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来了?坐。”章敏给他倒了茶上了水果,就去忙自己的。
女儿越来越能干,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会女儿的事业上指手划脚。
叶嘉宜把一份合同放到了何权面前:“你先看看。”
何权草草看完,就抬起头来诧异地看着叶嘉宜:“你要开中介公司,想聘我为副经理?”
“对。”叶嘉宜点头。
何权有些悲伤,又有些愤怒,心里五味杂陈。
谁都要来这个行业分一杯羹。他那个朋友就算了,连叶嘉宜也要掺一脚。她不就仗着自己有点钱吗?
她想让自己加入公司,不就是看中他手上的资源和人脉吗?可既看中,竟然连个经理都不给他当,只让他当副经理。
这简直是欺负人!
他张了张嘴,想一口拒绝,并骂叶嘉宜几句,以泄心头之愤。
可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他实在是没任性的资格。
叶嘉宜的公司开起来,挤占了市场份额,他以后在这一行会更加艰难。很有可能,他在这行干不下去,得出去找工作了。
与其去找别的工作,不如接受叶嘉宜递过来的橄榄枝。好歹她给的工资待遇不错。
他闭了闭眼,强压下心头的悲凉,哑着声音问道:“如果我想要经理这个职位呢?”
叶嘉宜自然知道他想的是什么。
她温声道:“我先解释一下不邀请你成为合伙人,而是聘请你当副经理的原因。”
“首先,我这个房产公司,跟你们开的不一样。我注资五万块钱,会请很多员工,每个月的开支都很大。”
“第二,我公司在卖房思路上跟你们以前不同。不是各自为阵,而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资源共享。”
“你身为副经理,下面的员工成交了房子,你也是有提成的,等于你手里的资源还是为你赚取利益。而正是因为你手里的人脉和资源,我才会聘请你当公司副经理。”
“至于为什么不是经理。那是因为这个经理由我来担当。总不能我花钱办个公司,反而让你当一把手,我屈居你之下吧?世上没这道理!”
奶茶店和房产中介公司,在叶嘉宜眼里就相当于亲生女儿和小丫鬟的区别。
为什么放着亲生女儿不管却来管这小丫鬟?那是因为她对何权的了解,还没到放权的地步。
既要开中介公司,那就要开成功。不成功亏钱还是其次,最怕的就是惹上不该惹的麻烦,甚至背上官司。
她跟何权只是仅有的几次接触,了解不深,她不敢把公司直接交到他手里。
何权年纪大,以前还是厂里小领导,是S市本地人,有一定的人脉,手里有资源,无论是赵广博还是陈磊当经理都压不住他,反而让公司陷入内斗。思来想去,叶嘉宜决定自己来当这个经理。
等过上一年半载,她对何权有了足够的了解,觉得他人品、能力都合格,她再给他升到经理的位置上去。
如果他哪方面都不行,有这一年装载的时间,中介公司也能走上正轨,在S市站稳脚跟了。那到时候对不住,她只能请他做个普通职员,或是干脆走人。
一听叶嘉宜自己当经理,何权就释然了。
叶嘉宜是老板,当然得当经理;他虽有经验有人脉有资源,终归是个打工的,给个副经理的位置已是对他的肯定与尊重了。
“那当然,那当然。”他笑道,“多谢叶经理赏识我,给我这个职位。”
叶嘉宜点头:“作为经理,我制定公司制度,决定大方向,掌握人事权。”
她指了指桌上的合同:“如果你愿意做副经理,签下了合同,那么接下来租门面,置办办公用品,招聘员工,就是你的事了。”
“我愿意,我愿意。”何权连声道。
不过签字前,他还是仔细看了合同,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他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合同是一式三份。何权签了字后,叶嘉宜也签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了公司的印章。
她把其中一份给何权,道:“另两份,我这里保管一份,以后会交给公司人事部一份。之后招聘员工,过了式用期后也按这个流程走。”
她进房片刻,拿了两份文件给何权:“这是公司框架和计划书,你看一下。”
何权看过之后,轻拍了一下桌子:“妙啊,我以前怎么没想到这么做?”
