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当县令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桃花白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56 KB   上传时间:2025-04-29 19:47:29

  听不听纪县令的话,这是问题。

  但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还是听他的为妙。

  不说了,各家赶紧调整计划。

  安丘县各家也不是蠢人,自然知道纪大人并无私心,所提这事都是有礼本地发展的好事。

  那还说什么,直接做啊!

  美中不足的是,纪大人喜宴为什么不请他们,不仅不请,还把礼物全都退回了。

  让他们送一次礼怎么了,他们又不求什么。

  但自衙门封印休假之后,纪大人直接闭门不出,一直等到婚事完成再出门。

  纪楚神清气爽去做午饭,随手撸一下小狼的大脑袋,心情极好道:“一直没给你起名,今日起一个?”

  小狼欢快跳起来,尾巴摇得能看道残影,它要有名字了!

  主人心情怎么这样好啊。

第25章

  “追风, 过来。”纪楚拿着骨头逗小狼。

  说是小狼,其实也已经成年,个头不小, 看起来威风凛凛,身上的毛发十分顺滑。

  丝毫看不到当年虚弱的模样。

  转眼间, 他们也来安丘县一年了。

  十二月底的天气, 外面大雪纷飞,道路早就不通, 大雪中的县城静谧无比。

  但衙门内宅的喜气还没散,宅院里纪楚, 陶乐薇,加上纪振。

  再有李师爷一家三口。

  最后还有名唤追风的小狼,六人一狼倒是其乐融融。

  衙门差役们当值时,纪楚他会往前面看看,给足炭火衣食,好让大家过个好年。

  事实上, 这已经是安丘县许多年来, 过得最好的一次了。

  各家各户都有余粮不说, 还有充足的炭火油水,再加上甜滋滋的蜂蜜糖。

  这个冬日虽然依旧寒冷, 并不会要人性命, 也让许多人家有心情出来走动。

  街上还有小孩穿着新衣堆雪人。

  对比往年的死寂的冬日, 显然多了不少欢声笑语。

  衙门这边也不例外, 当地的差役商议着, 又把本地陈年的习俗捡回来。

  “往年大家也没心情,今年好不容易过个好年,纪大人要不然陪我们一起?”

  纪楚也好奇:“是个什么习俗。”

  “迎春鼓会, 一般在正月初一开始,若您同意,县里几家有传承的,就想热热闹闹办起来。”

  纪楚细细听了。

  大约是新年开始,本地的一种旧俗。

  好些年没人演了,也没人有心情看。

  今年手艺人商议着重新开始,只等他点头。

  纪楚自然不会拦着,只要是正经鼓会,那便开吧,好不容易热闹热闹。

  就是时间是不是太短了。

  现在都十二月底,距离正月初一也没几日。

  谁料县里那些手艺人们并不觉得仓促,都是本地旧俗,不需要排练多久。

  等到正月初一清早。

  纪楚一家还未起来,就听到衙门外热热闹闹的鞭炮声,随后锣鼓喧闻,原本静谧的县城突然热闹起来。

  在厚厚的大雪里,平添几分热切。

  等纪楚带着娘子,侄儿到衙门门前,只见门前几人装扮似鬼怪,戴着特殊纹样的面具,彩色衣服虽有些旧了,但明显又添新布缝补,显得更若鬼神。

  周围小孩有些怕,大人却细细讲着由来。

  范县丞今日穿着常服也来赶这个热闹,还跟纪楚解释道:“这是安丘县本地的神,意为驱邪避难,给小孩子祈福的。”

  各地民间都有些类似的习俗,倒是不奇怪。

  纪楚看得有趣,再看后面十个人背着打鼓,这鼓还是长方形,一边击鼓一边跳,中间红男绿女,好不热闹。

  “这是太平鼓,意思就是祈求太平盛世。”

  “咱们县里好久都没人击这鼓了。”

  如此有趣的民俗,看得纪楚他们一群外地人目不暇接。

  跟着太平鼓的队伍一路走到城隍庙,更是热闹非凡。

  这一走动,半个县城的人都来看热闹了,在前头点上火堆,既能取暖又能热闹。

  周围大雪极厚,差不多有人小腿深,即使这样的天气,安丘县百姓还是愿意出门。

  吃饱穿暖,日子自然更开心。

  纪楚看着,让人从衙门再调些柴火过来,供大家取暖用。

  一年到头难得清闲开心,肯定要好好享受。

  每到冬日便安静的安丘县,此刻终于热闹起来。

  太平鼓敲了足足六日,等到初七之后,方才停下。

  冬日快要过去,新的一年又要来了。

  纪楚这边又收到许多邀帖。

  县里大户都想请他们夫妇去家里吃酒宴饮,大意是你们补办喜宴不喊我们,如今年后走动还不想见,我们难啊。

  眼看这些邀帖,就知道新的一年真的来了。

  等到正月十九,衙门正式开印,过年的日子直接结束。

  别说了,办公吧。

  今年的事情多着呢。

  旁的不提,本县还有十一万九千亩的虚账在那挂着。

  这账还是尽快平了的好,省得挂在那心烦。

  过了个年,衙门众人精神抖擞,只等着吩咐。

  要说头一桩事,自然是为年后种油菜做准备。

  今年各家都会再多种油菜,所以县里差役必须时刻查看,不能让油菜超过麦田。

  这算是日常必须做的,由范县丞跟马典吏去管,若有不听劝的,直接毁田,不必商议。

  保证本地主粮,没有商量的余地。

  第二件事,便是把他去年从州城弄来的新农具,耕牛分发下去。

  这农具可不是他瞎要的。

  而是知道,这些农具是隔壁咸安府著名匠人蔡一繁的作坊所制。

  很适合他们当地的田地。

  否则为何单单问上司开口。

  当然,上面这么大方,更出乎他意料。

  想是这想,嘴上却道:“州城衙门看咱们辛苦,就送了这么多农具耕牛过来。”

  “这些物件都精细,必须一一登记,谁家用了都要有名册。”

  都要有名册?

  各个村里,没有那么多人识字的人啊。

  纪楚看向宋教谕:“从县学里调,马上又是县试,考中县试的安心备考州试,没考中的就去各个村子帮忙记着名目。”

  让学生们,去田地里做事?!

  还帮着差役们记账?!

  可这也拒绝不了。

  毕竟他们都吃衙门的米粮,学生们自然要去。

  纪楚心道,整日读书也要来点实践,左右今年考不成,不如去锻炼锻炼。

  农具,耕牛,都是田间的重要资产。

  有了这些东西,一家子至少能多耕几亩田地。

  多耕一亩地,虚账就少一亩。

  大家的田税就减轻几分。

  这些好东西发到村里,自然大受欢迎。

  那么多农具,那么多耕牛,能省多少力气啊。

  若有些银钱的,自然可以自己买牛。

  钱不多的,几家兄弟合买一头。

  再穷的,就要依靠租借官府提供的器具耕牛。

  这也是对百姓扶持的一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7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4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当县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