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相机可真高级,没几个人能用得起吧,呀,我的工资得攒上八年。”
黄娟瞪大眼睛:“八年的工资!”
“比赛赢来的, 一分钱不用花,舒苑,你可太厉害了。”
舒苑心说其实她平时积攒照片,花了胶卷钱跟洗照片钱。
赵师傅把相机掂在手里,啧啧几声感叹之后说:“人民照相馆跟咱们一样,是箱式相机拍照,但他们给名人拍照啥的会出外景,有这种高级相机,另外就是大报社首席记者能用上这么好的相机。”
“这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肯定特别好吧。”
四个人的赞叹声让舒苑觉得相机更加珍贵。
舒苑自己都舍不得,可还是让他们都摆弄了几下,用干净细棉布把相机上的指纹擦干净,仔细地装进相机包,拎着相机包进暗房,开始修补底片。
她很珍惜来之不易的相机,打算用的确良布料做个防尘袋。
赵师傅觉得不太妙,舒苑拍照水平高,又积极参加比赛,明显不是想要安稳混日子的人,说不定啥时候就要离开小照相馆去更好的单位。
——
去接小满放学时,舒苑一下就弯腰把小满从地上捞了起来,高高举过头顶,兴奋地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小满,我拿到摄影比赛的奖品相机啦,特等奖,儿童组的奖,是你的照片获得奖。”
“哇!”小满悬在空中,视线头像舒苑,惊喜地张圆嘴巴,“妈妈终于有专业相机了。”
是他的照片获奖,终于帮妈妈做了点事儿,帮她赢了相机。
小满是个很有用的小孩。
母子俩的眼睛同样星光璀璨,映着彼此眼中的光辉。
“要不是拍摄小满画糖画的照片,应该获不了特等奖,拿不到相机。”舒苑兴奋地说。
这次能够获奖,舒苑觉得除了拍摄水平,拍摄内容占了优势。她拍不到壮阔风光跟有特点的鸟兽鱼虫之类的照片,可她有大儿子给她提供素材。
“有个大儿子可真好,帮妈妈赢了相机。”
“是妈妈照片拍得好。”
“是大儿子给妈妈提供拍摄素材。”
“妈妈以后就能拍更专业的照片。”小满俊脸上的笑攒成了一朵花。
摆摊画糖画时小满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巴不得赶快回家告诉爸爸。
画糖画好啊,就跟玩儿一样,还能帮妈妈获得特等奖。
等陈载回家时,饭菜在桌上摆着,是从食堂打回来的米饭、青椒肉丝跟炒莴笋,母子俩正在摆弄相机。
小满立刻告诉陈载舒苑获了奖,拿到了高级相机。
小家伙的快乐感染了陈载,陈载边换拖鞋边说:“恭喜你妈妈,真不容易。”
这相机说明书是英文的,舒苑边摆弄相机边翻看说明书。
有些专业词汇不懂,不过可以凭借专业知识去猜。
她心情好得不得了,有了高级相机就有了底气,拍出来的照片得有多好啊。
小满则趴在舒苑膝盖上看相机,小小一只软团子。
陈载的视线落在说明书上,她居然看英文说明书看得那么投入,她英文有那么好吗?
“不用你再花大价钱给我买相机,不过还是感谢陈医生愿意慷慨提供爱心支持,你是个大好人。”舒苑头都没抬地说。
看着兴高采烈的母子俩,陈载在心里吐槽他主动想要给舒苑买相机,钱都花不出去!
舒苑现在翅膀硬了,已经不再需要他的钱。
不是,他这么上赶着给她花钱干啥!
很快,他就放弃了这种不靠谱的想法,应该庆幸省了好几千才对,他翻看书桌上刊登获奖消息的报纸,质疑说:“小满那么小,照片就登在报纸上好吗?”
舒苑很诧异地问:“为啥不好?”
陈载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有点封闭。
按书里写的,小满长大后是知名导演跟作家,别说照片刊登出来,大家不都得认识他?
陈载则是知名心外科医生,教授,工程院院士,照片不也得到处刊登,就算没有那么高的成就,作为医术精湛的医生,接受采访被曝光很正常吧。
反正舒苑没有任何顾虑。
她给所有人拍照,都经过沟通,不存在肖像权的问题。
陈载看她毫无顾忌,很快妥协,只要小满跟她都高兴就好。
看着母子俩一块研究相机的画面很温馨,一高一矮,按舒苑的观点,三角形的构图也很好,陈载就拿舒苑的旧相机给母子俩拍了张合照,不知道手有没有抖,洗出来她会不会嫌弃。
——
这天收摊回家,李红霞难得没有在家里吃饭,而是在楼下跟大妈婶子们聊计划生育,只让生一个,这对她们这些普通生了好几个的上一辈来说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儿。
刘大妈特别八卦,见到舒苑就问:“你们两口子得生二胎吧,要生抓紧,今儿厂里有人去办了独生子女证,还领了奖品是个暖壶,听说以后政策收紧,只让生一个,想生二胎都生不了。”
李红霞也觉得这事儿重大,问舒苑:“确实得抓紧,以后不准生二胎,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现在生还赶得上。”
舒苑视线扫过大妈婶子们,看她们各个在兴头上,有的还特别有紧迫感,心说又要不少媳妇要遭遇催生,应该也有人会抓住最后的机会生一波。
舒苑语气轻松:“要啥二胎啊,我们不要,就小满一个孩子就够了。”
