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陶向红关于贺副团与贺老政委父子关系的暗示,计上心来,便又提议道:
“我看家属们对你做饭的香味感兴趣,正好拿这个做噱头,到时候你也分享分享怎么做菜的,让委员会的活动更吸引人……不然我看这样吧,你就当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
第38章 电器真全呐,看得人直流……
叫自己当家属委员会负责人?
苏麦麦听乔秀芬说完,一下子想起了居委会、街道办的工作,第一印象就是拉不完的架、操不完的心……不太合适,她是来躺平两年的,不想再卷了,这两年就让自己安稳舒适地享福吧,前世卷得太累了,得养精蓄锐。
再则说,当家属委员会的负责人,难免和嫂子们打交道最多,万一苏麦麦再说漏什么,比如对这个年代众所周知的东西不熟等等,再被人怀疑一次身份怎么办?
苏麦麦想了想,先表达了两句乔秀芬对自己看重的谢意,然后说道:“我初来乍到大院里,很多人面孔都认不熟,一来怕不能服众。二是负责人要有能解决家属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最好是那些随军多年的嫂子比较合适,对各家之间的关系知根知底的,更容易应对,我目前还是太生疏了。”
“不过我很支持陶大姐和乔嫂子的建议,不仅带动生活积极向上,还能团结融洽感情。和大伙儿分享厨艺当然也是好事一件,等我列一列食谱就可以每周开始了。我看不如这样,乔嫂子挑个时间把家属们召集起来开个选举会,可以选举他人,也可以自荐。得票最多的前五位来当负责人,大伙自己选出来的也心服口服。当负责人其实不一定非要有文化,有时候能处理家常琐碎的能力和魄力也很重要的。”
乔秀芬倒是全没想到这一点,她刚开始只想选几个有文化有才艺的,比如李娜,部队小学当老师的孙庆红,庄政委的爱人吕娟,苏麦,再加上自己。苏麦虽然年轻点,毕竟是总军区政委的小儿媳,传到贺总政委的耳朵里,也表达一下咱们十一旅对小苏的重视。
但细琢磨之下吧,小苏说得其实很有道理。家属素质参吃不齐,有些时候光有文化是行不通的,反而是那种会落地会摆平琐碎的才管用,但这样的人一时也想不起来谁合适。看来投票选举是个好主意,得亏小苏一下就想得出。
乔秀芬便又皱眉道:“好是好,但家属文化水平有高有低,个别家属虽然扫过盲,却只会认字不太会写,你让她们不记名投票,她们觉得为难,这怎么选呢?我和陶嫂子商量过,小苏你年轻思想活跃,还是认为你来当其中之一的负责人比较好。”
苏麦麦听这么一说,估计在秦旅长做过背景调查后,不少人已经知道贺衍的身份了。越是这样苏麦麦越要注意规避风险才行。
她又建议道:“这好办呀,让被选举的家属们站在前排,每人面前拿一个数字牌,大伙儿只要写简单的对应数字投票就行了。我虽然不做负责人,但我很乐意配合乔嫂子你们做事,你们有啥活动喊我一声就来了。”
……这样既能够显得积极,又不用操心拉架日常,还不容易暴露底子。
乔秀芬由衷赞道:“还是你主意多脑子灵活,一下子就把问题解决了。我想了想你说的也对,就好比前几天家属吵架,一言不合就能扑成一团打起来,光有文化是拉不动的。小苏你一个姑娘瘦胳膊细腿的,哪里招呼得过来。是得找个对各家谁跟谁有过节、谁跟谁关系好都清楚的负责人。”
“那这样吧,我们先写个通告出来,开会投票选举五个负责人,家属区包干分片负责,有要紧事再聚一块商量。小苏你刚随军,还需要再熟悉熟悉,就先当我们委员会的顾问,你看怎样?”
