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也算改善伙食了,毕竟那可是大肉。
听着娘子说着家里的事。
刚进腊月,他家就杀了两头猪,一个是家里人多,还有就是能拿到集市上卖。
不过今年都没卖,给家里人添荤。
还有鱼跟鸡都买了不少,为了方便保存,全部都炸好。
就连馒头都是一箩筐一箩筐的蒸。
那会纪楚虽然没在家,可听着这些话,就像自己也过了年一般。
众人吃过丰盛的晚饭,纪楚他娘让人早早散了,让他们这些舟车劳顿的快点休息。
纪楚从善如流,突然发现,无论他们多少官职,多大岁数,回到家里之后,什么都不用操持了。
大事小情有父亲母亲,还有兄嫂主持。
他们夫妇俩跟着做事,吃饭,睡觉就好。
这让习惯主持大局的纪楚还有点新奇。
不过由俭入奢易,一觉睡到天亮,他就习惯这样的生活了。
早上起来的时候,其他人都起一个时辰了,还是追风第一个发现他起来的。
纪楚摸摸狼头,走出去想跟着大哥劈柴。
纪大哥却道:“这怎么能行,你可是写字的手。”
纪楚笑:“哥,我如今写得也少了。”
看着四弟劈柴利落,纪大哥才不说什么,可他依旧照顾弟弟,动作明显快不少,还道:“把这点劈完就行了,够用到正月十五的。”
其实早就劈得差不多了,但来人那样多,纪大人害怕柴火不够用。
纪楚跟着去放东西,看着柴房里整整齐齐的木柴,简直能治好强迫症!
“大哥可真厉害。”
听到如此有出息的四弟这么夸,纪大哥连忙摆手:“怎么会,这都是小事。”
“对了,斧头还是你捎回来的,确实好用的,很锋利,也趁手。”
听他们说着话,纪二哥带着几个小的回来,大早上就要出去买糖吃,实在没办法。
这几个小孩基本都要喊纪楚叔公了,还要喊纪大哥爷爷。
这是真不适应啊。
纪二哥看到纪楚就眼冒金光,整齐了棉衣才道:“四弟,看二哥这衣服,收拾得整齐吧,那卖糖的小贩,说什么都要买,我肯定不给。”
冬日里的棉衣自不用说。
无论放到哪里,都是硬通货。
尤其是原化州。
整个原化州里,也纪楚一家,还有关系好的亲戚,以及岳丈一家有棉衣棉被,其他人多数都买不到。
陇西那边棉花产量,也够他们当地普通百姓的了,再远的地方,基本买不到。
说话间,纪楚三姐跟三姐夫也来了,三姐夫也不客气,直接道:“咱们这地方能种棉花吗?要是能种的话,我就去卖货。”
三姐夫农闲时候是做货郎生意的。
每次穿着棉衣出去做事,总是有人问,问得他心里痒痒,那是真想卖棉衣啊。
可他知道,这是四弟的心意,自己更不舍得卖。
要是他们这也能种就好了。
这话一说,众人都看向纪楚。
纪楚只能遗憾道:“那种棉花品类,并不适合咱们这种,我记得之前送给原化州知州几百斤种子,都没能种活,就算存活下来也结不了果子。”
植物也有地域之分,实在没办法。
不过纪楚还是给大家一点希望。
“但朝廷已经让人去其他地方寻找不同的棉花苗了,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能找到适合咱们这种的。”
朝廷在找?
那是好事啊。
众人终于高兴起来。
不过纪大哥还问:“那麦种呢?我还听说曲夏州那边有好麦种。”
“这个放心,不出两三年,就能送过来。”
等到明年曲夏州铺开之后,肯定就不缺种子了。
“好啊,到时候咱们地里能多产粮食。”
“对,这可是大好事。”
“如今税收公平,粮食产量再高,那日子一定好。”
因为纪楚的存在,他们整个纪家村的税收都极为公平,这点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村里人自然非常感激,再加上昨晚吃了纪楚家的肉,今日还特意还碗感谢。
听着大家说家长里短,纪楚便更悠闲了。
之前用的脑子,现在都给歇回来。
接下来几天里,跟着家里人一起处理年货,还趁着集市最后几天,又去采买了香烛灯笼等物。
家里杀鸡宰羊,又给村里送了些酒肉,纪楚还帮村里人都写了春联,算是终于备好所有年货。
除夕夜,家庭举宴,所有人都到齐了,嘴里说着吉祥话,一起祭祖守岁。
等到吃完饭,便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
从长到幼,每个人都有压岁钱可拿。
乐薇早就准备好了,每个人都不缺,听他们喊着四叔四婶,叔公叔婆。
纪楚还真有点喜欢小孩子了,难道是知道自己也要有娃了,这才不一样?
“好耶!压岁钱!”
“好多钱啊。”
“我想买糖!”
“回头买,这几天不开市。”
听着孩子们说话,不少人也问起纪楚,李师爷他们这些年的经历。
经历过那么多事的他们,可讲的故事可多了。
只把一些小故事说出来,就够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中间的炭火越烧越旺,一起听故事守岁,就连孩子们也听得高兴。
等孩子们实在困得熬不住了,周围又响起鞭炮声。
纪楚家自然也要放。
现在纪楚爹娘年纪大了,往年都是大哥大嫂放。
今年兄嫂的意思却是让四弟来。
纪楚怎么可能这么做,执意让兄嫂过去。
听此两人自然带了笑意,熟练地去取鞭炮烛火。
听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新的一年到来了。
漳兴元年,这个复杂的年份,终于过去了。
这几年的混乱复杂,很多人都不能想象。
可经过番邦朝拜,加上清除旧党。
朝中的权势终于统一。
平临国终于逐渐恢复平稳。
虽说广宁卫跟两浙还有战事,但总体还算不错。
只是两浙那边的海战越来越多,沿海都想出海运矿石,势必要跟附近岛国,以及其他国家发生矛盾。
平临国的商船一直是肥羊,海上力量要是不加强,那就更是手无寸铁的肥羊了。
新的一年就要到来。
希望平临国一切都好,希望平临国的百姓日子越来越好。
-
“新年快乐!”
“新春吉利!”
漳兴二年,大年初一清晨。
整个纪家村的人都出来互相拜年。
此刻没什么官员,也没什么百姓,大家都在互相庆祝新的第一年到来。
直到,村口出现几辆马车。
村子下意识道:“县令,县令大人?”
说完立刻看向楚哥儿。
那些往日趾高气扬的大人们,跑着过来:“见过纪钦差!”
“下官等人,特意来给大人您拜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