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爷们眼眶都红了,顾不上猪圈卫生环境不好,趴在一旁的木板上,手指都扣红了。
母猪此刻也疼的发颤,似乎恢复些力气,旁边的婶子还怕母猪暴起攻击赵小甜呢,没想到母猪完全没有躲闪赵小甜不算温柔的动作,一呼一吸间也跟着用力。
赵小甜照着记忆,手在里面慢慢帮母猪顺胎位,再将小猪崽慢慢拉出来。
第一个小猪崽拉出来的时候,一圈人都跟着呼了口气,但很快,大家又开心不起来了,因为母猪一胎不止一个小猪崽。
几个婶子按压母猪软腰处,加快产仔过程,直到婶子最后说了句,“软了软了,没崽子了!”
第79章
一窝生了8头小猪崽, 全部存活,可把农场人乐开了花。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母猪能不能活下去,赵小甜毕竟不是兽医, 看不出来什么。
陈西华也没把宝全押在赵小甜身上, 趁着大家忙的时候,他去别人公社叫来一位兽医,赵小甜也算功成身退了。
此刻赵小甜身上又是粘液又是血,狼狈的不行,那浑身的味道简直没法闻。
就听咔嚓一声, 赵小甜闻言望过去, 就看见方才跟着石大夫的其中一个小年轻还没走, 举着照相机在拍照呢。
拍完后, 这位年轻男人似乎很满意,冲着赵小甜道:“你就是赵小甜赵厂长吧?能采访你几句吗?”
赵小甜:?
“忘了自我介绍,我是龙江县的记者狄卓诚, 这是我的介绍信。”
陈西华差点忘了这个人, 心里一顿咯噔, 怎么还把记者招惹来了, 他们农场应该没什么事吧?
狄卓诚见大家认同了他的身份, 拍照更大方了, 冲着旁边的猪圈还有周边的人一顿拍,这才心满意足。
拍完后, 他冲着赵小甜笑道:“久闻赵厂长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令人震撼, 没想到赵厂长不仅修机器造机器厉害,就连给猪接生也有一套。”
“这次我拍到的素材不少, 等会还打算去机器厂、修理厂还有培训班看看,能不能麻烦赵厂长带个路?”
赵小甜:你看我一身血污,是能带路的样子吗?
面上表情僵了僵,他刚刚照相了对吧,想到再过四五十年,后人翻出70年代的老照片,看到她徒手伸进母猪产道拉猪崽,整个人都不好了。
扯出个十分难看的笑,有点想拒绝承认她就是赵小甜。
再说,她一点都不想招惹这个年代的记者,更不想出头出名,她可说不准,记者这金笔杆子写下去,事情会变得如何天翻地覆。
陈西华忙上前补救,“狄记者你好,我是农场长陈西华,这位就是赵厂长赵小甜,你看我们这一身狼狈,也不好招待你,等我们稍稍洗洗如何?”
见两人不是很欢迎他的样子,狄卓诚扑哧一下,果然到哪都是这个待遇,也没在意,“我就在这等,有赵厂长引路就行,不敢麻烦陈场长。”
陈西华眉心一挑,也不知道这个记者什么来头,感觉专门为了赵小甜来的,思来想去,应当不是什么坏事。
偷偷和赵小甜嘱咐,“没事,别怕,应该是你修理厂还有培训班做出了成绩,记者问什么你就说什么,不好说,或者感觉拿不准的东西就不要说,宁可装傻,明白吗?”
赵小甜也被陈西华的态度搞得有些紧张,更想逃跑了。
照理说无论是修理培训班还是机器厂,她做出的成绩都不多,如何都轮不到记者来采访的地步。
各种念头不断,不过赵小甜也不是胆小怕事的,既然决定大刀阔斧搞事业,就要有临危不乱的能力。
简单洗洗手,也没换衣服,贫苦的北大荒农场,她还是个外来人,穿的太整齐也不像话。
回来后,她泰然自若地向狄卓诚介绍农场的情况,重点突出陈西华的功绩,中间没多打听什么,也没多表现什么,就好像自己真的是一个领路人一样。
狄卓诚把赵小甜的表现看在眼底,暗自欣赏。
他默默在心底给自己鼓掌,这次采访的机会,他争取对了。
其实他早就听说过赵小甜,之前县里纺织厂出事的时候,他就在去纺织厂采访过,匆匆见了赵小甜一眼,那是没感觉什么不同,也没把赵小甜当成需要下功夫采访的人物,直到她不声不响解决了纺织厂的麻烦。
后来他就专程跟踪调查赵小甜,想做出一篇与众不同的优秀人物报道,这一了解,就入了心。
不骄不躁,才智过人。
别说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哪怕是活了几十年的老泥鳅,也未必有这样的定力。
他果然没看错,赵小甜此人,未来定大有所为。
赵小甜确实也没多在意,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兢兢业业地介绍。
几个厂子都转了一圈后,狄卓诚还没有表现什么,赵小甜脚步顿了顿,“狄记者,是有哪里我没介绍到吗?”
