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当县令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桃花白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56 KB   上传时间:2025-04-29 19:47:29

  农户们的高兴,跟县学里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偌大的县学里,已经没有多少学生在认真读书了。

  学不会,考不上,又有什么用。

  收拾收拾回家再请夫子吧。

  此刻在听到农人们纵声高歌,恨不得堵住耳朵。

  真是耽误他们用功。

  李师爷的儿子李纹来县学的时候,脚步都顿了下。

  里面都是十五,二十的少年,青年人,为什么这般死气沉沉啊。

  十四岁的李纹觉得进了这里,人都要没精神了。

  不过他也有些昏昏欲睡,别看他爹李师爷是秀才,但他真不是读书的那块料。

  所以来了安丘县之后,拖拖拉拉到现在,才愿意来县学读书。

  等他进了学堂,不少人都看过来,明显知道他的来历。

  “师爷的儿子,也来这里读书?”

  “县令都不管的地方,还有心腹要来啊。”

  这两句话说的怪声怪气,但跟着的教谕竟然也不斥责。

  看样子整个县学,对纪大人都有很大意见。

  一下学,这话立刻到纪楚耳朵里。

  别问为什么告状!

  谁让他爹就是县令大人心腹啊!

  这段时间安丘县的变化,谁都看在眼里,若这话传到农户耳朵里,估计会跟县学的人直接开骂。

  纪县令也是你们能说的?

  纪楚算着前去州试学生的路程,对李师爷儿子道:“别跟他们起冲突,再等等。”

  李纹跟他爹李师爷,性子更像他娘李娘子,稍稍有些跳脱,他立刻答是,又嘿嘿一笑:“四叔,您还有什么后招啊,能不能提前说说。”

  “还不回去读书。”李师爷立刻赶人。

  还攀关系喊四叔,真是没大没小。

  这些日子,李师爷已经真心把纪县令称为大人,也真心敬佩他。

  就安丘县这些事,换做他来,肯定不如纪楚的。

  纪楚倒也不计较,笑着道:“等夏收之后就知道了。”

  说着又问了最近的天气,眼看天逐渐炎热起来,距离夏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进入五月,日子一天赶一天似的。

  放眼望去,金黄的麦子看的人眼晕又欣喜。

  别说其他人了,纪楚没事都要往郊外看一看,等到时机成熟,便能进行夏收。

  要说种地离不开雨水。

  可马上夏收的时候,又最怕雨水。

  这段时间若是天降暴雨,那即将成熟的麦子恐怕会烂在地上,直接发霉发芽。

  想要种好田可太难了。

  播种的时候盼着天冷一点,麦苗长的慢一点。

  过冬的时候,希望雪大一些,杀虫保温储水。

  开春之后,既盼着下些雨,又盼着不要倒春寒。

  好不容易熬到麦子即将成熟,此刻又盼着不要下雨,让大家收完麦子,晒完麦子再说。

  稍有不慎,便会减产,便会有损失。

  再严重些,等着挨饿吧。

  这也是纪楚焦急的原因,种地太看老天爷的脾气了。

  如今是丰收的,可以本地的田税来讲,稍微遇上灾年,日子便没法过。

  天时好的时候,认真储粮,那样才能渡过未来的难关。

  不过若真有老天爷,估计也要犯嘀咕,你们种个地,还要老子规规矩矩该下雪下雪该降温降温,一会要雨一会不要雨的。

  但老天没有意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并不以人的想法运行,自然也不以人的期待运转。

  他们这些渺小却有庞大的人类能做的,就是与天争,与地争,势必要在这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世界里生存下去。

  五月十六。

  按照朝廷钦天监给的农时大致时间,以及当地安丘县农人的经验,长达半个月的夏收终于来来的。

  用了新肥料培育的麦子,收获到底如何,就看夏收之后的称重了。

  安丘县上下全都忙碌起来。

  此刻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位,都在关注夏收的动向。

  作为安丘县的主粮收割时间,夏收的产量,代表了接下来一年是借债度日,还是勉强吃饱,又或者比较幸运能有余粮。

  一切,就看夏收的收成了。

  纪楚都难免紧张。

  主粮若稳,那一切都稳了。

  主粮要是有问题,后面的计划都要推迟。

  个个村子抢收的间隙,不停有人来报。

  “罗玉村!罗三叔家收完麦子了!他家十二亩田,一共收获三千八百四十斤麦子,六千九百一十九斤秸秆!”

  一亩地的平均收成,竟然在三百二十斤。

  去年也是丰年,曲夏州均产在二百八十斤一亩地。

  多了四十斤!

  衙门众人深吸口气,眼里都闪过激动。

  他们各家也种田的,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众人难免躁动,好想回家看看,自家田地收获情况啊。

  纪大人给的肥料知识,果然有用!

  第一年便如此,以后学的更精细了,产量肯定更高吧?

  “还是罗玉村,弓家二十七亩田,一共收获九千一百八十六斤!”

  一亩地,产了三百四十斤!

  比去年多了六十斤?!

  别说衙门众人了。

  消息传遍安丘县,整个县的百姓都沸腾。

  六十斤粮食,便是一个人好几个月的口粮了!

  今年的安丘县夏收,岂止单用丰收来形容?!

  不少人还把目光看向夏麦跟油菜上。

  那它们呢?

  它们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第14章

  安丘县上下喜报频频。

  一城一镇五村的收成比之去年高了许多。

  这让更多人对纪县令写下来的肥料推广敬佩不已。

  用对肥料,用好肥料,对产量的加成也太大了。

  纪楚看着报上来的产量,同样难掩高兴。

  各地情况虽有不同,产量最高的一亩地能有三百六十斤,产量一般的也有二百七十斤。

  实际的均产基本在三百四了。

  这个产量放在后世,基本可以评为欠收,但在现在来看,已经非常好了。

  甚至在风调雨顺的曲夏州内,安丘县的收成也尤为突出。

  就连外乡人都知道,他们今年粮食收成不错。

  但,真的不错吗?

  纪楚挑挑眉,对此并未回答,只让手下人帮着收粮,一定要赶在下雨之前,把夏收好好收尾。

  衙门上下齐心协力,都扑在夏收上。

  无论走到哪,都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粮食收成好,日子就好过。

  到五月下旬,各家各户的粮食尽收仓内,衙门官田的粮食也差不多都收完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7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当县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