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市井发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岑清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8 KB   上传时间:2025-05-05 13:40:51

  再有那芫荽与番椒,都是香气重的食材,入口也能分走一部分味觉。

  “这腌蟹法子好,想来裴垣还没吃过,他们兄妹最爱鱼蟹,尤其是五娘,那张兰娘做得好蟹肉灌浆,这厮便从瑞王手里夺爱……”

  见谢诏欲言又止地看向自己,王献住了口,过会儿,又开口解释,

  “我不是想着裴五娘,我只是恰巧记得,恰巧,我不也记得裴二那厮不吃葱蒜么,哈哈……”

  谢诏似笑非笑看他,都要将人给看毛了,这才收回眼神,悠悠道:“是,也记得我不吃鸭、蟹。”

  王献悻悻,因为一句多嘴而没了吃蟹心思,谢诏却慢条斯理将一整盘给扫光了,心里想着,这腌蟹却不能叫母亲吃,依她吃着好吃的便不能断的性子,此蟹多半会连着半月出现在他们家餐案上。

  倒不是他想管束亲娘,而是生蟹寒凉,食多了不好。

  眼神落在店里那幅新换的挂画上,张牙舞爪的大青蝤蠓……倒与店家娘子生猛护短模样有几分相似。

  就在方才来时,店里有醉汉仗着吃多了言语轻浮,阿柳阿玲不堪其扰,虞蘅听闻拎着锅铲就将人赶了出去,正被谢诏与王献撞见。

  除了虞记,各大酒楼脚店也上新了鱼菜虾菜。

  八月中旬,正是各大酒店的上新季,各种以水鲜制成的菜品应季上市。

  按往年的情况,此事除了本地嘉湖,苏州太湖与洞庭、鄱阳等地人工养殖的鱼虾都成熟了,蝤蠓也个顶个的肥,很是鲜美,今年却有些供不应求。

  谢家酒楼跟城内肉源最稳定的供应商有合作,这种时候,上乘货自然是紧着像他们这样的大酒楼,至于那些偶有合作或进货量不多的酒家,就得靠后稍稍。

  宋家酒楼的伙计不服气:“我分明瞧见你背篓里还有一筐新鲜虾子,凭什么只卖我家冻货?”

  鱼贩子不怯,将上头标签露给他看:“您瞧瞧,这都是别家早先定下的,实在卖不了你们。”

  伙计脸色稍缓:“那我今日向你订明日的虾,你可有没有?”

  鱼贩子面露难色。

  不是他挑剔买主,他手里的上乘货,刚刚好只够每日与谢家的,这宋家买的不多,剩下的,既不够给谢家,怕人家不会收,又一时寻不到能吃这么大货量的新买主……

  “君家若愿意多收二十斤,我便每日都将鲜虾蟹留给你家。”

  伙计听了蹙眉:“我们家要不了这么多。”

  鱼贩子也不客气:“那你们便买冻虾好了,都是从太湖运来,没甚么分别,客人也吃不出来。”

  “你!”

  伙计气不过,扭头告状去了,“掌柜的莫再与这鱼贩子搭伙,人家瞧不起我们,只想做那大买卖呢!”

  殷掌柜一直留意着适才的动静,任伙计与对方争执,并不做声,事后责问管事:“你从哪找的贩子?”

  陈管事为自己辩解:“今去两年收成不好,这已是城中货源最大的菜肉贩子了,他都供应不上,旁人的货只会更差。”

  殷掌柜并不知他话中真假,仍固执道:“便换了菜肉贩子,此等趋炎附势的小人,我们不用。”

  陈管事有苦难言,掌柜久不做采买的活计,不知这其中门道。他们宋家酒楼本就生意一般,现约期未到与人毁约,一时上哪去寻给他们优先供好鱼好虾的鱼贩子去?

  殷掌柜此举也不是为了客人吃得好,而是那鱼贩的话拂了他面子,他咽不下这口气。

  其实鱼贩也只是开门做生意,并不是针对或瞧不起宋家酒楼,多数人都识得这个道理,似虞蘅经营着一家小脚店,买不到太多肥虾,从渔人手里收来些小鱼小虾,炸一炸、爆炒一下,也很入得口。

  虽买不上高价,却也没花什么成本,还是有点赚头不是?

