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顾着考核文书,忘了另一封吏司的信件了。
范师爷,马书吏,宋书吏全都看过去。
吏司?
他们大人什么时候又跟吏司打交道了。
纪楚也不是故意卖关子,而是这事最好办成了再说,省得让大家再失望一场。
李师爷同样上前,他同样想知道事情办成了没。
打开吏司的文书。
上面的内容让纪楚长舒一口气,明显高兴不少,他把信件递给李师爷众人,开口道:“吏司同意,安丘县衙门再设官职了。”
什么?!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范师爷。
他最喜欢当官,也最爱当官。
去年那会,就想靠着纪大人当上县丞。
但之后吏司给驳回了,好在纪大人没有夺他的权,反而重用他,虽说心里还有期待,却也没多想。
毕竟都当这么多年师爷了,都快习惯了。
可现在猛然得知,纪大人还在暗暗帮他们求官,岂能不激动。
“同意安丘县再设县丞,主簿,典史三职,其他杂职官,及吏书,差役,均听县令调配,不必再报。”
三个职位!
还是官职!
不仅如此,下面的杂职官也能再设!
这对整个衙门的人来说都是好事。
别说他们欣喜若狂,就连州城来的差役们都羡慕。
如果要类比的话。
那县里的县令,县丞,主簿,典史都是正经的官员,属于有编制的“官”。
以前安丘县只有一个县令是官,其他人呢?
什么也不是!
甚至只算临时工,因为实际操持县丞,主簿等职的人都没有编制,下面的人就没有了。
现在再设三个官职,就能往下面设正经的事业编跟合同工了。
比如三班六房众人,都能该给事业编给事业编,该给合同给合同。
下面的人都能有保障。
那被任命为县丞,主簿,典史的三人,更是一步登天,从百姓的身份,直接转为官。
即使是不入流的小官,那也是个官啊。
纪大人暗地里帮他们运作这些事,就是为他们前程考虑,为他们将来考虑。
范师爷都要哭了。
实际上他已经哭了。
十几年勤勤恳恳做事,终于有回报了啊。
纪楚也没让他失望,开口道:“范县丞,以后可要继续为百姓当差,务必恪尽职守,不可懈怠,否则本官还会上书换个人来做的。”
后面既是玩笑话,也是警醒范县丞。
范县丞立刻答:“纪大人,在您手下做事,下官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他以后就是正儿八经管着本县粮马的官了,这事他绝对办得妥当。
满脸期待的马书吏,还有笑着的谢书吏,两人分别是典史跟主簿。
马典史主管缉盗监狱,依旧是跟着范师爷做事,也是他习惯的,能当官他就很满足了,根本不计较官大官小。
谢主簿则有些意外,他之前都在农务上忙得多,怎么一下子提拔成主簿?
这点马典史开口道:“你做事更细致,而且对民生了解更多,纪大人让你来做,不奇怪的。”
他们所做之事,纪大人都看在眼里,根本不用担心其他。
不过纪楚还是看了看李师爷。
李师爷微微点头。
他是唯二知道纪大人再次写信给州城吏司的人。
甚至信件都是他递出去的。
主簿的位置,他不是不能做。
而是他不想做。
李师爷跟纪楚是同乡,跟随他而来做幕僚。
以后会随着纪大人的升迁变动。
他有预感,纪大人的未来绝对不止在安丘县。
纪楚朝他笑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刻衙门其他人,已经在欢呼了。
临到年末,竟然还有这样的好消息。
以后他们就是衙门正式的人了,纪大人一直都想着他们。
这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跟着纪大人做事,果真是极好的。
冷静过后,范县丞,谢主簿,马典史带着众人再次拜见县令大人。
明年他们肯定会竭尽全力帮县令大人做事,绝不会有一丝一毫懈怠!
如此知遇之恩,必然粉身相报!
纪大人考核得上上。
他们得官职。
安丘县衙门也算双喜临门吧?
第24章
安建三十一年冬。
十一月之前, 安丘县衙门今年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天气逐渐寒冷,除了在外巡查的范县丞之外, 多数人都在做些文书上的事。
而衙门众人的差事,也趁着这个时间重新分配。
县令自不用说。
李师爷作为他带来的师爷, 地位超然, 衙门大小公文都要过他的手。
下面则是范县丞,谢主簿, 马典吏。
其中三班捕快由马典吏来管,再往上是范县丞, 城门的守卫,以及跟守备军的交接,都由他来做。
六房则由谢主簿主管,下面的吏户礼兵刑工各设一房吏。
宋教谕那边情况不变,手底下的十二个夫子也设了正式编制。
以上这些人,全都是衙门正式“员工”了。
有名册有聘书, 还登记在吏房的名册当中。
再往下各级书吏, 差役则各有不同。
不过经过这样梳理, 每个人的职责俸禄全都明了。
纪楚额外再加了每年年底的补薪。
总之一句话,跟着纪大人做事, 绝对不会吃亏。
没看大家最近做事更有劲了。
那范县丞对纪大人更是服服帖帖, 以前做事就用心, 如今更是如此。
他这人确实爱权, 以前也怕纪大人跟他争。
现在则完全不同。
谁家上司会抢下属的权利啊, 他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其他人更不用讲
宋教谕也是个例子,自从他三叔回州城之后,再次跟他强调, 让他跟好纪县令,不要管县里其他人怎么想。
事实上,县里那些大户也已经服气了。
这一年里,他们也沾了不少好处,肯定乖巧。
就算是家里孩子没考上县学的,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如今县里读书风气截然不同,而且他们也看到前七十人的文章,确实比他家孩子有可取之处。
只用一年时间,纪县令这个刚刚做官的年轻人,就让上下臣服。
这也意味着,开年之后,他可以做更多事了。
不过在年前,他还有另一件事要忙。
忙着准备聘礼。
虽说自己跟娘子补办的婚礼,只请了身边人,可他还是要认认真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