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后三人寒暄几句,主聊者就变成了赵兴邦和关铎。
赵兴邦身为律师,又年长叶嘉宜十岁,自认有保护雇主的责任。他看似在闲聊,实则在摸关铎和出版社的底。
别看关铎年纪似乎比叶嘉宜大不了几岁,却是个厉害人物,他似乎把底都透给了赵兴邦,实则透露的都是他愿意说的。
关铎,S市人,出身高知家庭,父母是福旦大学教授,独子。他于四年前北城大学毕业,没按父母的意愿继续读研,但按他们的意愿进了南城出版社。半年前他荣升为主编,平时自己也写些作品。
得知赵兴邦辞职下海,自己开了律所,关铎十分羡慕:“我小时候想当外交官,高考分数不高,录北城大学时被调剂到中文专业。家母是研究古汉语的,极力劝阻我复读,我当时也迷茫了,觉得外交官似乎也不是我想要的,便随遇而安,读了中文。毕业后分配到南城出版社,一直干到现在。”
“我们这种专业,除非像叶小姐那样在写作上十分有天赋的,否则下海也不能学以致用。这几年我就老实呆在单位里,过一眼看到头的日子。”
“下海也不是那么好混的。”赵兴邦笑道,“别看街上卖茶叶蛋的都发财,但真身处其中就知道成功者是少数,被拍死在沙滩上的数不胜数。你毕业四年就当上了主编,可见能力强,也被领导认可。其实只要站到高位就是成功者,倒不必非得自己下海创业。”
两人聊着没营养的话,到了南城出版社。
出版社有独立的办公楼,办公楼还很新。里面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十分忙碌,多是年轻人,气氛很蓬勃向上,见到关铎都会尊敬地打招呼。
关铎道:“我们出版社是五年前都建立的,年轻人多,锐意进取,没有那么多沉腐气息。叶小姐你写的网络文学是个新事物,更适合年轻人,与我们出版社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他又道:“我在报纸上看过叶小姐的照片,你是春雨青年文学奖的获得者,对吧?你在杂志报刊上刊登的作品,跟网络文学这边相辅相成,一定会卖得很好的。”
叶嘉宜道:“我不打算爆马甲。”
虽然掉马也没关系。但这马甲能捂多久就捂多久吧。
关铎也不在意:“不爆马甲也没事,凭着你春雨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头,作品集卖一万多册还是没问题的。”
叶嘉宜跟着他进了办公室,也不再拖延时间,把打印好的合同拿出来:“我对这合同没有异议,现在就可以签。”
关铎十分高兴,赶紧叫了一个小伙子进来:“去拿相机,帮我们拍照存档。”
赵兴邦赶紧道:“叶小姐不想让人知道她就是叶蔓。”
“明白。放心,绝不流传出去。公司的人我也会叮嘱他们不往外传。”关铎保证道。
签好合同,叶嘉宜就告辞离开了。
“我请你们吃饭吧,吃了饭再送你们回去。”
“不用那么麻烦,我们打车就行了。”叶嘉宜来的时候已经知道了那辆奥迪是关铎自己的车了,哪好意思再叫别人送?
虽然有车方便,但近两年她都不打算买车。
车是消耗品,有买车的钱不如买套房子。十万块钱的车过十年一文不值,十万块钱的房子过十年能值几百万。
第77章 “没事,我也要吃饭的。叶小姐,我还希望以后我们能多多合作呢,还请……
“没事,我也要吃饭的。叶小姐,我还希望以后我们能多多合作呢,还请赏光让我请一顿饭。”
叶嘉宜真觉得没必要:“可这才四点钟,吃晚饭早了点吧?你还要上班呢,真不必请吃饭。”
“我今天的工作就是招待好你。我们出版社非常看好你,你的书畅销,南城出版社也会获利良多,招待你吃饭的费用出版社会报销。这么说来,我还是沾你的光呢。”关铎这话说得十分真挚。
要不是他一身名牌,还开着几十万块钱的豪车,这话叶嘉宜就信了。
刚才赵兴邦就问过了,那车是关铎自己的,不是出版社的。出版社倒是有车,不过是辆面包车,兼职载人和拉货。
至于关铎父母和他自己都是工薪阶层,为什么能买得起这么贵的车,交情尚浅,赵兴邦就不好进一步打听了。
关铎又继续道:“四点钟吃饭确实有点早,要不我们先去喝一会儿茶。我开了家茶馆,就是在附近,走过去几分钟,咱们先到那边坐坐?”
