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们已经试过棉花的保暖程度,做成被褥棉衣,都是极好的。
若是贵族豪门知道了,其实也会用的。
谢主簿眼神闪着光芒。
纪大人不想有钱人来抢。
这样好的东西,产量还不高,等种出来,那还不是价高者得。
到时候种棉花的农户穿不到。
不就是又是木匠家里没好凳,泥匠家里透风墙。
如今发现这物件的纪大人直接说,民户所用。
一向自诩身份的有钱人,肯定不会用的。
如今说贵贱不同,只要讲究身份地位的,便会在意这个说法。
就连周大人都顿了下,颇有些不舍的取下手套道:“不错,对普通百姓来说,保暖是第一要务,不在乎好不好看。”
周大人叹口气,那棉花手套真的很软啊,捏起来还很舒服。
哎,纪楚不说那话就好了,否则他都想买一身回去。
要不然偷偷买,在家穿?
周大人的想法,纪楚只当不知道,刚做出来的棉衣棉被还要实验呢。
穿着棉衣的书生林元志极为听话,老老实实站到风口。
说不冷,那是假的,但比自己身上那身羊皮子冬衣更暖和啊。
不对,先穿羊皮子衣,再穿身棉衣,都能在雪地里行走吧?
众人围着棉衣啧啧称奇。
那棉花团弹的蓬松之后,竟然这么好用,他们也想弄一件棉衣穿穿。
正想着,纪楚听到房间里有打呼的声音。
等他往里面一看,刚做好的棉被在榻上放着,那追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溜进去,直接找了个最舒服的位置窝里面了。
没有烧炭火的房间里,它竟然睡的都打呼了,再往里面一摸,热乎乎的,怪不得睡得那样好!
纪楚都被气笑了,拎着追风耳朵让它起来:“我还没用过呢,你先睡了?”
追风从睡梦中喊醒,连忙向主人撒娇。
那边周大人等人越看越不对劲。
这是狗?
还是狼啊?
再看那追风的眼神。
狼!
纪县令,你还养狼?
还被你养得如此乖顺。
考课院众人看向纪楚的目光越来越不一样。
你这个县令到底怎么回事。
又能搞经济,还能剿匪,甚至还养狼?
但话又说回来,棉花被到底有多舒服,狼睡得都打呼了。
周大人心道,不行,今晚我必须试试。
狼睡过的又怎么样,那他也要试!
第35章
“追风!快过来!”
“这里!”
院子里众人喊着小狼, 可他根本不看大家一眼,只蹲在纪大人脚边,等纪楚道:“去玩吧。”
好一说, 那小狼才往雪地里跑。
戴着手套,穿了棉衣的几个人, 在外面都玩疯了, 这大冬天还能在外面活动,实在太难得了。
不仅本地差役们在玩, 还有一个周大人带来的随从。
也是安丘县太平安顺,大家也都放松。
屋内周大人喝着茶还道:“回头给你送点好茶叶过来。”
纪楚喝茶的习惯不多, 但也没拒绝,笑着道:“多谢大人了。”
从周大人他们十一月十七到安丘县,已经过去三天时间。
原本要特意抽出时间招待考课院的上司,以及前来学习的同僚,可大家都说,让他做自己的事就好。
所以这几天里, 纪楚按照原定的计划, 带着众人弹棉花, 最后连周大人自己都上手了。
再看看做出来的成品。
那手套里面是棉花,内衬是麻布, 表皮是不沾水的羊皮。
这样的一副手套, 就算玩雪, 也不会让手□□得湿漉漉。
重点是, 做出来的手套并不贵, 顶多棉花值钱。
而做出来的棉衣更是如此,长到膝盖的棉衣非常暖和,而且不用沾雪, 所以不用做防水考量,穿到身上极为保暖。
再加上棉裤棉鞋,整个人再也不蜷缩到一起。
如果出去巡街能有这么一套衣服,回到衙门,手脚不至于冻得僵硬吧。
普通百姓也不至于整日待在家中,可以出来活动活动。
退一万步说,穿着这样的衣服在家,还能减少冻伤。
特别是老人跟孩子,非常需要保暖。
周大人眼神带着欣赏。
甚至想到另一件事。
若常备军能有棉花衣,冬日作战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好在边境冲突并不算多,而且大冬天的,旁边的小国同样怕冷。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但已经说明纪楚做出来的棉花服饰有多重要。
美中不足就是太臃肿,就算以纪夫人的巧手,也顶多让棉衣不跑棉,更加服帖。
这大概就是棉花的特性。
即便如此,那也是极好的物件。
周大人连连点头,开口道:“明年可是要推广种棉?”
纪楚点头:“是,肯定要推广的,这对百姓们来说很重要。”
吃饱穿暖,可是连在一起的。
世人所求无非是这两样。
前来学习的五个人眼睛一亮。
他们也想要!
在场众人,谁要是看不出来棉花的好处,那就是眼瞎了。
不过他们来之前,心里已经有了其他主意啊。
考课院的周大人不是来学习的,但同样连连点头:“好,就是不知道产量怎么样?”
纪楚道:“很低,官田今年种了些,一亩地不到四十斤。”
既有种植技术不成熟的原因,也有非洲棉的产量确实太低,这都是品种问题了,也没办法。
纪楚感觉,顶多一亩地提高到八十斤,算是顶天了。
这样低?
来学习的五个人瞬间没了想法。
那确实不合适。
但只听纪楚道:“所以想鼓励自家种植,不用多种,每家种个三分五分,全当自用。”
自己种,自己用。
正好是五月种下,十月收获,在这期间把棉花一弹,冬日直接穿上。
一家能产个二十斤左右,做五身衣服,大概也够家里用的了。
确实是个好办法!
还是最能解决大家需求的方法。
但这事也有一个难点。
“大多百姓吃饭都成问题,家里哪有多余的土地种棉花。”开口说话的人,正是某个中县的主簿。
他们县令也是安建三十年到的曲夏州任县令,甚至比纪大人早来两个月。
可他这两年里,单是跟县里大户们斗智斗勇,都耗尽心神,好不容易弄出几千亩田地,也不够佃户们分的。
就算这样,这县令已经算不错的,毕竟在努力为百姓做事。
等他刚想放松时,纪楚的事情传出来。
刚开始他根本不信,但后来他不得不信,甚至还多了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