“嗯,乔嫂子这样安排好,我觉得很光荣。”苏麦麦爽快地答应下来了。又约好后天一起去郭团长的家里,找李娜做动员的工作。
乔秀芬回去找陶向红一说,陶向红暗叹,难怪贺副团长挑选小苏做媳妇儿呢,贺家在总军区一贯低调廉俭、公私分明,绝不利用职务走便利,就连大孙子贺辞琅也都是放在炮兵营的连队里从基层做起。你瞧瞧小苏这处理事情的能力,既能敏锐地考虑周到又有条理性。美酒配新囊,佳偶一对啊。
晚上陶向红和秦旅长说了进展的情况,说三天后要先开个全院的家属大会,得找地儿开。
刚好柳淑芳冤枉马妹花陷害张营长儿子的事情一闹,还有家属互打巴掌,秦旅长也觉得事件虽小,但影响很不好,要把家属们的思想觉悟紧快地抓起来。秦旅长就让后勤部腾出一间空房,做为家属委员会的活动场地先
用用。
后勤部倒是正好有一处空房很合适拿来用,那房子一排三间,就在家属区通往部队驻地的中间,本来是用作设备存放的,其中一间屋顶和墙有破漏,还待修,就把东西都搬空了出来。最近都没下雨,可以先拿来用着,边用边修,而且电灯、电线什么的拉起来很方便。
于是苏麦麦就帮忙草拟了一份广播稿,大概内容是:为了改善随军生活质量,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军区鼓励在大院成立家属委员会,委员会既有读书看报(包括新颖杂志,社会热点)、兴趣交流(讨论服装款式、美食菜谱、带娃经验),更有文体活动(比如交谊舞、音乐会等等),给大家丰富生活的同时,带来更多幸福的体验。现向全体大院军嫂发出光荣的邀请,欢迎莅临三天后晚七点的首届家属大会!
虽然只是一次闹哄哄的选举大会,但要包装得充满正式感一点,给人带来参与的荣誉感。这对于学新闻传播学的苏麦麦而言,可谓拿手小菜了。
乔秀芬看了广播稿连声说好,当晚就在喇叭里播出通知了。还在播出时加了一句,有小苏嫂独家秘方的茶叶蛋煮法分享。
“播报,注意,现在播报一则通知——”
喇叭筒就挂在驻地总道拐进家属区的前面一根电线柱子上,面朝着家属大院,平时只有面临检查,或者播报重大通知时开启,或者建军节、国庆节、春节等喜庆节假日用来播放歌曲的。
因此喇叭一响,每家每户,包括正在洗脚的男人们都支起耳朵听得仔细。
这两天学校正好开学注册,三团和四团又奔赴了演练基地,感觉全旅都空了许多。家属们正闲得慌,听得一下子来了劲。
多好啊,从来都是他们男人开这会那会的,女人们就围着锅台和孩子转,什么时候也有专门给她们开的会了。还有那茶叶蛋,前些天熏得人们直嘴馋,那可是把周枣花都吃迷糊、张四仔儿急噎着的好味道,大伙儿都挺期待的。
军人们也期待,呵,倒是看看一群家属们能开出个什么新鲜会议来,拭目以待。
*
马妹花挑了一只肥母鸡送给小苏,又担心她细皮嫩肉的不会杀鸡,特地处理好了才给她送过来。
苏麦麦就用葱姜蒜、小米辣、八角芝麻花椒,和白糖、老酒等佐料,做了一锅椒麻口水鸡。贺衍不在,她一个人也听不了整只,端了半锅送到对门给马妹花和廖政委尝尝鲜。
正好廖政委夫妇俩在吃饭,瞧着小苏落单,就干脆留下她一块儿吃了。
苏麦麦本打算向廖政委打听一下李娜和郭团长离婚的事情,就没推辞,先问点原由出来也好打有准备的动员战。
郭团长和廖政委都在一团共事,两人是老搭档了,廖政委还真知道不少情况。
说这个李娜原本在一个大单位工作,还是文艺骨干,不知道为什么和家里赌气。刚好那会儿郭团长休假期间来看望单位的亲戚,亲戚听说他单身,就跟单位的邻居们说,帮忙给军官侄子介绍个对象。
九年前郭团长还是连级干部,生得憨厚端正,军人气质淳朴威严,被正在赌气的李娜瞧见了,李娜就说要嫁给他了。
当时两人还没相处过呢,可谁让李娜长得漂亮呐,郭团长农村出来当兵提干,平时女同志都没打交道过几个,看见李娜后瞬间动了心,见李娜坚定要结婚,想也没多想就结了。
