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当县令_分节阅读_第452节
小说作者:桃花白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56 KB   上传时间:2025-04-29 19:47:29

  这么想着,不少伙计老老实实去干活。

  刘新春深吸口气,也准备忍下来。

  谁知道那东家直接把他拦住,上下打量他:“本来以为你是个踏实肯干的,才带你出去历练,没想到带头闹事,这谁敢要你?”

  这种刺头,还是早点踢出去的好。

  在昌河州那会,也是这人想留在那边,让他不得不涨月钱。

  刘新春被推搡出去,门口不少人都盯着他看,还有个胆大的直接道:“东家!那你们店里少了个人,我去行吗?”

  东家见他上道,还真让他进门了。

  纪楚一手扶起的工业作坊园,位置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难进得厉害。

  就算是这刘新春也都是识字的,现在说不要就不要。

  刘新春紧皱眉头,倒是没像其他人想象的那般,竟然没有后悔,更没有迟疑,直接扭头就走。

  这么好的差事,就不要了?

  他不会有更好的去处吧。

  听到其他人的疑惑,这刘新春竟然回道:“对!我要收拾行李,回昌河州!”

  哪?

  回昌河州?

  东家一惊,就听那刘新春道:“纪大人待的地方,肯定没错的。”

  “我劝你们也不要在这做事,这东家出尔反尔,做不成大事,再者工业作坊园不是名头好听就行,还要有真正的技术。这里不过新瓶装旧酒罢了。”

  “这些滥竽充数的地方,早晚会被取代。”

  现在动不动就说自己是什么工业作坊园,但真的做出点什么东西了吗。

  恐怕没有吧。

  刘新春毫不留情面,明显早就发现这里的问题。

  这也是他当初想留在昌河州的原因。

  可一个是东家要给他们涨月钱,还有就是这边还有家人,最后还是被劝回来。

  但回家之后经历的事,让刘新春再次下定决心,不能这样下去了,如果想过好日子,必须做出改变。

  既然淮州不行,那就去其他地方。

  昌河州跟岐州天高地阔的,就去那!

  等刘新春回到家时候,身边已经跟了四五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他们有的家道中落,有的贫困潦倒,有的家里有病人。

  总之都是身无长物的。

  在这淮州既没有田地,也没有住所,跟家人挤在一块,每日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个零工做。

  不是他们不想做事,是这里人多地少,机会也少。

  浙东这些年的情况已经好多了。

  隔壁薛明成薛知府已经清查不少士族大户,在努力抑制土地兼并。

  可这些事,颇有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

  毕竟土地就那么多。

  再细细地分,还是不够的。

  用现代的话讲,一块蛋糕就那么大,再怎么分,都会有人不够吃。

  虽说工业作坊园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甚至缓解了许多地方科举压力。

  但这作坊园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都知道改进技术能赚钱,但投入技术,却需要耗费大量资金。

  所以现在的作坊园良莠不齐,却成许多东家敛财的手段。

  刘新春识字,读过书。

  跟着他的几个人里,更有一个秀才。

  几个人商议过后,便决定过完年就去昌河州。

  不是现在不想去。

  而是知道那里有多冷,必须做好准备。

  跟刘新春一样想法的,还有很多。

  现在各家基本有两个去处。

  要么是去闽地,出海看看,要么就去昌河州,现在又多了个岐州,似乎也是容身之处。

  又要走?

  淮州知州听了,只觉得心累,还有本地士族过来上报:“又有佃户要走,明年的田地谁来种啊。”

  这知州也烦了,直接道:“你们要是对佃户好些,他们会走吗?”

  最近几年里,发生这种事也不是头一回了。

  刚开始那会,大家如临大敌。

  但见朝廷没反对,甚至鼓励百姓去边关建设,那大家还能说什么。

  好在平临国人最多的地方,最不缺的,还是人。

  这批佃户走了,另一批就上来了。

  所以大家也都习惯,无非是人员流动快一些。

  再说了,那昌河州要真是好地方,人会那样少吗?

  前些年跑过去的佃户,有些受不住冷,已经回来了。

  所以就刚开始热闹,之后去的人并不算多。

  按照大家的想法。

  昌河州跟曲夏州情况应该差不多。

  人家曲夏州也是边关地方,靠着十年来的发展,自己人口慢慢增加。

  从之前的四十多万到如今六十多万,那要一个过程。

  那些士族被知州训斥一顿,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们认为,这次情况,应该跟之前不一样。

  但具体哪里不一样,还说不上来。

  算了,反正这里地方好,有无数人等着过来种地呢。

  至于提高佃户们的待遇,还是再等等吧,哪有那么简单的事。

  在隔壁当知府的薛明成脸色极为难看。

  说起来,他来浙东先当知州,之后提拔为知府,看似升任了。

  可当知州的时候,还能做些事。

  调到这里做知府,却颇有些寸步难行之感。

  无他,此地各项势力盘根错节。

  不少士族的田产是从平临国初期就赐下的。

  再往前追溯,甚至能到前朝。

  说白了。

  前朝这些士族就在兼并土地了。

  战乱过后,他们又投靠新朝,原本的土地不仅没少,甚至还增加。

  就算有些起伏,可大片大片的土地,依旧握在他们手中。

  如今的田产,如果一定要追查,就要去查百年前,前朝的账目。

  这样肯定是不成的。

  再加上各家把尾巴扫得干净,很难抓到把柄。

  薛明成现在才知道,纪楚不来这里的原因。

  土地兼并,自古就是极难解决的问题。

  不是说纪楚解决不了,而且这里刚解决,很快就会出现新的问题。

  薛明成站在书房里,他只觉得自己好像苍老了许多。

  土地兼并资产聚集,难道真的是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吗。

  纵观历史,都是亡国之象。

  他越想越难受,忍不住给纪楚写信。

  想他在曲夏州的时候,那会前途未卜,自己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吏司右都事,也不会这般消沉。

  实在是被这些士族折磨久了,心气都没了。

  在他看来。

  平临国外患解决得差不多。

  只怕这内忧,很快就会凸显。

  “纪楚在就好了,他肯定有解决之法。”

  纪楚收到信的时候,颇有些无语。

  就差回他四个大字,伤春悲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7页  当前第4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2/4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当县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