  其实这鱼贩送来的冻虾也不赖,比起旁人家的冻货,已经够新鲜的了。

  殷掌柜一定要换,陈管事只得跑了几日市井,总算又找到一个还凑活的贩子,姓朱。

  要陈管事说,朱贩子手里的货远比不了上一家,可奈何对方手头最大的买卖就是宋家酒楼,有什么都紧着他们。

  对方殷勤得每日亲自来送货,清点完货,往往天都还没亮。殷掌柜对这人态度很是满意,过了几日,朱贩子不知从哪搞来许多活鱼活虾,要多少有多少,更叫陈管事吃了掌柜训斥:“早就该换人!”

  陈管事觉得奇怪,又说不上来,只当这朱贩子本事大,从哪处乡下鱼塘寻来的货。

  却过了几日,酒楼门前闹哄哄聚了好些人,都是过往的熟客。

  “你们家饭食不新鲜,吃坏我肚子,赔钱!”

  “赔钱!”

  “给个交代!”

  “赶紧出去看看,怎么回事。”殷掌柜打发陈管事出去,自己却躲在店里。

  陈管事一冒头,就被薅住了胳膊:“这就是宋家的管事,大伙莫叫他溜了!”

  陈管事连忙高声安抚:“我不溜,我便是来瞧瞧大伙,看看怎么回事。”

  众人听他这般说,好歹放开了手脚。

  陈管事狼狈地正一正领子,对方才最为激动嚷着要赔钱的男子询问:“张大官人,方才说我家饭菜不干净,何出此言呐?”

  不用张官人说,另有一家仆神色愤愤替他作答:“我家阿郎一向身体康健,却从昨日晨起就腹痛,大夫说是吃了不干净吃食患了痢症。”

  张官人附和:“我睡前可只吃了你们家酒菜。”

  “怎么会呢,莫不是客人近来着了寒凉,这才偶发腹痛?我们家饭食,各位也是吃惯了的……”

  “一人还说偶发,我们这么些人都在这儿,难道还是诓你不成?”

  陈管事捏着汗,心说他哪里知道发生了什么。

  有激动的客人直接拨开他,冲进后院:“干不干净的,一瞧便知!”

  谁料才进厨房,一股腥味便冲得前头的几人一个趔趄。

  “唔,什么味儿啊!”

  “好腥气!莫不是这里边的鱼虾?”

  张大官人素来身强体壮,一脚就将角落里的大缸踹翻,里头的鱼虾泄了一地,遭此横劫,虾子没精采地随意扭了几下便没了动静,鱼也躺在砖地上,鱼嘴一开一合。

  按说正常的活鱼虾,即便离了水,也有一段活蹦乱跳的力气,这些鱼虾着实古怪。

  众人仔细一看,那虾不是正常的青黑,虾身都泛白了,鱼身上也格外黏腻。

  “这,这甚么臭鱼烂虾,竟也敢卖我们!”

  有人自家便是养鲤的,认了出来:“这是西陇村的病鱼病虾!”

  “好哇,病鱼虾也敢叫客人吃,让你们掌柜出来给个交代!”

  陈管事茫茫然辩解:“这怎么会是病鱼病虾,我们早晨买回来还好好的……”

  他止住了话头,想起来那朱贩子,每日天不亮就来了,他清点货物时,只能瞧见篓子里鱼虾是活的。

  虽然最后此事以将那贩病鱼虾的朱贩子扭送官府,判了刑罚结束,可宋家酒楼在人们眼里也成了贪图便宜给客人吃坏饭食的黑店,许多老客人都不再去了,生意一落千丈。

  倒是虞记因为离得近又口味好,因此多了一波客人,便包括那张官人。

  