郭家亲戚也没跟他细说过,当时李娜是为了什么和家里赌气。但那个年代,单位的子弟青年下乡,家里几个孩子名额分配之类的,很容易闹矛盾,赌气正常。郭团长心态耿直,自然也没多问。
休假期结了婚,之后李娜就一直住在娘家。郭团长父母早逝,老家只有亲戚老辈,刚开始郭团长每年休假,四分之一时间回老家,四分之三在李娜娘家待。老家没人后,休假就都在李娜家里,对李娜和岳母家那是好的没话说,要啥满足啥,体贴入微,夫妻俩也没传出什么不好的。
前几年李娜家的二哥下乡返回城里了,带着老婆孩子,家里没地方住,天天吵,还要让李娜把工作名额让给他,李娜妈也说七说八的,搞得她不快。
郭团长好说歹说,总算把李娜劝来随军了,说离远点耳根清净。李娜来部队后挑这挑那不得劲,本来过得不冷不热也还能行。但前阵子她回去探亲后再来,就铁了心气闹着要离婚了。
一开始的理由说是单纯过不下去,想离,组织上问她具体哪里过不下去。她脸一红,又说不上来,被郭团长扛了回去。
过些时第二回又来,就说是夫妻不和,感情破碎了。可郭团长这边明明觉得夫妻俩过得挺好啊,而且郭团长工作勤奋,端正威武,工资账本都交给老婆管,好好的一个干部没犯错呢,无缘无故怎能能批离婚?
就又给劝说了回去。
廖政委一边说,一边琢磨着道:“估计是在外边有人了,除了这个没别的原因。”
“都说要对媳妇好,部队军人更要对媳妇好,可对媳妇好过头了也惨,分分钟被欺凌得没有家庭地位。,唉”
言语里夹杂着一股压抑的怨气。
苏麦麦听得暗自抿唇。
果然,八卦并非女人的专属,男人们八卦也是很有天分的。别看廖政委一个经常写报告的有文化干部,那都是把八卦闷心里,一说出来就暴露了。
被马妹花粗暴地吼了一句:“唉什么唉,你说有就有啊?!你哪只眼睛看见她在外面有了?有证据摆出来,没证据别瞎哔哔!不给你饭吃还是没帮你洗衣服了咋的,还怨上了?”
经常被没证据造谣的马妹花,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廖政委被她一顿吼,赫然怂了,低声道:“这不是我自己一个人这么想,是团部大伙背着郭团长分析出来的。你想想,郭团长对她有多好,你要是去过她娘家就知道了,她娘家买电器多少便利都是郭团长帮她办下的,收音机、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啧,这几年来随军了,也一样没委屈,谁过得都没她舒坦,穿得比那画报上的女明星都时髦。你说有个对她这么好的丈夫,她离婚干嘛,没准真是外面有人了。”
说得马妹花心里一个咯噔,她这两天偷着涂港岛的珍珠霜,她那张从未保养过的缺水的脸,刚开始用的效果那是立竿见影。昨晚睡觉前,廖赴延突然没忍住往她脸上看几眼,说:“怎么感觉你有点不一样了,具体哪不一样又说不出,以前也长这样吗?”
呸,就是嫉妒老娘变年轻了,马妹花心里得意。
自从扔掉花椒杆子,不用给廖政委补阳气之后,心虚惭愧的马妹花把夫妻那事也停了,让廖政委养养底子。廖政委每天一入夜就关灯,跟特赦似的看都没看她,难得关注到她变化。
继续继续。
但东西是柳淑芳给的,要是被廖满仓知道自己收人东西,又该批评。
马妹花顿时又吼道:“女同志爱打扮就是有问题了?!那天广播里还说了,要丰富家属的生活,要从穿衣吃饭舞蹈活动上丰富。许你们男人个个精神抖擞,训练、跑步,不许我们女同志追求进步?亏你还天天给我说,没有求证就不能下定论,谁给你这么说的,我找领导去告他?”
苏麦麦在旁边听得好笑,她忽然发现,马嫂子这口才很好的嘛,字句掐在点上。虽然话糙但理不糙,透过现象看本质。
家属院的负责人,没准就缺个像马妹花这样的角色。
苏麦麦就建议道:“马嫂子说得有道理,这一轮我站你。开会那天晚上你主动自荐一个吧,就把你这套理论说一说,大伙儿估计都能鼓掌。”
马妹花擦着袖子别扭:“那哪能呢?全大院里没几个看我顺眼的,我站出来不是自讨没趣?”
