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原因,让咸安府磨油作坊屡屡出问题,就连官府也有些头疼,最后还是再三请求,才去解决麻烦。
“所以他们很后悔,甚至在想,要不要把蔡夫子请到他们府学做事。”左都事直接下结论,“现在愿意了,早干嘛去了啊。”
是啊,早干嘛去了。
现在这样想,肯定已经晚了。
旁的不说,蔡夫子又不是傻子,哪边真心待他,能不知道吗。
再者,这边有全力支持他的纪楚,其他地方呢?
已经吃过被州学排挤的苦,现在再回去,吃府学排挤的苦?
他没毛病吧。
那边能给他单独的官署吗?能跟数科夫子,训导,相处得这么愉快吗?
蔡夫子的态度,让曲夏州这边也是松口气的。
如此厉害的工匠,大家都想要的。
纪楚便听便点头,还道:“以后他们会更后悔的。”
肯定啊。
工司已经重视起数科,没看各地要造弹花机,第一时间就找他们。
之前是改进弹花机,只要确定没问题,便是造弹花机,
工司左都事跟纪楚,这次过来的目的,就是看看弹花机改良的进度。
两人路过州学并未进去,而是去了隔壁的新数科,这会是下午,不管夫子还是学生,应该都在这。
他们刚到新数科附近,就听到官署里面传来一阵阵声音。
左都事还在思考,里面吱吱啦啦地在干什么。
纪楚已经意识到里面在做什么事,推开门一看,就见里面成排成排的幕僚,十五个学生正拿着锯子在锯木头!
方才的声音,就是锯木头放出来的。
纪楚有些无奈,他之前“威胁”州学学政,说什么不给新官署,就在州学锯木头,却也没想到真的锯啊。
看大家的手法,似乎已经很熟悉了。
纪楚一出现,蔡一繁便看到了,眼神带着震惊:“你终于有空了?”
倔脾气老头说话直来直往,大家都习惯的。
蔡夫子还道:“是不是为了弹花机的事来的。”
纪楚笑:“蔡夫子猜得很对。”
提起这个,蔡夫子止不住地高兴:“你过来看看。”
说完,还对自己十五个学生道:“继续做,一分一毫都不能差,这是数学,每一个数字都很重要。”
十五个学生里,其中两个人最为热切,他们便是安丘县出来的祝亚祝耘两兄弟。
安丘沾桥出来的人,对纪大人肯定热情啊。
其他学生也差不多,他们很多人愿意过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纪大人。
可惜从四月下旬到六月底,基本上都没看到他。
蔡夫子知道他在忙什么,还感慨道:“还好恶人没得逞,那什么赵大人想找你的麻烦,真是没脸。”
纪楚却道:“其实还好,跟我关系并不大的。”
毕竟身边有邓成,还有许知州他们,根本不让自己掺和。
只是没想到,外面不仅不知道原因,还都心疼他无辜被牵连。
想来,也是大人们的手笔?
越是这样,他越要做好手头的事才成,否则辜负那么多人的信任。
等蔡夫子带着纪楚跟左都事来到研究间,那房间里摆着一排各式各样的弹花机。
其中最为精巧简洁的就在中间。
旁边还有四个夫子写写算算,争论不休。
“这个材料不行,太不经用了。”
“那也不能用太贵的。”
“还有这个弧度,肯定有最优解。”
“别喊,我快算出来了。”
纪楚前后看看。
倒不是看弹花机,也不是看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看夫子们。
身边一个蔡夫子,怎么还有四位夫子?
其中三位他认识,那个年轻人是谁?
蔡夫子赶紧解释道:“这是咱们数科新来的夫子,从广宁卫千里迢迢过来的。”
“他姓张,数学研究世家,他还带来很多家传书籍!”
啊?
这还是他们数科吗。
怎么还新来个夫子?
学政也答应了?
急忙赶来的小宋训导前后看看纪楚,长舒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他有自己三叔在,其实知道前段时间州城发生了什么,但没见到本人,还是不放心的。
现在眼看着纪楚平安无事,更为安心。
“前段时间你太忙了,就没说这件事。”小宋训导连忙干起正事,跟纪楚介绍道,“咱们数科第五位夫子张玉春。”
纪楚行礼,对方终于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他,随后郑重行礼。
“原来您就是纪大人。”张玉春算数的时候一脸不耐烦,此刻却带着感激恭敬,“谢谢纪大人,给数科一条新生路。”
张玉春,祖籍洛州,家族几百年里几经辗转,如今在广宁卫安家。
跑这么远,自然是为了躲避战火,保护家传书籍。
而他家研究数科已经上千年,其中著典无数,甚至如今数科几本基础书籍,都是出自他先祖之手。
他回洛州老家祭祖之时,听说曲夏州的事,还听说数科跟匠人学科混为一谈,所以过来看看。
这两者结合,张玉春并不觉得难过,毕竟如今的数科也是旁门杂类,甚至不如匠人学实用。
只是他想知道,两者结合会带来什么。
说白了,他这一路走来,也是想寻求数科的新出路,不再作为依附其他学科的辅科。
近些年科举不考,已经流失大量学生,就连他们家族,多数子弟也会选择读儒学考科举。
能传承数科的人太少了。
作为家族最有天赋的张玉春,自然无比痛心。
只是他也没想到,意外来到的曲夏州,竟然真的有所规划。
再知道这是一个叫纪楚的官员支持时,更是想见见他。
当然了,前段时间太忙,就没顾得上。
这段时间他又沉迷研究弹花机上的数学问题,更是没空。
曲夏州学政那边速度倒是快,立刻邀请他在州学当夫子,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肯定答应啊。
这会终于见到本人,张玉春必然要郑重行礼。
他仔细研究过纪楚的想法后,差点直接上门感谢。
他甚至注意到其中一个细节,那就是纪楚认为,如今的数科停滞,也跟书写材料,工具,以及符号不够完善有关。
外人看不出什么,但研究数学一辈子的张玉春却从中窥探出不同。
很多复杂的东西,确实受限于这些。
纪楚难道有好的解决之法?
纪楚这边同样认真回礼,更是觉得高兴。
家学传承的数学大家都来了!
他们这数科岂止是有希望,简直人才济济!
而蔡夫子迫不及待指着弹花机道:“纪大人你看,改良过的弹花机,不仅能够去籽,效率还更高了,甚至能更省力。”
“之前的弹花机一天弹三十斤棉花。”
“改进过之后,可以弹五十斤!”
纯粹靠手工机械做出来的轻便简洁机器,竟然能达到这种效率。
纪楚眼里都带着惊喜。
他就知道!
数科一定会给他惊喜的。
数科好啊,数科可真香!
这还只是数学大神小小发力罢了。
等实践跟理论结合到一种地步,肯定能迸发出更先进的生产力。
纪楚跟左都事对视一眼。
看来户司跟工司,可以统计各地所需的弹花机了。
而且他们肯定能在棉花摘下之前,把各地的弹花机作坊都布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