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到如今,纪楚也没打算多待。
按理说,自从被薛明成抬到台前,纪楚的地位自然更高。
连林元志都被五王爷夸赞,何况是他。
不少人都说,五王爷任用年轻人,一个薛明成,一个纪楚,必然是未来栋梁。
薛明成就罢了。
不少人都知道他是五王爷的人,而且他本家在京城,不难打听他的过往。
纪楚却不一样。
格外年轻的年纪,加上举人出身,家里毫无根基。
可要是再深问几句,则是更加震惊。
“陇西一带盛产油菜,就是他推广的?”
“棉花也是他?!”
“数科还是他?!”
“数学联盟的人,各个都尊敬他?!”
原来不知道纪楚的名字,才是孤陋寡闻啊!
如果再了解细节,那更不得了。
怪不得薛明成要把救许大人这个天大的人情让给他,原来是知道纪楚的本事,提前交好?!
已经从驿馆搬到许家的纪楚大大松口气。
驿馆出入是方便,来找他的人也方便啊。
眼看京城局势逐渐平稳,就等着五王爷登基,走亲访友的人愈发多了。
以前的老朋友邓成,还有周家,以及数科联盟的人就算了。
还有很多不认识的,说是什么都要交好。
只要这些人愿意,随时都能把人捧到天上,纪楚实在不耐烦跟他们应酬。
不少人都在猜测,纪楚留在京城会是个什么官。
他今年不满三十,在曲夏州已经是正六品的户司右都事。
若留在京城,大概率也在户部?
户部有许大人,裴大人在,必然手把手带他,确实合适。
王爷看重,王爷身边红人薛明成捧他。
再加上跟许大人这边的关系,这位入阁,也是轻轻松松的事吧?
前段时间还说人家无人问津,短短一段时间,众人又变了口风。
这大概就是京城吧。
四月末,京城局势已然稳固。
太子妃带着世子依旧居住在原来的太子府,现在的王府。
两人已经不再是太子妃与世子,而是被称为王妃,世子则称为小王爷。
不出意外,两人会是富贵闲人的一生。
太子府旧党绝大多数归于五王爷,少数告老还乡,还有一部分则因为站队二王爷,被其他党羽清算。
二王爷一党更不用讲。
这位遭天谴,他手底下的人日子不会好过。
他们得罪的人也多,不用多说,已经被分而食之。
刚刚热闹没多久的二王爷府,此刻早就落败,人人躲着走。
五王爷作为未来储君,基本已经住在宫中,只差一个登基大典。
对于登基大典要不要隆重办,朝中意见不一致。
最后五王爷自己拍板,父兄一年内亡故,他的登基仪式从简即可,还是朝中政务要紧。
这番态度,不管内心如何想的,朝野上下一片赞誉。
确实,平临国经不起折腾了。
准备来说,从去年六月底先皇去世,一直到如今的四月底,将近一年的时间,都在丧事上打转。
让纪楚更加意外的是,就连今年的年号,五王爷都没更改,仍然按照太子所说的旧例,也就是康绛元年。
仔细想想,又明白对方的用意。
实在是前头死的人太多了。
先皇,太子,二王爷接连去世。
甚至连世子都病了。
那些告老还乡的,以及二王爷党羽都把矛头指向五王爷。
理由很简单。
这件事谁受益谁就是凶手。
此话简单粗暴,却也并非毫无道理。
不管过程对不对,结论没问题。
死的人太多,五王爷为了手中权力稳固,也要尽力安抚更多人。
再加上手中太子旧党太多,没有完全消化之前,必须小心谨慎。
现在的五王爷只盼着前世子,如今的小王爷身体赶紧好起来,否则他身上的指责就更多了。
纪楚如今就在京中,大约明白这是太子妃最后的努力。
不是为了夺权,只为了世子能保住性命。
看到五王爷不改年号,就说明这是有用的,双方基本维持了平衡。
五王爷登基的日子,就定在五月二十六,钦天监算过是个好日子。
不得不说,五王爷的动作可比太子快多了。
这期间还把积压的政务处理得七七八八,内阁重新组建起来,让大家赶紧办公。
确实有不少事情都压在勤政殿,迟迟没有处理。
比如,火器重启的文书。
五王爷最后核准签发,却并未送到纪楚的手中,反而把薛明成召过来谈话。
薛明成一早跟着五王爷做幕僚,以前都是有什么说什么,最近身份转变,反而有些不自在。
君臣都在适应这种关系。
提起纪楚这人的时候,更是如此。
未来君主问臣子:“纪楚改主意了吗。”
从一开始,纪楚就没打算留在京城,五王爷显然看出来了。
他想问的是,最近有没有改主意。
之前无人问津的六品官员,到如今炙手可热的新秀,手中的权力早就非同一般。
只要纪楚点头,他就能留在京城。
所以他改主意了吗。
薛明成稍稍摇头。
没有,纪楚依旧想走。
薛明成如实答:“他说数科还未建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处理。”
“京城做不成。”
放在之前,五王爷跟薛明成都觉得这太夸张了。
可真正做了储君,他们才知道这话再真不过。
很多事放在曲夏州可以做,放在京城,确实有阻碍。
这让五王爷十分为难。
纪楚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真的不想把人放走的。
留在户部,必然可以迅速充实国库。
凭他的能力,此事并不算难。
可纪楚想做的事,却又不能只在京城。
尤其是火器重启这件事,只能在曲夏州做。
一向果决的五王爷都犯难,跟薛明成齐齐叹气。
要是纪楚能分成两个就好了。
怪不得许大人之前总让纪楚身兼两职啊。
哎,要是京城跟曲夏州之间,能一日之间来回,确实可以让他做两件差事。
纪楚完全不知道五王爷有这样可怕的想法,他只是在等那份文书啊!
您登基之前就答应的啊!
再听许大人说,内阁已经把火器重启的文书批复好,就在王爷那里,倒是给他啊。
虽说已经造出来火雷,但其他火器还没个踪影。
只要有了火器重启的文书,给他一年时间,绝对能让西北常备军,以及广宁卫都装备上火器。
还有沿海一带的贸易保护,同样需要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