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和首领跟其他首领稍稍商议片刻,最后道:“只要答应买卖我们四百万只羊,以及四十七万头牛,可以把那四百八十万两物资,改为四百万。”
什么?!
能这样抹零的吗?!
直接减少八十万?!
要是少个二十万两,官员还不会这样激动。
这可是八十万两的物资。
边关羊价本来就便宜,现在更便宜了,约等于直接减了五分之一。
只是大家还在犹豫。
即使减了八十万,那四百万两物资,依旧很难弄过来。
耗尽全力,也难以凑到吧。
除非临时调拨周围州府物资,就算是这样,估计也勉勉强强。
众人看向纪知州,或者说纪总督,看他是怎么想的。
眼看周围安静下来,邓将军眉头微皱,显然没预料到草原部落竟然用这样的招数。
四百万的物资,几乎是把整个昌河州货物搜刮干净也不够。
还有周围三个州府加上,同样不足。
除非。
除非算上广宁卫。
要挪广宁卫的物资吗?
今年的物资,确实已经到了,加上这些,勉强足够。
也就是昌河州户司工司主事没在这,不然肯定腿软。
挪了全州半年月俸,他们都头疼不已,这要是挪广宁卫的银钱,又算什么?
但草原部落给的东西太实惠了啊。
四百万两物资,换四百万只羊,四十七万头牛。
左右为难。
只有这四个字,能诠释如今的场景。
和谈双方互相试探,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一切都看纪大人的了。
只听纪总督笑着道:“好,你们列一下所需物资清单,咱们核算一下价格。”
牛羊换物资,怎么定价,怎么算,都要有个预算吧。
可他这样说,便是答应了。
罗和当碚首领两人下意识大笑!
好!
答应了就好!
看看你们怎么在一个月内,凑齐这么多物资。
殊不知当天晚上,就有两封书信从岐州出发,一封自然送到京城,这也在大家的预料之中,多数人都这书信是求援。
但对纪楚来说,另一封才是关键,那封信一路送到纪楚的“大本营”曲夏州。
他有一桩买卖需要大家帮忙。
同时也能帮大家解决一个重要问题。
听说工业作坊园各种机械很需要牛皮,这东西经久耐磨,再没有橡胶的时候,牛皮驴皮等物不可或缺。
只是平临国对于牛的宰杀限制颇多,所以机械垫片所需的牛皮,几乎涨到天价。
若工业作坊园的作坊老板们,知道这里大量牛皮可以带走,还不带着物资杀过来?
路途遥远?
时间紧张?
想多了,只要能搞到便宜牛皮,他们跑的比谁都快。
再说了,纪大人请他们帮忙,他们会不来吗?
纪楚心道,部落首领们考虑的确实周全,四百万两的货物对昌河州来说,确实是天文数字。
可他们似乎还不了解平临国到底有大,更不了解岐州也好,昌河州也好,自然是平临国的地方,便会有无数人,无数地方是他们的后盾。
比战略纵深?
想象力会限制他们的能力的。
岐州这边,双方核算四百万两的物资清单到底有多长。
而接到书信的曲夏州工业作坊园,其中主事宋大人,以前的小宋训导瞬间跳起来。
“纪楚有难处!”
“去帮他!”
宋大人信都没看完,已经让人带着银钱去买物资了。
等再看到后面。
四十七万头牛,还不是耕牛,关外的牛与内地耕牛不同,宰杀并无限制。
这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这些牛皮正是工业作坊园紧缺的。
宋大人喃喃道:“看来每月给纪楚写信吐槽难处,是有用的啊。”
“这都能解决?!”
“快,行动快些,不要让江南那几处工业园抢先了,他们要是知道有这么多牛皮,肯定抢着买!”
草原部落认为四百万物资足够让昌河州,以及附近三个州府为难。
事实确实如此。
可人家不止是昌河州,还是平临国昌河州。
想要来“帮忙”的商贾可不止一家。
有能力帮忙的,更不止这一家。
跟宋大人想的差不多,他们东西必须要快。
因为另一封到京城的书信,很快被京城各位大人转达给江南几个工业作坊园。
行动快些!一定要快点去昌河州做交易,直接带着物资过去。
记得多囤点牛皮!你们不是喊着机械垫片都需要牛皮来防止磨损吗!
快去买啊,有了这东西,机械发展肯定更快吧。
几十万头可以宰杀的牛,错过这个机会,再等三年!
为何是三年。
自然是三年后,小牛犊都长大了,可以卖了啊,你们草原还能再卖我们几十万头牛吧?
肯定可以吧?
你们努努力啊!
第140章
八月初二, 到八月十二,只用了十天时间,草原部落便列出物资清单。
昌河州的户司主事都到岐州了, 带着手下连夜核算。
边关地方,牛羊稍微便宜些, 从内地运来的物资价格更贵。
但毕竟是和谈, 双方都要有诚意。
可户司主事觉得,草原部落给的诚意, 是不是太足了些?
牛羊的价格,他们自己都尽力往下压了。
但物资方面要求不算多, 只要量足即可。
请示过纪大人的之后,户司主事认认真真核算,还对部落的人道:“放心,你们给了那么大的优惠,我们平临国也不是小气的,肯定不会故意坑你们。”
大家以后要长久合作的, 所以给的物资必须够数, 不做那缺斤少两的买卖。
部落那边自然没意见。
大家本来就因为价格被压低而不高兴。
现在看到平临国官员认认真真算价格给物资, 心里的怨气反而少了些。
一来二去,不管两地高官如何想, 反正下面官员确实想进行交换。
平临国想要牛羊, 也想要和平, 所以即使这么多牛羊昌河州吃不下, 也会尽力去谈。
草原部落想要物资过冬, 能做这样大批量的交易,代表冬日会好过很多,同样高兴。
这简直是, 想法是错的,反而被下面人执行好了?
若不是心里另有计划,就算是当碚首领跟罗和首领都要说一句,平临国,或者说纪大人并未仗势欺人。
越这样,他们心里越没底。
眼看手底下的人,跟昌河州岐州官员关系逐渐变好,大有一起喝酒吃肉的感觉,他们心里就觉得恐慌。
罗和首领暗中提醒,让他们快点定下清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