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磊笑呵呵,“不麻烦,万一明天还不能正常上课,我头疼的日子才来了呢。”
修理培训班全靠赵小甜的技术撑着,哪怕她留下笔记,但学员就觉得还是赵小甜讲得透彻,他们更容易听懂。
这件事陈平磊也是担了军令状的,不然也不至于在这边住了一周。
赵小甜憨笑,在精明的老姜面前,她可以不好意说回家种田那套,简直自取其辱,还是装傻好。
陈平磊没觉得赵小甜有什么不对,小姑娘孤苦无依的,势弱,有点能力当然能借势,不耽误正事他都可以不计较,但有一件事必须要计较一下。
“小甜,你不厚道。”
赵小甜一愣,这幽怨的语气为哪般?她哪里不厚道了?
一瞬间,赵小甜甚至想到了在农场是不是忽悠场长和知青太过火了,这下惹众怒了?
第65章
陈平磊很快给了答案, “看来是我不够了解小甜,原来修拖拉机不是你的强项,造细纱机才是你的天赋。
赵小甜:你错了, 细纱机是我借花献佛, 修理才是我的强项。
不管赵小甜怎么解释,陈平磊认定了赵小甜就是搞纺织的人才,一直要给她一个发挥的舞台。
赵小甜提醒,“陈局长,您是农业局的局长。”纺织是工业的事, 和您没关系啊。
陈平磊笑成一朵菊花, “我是党员, 第一要务就是为人民服务, 找到能帮助人民的人,小甜,你就是那个人, 要好好干!”
赵小甜一头黑线, 修理这块她还没搞明白呢, 实在不想揽其他任务。
能当上局长, 陈平磊绝不是一意孤行的人, 他很擅长揣摩人心思,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有幸被他精准服务。
见赵小甜面有难色, 他主动问:“可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想到赵小甜在老家的表现,他有点心疼,“我理解你在老家藏拙的心思, 我之前只以为你技术好,要不是那个姓苏的女同志闹, 我的桌面上还接不到你的详细资料,小甜,你放心,别的地方不敢保,在齐市,纺织这条线随便你搞,你看上哪个纺织厂都行,我调你过去!”
陈平磊给了最大的诚意,要不是看到徽省那边流通的细纱机实在出色,他也不可能下这么大决心。
现在国家最缺的就是技术,只要技术好,什么都可以通融。
赵小甜能理解陈平磊的激动,可是她不行啊。自家事自己清楚,细纱机的改良方案,完全是她上辈子无意中得知的,很多原理她都不明白,要是真跑去纺织厂指手画脚,那才误人子弟呢。
见赵小甜犹豫,陈平磊鼓劲道:“小甜,不说别的,细纱机改良的想法,你确实超前,若你实在对纺织厂没兴趣,我也不强求,这细纱机的事,你考虑考虑。”
怕赵小甜不心动,他再次抛出诱饵,“过段时间就是端午节,后面还有国庆中秋,你们机器厂刚成立,我看你们平时都挺大方的,喜欢为工人谋福利,你难道没考虑节礼吗?”
“纺织厂别的不多,瑕疵布和瑕疵成衣可不少。”
赵小甜心里飞速打着算盘,陈平磊确实说到痒处了。
机器厂、修理厂包括培训班都成立有段时间了,再说农场要办学校,学校也有不少工人呢。农场的工资肯定不如城里,没道理福利一点都没有。
工人多数都是农场本地人,人本分,也没几个赚过工资,但要想马儿跑,总要给马儿草。
虽然随便发点加米脱粒的福利大家也很开心,但怎么能比得上几尺布,一件衣裳呢!
农场人长得高大,做一件衣服至少需要七尺布,身材高大些的,要十二尺哩!