小满的小耳朵正在努力捕捉信息,并且试图理解大人的话,这时听到舒苑的话,马上仰头看过去,妈妈说小满一个孩子就够。
舒苑低头,正好对上小家伙黑溜溜的大眼睛,她笑眯眯地说:“爸妈不生二胎,就要小满一个崽。”
小满突然觉得妈妈的话很暖,像股暖流包裹着他,让他感觉很安心温暖,爸妈只要小满一个崽。
舒苑这样立场鲜明地持反对意见,立刻遭到大妈婶子们驳斥,比如只生一个孩子没人作伴,将来孩子不孝就没人给养老等等,舒苑不想听这些闲扯,锁好自行车,把木箱从车座上解下来,带着小满上楼。
小满已经从大人的话里捕捉到关键信息,走在楼梯上,拍着胸脯保证:“妈妈我以后会孝顺你,会给你养老。”
舒苑被小家伙郑重其事的语气逗笑,她想她会趁着年轻时给自己老年做好保障,不用孩子给她养老,但小满这样说,她当然欣然接受,说:“当然好啊,小满肯定是个特别孝顺的小孩。”
小满抿着嘴唇,嘴角扬起了好看的弧度。
李红霞倒是很开明,仨闺女让她操心够呛,她能接受舒苑只生一个,但又怕舒苑抓不住最后的机会后悔,边做饭边跟她说:“想生二胎赶紧的,要不真没法生了。”
舒苑就回了仨字,不想生。
走在家属院,舒苑都能感觉到计划生育的风刮起来了,墙上已经刷上“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孩光荣”“只生一个好”的宣传标语。
在舒苑这儿根本就不是啥需要考虑的事儿,可小满牢牢记住生二胎这个词,从小孩们嘴里也经常听到,有不少小孩爸妈在抓紧生,他还听到一个炸裂的消息,有一户人家已经有了四个闺女,还必须得再生个男孩。
小满很同情大丫、二丫,三丫,四丫,她们必须得有个弟弟,不见踪影的弟弟的名字已经起好,就叫天赐。
他突然发现周围好多小孩跟他过着不一样的生活。
那个叫冬冬的女孩才七岁,经常要照看她两三岁的弟弟,弟弟哭闹着要睡觉,瘦小的姑娘不得不费劲地抱着弟弟哄睡。
那个叫小刚的男孩胸前总挂着钥匙,父母是电器厂双职工,工作需要倒班,顾不上他,他只能放学自己回家,自己写作业,自己去食堂打饭。
像他这样有妈妈接送上学,陪着画糖画,还能被妈妈带去上班的小孩可能只有他一个。
小满觉得他拥有最好的爸爸妈妈。
回到生二胎这件事上来,但他还是觉得这么多人想生,这可能是一件好事儿。
小孩子们就这个话题交流时,莫莫说:“生啥二胎,像我这样有莫弟这样混球的弟弟?”
但小满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很多小孩都比莫弟懂事。
孟安跟多宝都得到爸妈明确答复,他们爸妈不会再生小孩。
等去老宅蹭饭,舒苑又被三婶问了一遍,让她想生二胎抓紧,舒苑依旧笑盈盈地回答说就要小满一个。
小满手里拿着厨房扔出来的蔬菜叶子,站在家禽笼前鸡鸭鹅,对舒苑说:“妈妈,好像生二胎是好事,我愿意多个弟弟或妹妹,我可以帮你带孩子。”
小孩脸颊鼓出来,软和饱满,眼睛像黑葡萄一样明亮,小脸俊俏,但神情认真得很。
舒苑摩挲他的发顶,说:“要是有弟妹,你的桃酥就得分出去一半,橡皮筋也得分出去,爸妈对你的关心照顾也得分给另外一个小孩,爸妈只要小满一个孩子就够,这样家里的好东西还有关心照顾都给你,我们能全心全意的对待小满。”
这是多么温暖的话语,明亮得能把周围的一切照亮。
小满的小心脏里充盈着感动,他现在能确定爸妈不再需要别的小孩,只要他一个就够,他这个从乡下接回来的小孩对爸妈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跟那些家里想要生二胎的小孩相比,他能得到爸妈全部的爱。
他有几年时间不在爸妈身边,可他在家里得到的待遇,远超过别的一直在父母身边的小孩。
小满是个被爸妈全心全意对待,他现在很自信,肯定自己存在的意义跟价值。
不过,小家伙非常懂事,问道:“是不是还得跟爸爸商量?”
舒苑笑着说:“好啊,等你爸回来问问。”
等陈载进院,舒苑马上跟他说:“刚才三婶问咱们要不要生二胎。”
陈载觉得诧异,答案不是很明显吗,还用跟他说?他在笼舍前站定,边看小满喂大鹅边简洁反问:“你说呢。”
舒苑靠近他,踮脚,嘴唇凑近他的耳边,轻声说:“我想跟你生。”
陈载觉得这句话简直是平地惊雷。
还能不能正常聊天!
耳畔轻轻呵痒,红晕从耳垂四散蔓延,染红他俊美的脸庞,他极度不自在,偏头看见舒苑憋着笑的神情,顿时无语。
逗他玩!
他泛红的脸、僵硬的手脚、局促的神情让她满意是吧,偏偏每次他的反应都不争气,都能如她的愿。
看来她从开他玩笑中得到了不少乐趣。
他强行让自己的声音稳定:“你满意了吗?”
舒苑忍俊不禁:“满意。”
小满看到他们再说悄悄话,很好奇妈妈是怎么问爸爸的,便问:“爸爸,妈妈跟你说啥了。”
陈载无奈:“你妈就没个正经。”
说完,迈开大长腿往院里走,不再给她取笑的机会。
吃晚饭的时候,两人中间隔着小满,舒苑都接收到了陈载那幽沉乌黑的眼神。
舒苑为了领暖壶,也去申报了独生子女,拿到了独生子生证书,顺利领到了一个印着花朵图案的红色铁皮暖壶作为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