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甜可不管王翠花心里怎么想,怀疑的种子种下,等待它生根发芽就行,她还有其他任务呢。
“妈,二哥呢?既然你决定把工作给二哥,我也尊重你的意见,只是希望二哥每个月能拿出十块钱孝敬你和我爸。”
王翠花以前从来没想过要老二的工资,听赵小甜这么说,突然想起来,这工作就是她让给老二的,别说要十块钱,要十五也是可以的。
不是她贪心儿子的钱,老二媳妇一看就不是个好的,她总要为老二攒家底,还有养孙子的钱。
深藏功与名,赵小甜在小树林旁的瓜窝棚处堵到了苏月,亲亲热热地牵上去,“二嫂,我可找到你了。”
苏月眼底带着惊讶,她可不觉得自己和赵小甜关系有多好,防备道:“你做什么?”
赵小甜笑得十分傻白甜,“你马上就是我嫂子了,以后咱们可要守望互助啊。”
苏月听到嫂子两个字,下意识反感,不过也没办法,赵国平是她能找到条件最好的了,也是最好拿捏的。
赵小甜一旁自顾自的说道:“说起来你还真是享福呢,嫁进来就有工作,纺织厂正式工福利可多了,厂长说了,马上就要招工了,优先自家亲戚哩。”
扔下这个重磅炸弹后,赵小甜潇洒而去,走到村子口又转了一个头,又往深处走。
走到臭老九住的牛棚时,赵小甜脚步顿了顿,双板大队的大队长不是一个爱磋磨人的,下面有样学样,也不会主动迫害牛棚里的人,奈何这些人本身自苦,慢慢失了生气。
廖修廖老就是其中一员,上辈子廖老在她被打到无处可去时,帮她挡住了追她的人,她十分感激,可惜廖老没有迎来曙光,倒在了黎明前。
听到牛棚中传来似有似无的咳嗽声,赵小甜一摸裤兜,掏出一张纸,左手捏了个炭笔。
写了一句,“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折成纸飞机扔了进去,叹息一声,希望有用吧。
上辈子廖修平反后,她有幸见过廖老的家人。他的儿子趴在墓碑前念叨这句话,说是临走前,廖修鼓励家里人的,希望能唤醒他的求生欲,再坚持一下。
再多她也帮不上忙。
很快就把这件事放下,赵小甜跑到了大队长家里,见到了大队长媳妇,程婶子。
程婶子也是一个爽利人,家里有三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不过无论是大队长还是程婶子,都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相反,他们的女儿齐娟简直是最让人羡慕的女孩子了。
程婶子也很意外,“小甜,你的意思是我们大娟也能去厂里做女工?”
赵小甜肯定点头,“没错,娟姐为人勤奋,还是初中文化,厂里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呢。”
程婶对自家孩子可有清晰的认知,“我们娟学习远不如你,也就认识两个字。”搓着手心,“像我们大娟这样的,连纺织厂的门都进不去,小甜你要是有门路,婶子肯定重谢。”
赵小甜微笑。
既然找到大队长的女儿,肯定是十拿九稳的。
她已经把改进的细纱机还有其他设备的图纸交给了张素厂长,不出意外,公社里的纺织厂马上就要扩张了,肯定也会招女工,到时候一定优先公社中的人,齐娟照样能够去参加选拔,她只不过提前把这个消息透露出来。
一是齐娟确实是个能干的,二来,她也是个俗人,这个年代的大队长权力很大,她需要帮忙的地方很多,交好没坏处。
简单说说厂里招工考试都考什么,实际上也就是把她之前做过的题说了一遍,没什么特别的。
“婶子,你是看着我长大的,挨饿的时候,还是婶子让我吃了几顿饱饭,我十分感激婶子。”
程婶子哪好意思领这句谢谢,当时他们家们也没啥,就给孩子煮了几碗野草汤,说感谢她都脸红tຊ。
赵小甜话说得敞亮,她知道程婶子怕惹麻烦,主动道:“这次招工我不说婶子也能知道,婶子也不用感谢我,我经常不在村子,和村里人接触的少,有时候连句话都说不上。”
说完低下头,委屈地揉揉眼角。
程婶子闻弦歌而知雅意,拍胸脯保证,“小甜你放心,婶子知道你是个好的,村里人肯定也知道的。”
赵小甜含蓄的笑笑。
上辈子她就是吃了不显山不露水的亏,真出事了,没人帮忙说句公道话不说,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公道是谁。
有了程婶子帮忙,相信村里有关她的言论不会一边倒了。
程婶子非常感激,挖了一大勺红糖给赵小甜冲水,水喝完了,缸子底下竟然还有糖呢。
临出门时,程婶子想塞给赵小甜五个鸡蛋,“小甜,婶子家里什么都没准备,这鸡蛋你先拿着,等孩他爸回来,让他去镇上割肉!”