农场每年每人只有六尺布票,根本不够一个人做一件衣裳的。即便够,也要有钱买布才能做。
如果给工人发布料做福利,怕是他们做梦都要笑醒。
可问题是,纺织厂这个便宜不好占。
她这三板斧,不知道能不能换这笔买卖。
别看她讲起拖拉机头头是道,那是上辈子攒下的经验,理论实践她都懂,不虚。纺织这块她虚啊,知道那点东西都贡献给老家的纺织厂了。
另外,她身上还兼任修理培训班老师的身份,也不能顾此失彼。
“陈局长,真不是我推辞,说实话,瑕疵布我眼馋,可我没把握拿出等价的东西。”
纺织厂又不会做慈善,不可能无缘无故给她瑕疵布。她手里有钱,但纺织厂也不敢把大量的瑕疵布卖给她,这路还是行不通。
陈平磊其实也没抱太大希望,这事也是县里纺织厂听说风声找到他头上,让他牵线搭桥的。
赵小甜的技术到底值多少钱,该换多少布料,这都是问题。
技术本来就是无价产品,兑换瑕疵布这么大的操作,一个失误,麻烦不断。
纺织厂那边也是病急乱投医,生产任务压在他们头上完不成,机器不工作,着实困难。想着赵小甜背靠农场和部队,这边人口风紧,或许可以请她来看看。
见赵小甜虽然嘴里拒绝,但神色有缓和余地,不像是完全没机会的样子,陈平磊笑道:“你个丫头,和我就别打机锋了,说吧,你有啥想法。”
赵小甜嘿嘿一笑,完全没有被看透的窘迫。
“陈局长,你也知道,我们的机器厂和修理厂都是小作坊,就是算上后开工的加米厂,加一起也不超过三十人,这么几个工人,是实话,我要是真想发福利,肯定有许多办法。”
要是真不想要这些瑕疵品早都一口拒绝了,不会耐着性子在这里谈条件,陈平磊问:“难道农场的学校还有其他的工人你不管?”
“学校可是农场自己重办的,和我没一点关系。”赵小甜紧忙撇清关系。
又怕把人气跑了,她主动道:“工人挺多,但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认为脑子里这点东西不值钱,更不敢用这点东西换福利,那也太对不起组织和党的栽培了。”
不管好赖,赵小甜先送上一顶高帽。
陈平磊笑骂,“感情你想用其他东西换瑕疵布?这可不行,瑕疵货也紧俏呢。”
赵小甜也知道不可能天上掉馅饼,坦然道:“工人福利是件大事,我们小厂好说,学校那边还要和陈场长商量,我也不适合大包大揽。这样吧,既然都是工人福利,你看这样如何。”
赵小甜提出,农场工人需要发福利,县里纺织厂肯定也需要。农场缺衣服,县里工人缺肉啊。
要说其他时间赵小甜还不敢保证,可这段时间农场的劳动力都闲下来了,农场旁边的嫩江也开化了,正是捕鱼好季节。
“县里鱼肯定不多,还不容易买,不如这样,农场和县里就拿市场价兑换怎么样?至于细纱机的事,陈局长说得对,众人拾柴火焰高,我能帮忙肯定义不容辞,等福利兑换的事双方谈妥了,我带着鱼去县里纺织厂看看。”
陈平磊:“......”
好家伙,把他也算计进去了,他明明来帮纺织厂牵线搭桥的,结果还要帮她操心福利兑换的事。
小小年纪,狡诈如狐!
气到没脾气了,陈平磊坦言,“可以是可以,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鱼不花钱,出点劳动力就行,鱼的价格也别按市场价算了,按照批发价,纺织厂这边的瑕疵布也一样。”
目的达到了,赵小甜十分好说话,“陈局长考虑周全,都听你的。”
陈平磊表示不想说话,他一把年纪了,还不如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精明!
心满意足,赵小甜哼着小曲叩响了农场办的大门。
“真有这好事!”陈西华一阵激动,也不端着搪瓷缸子摆谱了,赶忙确定,“纺织厂真说拿不值钱的鱼换布料?”
赵小甜纠正,“咱们的鱼也要靠队员捕捞,都知道捕捞有风险,咱们的鱼金贵着呢。另外,也不是好布料,都是瑕疵布。”
陈西华一拍手,“这算啥,肯定比大家补丁摞补丁,一动露肉的衣裳强!”
