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当县令_分节阅读_第304节
小说作者:桃花白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56 KB   上传时间:2025-04-29 19:47:29

  朱大人刚刚摇头,这会又接着点头:“没错没错,是这样。”

  不是他嘴严,也不是他不愿意提前讲。

  经历了那么多的失败,心里还是要沉住气的。

  心里带着这个好消息,纪楚第二日才又去工业作坊园。

  这次他跟李师爷直接去门口即可,不再提排队的事。

  没想到正好撞到小宋训导。

  小宋训导看着他就道:“怎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纪楚心道,这哪跟哪啊。

  可对方念念叨叨:“昨天就听说你来了一趟,但不知道为什么,跟李师爷又走了,可让我们白等。”

  纪楚直接道:“我过来也没什么用,顶多看看啊。”

  如今数科的研究,早就不是他这种门外汉能插上话的了。

  专业的事还交给专业的人吧。

  小宋训导也道:“说得好像我一直能看懂一样。”

  从数科冷冷清清的时候,他都看不懂那些公式啊。

  到如今更看不懂了。

  他也就是忙些杂务。

  但纪楚不一样,从数科开始,他便是灵魂人物。

  这么久不出现,大家难免觉得不对劲。

  刘学政,蔡夫子,张玉春,以及等等。

  看不到他,总会多问几句。

  不过这次,小宋训导是自己有事要找他。

  “咱们这的夫子,都要被挖走了。”

  这话有点夸张。

  但也是最近的趋势。

  各地都在开数科,都在开作坊园。

  最缺的,便是以前无人问津的数科学者。

  但是有真才实学的,要么是数科联盟的成员,早早被预定了。

  要么已经来了曲夏州,直接定居,比如张玉春一家。

  剩下的数科夫子们,没学问的比有学问的要多,还坑骗不少老板,骗了不少银钱。

  毕竟数科那玩意,多数人也看不懂啊。

  真让他们做点什么,那才会露馅,可前期给出的银钱是绝对收不回来了。

  这种情况下,众人不约而同,把目光放在曲夏州这边。

  与其大家挑挑选选的,找到的夫子们水平也很一般。

  不如直接去曲夏州挖人啊!

  他们那边的数科夫子那样多,肯定也有不被重用的,挖一些普通夫子,也比找骗子强!

  偏偏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

  从开年之后,不少夫子都收到邀请,总之漫天开价,一定请他们去做事。

  尤其是参与过大项目的人。

  会缝纫机的,链条车的,以及改造火炉,会炼钢的,会造火器的,如今还要加一个会造水泥的。

  但凡参与过这些项目,都花大价钱挖人。

  最高的价码,似乎已经出到五万两银子了。

  这银钱着实惊人,但对于数科夫子们来说,倒没那么吃惊。

  但凡能在工业作坊园安安稳稳做事的,大家有多少本事,创造多少价值,心里都有数。

  大白话便是。

  他们重不重要,自己心里还没数吗?

  用得着你们夸赞?

  这份自信源于他们的真才实学,所以非常有底气。

  没想到正是这份自信,让挖人的商户们更高兴了,连各地的官学也加入进来。

  民间官方一起挖人,小宋训导这边也收到无数信件,想让他帮帮忙。

  小宋训导心道:“多少人才都嫌多啊,工业作坊园要做的事多着呢,他真的不舍得放人。”

  只是各方压力太大,他只好找纪楚商量商量怎么办。

  纪楚还道:“我怎么没收到这种信。”

  介绍人出去,他也行啊。

  小宋训导把桌子上的信都推过来:“他们不敢啊,知道你不是徇私的人。”

  搞得他爱徇私一样啊!

  怎么都给他写。

  不仅他,还有他三叔也收到许多。

  不过他三叔的意思是,能推荐就推荐。

  工业作坊园也不可能把人才全都留在这里,放在其他地方,或许有更好发展。

  让小宋训导没想到的是,纪楚也道:“夫子们怎么说,他们是什么意见?”

  “都说不想走啊。”

  小宋训导说完,又补充道:“有些也不是不想走,是舍不得,而且也觉得走了愧对曲夏州数科。”

  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

  比如说上面提到的张玉春一族。

  他们一族祖籍洛州,家族几百年里几经辗转,之后在广宁卫安家,如今又搬到曲夏州。

  像张玉春本人,以及他的妻儿,是想住在曲夏州。

  但其他族人各有各的想法。

  他大伯一家,便很想回到洛州,自家百年前的祖坟还在那,如今数科发迹,他们可以回去重整家族,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几百年了也不例外。

  但大多数人碍于曲夏州对他们的恩情,总觉得这样走了不妥当。

  如今他们有身份有地位还有银钱,被各地抢着要,都因为曲夏州数科。

  发迹了就走,颇有些“忘恩负义”之嫌。

  说到这,小宋训导也反应过来,他三叔说得似乎是对的。

  那纪楚的意思?

  “不少人背井离乡地过来,也不容易,如果家里有更好的职位,想回去自然要回家,还能建设家乡。”纪楚道,“都留在曲夏州,咱们这边也没那么多项目。”

  “至于什么忘恩负义,更谈不上,他们对其他人那样有自信,干嘛对咱们这样。一切都因为他们的真本事,不要本末倒置。不过外面闯得不好,也能随时回来,不管怎么说,这里都是数科联盟的大本营。”

  纪楚的意思就是,大家想去哪就去哪,曲夏州永远都是他们的家!

  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与其让大家背负压力离开,不如把事情说开。

  难道在其他地方,就不是数科的人了吗?

  纪楚跟小宋训导的三叔都点头,那就没什么问题的。

  为钱也好,为名也好,为了自己手里的项目有更多资金,又或者想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工业作坊园,这都是可以的。

  像张玉春家里,大伯一家要回祖籍,更是没问题。

  如果把曲夏州数科比喻一颗种子,种子生根发芽,如今长成参天大树。

  大树也结下种子,可以在栽种到其他地方,成为其他地方可以遮阴的树木。

  人才这么多,分散开,对谁都有利!

  当然了,本地的根基也不会断。

  有蔡夫子,张玉春等人在,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再说了,曲夏州数科,几乎成了全体数科人心中的“圣地”。

  这样的地位,足以吸引天下间所有数科学生前来进修,他们也不会故步自封,不断进行研究。

  这事在同廖知州,刘学政等人商议过后,也便正式着手去办。

  数科里却有人欢喜有人愁。

  有的人想回家乡,却舍不得这里的伙伴,有的人担心此地未来。

  变化在每时无刻进行。

  但有变化就是好事。

  树挪死人挪活,数科已经发展起来,各地的初步工业同样在发展。

  这点连纪楚都掌控不了,因为事情已经开始,以后怎么发现,并不由任何一个人做主。

  曲夏州这番做法,倒是让挖人的民间跟官府官学不好意思了。

  他们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早知道这边如此大度,肯定要正儿八经地请人过去。

  “一处数科,到底独木难支,各地数科一起才能发展出更多好东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7页  当前第3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4/4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当县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