一听茶馆,叶嘉宜的眼睛就亮了。
开茶馆也是她的目标之一。
前些年经济没搞活,人们能吃饱饭就是物质条件极好的了。茶叶的行情自然不好。
可随着改开,有钱人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求也就变了。不说自己喝吧,送礼送茶叶,既养生又文雅。
就是连叶东盛这种暴发户,都开始讲究喝茶起来。客人来了,必摆出他那套功夫茶具泡茶给客人喝,以彰显他不是暴发户,而是有文化有底蕴的人。
随着人民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茶叶就成了受追捧的东西。
叶嘉宜记得一个资料,2000年老班章才8元一公斤,到2002年忽然就涨到了80至120元一公斤,短短两年翻了十倍有余。等到2017年,老班章古树茶头春茶涨到了8000-15000元一公斤,是2000年的一两千倍,这还是新茶,而不是老茶。2000年古树头春老班章放到2025年卖,那价格简直看不懂。
这是一条既暴利又稳健的发财之路,她不可能放过。
而且这茶不需要一直投入资金,可以以开茶叶店的形式获利。
新普洱买的时候便宜,囤上几年就成了醇厚的老茶,价格可以翻上几番。以时间换金钱,经济效益也是极为可观的。
她打算今年五月去股市捞一波,赚了钱就去云省买茶。这茶叶囤到2002年卖上一波,赚到的钱就囤房子和铺面。
房子和铺面租出去,可以以房养房,坐等升值;茶叶则买进新茶*,卖出老茶,赚到的钱拿去多囤茶叶。周而复始,良性循环。
把这些极有“钱”景的赚钱行当拽在手里,再有小说的版税和以后版权的赢利,她不到四十岁,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了。
“叶小姐,你看……”赵兴邦的声音打断了叶嘉宜的美梦。
她回过神来,问道:“赵律,你下午有空吗?”
赵兴邦笑道:“我今天下午没安排别的工作。”
他是叶嘉宜公司的法律顾问,叶嘉宜是以年薪的方式给他付报酬的,不按小时计算。
叶嘉宜年纪轻轻,还在读大学呢,就创下偌大基业,以后发展不可估量。他十分看好叶嘉宜,很愿意花时间、精力为她服务。今天下午他啥活儿都没安排,就专门陪叶嘉宜。
“行,那我们就打扰了。”叶嘉宜看向关铎,“说实话,我对茶十分感兴趣,也想开几家茶馆。”
“那太好了。”关铎笑道,“你看看我这店怎样,可以借鉴一二。”
一行人安步当车,去了附近的茶馆。
茶馆名字叫“雅茗轩”,是一幢二层中式小楼,装修得十分古朴典雅。
叶嘉宜见这小楼周围带着个小院子,用铁栅栏围着,花圃里种了一些茶,暗自乍舌。
“冒昧问一句,关先生租这幢小楼的租金是多少?”她问道。
茶馆是个细水长流的行当。一年的赢利怕是也付不起这幢小楼的租金。要知道S市的房子向来是十分值钱的,这种繁华地段临街的房子租金更贵。
关铎道:“这小楼是我祖父给我的,给我的时候就像现在这样。我怕毁房子,不敢往外租,就改为茶馆。”
叶嘉宜和赵兴邦恍然。
难怪人家开奥迪呢,原来是个富二代。
“另外,我们也算是朋友了吧?叶小姐不必称呼我关先生,叫我名字就好。”
叶嘉宜来S市大半年,虽然认识了何权、赵兴邦、宋静芝等本地人,圈子却是不一样的。
关铎是出版社的主编,她以后作品的出版少不了要跟他打交道。他还开着茶馆。能交好总是没错的。
叶嘉宜从善如流:“好的,关铎。你也可以叫我名字。”
关铎领着二人上到二楼,进了一间雅室,经理亲自进来接待。