程婶子的感激不是假的,村里都羡慕赵小甜能去厂里上工。大多数人都是明智的,当年厂里招工的时候去考的人不少,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厂里一个都没要。能通过考试考去厂里的,能力上绝对能让大家信服。
他们家齐娟也动过心思,可惜没门路,等他们家反应过来时,纺织厂已经没名额了。
这年头工作紧俏,城里人都愿意到公社的厂里上班,别说村里。虽然他爹是大队长,但是他正直,从来不走后门,眼见齐娟一天比一天大,她是个心疼孩子的,不想让女娃在地里刨食。有工作的机会再好不过。
她明白赵小甜的意思,一个村住着,赵家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谁不知道,只是大家都不容易,不好管别人家的事。
她听赵小甜话里的意思,也就是说句公道话的事情。想来想去也明白,人家姑娘求不到他们家头上,反而是她男人这个大队长当的不称职,竟然容许赵家那两个拎不清的随口祸害自家闺女的名声。
领养的闺女也算闺女,人家孩子明显是个好的,知道感恩,这老赵家就是不惜福。
不行,她明天就和村东头老吴家那几个碎嘴的老娘们说说,赵小甜明明是一个淳朴能干,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可不能随便给人扣糟糕的名声!
赵小甜走出村里之前,又回头看了一眼赵家的方向,目光冷冰冰的,再无半点留恋,拢了拢大衣,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些人的目光应该没空围着她转了,婚事的危机还没解决,万德录那个毒蛇还在暗中窥视,她不能懈怠。
捏了捏包里没送出去的举报信,吐出胸口的浊气,脚步更加坚定。
时间还早,她要去县里看看。
纺织厂门口的邮筒已经不安全,镇里应该也有万德录的眼线,不过没关系,她就不信,县里依然会有他们的爪牙!
为了不被纺织厂的人看到她的踪迹,赵小甜花了重金五毛钱,请隔壁村的驴车带她一程,她打算去镇上转车。
寄给大哥的信被万德录拦下了,赵小甜决定放弃寄信这种又慢又不安全的传递信息方式。
咳咳,也不能这么说,之前她浑身上下的钱只够买一张邮票,现在她有厂里提前预支给她的一个月工资,可以打电话了。
县里能打电话的只有邮局和招待所,以防万一,赵小甜选择去招待所。
她无法预测万德录的势力有多大,但她不介意把他想成人性的低点。
不知道大哥愿不愿意接受她的投奔,大哥已经成家,大嫂是什么样的人她也不清楚。
现在出门难如登天,她想不到除了大哥的部队以外,她还能去哪里。
“同志,我想打个电话,这是我的介绍信。”赵小甜探头看向柜台里的服务员,是一位中年大姐,一脸和气相。
中年大姐看完介绍信后,帮赵小甜拨通电话,将话筒递给赵小甜,指了指听筒,“凑在耳边就能说话了,声音大点。”
赵小甜感激地笑笑,中年大姐没有听她讲电话的意思,抱着毛线团走远了。
赵小甜松了一口气,等待对面接通。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60军的营地,团委办公室爆发出一声粗声粗噶的咆哮,“曹振东这小子真彪!”
