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市井发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岑清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8 KB   上传时间:2025-05-05 13:40:51

  婢子眼里更带了赞赏。

  瞧这通身的气派风度、容貌举止,满座这些衙内其中不乏文才出众、丰神俊秀之辈,竟无一人能比!

  便是放眼汴梁,比谢诏还出色的,怕是一只手都数不到。

  门口有仆从奉命而来,打断了众人的热闹。

  “……我们郎君吃着好,便遣奴给三郎送来也尝尝。”小厮弯腰弯得殷勤,双手呈上。

  “你们也尝尝。”王献招呼客人们。

  自州桥回来,一路颠簸,再烫的吃食也得冷了,这是已经拿去厨司热过了的,再呈上来时换了精致碗盘装着,瞧着竟不似街边小吃,倒像是……

  “倒像是瑞王府的手艺。”有人嚷嚷着。

  瑞王豪奢,厨司能人荟萃,分工精细,其中有个厨娘以一手灌浆细点出名,瑞王四十寿辰时曾惊艳席上诸人。

  时下厨娘也会接些私活,主家不以为忤,反倒觉得脸上有光,瑞王府这位厨娘却从不见外借,原因是瑞王爱极了她做的灌浆馒头,顿顿朝食都点名要吃。

  所以这人将这盘灌浆馒头与瑞王府的相提并论,可以说是极高评价了。

  有明白人嗤笑道:“黄兄喝蒙了不成,这街头卖的再好不过尔尔,如何能与瑞王府兰娘子的手艺并论!”

  时下厨娘,六七岁开始学艺,至十三四岁出山,被人家聘去,一日十二时辰除了吃饭喝水与睡觉解手,其余全都在练功上头。

  花这样大的功夫培养出来自是要赚钱的,汴京城中资质稍上乘些的厨娘,便可开出高达十两的月钱,主家还得备下四台暖轿、丰厚礼品相迎,这才算罢。心高气傲者,更有许多挑剔要求。

  于她们、她们之主来说,拿寻常摊贩做比,简直是侮辱。

  可这人反应也太过了些。

  说笑而已,何必驳了主家脸面?

  旁的客人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接什么话。

  王献瞥了说话之人一眼——这人的父亲官阶比他爹要高些。

  虽然这话没错,到底是自己最疼爱的小弟心心念念送来的,被人当场贬低……哼。

  到底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又饮了酒,还能记挂着老爹的仕途已经很难得了。

  王献眉眼耷拉下来。

  他当然不会为了这样的小事与友人计较——余光中,左上角筷子动了动。

  只见谢诏挟了一枚入口,缓缓咀嚼起来。

  少顷,给出了评价。

  “的确不错。”

  王献便笑了,好兄弟!

  谢诏情况特殊,与今日其他人不同,他并不从仕,自然无所谓驳了谁的面子。

  且谢家做的便是饮食生意,从汴京到江南,不知有多红火。

  他都说好了!

  可见是真的好。

  王献欣然夹起一个,扔进嘴里,不防备咬破包子皮那瞬,一汪温热的油汤滋出来。

  即便舌头先前被酒灌得木了,也挡不住被那股子鲜味甜得一激灵。况且加热之后,不少汤汁已经渗入面皮,极其入味。

  这便是虞蘅不肯舍的成本了,只有足够新鲜的豕肉跟虾肉,才有这般味道。肉质的鲜甜,放糖是代替不了的。

  “唔!”王献双眼发亮,与方才王融表情一般无二。

  这下可不是为了弟弟跟面子,王献筷子一指,示意众人,“的确不错!”

  众人将信将疑,真有那么好?凭他们身份,什么好东西没吃过也见过,眼光比街头市井小民高出不知多少,很难对一盘从外头小摊上买来的馒头起多大兴趣。

  罢了罢了,到底盛情难却,一尝——

  “唔……唔?唔!”

  “这味道果真好,比起瑞王府的,亦是不遑多让!”

  “不,不不,你要知王府胜在食材贵重,此间市井小吃,不过豕肉罢了,鲜美竟不输山珍,可见……”

  “可见其手艺在上!”

  ……

  方才那反驳之人自觉被下了面子,犹嘴硬冷笑:“我却不觉着有什么好。”

  话说一半,被人给打断。

  先前那黄姓士子凑过头来揽着他肩,笑道:“裴兄才喝蒙了不是,我见你动也没动筷子,怎知的不好?”