第35章 崧菜蹄膀

  八月一过,天气越发冷了,天黑得早,附近住户也便睡得早,往往虞记打烊时,路面伸手不见五指。

  虞蘅叫阿柳两人也别回郑家宅子了,就在店后暂且跟她们挤挤睡。

  “我瞧隔壁茶叶店娘子挂了转租牌子,待我过阵问问价钱几何。”

  如今店里十几张桌椅,多数时候是坐不开的,后来的客人要么拼桌,要么只能排队等着,客人们时有抱怨。

  虞蘅本来想辟个窗口卖那些从食小食,又苦于人手不够,拖了这些时日,便偶然听见徐娘子想搬家的消息,若能一道买下来,便再好不过了,若主人家不愿意卖,再想旁的法子。

  设想得好好的,眼下却在分配住房上出现了分歧。

  阿盼非要和她睡一屋。

  虞蘅有些嫌弃:“你睡觉不老实。”

  阿柳得意洋洋看她一眼,还没说话,就听见虞蘅又道:“阿柳也磨牙,还是阿玲和我挤一屋。”

  阿玲受宠若惊地抱着新做厚褥子搬了过来。

  其实虞蘅也有旁的考量,阿盼跟阿柳这两个,大是非上倒是出奇一致,或许住得近些,便不会炮仗对上火药似了?

  “梨汤温在灶上,你们睡前喝一碗再漱口。”虞蘅睡前叮嘱。

  这几日喉咙干痒痒的,走在街上也都能听见旁人惊天动地的咳声。

  道路上还好,坐在封闭店内环境,就不大卫生了。

  为了避免咳嗽时飞沫四溅,影响食欲,还有传染疾病的风险,虞蘅炖了梨汤,这会子差不多了,便端出来。

  凡是进店的客人,都会先奉上一碗梨汤:“客人先喝盏热梨汤,润润嗓,炖了有半个时辰,汤都稠了,梨肉也软乎。”

  秋天的梨子本就好吃,直接吃,皮薄多汁,脆甜脆甜的,切小块与百合皂米炖汤,喝下去,从嗓子眼安抚到了胃里,全身都暖乎乎,也不怎么想咳了。

  这点子成本比起酒菜的利钱来不值几个,干脆免费赠给客人。

  蔡良站在门口,打量着店招牌,感慨一笑。

  如同他预想的那般,虞记的生意非常好,带动得周边铺子都热闹起来。

  阿玲不认得他,见蔡良站在门口徘徊不进,便主动招呼:“老丈何不进来用盏饮子坐坐?”

  自从那次被打劫后,蔡良与手下的小黄门便收敛了许多,只做寻常百姓打扮。

  他进店,拣了个靠墙清静些的小桌坐下:“你们家可有什么好酒好菜推荐?”

  阿玲依样报了几个菜名,都是近来卖得好的。

  见这位衣着简素的老者独个点了一角清酒,又要了菘菜猪蹄、豆干腊肉、香辣雉鸡,便已价钱不菲,阿玲好意提醒道:“若是老丈一人吃,这些尽够了。”

  蔡良抬眼笑看阿玲,一脸的实心眼,不禁打趣道:“你这小娘子,莫不是看我付不起银钱,好心阻拦?”

  阿玲脸微红。

  又点了清汤萝卜,蔡良将菜单子递还阿玲:“便先这些吧。”

  等待上菜的功夫,蔡良喝口饮子,转而打量起店内布置。

  店里装潢简单,质朴的白墙木桌椅,天冷了,门口铺了深色地衣,两面墙上都有挂画,都不是名贵画,看起来像是店家随笔,工笔橙黄橘绿、淡淡水墨村居,风格大不统一,昭显主人的随心所欲,竟然有种杂糅美。

  周遭热闹的喝酒声冲淡了外头风声萧萧,后面传来铁铲和锅底碰撞清脆乒乓声,光是听着就能想象出厨房里热火朝天的动静。

  蔡良回想起方才看过的菜单,也是新奇,竟不以蒸炸煮烩等烹调方式来分类,而是每道菜以二十文为尺界,其下又按荤素分类。

  蔡良越琢磨越觉得这法子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市井发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