赵小甜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听到大哥的声音了,上辈子过得浑浑噩噩,家里的催促与算计,让她一时没能看清万德录的表面光鲜,实则败絮其中。
她绝对不会继续留在这里,哪怕她立得住,也防不住这些人以亲人名义骚扰她,远嫁是最好的出路。
多年没和大哥联系,一开口就让大哥收留自己,给自己找对象,赵小甜心里窘迫的不行。
“喂,这里是60军一团副团赵国庆,请问找哪位?”
第10章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又沉稳的声音,她差点没忍住泪,是大哥,是一直保护她,不顾家里反对,把她送去读书的大哥!
胡乱擦擦眼泪,重生回来她一直谨小慎微,听到大哥的声音后才有些安定,强装镇定开口,“大哥,我是赵小甜。”
未料接到的是自家电话,赵国庆声音提高了八度,“小甜!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吗?别着急,和哥说说。”
挥手将几个兵蛋子撵出去,家里从来不会给他打电话,每年收到的来信也是哭穷和要钱,赵国庆此刻真的很意外。
电话费很贵,三妹打电话一定是要紧事,赵国平不敢怠慢。
且说赵小甜,刚要张嘴诉苦,又一想那是大哥的父母,她不想让他难办,话音一转,硬着头皮说:“家里没事,那个,大哥,我年纪到了,想在你那边找个对象,过几天我能去你那里看看吗?”
赵国庆眉头一蹙,下意识就觉得不太对,三妹年纪并不大,不会无缘无故想到这件事。
听出电话那头三妹的彷徨和害怕,赵国庆一口答应了,“行,三妹打算哪天来,我给你买车票,安排人去接你。”
赵小甜算了算时间,试探道:“一周后可以吗?会不会太麻烦嫂子?”
赵国庆眉头越蹙越紧,不好在电话里问详细情况,中间还有接线员呢。
虎声虎气道:“放心,你嫂子人很好,很喜欢女孩子,三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别和哥客气。”
提着的心终于落下,大哥同意就行,剩下的她可以搞定。
语气轻快不少,“大哥帮我找一个脾气不错,顾家的对象就行。”
赵国庆自然是答应的,“三妹放心,等回家我和你嫂子商量商量,看看哪个能配得上我三妹。三妹你还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赵小甜哪里还敢胡乱挑,有一个能让她逃离狼窝就行,至于到那边后结不结婚,那是另外一回事,她现在只需要一个目的地,和一个理由。
从招待所出来后,赵小甜轻松了不少。
最麻烦的事情解决了,剩下的部分,尽人事听天命。
神经不再紧绷,步伐都轻快不少。
还有一周的时间,她就要出发去北大荒,那边虽然是春日,但是轻薄的棉袄还是要穿的,幸好她在纺织厂上班,布料和棉花都是不缺的。
或许可以请人帮自己做一件棉袄,程婶子就不错。
她身上吊着人这份工作也该安排出去了,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至少也能卖两百块钱。
是的,赵小甜辛辛苦苦转正,可不是为了白送给家里那几个人,她是看中了正式工更值钱。
赵家并不缺钱,她曾看见过王翠花数小金库,至少有一千块!
天知道她多么震惊,家里有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压榨她呢?难道就因为她不是亲生的?
父母总把报恩挂在嘴边,赵小甜知道,这恩确实不能忘,但也要分怎么报,等到他们老了,她一定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的。
至于现在,她还是先顾好自己为妙。
要离开了,除了钱,该准备的物品也要准备好。
车票大哥说他帮忙解决,尽量买到卧铺车厢,但一路上吃的用的,她还是要准备好。
这般想着,她也有了几分紧迫感。
不能松懈,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心里默默整理接下来要添置的物件,还有她走了以后这边的事情该怎么推进,突然听到“哇”的一声,小孩子刺耳的哭声争先恐后传进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