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纪楚坚持,薛明成道:“你总要给我个理由吧?”
“一个是要对许阁老有所解释。”纪楚直接道,“在曲夏州时,他照顾我不止一次。”
“还有就是,曹阁老这般做派,针对的就是许阁老。”
如今先太子一派,基本以曹阁老许阁老两人为首,曹阁老赋闲之后,就剩许阁老。
所谓的怀念先太子,便是让许阁老愧疚,从而疏远皇上。
也是带着先太子一派表态。
这番做派,不少人都看得出来,却也没有立场去劝。
或者说没办法去劝。
许阁老深受先太子大恩,他无动于衷才奇怪。
前去劝说的人,也不止一个了。
纪楚凭什么断定,他能解开许阁老心结?
薛明成深深叹口气,怎么办,他确实有些相信纪楚啊。
“好吧,那我要去宫里走一趟,跟皇上说明。”
“许阁老最近的态度,确实也是皇上的心病,要是能把这病给治了,更记你一大功。”
本来要去见皇上的,现在不见皇上,却要见大臣,肯定是要薛明成亲自说明情况。
“劳烦你亲自跑一趟。”
“客气什么,以后有的是机会要还。”薛明成也不客气,让下人直接去取官服,他要立刻进宫。
而纪楚这边,则先让李师爷去许阁老家递了名帖,说今晚想要拜访。
剩下的,就是等许阁老的回复。
不回复也没关系,反正他肯定会出现。
没办法,他时间紧张,必须快点做完差事啊。
好在许阁老那边给了面子,请他晚上赴宴。
估计也是听说,先推了皇上的小宴,想先去他家的缘故。
所以傍晚时候,纪楚带着礼物,以及李师爷出现的时候,许家上下的态度都有些奇怪。
今日是三月二十三。
纪钦差回京的第一日。
先把自己的身份通牒给了吏部,然后被吏部侍郎请到家中做客。
本来晚上直接去皇宫赴宴的,谁料自请来许阁老家中。
放在以前,许家肯定会觉得,这纪大人知恩必报,是个极好的。
之前不仅拼尽全力营救许大人,回京之后,更是第一个来看。
但现在却有些微妙。
因为纪大人在先太子一派眼中,就是白眼狼!
曹阁老那么好的人啊,他的两个儿子,都被害惨了!
换作先太子在的时候,根本不会这般惩罚的。
他们是有错,却也不至于赶尽杀绝吧。
纪楚上次来京城的时候,名声还不显赫,没人知道他的态度,只当他是许大人帮过的官吏。
便自动把他认为先太子一派。
可许阁老本人,以及他的学生裴新禄裴大人,却知道不是如此。
更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看到纪楚过来的时候,更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许家书坊里,今年五十七岁的许阁老年纪不算特别大,可现在白发苍苍,尽显疲态。
估计是这些年事情极多,折磨得不轻。
纪楚道:“许大人还是要多保重身体。”
许义许阁老看着纪楚,眼神依旧温和,开口道:“你一路奔波过来,也要注意休息。”
旁边的裴大人叹口气:“纪楚,也是难为你了。”
许阁老的学生一开口,便知道他们师徒的态度。
裴大人还道:“你不该来我们这的,今晚去赴宫宴才好。”
省得皇上不喜。
不应该掺和到先太子跟今新臣之争。
可见他们看得出来,先太子的人再怎么挣扎,也是秋后蚂蚱,紧跟新皇才是最好的。
听到这,纪楚也不客气了,直接道:“既然如此,那许大人为何闷闷不乐,为何又会被闲诗所扰。”
知道先太子那边不行了,怎么还难过?
纪楚知道答案,可就是要问。
“先太子待我们不薄。”裴大人刚说,就见许阁老摆摆手,接过话道,“以前也同你说过太子的良善。”
一听到这,纪楚就道:“许大人,恕我冒犯,您以为若以先太子性格,会如何处置曹家。”
不用他们回答,纪楚继续道:“肯定跟当年的二王爷一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因为感念曹阁老的不容易。”
“但是许大人,这样真的好吗。”
纪楚起身拱手道:“大人,您明明知道,这样不行。”
“就像您在曲夏州平息指荒为田一事,帮他们慢慢遮掩一般,难道天下事,真的都能这样平?”
“按那种方法平息曹家倒卖矿料,只会养出更大的蛀虫。”
纪楚最开始表露的方法,就是跟许知州在曲夏州的方法一脉相承。
这甚至是曹家信任他的开始。
以后证明,纪楚虽为许大人下属,做事却跟他完全不同。
这并不是纪楚否认许阁老的为人,而是想说,对于烂肉来说,直接挖掉是最好的选择。
“可以慢慢来的。”裴大人皱眉道,纪楚怎么还指责上他老师了。
纪楚让李师爷把手中的文书拿出来。
“那他们可以慢吗。”
“他们已经慢了三四十年,还要让他们等吗。”
这份文书里,是曹家在原化欺男霸女,横行无忌,掠夺田产的罪证。
四家加起来,一共八万顷良田,八十万亩的良田,如今分给了八万多户百姓。
这几十万佃户重新有了田地。
四十年的时间里,几十万人失去自己的土地。
还要他们等吗?
再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起义?
等到拿起锄头到“反贼”?
“太子的仁德,若只对看得见的人仁德,便不是真仁德。”
“他既然要做皇帝,就要对天下人负责任,但他看得到天下人吗。”
“是一个目光短浅,只信教条的酸儒,是让平临国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
“大人,您看得出来,这不是太平盛世,这是有着顽疾的三百年王朝。”
“这种时候,真的需要一个这样的君主吗?”
先皇惩治的文官贪腐。
各地的武备松弛。
再加上平临国四邻蠢蠢欲动,以及士族兼并土地的严重。
这真的是太平盛世?
绝对不是。
只要连着两年有什么天灾人祸。
平临国衰落的速度,远比所有人想象的要快。
许大人看不出来吗?
他当然看得出来。
他只是觉得,这艘腐朽的大船还能动,还可以慢慢修补。
他心中的明君会做到的。
实际上并不行。
以他守孝半年,把自己累病累死的行为就看得出来。
许大人对先太子的愧疚,并不只因曹阁老的酸诗。
是因为他在心中,早就明白先太子不是明君,早就明白对比新皇,先太子的行为就是不合适。
今上或许不是明君,更不是个磊落的君主。
那太子更不是啊。
许大人愧疚的根源在这,或许在太子还在世的时候,他便已经不是个忠臣了。
这对自幼读圣贤书的真君子来说,无异于日日夜夜的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