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收好钱锁上抽屉,站起来道:“我看你们也着急,那现在我就带你们去看一看吧。”
她跟同事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几人出去。
钱维文一会儿班上还有事儿,而且他觉得叶嘉宜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去上课。
出了门他就对章斌等人道:“我送嘉宜去班上,你们去看房子。”
章敏前几年跟叶东盛打理服装厂,也是懂人情世故的。
她笑道:“现在离中午放学也没多久了,我们看房子回来正好。维文,中午你别走,跟刘姐一起,咱们找个地方吃饭。到时候我让章斌在学校门口等你。”
如果单请自己,钱维文觉得没必要。
但刘姐给介绍房子,他就不好推托。他要不去,刘姐肯定也不好意思去。
“行,那中午放学,我领着嘉宜一起出去。”
一中是重点中学,不知多少没考上的学生想来这里复读。开复读班是学校一项重要创收。而师资力量有限,学校又不可能开两三个复读班。
于是叶嘉宜就跟着钱维文进了一个阶梯教室,被他安排在最后一排的位置上,抬眼就看到黑压压的人头。
这教室坐了足有七八十人。
这时候正有老师在上语文课,钱维文也没出声,示意叶嘉宜坐下就走了。
复读班都不讲课文,而是进行专题复习。老师正在给大家总结文言文知识。
叶嘉宜拿出笔记本,认真听课。
这是上午第三节课,上了十几分钟就下了课了。
坐在叶嘉宜前面的一个戴眼镜的女同学回过头来,好奇地问道:“你怎么这时候才来插班?你原来是在别的学校复读的吗?”
叶嘉宜朝她笑笑:“我原来是十七中的,我叫叶嘉宜。”
她不回答自己的问题,那女生也不在意。
她们这个班,一共招八十人。但这一年里,有的学生或是身体、心理问题,或是生活中出了什么变故,总有那么几个中途退出的。之后就有人补进来。
现在临近高考,插班进来的已经很少了,但也不是没有。
“我叫赵萌,原先是三中的。”
叶嘉宜长得漂亮,还不是那种有攻击性的,穿着打扮也很让人舒服,赵萌心生好感,本来想再聊几句。
结果她正在做题的同桌就叫她:“赵萌,这题怎么做,你帮我看看。”
赵萌只得朝叶嘉宜笑笑,转头做题去了。
下课期间,班上同学小部分起来去上厕所,大部分都埋头看书或刷题,说话聊天的极少,除了赵萌也没有好奇她是谁。叶嘉宜便也低下头去,刷起题来。
第四节下课后,叶嘉宜从后门出去,就看到钱维文等在那里。
“钱老师。”
“走吧,去吃饭。”
钱维文带她下楼,指着学生人潮流动的方向道:“那里是食堂,早中晚都有饭卖。如果要吃饭,你可以到食堂充饭卡。”
“嗯嗯,谢谢老师。”
两*人到了校门口,就看到章斌在那儿等着了。
中午时间紧,章敏就选在了离一中不远的一个饭店。叶嘉宜三人到的时候,她和刘姐已经点好菜了。
叶嘉宜打了声招呼,问章敏:“妈,房子租好了吗?”
刘姐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
章敏笑道:“房子是好房子,就不大合适你住,太吵。不过我已经把这事托付给刘老师了,她说帮我打听。”
说着对刘姐道:“麻烦刘老师了。”
刘姐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顺手的事儿。你放心,这里我住了几十年,我婆家、娘家都在这一片。不出三天,我就能帮你找到合适的房子。”
叶嘉宜一看她这样子,就知道章敏对她使用了“钞能力”。
吃完饭她又回去上课。
直到放学,叶嘉宜都没看到班主任。
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就跟钱维文说了,在租到房子前她先不上晚自习,让他帮跟班主任说一声。所以叶嘉宜也没去找班主任请假,跟赵萌打了声招呼就直奔校门口。
到了校门口她看到章敏已站在那里等着了。
其实中午她们就是各骑一辆自行车来的,叶嘉宜放学后自己骑车回去就行了,根本不用章敏来接。
要知道,这里离纺织厂挺远,章敏骑自行车打个来回得花一个小时。
但章敏怕叶嘉宜不熟悉路,愣是坚持要来接她一次,叶嘉宜根本劝不动她。
回到章家,章外婆和吴晴芳已经把晚饭做好了。章斌父子俩也早到了家。
端起饭碗,章斌关心地问叶嘉宜:“坐在后面看得见吗?”