  说话间,温热的酒息喷了他一脸,带着在胸腔发酵过的酸臭。

  “……”

  裴垣眉头皱成麻花。

  王献见之大悦。

  夜深宴散,王宅门口已兢兢业业停了一溜车驾,各府上的小厮互相打了照面,寒暄着,打发等待自家郎君的时间。

  裴垣的小厮见着主人头一个出来,忙使唤车夫调转马头迎上去。

  小心觑着对方脸色不佳,又是倒茶,又是递解酒药,伺候着对方在车里坐稳后,便拣些叫他高兴的来说:“奴听二郎吩咐,今日已将兰娘子迎进府了,宴请诸位郎君的事……”

  不料自家阿郎听了,脸色更差!

  “闭嘴!”

  小厮登时冷汗涔涔:“是,是!”

  天杀的,分明赴宴以前,郎君满心得意将兰娘子从王府挖了来,说要叫王三郎等人一开眼界,眼下这是怎的?

  裴垣冷着脸不言语,过了会儿,酒意略散了些,想着今日被下了面子,胸中郁气反倒更盛,到底咽不下这口气。

  那馒头瞧着也就一般,甚至比不得裴家厨娘的手艺,如何能与名满京城的兰娘子相提并论?

  裴垣冷哼,扭头吩咐:“州桥那块儿有卖灌浆馒头的,你明日去买些回来。”

  “是。”

  马车拐了个弯,驶进马行街榆林巷裴府尹宅邸。

  ……

  谢诏算是这些人里最清醒的,坐在车里还有看书的闲心。

  翻过一页,车厢壁传来轻微的“叩叩”声。

  谢诏抬眼,“何事?”

  声线清润,带些饮酒后的哑。

  小厮元六在外笑道:“前边就过州桥了,奴想着二郎在席上定没吃好,可要买些小玩意儿垫补?”

  谢诏刚及冠,正是饿起来能吃下一头牛的年纪,又有胃病。虽说自家便是开酒楼的,哪里饿得着他,可只有亲近的下人们才知道这位的嘴巴有多难伺候,元六一颗心都快操碎了。

  一句“不必”悬在嘴边,谢诏忽而想起席上那灌浆馒头的滋味,鬼使神差改口道:“是有些饿,你去瞧瞧可有卖灌浆的。”

  元六小跑着去了,谢诏继续翻书。

  即便饮了酒,他也依旧坐得笔直。

  清寥光华透过灯罩,落在眉眼,睫羽纤长,在睑下形成一片阴翳。他实在生了一副好皮相,直鼻薄唇,眼尾微翘,似琼林清隽,方才席间与人交谈时浅笑晏晏,温和明朗,此刻静静不语,亦不会显得冷冽,很易使人心生亲近。

  元六巡了一圈没见,倒是机灵,多问了一嘴旁的摊主,得知今日早些确实有位年轻娘子在此摆摊卖灌浆馒头。

  “咱们来的不巧,半时辰前,那小娘子已收摊走了,想是明日还会来。”元六讨好一笑,“一会奴叫厨下煮碗汤饼吧?”

  “罢了。”谢诏拒绝。

  “这怎么成?那些高门最爱附什么风雅,吃些生冷不忌的,又饮酒,”元六苦口婆心地劝,

  “阿郎胃肠不好,酒后一定得进些温补的,否则明日便要难受了。”

  大有一副他不答应就要继续长篇大论的势头。

  “……也好。”

  元六喜笑颜开地爬上车辕,冲旁边人眨眼。

  吉双悄悄冲他比了个大拇指。

  这活儿,还真就这厮干得来!

  车壁传来轻叩声,是谢诏催促他们赶紧前行,莫再耽搁了。

  

第6章 清明祭粿

  虹桥边上人挤人,虞蘅早间懒得进城,便在此摆摊。

  摆了几天的摊,赶早的这波百姓都知道了此处有个灌浆摊子,味美,价格也合适,生意越发地好。加上阿盼白天也来给她打下手,不出一个时辰便能收摊回家。

  两个时段拢共能挣个一百八九十文,虽然累些,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暮春时节,河岸的柳都绿成荫了,桥上微风阵阵。清晨的薄雾散去后,日光开始大盛,晒得人身上懒洋洋的。

  送走眼前这波客人,虞蘅手边只剩下约莫三四笼包子,蒸汽袅袅冒着。

  炉火映出与天边朝霞同色光泽,照在虞蘅白皙侧脸上,一派温馨,几个青年食客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虞蘅则自动忽略了这些目光。

  为了方便干活,她梳着寻常椎髻,青衫子配绿罗裙,水灵得仿佛地里刚拔出来的小白菜。

  才将一摞空蒸笼撤下,还没喘口气,抬眼就见隔壁卖羊肉兜的吴七嫂似乎有话要说。

  虞蘅冲她一笑。

  吴七嫂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道:“昨儿夜里,你就没听见什么动静?”

  吴七嫂眼下有一圈淡淡青黑,显然昨夜没怎么睡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市井发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