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活着,就跟数学相关。
最后的附加题,则是几道经典难题,没打算让大家做出来,只是炫技而已。
甚至不仅是炫技,而且是劝退。
看到没,题目这样难,你真的要来吗。
你真的以为理论工匠没有用吗,不要太自大了。
这份试卷的传阅程度,甚至超过了今年的州试。
州试年年有,这个热闹可不多。
曲夏州的数科试卷,甚至传到了外地,谁让它确实在为各地数科证名。
听说不少数科夫子看了,都差点哭出来,纷纷写信回应。
什么截止日期?不知道,我们就是互相交流。
在曲夏州还没走的咸安府安都事,听到州城里不少人在讨论这件事,还口口声声说四位夫子,只觉得神奇。
蔡一繁真的被他们接受了?
还真的被学生们称为夫子?
那试卷上几个刁钻题目,都出自他的手,他数学这样好?
带着这些疑问,他更不敢去见蔡一繁了,就怕对方生气,自己当时没有力挺他在府学任职。
可不去又不成,公务已经办完,下次见面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
安都事去数科的时候,第一眼看到,还是纪楚,纪楚正被喊着批改试卷。
那六十多个考生里,只有二十二个人交了试卷,
这一轮轮的筛选,剩下的二十多个,就是真的想在数科学习的,并且对数科实践课很有兴趣。
不管他们能不能留下,已经证明了,数科不是没人想学,你认为再枯燥的东西,都会找到同好。
说白了,不能发展,只是因为觉得没有前途。
安都事也好奇,纪楚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如果再看不出来,这是纪楚一手扶持的,那他也不用当官了。
不过纪楚下意识抬头,正好看到安都事。
众人见来了客人,正要奇怪,只听蔡夫子道:“安大人来了。”
倔脾气老头撇撇嘴:“听说你早来了曲夏州,也不同我讲。”
安都事心里一松,看来蔡一繁并没有太生气,连忙上前说话,不过如今的蔡一繁是蔡夫子,自然要比之前客气。
可要是太客气,又会显得刻意。
小宋训导并未让他为难太久,在数科,他是最会应酬的人!
有人招待安都事,其他人自然各自去忙。
二十二个学生里,有十五个人是认真答的,不管分数多少,都能通过了。
开卷考试,比的就是这个。
他们整场考试,就是为了挑选出愿意来数科的人。
说起来很卑微,但目的就是这个。
纪楚能给出的东西,绝对会比他们想象的多。
就像安都事想的,数科没有前途,真的留不下人。
可他们真的没前途吗。
纪楚跟蔡夫子对视一眼。
工司给出的来任务,可以开始做了。
改进是一方面,弹花机各地需要又是一方面。
眼看还有两个月,曲夏州各地就要种棉花了。
倒是需要多少弹花机?大家心里都有数。
如果靠着整个州的棉花,还不能让这二十多人吃上饭,那蔡夫子名字倒着写。
懵懂来上学的十五个数科学生,完全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如何。
他们有的是冲着纪大人,有的冲着学有手艺,有的是真爱数学。
还有的人,纯粹不想学经科了,要换个脑子。
但在旁边看着的安都事,倒吸一口凉气。
纪楚说种油菜,油菜已经造福了一州一府。
如今又在暗地里鼓励种棉,估计这又是一大利器。
再加上巧匠蔡一繁,以及这么多文化知识足够的学生。
只怕要带出一批真正的匠人学。
倒是他们产出的工具会如何?
看看蔡一繁就知道了。
他走了,咸安府才知道头疼。
如今他被全力扶持去做这事,又怎么会不成功。
安都事现在才觉得真的后悔。
如果有后悔药,他肯定会竭尽全力,帮蔡夫子进咸安府府学,拼命把纪楚拉过去。
现在,一切好像都晚了。
全都晚了。
第60章
要说蔡夫子没有埋怨过安都事吗。
那倒也不是。
他去年回到咸安府, 不少人都知道他要来曲夏州做夫子了。
那些人一方面不想让他走,一方面又觉得他不配进官学。
就连跟他关系最好的安都事,都是这样的想法, 这让他微微叹气。
也是预料之中的。
所以那会起,蔡夫子就决心自己到曲夏州, 就算带人, 也少少带几个,就怕到时候真的丢人。
谁又能想到, 他不仅被曲夏州官学接纳,还真的招到学生了。
十五个学生, 都是能通过县试的水平,年龄从十八到二十七的都有。
不管大家过来的目的是什么,只要到数科撑撑场面,就不算他这事白做。
这时候再看到安都事,自然毫无怨言。
只当是他确实为难,不再多想。
而且计较那些事总没有意义, 还不如老老实实做好眼前的事。
作为官学夫子, 他要忙的事情可太多了!
其他三位夫子教理论, 他这边可是教实践,是带着大家一起完成工司给的任务。
安都事心情复杂, 看着蔡夫子, 再看着纪楚, 只好稍稍摇头。
他心中的偏见, 确实太严重。
就连安都事带着众人回咸安府, 心情也不算美妙。
不过他带回去的方案,倒是让咸安府户司众人满意。
能以稳定的价格收购油菜,那再好不过。
曲夏州也不会跟他们抢磨油的事情, 看来以后合作会很愉快。
再得知这里面也有纪楚的手笔,有人皱眉道:“能力不错,就是不识抬举。”
安都事并未附和,只道:“尽快把事情吩咐下去吧,让本地磨油作坊安心。”
此话一说,众人领命离开。
而此时的曲夏州,纪楚跟小宋训导刚刚松口气。
数科有十五个学生了!
终于有学生了!
小宋训导都想抱头痛哭,他来数科这样久,学生从来没有这样多过。
至于中间的教导,肯定由三位夫子负责。
他们会把理论跟实践都传授到位,同样会在闲暇时间,编纂蔡先生的书,以及改进弹花机。
最后一项,也会让学生们参与进来。
只有参与得更多,才能更了解数学在其中的作用。
纪楚定然是不会管这些细节的。
术业有专攻,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最适合的人去做。
甚至接下来,他都不用经常来数科了。
毕竟事情很有条理,只要按部就班交下去就行。
小宋训导知道他身上事情多,连忙道:“放心,我跟你不会客气,要是有什么事,肯定第一时间去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