他是当老师的,知道一般的班级最多五十多个人。饶是如此,坐在最后面的人看黑板就有些吃力了,更不用说一中复读班有八十个学生。
这时候还没有投影仪,上课时的板书全靠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写得大,没写几个字就得擦掉。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老师一般不会把字写得太大。
这样一来,坐在后面的学生看黑板就很吃力了。
这也是一中阶梯教室明明能容纳一百人,却只收八十个学生的原因。
比原计划多出来的二十个名额,都是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办法拒绝的。
“还好。老师只要写字不太小,我就能看得见。”
这是叶嘉宜最满意的一点。
她上辈子因遗传和用眼习惯不良,从初中开始就近视了,到上大学时她得戴四百度的眼镜。
这辈子原主是个学渣,叶东盛和章敏都不是近视眼,现在她这身体视力倍棒。
今天坐在阶梯教室的最后面,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她也能看得清楚。
“老师上课用扩音器,讲课我也能听到。”她又补充道。
章斌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钱维文能让叶嘉宜进一中复读就不错了,不可能再给叶嘉宜调座位,把坐在前面的学生调到后面来。
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班主任,都不会同意调换位置的。
“听得懂课吗?”他又问。
叶嘉宜点头:“其他都还行。就是数学,我基础太差。我想找个数学老师帮我补补课,看短时间内能不能让我提高点成绩。”
章斌道:“我明天打电话问问钱老师,看看他们学校有没有合适的人。”
叶嘉宜朝他一笑:“多谢舅舅。”
“谢啥,一家子不说两家话。”章外婆道。
章敏见章斌和叶嘉宜不说话了,这才开口:“那边房子腾出来了。吃过饭我就跟嘉宜回家住了。接下来如果一中那边租到房子,我就搬过去。”
她看向章外婆:“妈,隔段时间我再来看你。”
第41章 小说被采用了,会在九月的《收获》里刊登
章外婆还没说话,吴晴芳就开口留客:“就在这儿住着呗,何必搬来搬去?等一中那边租到房子了再搬过去。”
“不了。”章敏知道吴晴芳心好,却也是说的客气话,“嘉宜白天要上学,跟我一张床睡不安稳。”
涉及到孩子的学习,吴晴芳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吃过饭,章敏和叶嘉宜就各自提着一袋子东西回了家。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呆在家里看电视,很少有人在外面闲逛,章敏和叶嘉宜得以顺利回家,没被围观。
第二天一早,叶嘉宜就骑着车去了学校,中午跟赵萌在学校食堂吃了饭,回教室趴了一会儿,继续上课。
晚上放学还没出校门,她就看到章敏站在一处角落里等她。
母女俩早上约好,如果章敏今天租到了房子,晚放学时就在校门口等她。如果没租到,那叶嘉宜就自己回去,不需要章敏来接她了。
这会儿看到章敏,叶嘉宜就高兴起来,跑过去问道:“妈,租好房子了?”
“租好了。”章敏拉着叶嘉宜往里走,“租的是一个退休老教师的房子,就在学校里。”
“哇,太好了。”叶嘉宜越发高兴。
在学校里,她中午和晚上就能回家吃饭,中午能睡个午觉,晚上也不耽误上晚自习,简直不要太方便。
要知道今天中午她就吃了几口饭。学校食堂做的饭菜,跟猪食也没区别,实在太难吃了。
上辈子她有钱,请了特别会做菜的住家保姆;穿越后章敏做菜也好吃。她自己厨艺也还不错。两辈子除了在章外婆家吃的几顿饭,她在吃上还没被委屈过。
学校东南角有几幢教师宿舍,章敏租的是后面一幢的顶楼五楼,五十平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
这房子比较老旧了,地是水泥地,刮了腻子的白墙有些发黄斑驳。
家具也老旧。不大的厅里一个木沙发,一个老式电视柜,一个木茶几;两个卧室里除了一张床,就只有一个镶了一小块镜子的那种老式衣柜。
而跟这些老式家具风格完全不同的,是主卧里欧式的带书架的一张桌子和椅子。
这套桌椅显然是章敏刚从纺织厂搬过来的,原是放在叶嘉宜房里的。现在桌子旁的书架上,摆放着她原先放在上面的课本和复习资料。
叶嘉宜对这房子的老旧没说什么。
她上辈子大学刚毕业时也是租过房子的,知道想要租个合意的房子有多难。
相对于房子的大小新旧和装修等问题,现在对她来说,自然是地理位置最重要。
这房子是在学校里,又是两室一厅,她跟章敏能一人有一个房,家里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已经满足了她所有的需求了。
至于章敏为什么让她住主卧,这也好理解。
主卧面积大,能放得下那套桌椅。次卧放了床和衣柜,就放不下别的家具了。
“柜子和床我都擦洗过了。我怕干得不彻底,就没挂衣服和铺床。”章敏道,“先吃饭,吃过饭后你上晚自习,我再收拾。”
客厅茶几上放着一盘红烧排骨,一盘冬瓜肉沫,一碗萝卜缨肉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