟安丘县大出风头不同,沾桥县过来十五个考生里面,只有一个考中,算是之前的水平。
但他们并不沮丧。
有安丘模板在那,他们一定也能成的。
现在看到纪大人派车来接,更是感动不已。
出来的时候三月中旬。
如今再回来,则是四月中旬。
等轰动一时的安丘县秀才离开之后,州城对此依旧津津乐道。
十个秀才啊。
这概率也太高了。
他们家学生,能不能也送过去读书?
那肯定不行,因为人家只收安丘县的读书人。
而且人家读书风气兴起,自家位置都不用的。
用钱买?
别做梦了,那安丘县可是富裕地方,你要花多少钱啊。
说到这时,不少人沉默了。
安丘县,富裕地方。
看看这两个词放一起合适吗。
但细数下来。
每年大赚一笔的制糖作坊。
以及大宗油菜籽买卖,再加上常年细水长流的菜籽油售卖。
这些发展让安丘县与众不同。
没看到人家道路都修了?甚至连最好的农具都用上,就连匪贼也被挡在门外。
所以现在的安丘县,就是富裕地方。
谁能想到一个举人出身的县令,竟有如此才能。
那问题来了,安丘县,或者说纪楚推行的棉花,真的差吗?
真是富贵之家不可用吗?
估计关于棉花的争论还会继续。
但安丘沾桥,以及其他七个县早就做准备了。
州城这边还在考试时,几个地方便在分今年的棉花籽。
主要是沾桥安丘,以及阳顺三县来分。
其他四地先在官田试种,要看看产量,以及种植方法。
毕竟直接推行开,大概是不成的。
但说起来,他们这几个地方,棉花不能多种,油菜却种得极好。
估计也是看到安丘县的经验,所以开始推行。
这样反倒不错,因为纪楚手里的棉籽实在太少了。
去年官田剩下的棉籽,以及从下面收购加起来,也不过三千来斤。
按照现在的情况,顶多种三千亩地。
安丘如今六千多户,沾桥九千多,阳顺也有五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