狄卓诚乐呵呵道:“赵小甜厂长,你不够厚道啊。”
赵小甜友善微笑,“狄记者折煞我了,是我哪里怠慢了?”
狄卓诚连忙摆手,“这可不敢!我的意思是说,你明知道这次采访是奔着你来的,你还专门讲陈西华场长的功绩,这不太好吧。”
赵小甜谦虚,“狄记者有所不知,别看我能折腾,其实都是场长肯在背后支持,没有他,我也没这么大的能量。”
此刻正走到在修建的机器厂,坐在门口的何老六眼尖,见到陌生面孔直接拉来几个小伙子挡在门口tຊ,把中间那两位老人家挡得严严实实,等再看过去得时候,哪有老人家得身影,竟是两个糙老爷们光着膀子啃肉包子。
见唐锁兰夫妇后门绕走了,何老六松了口气,他实在打怵举相机的,但也不能不问问什么情况。
“小甜,这位是?”
没等赵小甜解释,狄卓诚先一步拿出记者证和介绍信,“我是龙江日报的记者狄卓诚,您好,请问您是农场本地人吗?”
何老六面皮紧了紧,笑道:“记者同志您好,我是隔壁胜利公社的,在这边帮忙。”
“哦?帮忙?我听说赵小甜同志找到了水泵销售渠道,把水泵出售给各个公社,这事是真的吗?”
“确有这么回事,但是...”
还未等何老六说完,狄卓诚追问,“听说有几个公社出不起钱,只能耽误自己公社的农活,过来帮忙,你们也是吗?”
周围人当场脸色都变了,来者不善啊!
赵小甜低着头,看不出神色,也没说什么。
何老六当场就恼了,“胡说!”
“记者同志,你可不能偏听偏信啊,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咋能因为私事损害人民的利益呢?赵小甜同志是受我们几个公社的委托,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水泵的销售渠道,至于水泵,都是我们自己出钱买的,哪里有赵小甜同志什么事!”
狄卓诚指了指后面几个公社的人,“他们都不是农场本地人吧,那为什么会在这里盖赵小甜的工厂?”
何老六最笨,当场脸都绿了,嚷嚷道,“不是,当然不是!”
憨直的汉子不懂得人际关系中的弯弯绕绕,他下意识觉得这个人对赵小甜有敌意,还不知道怎么保护赵小甜,脑瓜门都急出汗珠子了。
赵小甜微微一笑,扯过话,“记者同志,你这话可就不够公允了,什么叫做我个人的工厂?我们农场的机器厂有名字,就叫433机器厂,这是我们集体的厂,你就是想往我脸上贴金,也不能这么大方啊。”
短暂的沉默,在场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狄卓诚环顾四周,不得不承认赵小甜十分会做人。
事实大家心照不宣,他也不是有意为难,而是真收到了类似的举报信,这次他提一嘴,也是过了明路,回头他去县里解释,举报信这事就算过去了。
他也年轻,也有理想,所以他支持赵小甜。
须臾,他笑着解释,“可不是吗,看到你们几个集体齐心协力做事情,我心里酸啊,这才说两句酸话,各位乡亲们别介意啊,回头我把这件事登报,好好宣传大家为了集体奋发向上的精神,也算是我赔礼了!”