苏麦麦鼓励道:“可不一定,你刚自己都说了,没有求证就不能下定论,平时嫂子们
也就嘴上调侃,至于顺眼不眼神你也没求证过。比如鸡蛋,你看那天兰青嫂收下鸡蛋后,不是满脸感激嘛。再说了,真当上负责人,遇到那些你讨厌的造谣生事儿你还能管管,多痛快你说是不是?”
苏麦麦照着她的痛点说,说得马妹花也有点心动了。就算站出来没人选,反正掉不了一块肉能咋的,当上了还能让廖政委看看她能耐。
不过不能表现出来,先去了再说!
隔天苏麦麦就邀上乔嫂子,一道去了郭团长的家里,找李娜做文体负责人的动员工作。
还别说,去了一趟真开眼界,电器真全呐,看得人直流口水。
要是贺衍也能整这么多家伙,苏麦麦还想多咸鱼躺几年。
第39章 难怪这么漂亮,比她见过……
李娜住的位置比较僻静,和报刊亭的营业员汪婷住同一个院子,汪婷的丈夫是副营职干部,在军衔上属于郭团长的下属,平时小夫妻两个都对李娜挺敬着的。汪婷白天去报刊亭上班,院子里就安静得没啥人。
“李娜在家吗?我们过来坐坐。”乔秀芬边走边朝里说道。
苏麦麦随着乔秀芬走进去。
李娜正在屋里放唱片听呢,粤语的流行歌曲,在这北疆的军区大院里略显突兀。她声音放得不大,走出院门就不太听得清了。
苏麦麦觉得调子略感耳熟,像是港台武侠剧的主题曲。她只会听懂一点粤语,感觉在唱“往日意,今日痴,他朝两忘烟水里……”
李娜听得如痴如醉,神色宛然沉浸在某种情愫中,身姿跟着音乐独自舞动,忘记了周围。
看见乔秀芬与一名年轻军属走进来,下意识就觉得是为了自己离婚的事情来的。
她丈夫郭强是一团团长,叫了四团团长的爱人过来劝说,也算是同级别的好说话。
李娜脸上淡淡的,便停了动作,把粤语磁带取出,换了另一副纯音乐的带子,调成低低的背景音。
说道:“乔嫂子来了,请进来坐吧。”把沙发上的电影杂志拿开,用鸡毛掸子扫了扫并不存在的灰,表示待客礼仪。
苏麦麦坐在一侧,打量了眼四周,卫星牌收音机,长城牌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还有院子里的凤凰牌女式自行车。除了因为家属区夜晚十点半过后断电而用不了的电冰箱,基本的时代大件都有了。
看得苏麦麦真心动啊,不行,等贺衍演练结束后她也要跟他商量一下。
虽然提倡干部要节俭,不能铺张奢侈,但事实证明,在工资水平能达到的前提下配置这些家电,并不会被人说的。
苏麦麦细听收音机里的音乐声,笑着问李娜道:“李娜嫂放的这是《蓝色多瑙河》吗?听着耳熟。”
说完跟着音乐轻哼了一下旋律,她平时熬夜卷学业的时候,经常听钢琴曲释放压力。
李娜不禁诧异,她在部队里几乎遇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尤其郭强,觉得她听这些绕来绕去的外国曲子有毛子趣味,听得耳朵不麻得慌吗?一跳一跳的。
她刚才特地把声音调很小了,苏麦麦竟然都能一下辨别出曲子名。李娜两眼意外地亮起,问道:“你也喜欢听世界名曲?还会背诵曲调?”
额……一不小心又露多了。但为了动员工作,拉近距离,咱就再扯个借口吧。
苏麦麦收敛了一下,措辞道:“之前我们镇上有下放的留苏工程师,他们休息时候就拉手风琴、吹口琴放松,还有《白桦林》、《斯卡布罗集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圆舞曲》等等。我不会拉琴,只是听多了对曲子就熟了。”
她说着,又哼了几句《天鹅湖圆舞曲》。
顿时把李娜的脸色都暖和起来了,好像终于遇到了能说话的人一样。
李娜眉目间露出点儿久违的喜色:“手风琴我倒是也能行,不过会拉的曲子不多,我主要擅长舞蹈。对了,你是……哪家的军嫂,之前没怎么见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