他跟朋友以前租的那间破旧偏僻的平房,纯粹就是歇脚用。除了跑累了回来有个落脚和商量事情的地方,没起别的作用。无论是房源还是买房、租房的客户,都是他们自己利用人脉或者走访得来的。
叶嘉宜这个公司却不同。她租的是门面,也就是说比较显眼。然后在橱窗上贴上房屋出售和出租信息。
这等于是个广告,告诉所有人这是个房产中介公司,每天有人开门办公。有房子出售、出租的人可以去登记信息;想要买房、租房的人也会上门去咨询。
也就是说,叶嘉宜随便招个外地人在那门面里坐着,就会有生意上门;别人还不会怀疑他们是骗子。
而且她还不是租一个门面,而是在各个大型居民区租。这等于是把各片区的房源一网打尽啊。
“这是你想出来的办法?”他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叶嘉宜。
叶嘉宜点头,面露不解地道:“是啊,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这当然是参照后世的房产中介公司模式。
“没问题,没问题。”何权连连摇头,心里万分感慨。
难怪人家年纪轻轻,读着大学呢,就开了好几家奶茶店,每天赚得盆满钵满。这头脑真是不简单啊。
他忽然斗志昂扬起来:跟着这样的聪明人,他何愁不发财?他朋友新开的公司就等着破产吧,哈哈。
第71章 跟何权商量完细节,叮嘱他租门面后,叶嘉宜就跟章敏回了H市。 ……
跟何权商量完细节,叮嘱他租门面后,叶嘉宜就跟章敏回了H市。
接近年关,一切停摆。房产中介公司,得在年后才能开业了。
叶嘉宜上午十一点半回到家,下午就接到了叶东盛的电话。
“嘉宜你回来了?我早让你陆叔养了两头小羊,是从蒙省那边运来的,一会儿我让他杀一只炖上,五点半开饭。”
叶东盛的声音顿了顿:“如果你妈愿意,让她一起来吃饭。”
“不了,我妈要陪我外婆,就咱父女俩吃吧。”
叶嘉宜知道,章敏可不愿意跟叶东盛一起吃饭。
下午五点半,她去了陆家餐馆。叶东盛厂里有事绊住了还没到,陆伟夫妇俩热情地接待了她。
“你妈还好吗?我好久没见她了。她明天有没有空?我想约她去逛街。”孙清道。
章敏和叶东盛离婚后,陆家夫妻倒没表现出白眼狼特质。孙清时不时邀章敏去逛街。章敏不想多跟叶东盛关系好的人来往,拒绝了两次,孙清不再邀请,但偶尔也会电话问候一下。
但这也不耽误他们跟杨梅来往甚密。
杨梅不上班,在H市又没朋友,无处可去,就时常到陆家餐馆来跟孙清聊天。
除了解闷,她大概是想通过这对夫妻了解叶东盛的朋友圈情况,或让夫妻俩成为她的嘴替,在叶东盛朋友圈刷存在感,传出好名声。
不管这段交往陆伟夫妻是不是被动的,他们对杨梅态度热络是事实,孙清经常跟杨梅去逛街,甚至还陪她做过一次产检。
章敏知道这事后,接孙清电话时都淡淡的。
叶嘉宜能理解陆伟夫妻作为生意人的为难处,但她也没兴趣陪孙清上演亲热戏码。
“她要陪我外婆,也没什么可买的。”
看出叶嘉宜态度的疏离,孙清讪讪:“那是,S市什么好东西没有?这里的东西再好也比不过S市。”
叶嘉宜没等她另起话题,就从包里掏出一迭纸,对孙清笑道:“孙姨你去忙,我有点事要做。菜等我爸来了再上。”
“行,好的好的。”孙清站起来给她倒了点茶,这才离开,“那你慢慢坐,有什么事叫孙姨一声。”
“好。”
饭店后厨,陆伟见她这么快就回来了,就知道了叶嘉宜的态度。
他低声问道:“她不理人?”
孙清摇头:“倒不是不理人,但很疏离,没说两句话就让我去忙,懒得理我。”
她叹道:“算了。叶总都给她在S市买房子了,以后肯定是要留在S市的,照应不到咱们。咱们也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
她对叶嘉宜和章敏好,不过是看叶东盛心里还有她们,想讨个好。
叶嘉宜在京市呆那么久,年前一直没空看H市奶茶店的账本。今天上午回来,中午吴晴芳就把账本送来了,她这会儿正好趁着有空看一看。
其实这账也没什么好看的。吴晴芳做H市经理后,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耽误事儿,每周都会打电话向叶嘉宜汇报情况;每个月会亲自来一次S市,将账本拿给叶嘉宜看。
因此叶嘉宜对H市三家奶茶店的情况了如指掌。
没多久叶东盛就来了。
看他只一个人来,叶嘉宜很满意。
她可不想看到叶老太,更不愿意看到杨梅。至于那个从未谋面的血缘上的“弟弟”,她也没看上一眼的兴趣。
叶东盛显然是忙了一下午,连水都顾不上喝,坐下后足足痛饮两大杯凉茶,这才缓了过来。
放下茶杯,他道:“你马叔叔前天忽然晕倒,一检查就发现血压特别高,身体其他方面也有问题,当即就住院了。年底本来事情就多,这两天我忙得焦头烂额。”
“马叔叔没大问题吧?”叶嘉宜连忙问道。
“还好,就是三高。以后得长期吃药了,饮食也得控制。”叶东盛有些感慨,“岁月不饶人啊,他比我还小一岁呢。你爸我也是中老年人了。”
他眼带希冀地看着叶嘉宜:“你有空来帮爸爸的忙不?”
担心叶嘉宜拒绝,他又补充一句:“别忘了,这厂里有你一半的股份呢,过两天可就分红了。”
叶嘉宜寒假统共一个月,她去京市前后用了十天,过年服装厂要放几天年假;剩下的不过十来天时间。就算她再能干,在不熟悉业务的情况下,也帮不了什么忙。
叶东盛不是真的要她帮忙,而是想趁此机会跟女儿培养培养感情吧?
叶嘉宜略一沉吟:“好。”
几天时间,她也不是不能抽出来。
光拿分红,工厂有困难的时候却不出力,实在讲不过去。她不能给人诟病她的机会。
两人聊了几句厂里的情况,陆伟和孙清就来上菜了。
上完菜,夫妻俩又敬了叶东盛一杯,感谢他这一年来对夫妻俩的照顾,就退了出去,把包厢门关上。
叶东盛给叶嘉宜夹了几筷子菜,开始吃饭,边吃边聊天。
没多久,叶嘉宜吃饱,放下筷子,捧起茶杯,等着叶东盛吃完。
叶东盛也吃好了,他抹了抹嘴,点燃了一支烟:“嘉宜,杨梅生了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