警报解除,赵小甜非但没觉得安心,反而很奇怪。
狄卓诚这个记者太友好了,友好到她都觉得报社是她自己开的。
难道是曹振东的关系?他应该手不能伸到这么长吧。
找了个僻静地,狄卓诚挠挠头,笑得像个大男孩,赵小甜这才发现,他们两个应当年龄相仿。
狄卓诚道:“没想到是这样的机会与你见面,虽然有些失礼,但我还想说,很高兴认识你,赵小甜同志。”
赵小甜一头雾水,这是什么情况。
狄卓诚笑着解释,“其实这次采访是上面给的指示,具体我不知道,但应该是你做了什么好事,上面不好明着表扬你,这才拐弯抹角给你扬名。”
听完他这番话,赵小甜更懵了,她是在睡梦中做的好事吗?为什么她什么都不知道?
见赵小甜一脸不解,狄卓诚越发觉得赵小甜这样的人就是不为名利,人又淳朴善良,不求回报,不然不可能那么多公社,找不到对她有怨言的人。
该有的采访还是要有,狄卓诚第一个问题仍然很犀利,“赵小甜同志,能方便说说,为什么你不在老家,反而千里迢迢来到了北大荒?”
这个问题赵小甜早就打磨好了标准答案,“说来惭愧,从小我就热爱土地,奈何浑身没有三两劲儿,种不了老家的梯田,听说北大荒的黑土地绵延千里,还能机器化运作,我很向往,幸好我大哥在这边,我就来了。”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说句不要脸的话,我觉得在这里找到了我自己发光的方向,我很适合这里,并且准备扎根到这里,之前已经对组织申请转移户口关系了。”
这件事狄卓诚真不知道,并且十分意外且震撼,要知道,现在有能力的人都想进城,没人会主动扎根农村。
狄卓诚作为记者,哪怕工作年限不长,但也见过形形色色不少人,他天生就对人的情绪很敏感,知道这人说的话是不是发自肺腑,第六感告诉他,赵小甜字字句句为真。
在这个灰黄底色的破土房子阴影中,在这片绵延千里的黑土地上,狄卓诚从一个不满二十岁女孩的眼中,看到了沉甸甸的热爱与理想,看到了她所向往的,色彩缤纷的未来。
他亦心向往之。
“赵小甜同志,你的理想,让我为之触动。实不相瞒,我对你的了解可能更多,我甚至还去过你的家乡,了解过一些其他声音,在见到你之前,我想象中的你,大概是一个需要被保护,但很有能力的小姑娘,你或许会对人生际遇有所不满,或许会对明哲保身的许多充满怨怼,如今看来,是我狭隘了。我为我最初浅薄的认知和固执的偏见所道歉。”
此时此刻,赵小甜能感受到狄卓诚的态度有所转变。
怎么说呢,一开始的狄卓诚其实也没有敌意,但他就像个上位者在俯视她,并且自以为是的拯救她,赵小甜对他的观感也不太好。
但没想到他倒是个诚实的,反倒让她高看一眼。
第80章
赵小甜笑了, “不愧是做记者的,这嘴夸起人来,我都快飘上天了。”
“其实, 我是一个普通人, 你说的那些晦暗的心思我都有,但是这一路来,我遇到的好人多啊。父母对我的关爱虽然没那么多,可大哥对我很好,你应该知道, 我在老家是读过书的, 一直都是大哥支持。后来遇到了贵人, 我又进了纺织厂, 经常和机械打交道,我发现我很喜欢这种冷冰冰的东西,在机械堆里, 我无比的快活, 这让我的心动了, 我想, 我可以过另一种人生。”
“来北大荒, 来农场之前, 我并不知道我会遇到什么,彷徨过, 忐忑过,唯独没退缩过。幸好,我遇到了很多很多不错的人, 于我而言,这个农场就像是我第二条生命, 就像是我回归这个世界的意义。我热爱它,它让我的梦想有了承载,我也相信,未来这片土地,会带着每一个热爱它的人扬帆起航。”
狄卓诚呆愣了很久,那一刻,他眼中的赵小甜,在发光。
许多年后,等他走不动的时候,再度想到光,都会想到此时此刻的赵小甜,是多么的闪亮耀眼。
让他再也看不到别人。
告别了赵小甜,狄卓诚自己在农场里随机找一些人来了解赵小甜的具体情况,越挖掘越佩服。
一无所有的小女孩,孤身一人来到了农场,改造三轮车,撑住修理厂,后来又开了机器厂和培训班,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格局。
赖以生存的修理技术她半点都不藏私,这才影响了农场乃至附近几个公社万众一心的局面。
但拎出来哪一件,都足够别人竖个大拇指了,狄卓诚甚至开始烦恼,如何在一个版面写下赵小甜的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