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油菜大丰收,开始建磨油作坊时,最先选择的魏家镇也觉得修路花费太多,不愿意出力。
一直到罗玉村在制糖上挣到钱,这才修了跟县城之间的道路。
修路的好处,在今年就显现了。
秋天售卖油菜籽的时候,就因为罗玉村的路好,所以他们村的油菜最先卖出。
可见道路的重要。
再加上以后磨油更多,如果道路不够好,运出去费用就会增加。
纪楚左算右算,只好挑了重要的几条路拎出来。
先从这几条路修起!
把主干道修了,再说其他的,人手不够,也没有办法。
而且把费用分摊开,再从其他县城招人。
又不是只有站桥村有人需要做工。
纪楚这边算着如何修路,紧张万分的呼文村呼宝成在衙门门口,等着进来。
行伍出身的呼宝成,本就敬佩纪大人为人,如今更是了。
而他今日来的目的,也不知道大人同意不同意。
呼宝成带着磨油作坊的账册,把自己想说的话认真过了一遍,这才请门房通传。
门房的人还道:“怎么这样紧张,也不是头一次来。”
呼宝成正色:“县令大人把磨油作坊托付给小人,小人肯定竭尽全力去办。”
等呼宝成进门,只见纪大人手拿本地地图,他眼睛一亮,先行礼道:“见过纪大人。”
纪楚见他过来,笑道:“坐下说话吧。”
呼宝成比之前更恭敬了。
一个是呼文村的磨油作坊,简直神来之笔,直接稳定当地油菜籽的价格。
再者,纪大人给他们的磨油器具,比市面上见到的任何器具都要好。
他在州城当了半年的伙计,可从未见过这样的磨油器具啊。
再者,还要提到剿匪。
军中出来的他,对能带兵打仗的人,肯定格外信服。
九月下旬,纪大人佯装去磨油作坊查看,实际上当天晚上便带着范县丞他们围剿匪贼。
那晚他虽不能去,却激动得根本睡不着。
要不是当时作坊刚刚开业,他肯定会跟去的!
这两件事,让呼宝成彻底服了纪大人。
所以这会过来,整个人坐得笔直。
纪楚见他坐下来,还挺直腰板,似乎知道什么:“那也不是我的功劳,主要是范县丞跟黄总旗两人厉害。”
“所以才能把那伙匪贼全部抓住。”
刚说完,纪楚看了看手里的地图,再看了看呼宝成。
匪贼全都抓住。
纪楚眼睛亮了。
他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安丘沾桥两县既需要修路,也需要挖水渠。
问题就是人手不够。
人手哪里不够了,那监牢里不是还剩四十多匪贼?
那不是现成的劳力。
如果说这四十多人还不够,那盘踞在各县的贼寇呢?
要是能把他们都抓来,那就好了啊。
当然,纪楚也只是想想,那些人居无定所,很不好抓。
看来只能先用监牢里的匪贼们了。
让普通百姓做苦役,他是不舍得的。
可换做穷凶极恶的匪贼,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纪楚算着人数,在地图旁边记下,这才想起问呼宝成:“磨油作坊做得很不错,我看了递上来的文书,是有什么事吗。”
外面还下着大雪,呼宝成却主动登门,肯定有事的。
听到问话,对方立刻道:“其实早就想来了,但前几日考课院的上官们在,就不好说。”
呼宝成递上账本,无比真诚道:“大人,我们村想修路。”
“修通往县城的路。”
“这些账目您看看,是有富余银钱的。”
罗玉村修的那条路,实在太方便了。
下雨下雪都不会泥泞,别说运送货物,就说百姓们走动,都比其他村子方便。
说起来也好笑。
呼文村的村民们想修路,还跟今年预备年货有关。
要说安丘县百姓手头都有些银钱,过年之前肯定要采买的。
但大家发现,市面上最好最新的那批货物,都被罗玉村的人买走。
没办法啊,那边道路好,货商们也愿意去。
就算货物只在县城售卖,罗玉村的人,也是头一个赶到的。
特别是这种大雪天,人家根本不受影响。
次数一多,呼文村村民回过味。
不对啊,咱们村也有作坊,也赚钱了,为什么不修路呢。
反正他们也要修!
呼宝成考虑得多了些。
“装油用的陶罐经不住颠簸,不管是陶罐运过来,还是装好油运出去,都容易有损伤。”
“我想着以后年年都要用这路,不如给修好了,我们村里人都同意修,等到年后天不太冷时,就可以动工了。”
呼宝成把早就准备好的话说出来,自己都松口气。
真的希望纪大人同意啊。
纪楚笑着点头,把手头的地图递给呼宝成:“你看,这条路吗。”
是!
就是这条路!
呼宝成一个劲点头。
纪大人原来早就想到了!
他们想到一块去了。
纪楚心道,之前来学习的主簿师爷们,若看到村民们的主动性,肯定会惊讶。
但其实完全不用诧异的。
只要有机会,谁都会选择更好的日子。
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会自己走出一条极好的路。
在安丘县跟站桥村的大变化中,他起的作用,远不如实际劳作的百姓们。
纪楚认认真真跟呼宝成解释这条路如何修建。
呼文村的村长年迈,事情都由他负责,所以跟他说就好。
官府点头,呼文村百姓们也愿意,这路是一定能修成的,建设自己的家园,怎么想都有成就感。
想来他们村子如此,那德昌村,周韩村,以及通拜村,也都好说。
趁着还没过年假,把明年修路的事吩咐下去。
果然,几个村子自然极为愿意。
他们也想买到最新的年货啊!
不能让罗玉村自己抢先了!
一想到明年道路畅通,各家都觉得高兴。
总觉得以前很远的路,现在也不远了,大家都能去县城逛逛,不再局限在村子里。
几个村子说定,只剩下最后一处。
魏家镇。
此刻的魏家镇里,魏镇长慢悠悠翻看书册,根本不管下面吵得如何。
镇里几家大户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道:“我们也要修路啊。”
未说出来的话是,纪大人怎么不问问我们!
魏镇长抬头看他们一眼,没问你们吗?
去年这会,不是告诉你们要修路?
你们忘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