这倒是。
赵小甜不确定道:“确定咱们没吃亏?我谈的时候还不太敢下决定,想着回来问问。”
激动的心被泼了一盆冷水,陈西华发出鹅叫,“还没确定!”
这话不亚于告诉他,嘴边的鸭子,但他不能吃!
他忙道:“对啊,人家为啥给咱们这么大的好处,还有啥要求吗?农场真没钱啊。”
赵小甜忙摆手,“纺织厂不要钱,说起来,我能和纺织厂搭上线,还要多亏了场长英明,给修理培训班的大力支持。”
不是在说福利吗,和修理培训班有啥关系。
赵小甜不赞同,“当然有关系,场长你想啊,我一个小人物,人家纺织厂凭啥和我谈,还不是咱们农场的修理班出名了,外面的人都对场长竖大拇指,说场长敞亮,是个人物呢!竟然给修理班这么大的支持,出场地又出力的。”
实际啥也没干的陈西华...不虚!对,他还是非常支持修理班的!
拍胸脯道:“这算什么,修理厂是好事,我肯定全力支持!”
赵小甜道:“是啊,幸好场长宽限我们场地租金,不然修理培训班也不会这么顺利!”
陈西华一窘,前脚别人夸自己敞亮,后脚就收场tຊ地费,那绝对不行啊!
忙摆手,“小甜,场地费这事我当时也没说明白,是要是租其他房子,肯定要钱的,可那边本来就是学校,你干的也是教书育人,咋能收钱呢!不收钱,培训班想开多久就开多久!”
赵小甜含蓄,“这怎么好意思呢,以后学员可能会变多,一间教室可能都不够。”
陈西华大手一挥,“三间够不够?之前场办讨论过,正好剩下三间空房子,全拨给修理培训班用了!”
白送的多少都不嫌,当然,赵小甜肯定不会这么说。
奉承道:“场长果然敞亮,我来北大荒之前,就听人说北大荒的人局气!”
陈西华有些飘,咳咳道:“那纺织厂换福利这事...”
赵小甜拍胸脯,“场长这么支持培训班,想来纺织厂也会佩服场长,回头我和他们好好说说场长的义举,让纺织厂也学学,技术不能闭门造车,还要开班学习,大家多交流!”
陈西华谦虚,“我倒也没做什么。”
赵小甜正色道:“不,场长,你不知道你有多么优秀!捕鱼的事就拜托你了,”说到这,她有点不好意思,“修理厂、机器厂都是姑娘,培训班的人忙着学习,怕是没空去捕鱼,而且我们也不会捕鱼,一年到头也就偶尔沾光蹭饭能吃到鱼。”
好可怜,守着嫩江竟然吃不到一条江鱼!陈西华心酸了,都是农场的人,不能吃不到一口鱼!马上拍胸,“没事,这几个厂的兑换福利的鱼我这边帮忙捕了,等过两天鱼抓够了,给你们每个人一条三斤的大鲤鱼,让你们吃个够!”
赵小甜双手合十,好人啊,心满意足,现在她要回厂里说说这个好消息。
第66章
端午节福利发布料的消息不胫而走, 当然,赵小甜也没想瞒着。
同样的话,在培训班里赵小甜换了个说辞。
“端午节到了, 我们要奖励有贡献的人, 鉴于大家表现良好,听课认真,这次就开一个特例,发福利的时候有你们一份,望你们更加勤学。”
此言一出, 培训班的学员就差鼻涕一把泪一把, 主动掏腰包买零件, 按照赵小小甜平时教的简单组装方式开始焊接。
还别说, 重赏之下必有匹夫,不是,勇士, 此言不假。
学员真做出不少有用的东西, 这些东西的使用权肯定是在赵小甜手上的。
赵小甜也不亏待他们, 谁的成绩好, 做出的东西, 或者能修理成功的东西价值最高, 端午福利可以多发几尺布。
这下大家兴头更足了。
面对机器厂还有修理厂的原班人马,赵小甜思索半点, 也没想到该怎么打鸡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