“喝什么茶?”关铎问叶嘉宜。
“普洱。”
关铎一挑眉:“看来嘉宜小姐是个行家啊。”
新手大多喝不惯普洱,很多茶人喝到最后就只喜欢喝普洱。
叶嘉宜确实很爱茶。
上辈子她的爷爷奶奶就是个老茶人,家里专门装修了茶室,囤了一屋子的茶叶。她从小跟着喝两口,等到长大了,也喜欢喝茶胜过咖啡。
不过这辈子喝茶不多。就算茶水一入口她就品出了这是十几年的冰岛,也敢不显摆,只笑道:“偶然间喝到,感觉很不错,就喜欢这口味了。”
“我是半点不懂。”赵兴邦道,“以前喝茶也只喝绿茶,没喝过普洱,倒是听人说过,今天可得好好尝尝。”
经理就给两人介绍了这款冰岛普洱的产地和种类,又科普了一下什么样的茶才是好的普洱。
这经理是位女性,名叫周莹,四五十岁的年纪,身上有股岁月沉淀下来的典雅与沉静,还有股书卷气。关铎介绍时说是看着他长大的一个长辈。
周莹说茶的时候引经据典,语调不急不徐,再加上茶香氲氤,水汽袅袅,跟周遭的一切相得益彰。看得叶嘉宜眼睛发亮。
她太喜欢这种氛围了。
不知不觉间,她就问了几个问题。
周莹抬眸朝叶嘉宜温柔一笑:“看来叶小姐是同道中人啊。这些问题,门外汉是问不出来的。叶小姐要是喜欢喝茶,以后常来坐坐。”
“好。”叶嘉宜点头。
周莹也知道几人来此不只是为喝茶,她泡了两泡茶,就十分有分寸地退了出去。
叶嘉宜感慨道:“我也想开茶馆,但是像周姨这样的经理可遇而不可求啊。茶馆如果没有懂行人的打理,是开不了的。”
关铎点头赞同道:“周姨是苏城人,书香门第出身,那十年间受过不少苦。我是千求万求,才求得她来S市帮我。”
他看向叶嘉宜:“我是承了祖上余荫,有这么幢房子,才请了周姨打理这里。我在其他区也开了茶叶店。是茶叶店,不是茶馆。你如果想做,就只开茶叶店即可。”
茶馆,必须有大厅和一间间雅室,供客人喝茶谈事,当然客人喝爽了,也会买一些茶叶带走。
而茶叶店就只卖茶,不提供喝茶谈事的地方,面积小,相对租金压力就小得多。
茶存在店里,就算不开单,亏的就只是铺面租金。而茶存的时间越久价格越高,亏的门面租金在茶叶价值的增长中也就不算什么了。
因此开家茶叶店,只要初始资金够雄厚,能把茶叶买进来存着,就不会亏。开茶馆如果生意不好,租金压力大,是很影响经营者心态的。
担心叶嘉宜不懂其中的道道,他还给她分析了一通。
听了他的分析,赵兴邦都想开家茶叶店了。
叶嘉宜自然知道开茶叶店不是这么简单的。
茶叶这行的水很深。如何买到正宗的好茶,如何保存茶叶,这就有很多讲头。
但初次见面,彼此又没什么交情,人家能给她分析到这程度,已是很够意思了。
她好奇问道:“你为什么劝我开茶叶店?你就不怕多一个竞争对手,抢你生意吗?”
关铎笑道:“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茶叶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偌大的市场而言我这几个店不过是沧海一粟,就算你不做这行,也有别人做。”
“你要是没有开茶叶店的想法,我肯定不劝你;你既有,我以我浅薄的认知,给你分析分析。”
他直视着叶嘉宜的眼眸:“人都说,字如其人。在我看来,文字更能看进人的心灵深处。看叶小姐你的文字就知道你是个十分有主见、有思想深度的人。你要开店,不会因为我劝阻而停止;你要不开,也不会因为我这几句话就萌生想法。”
他笑了起来:“既如此,我为什么不卖你个人情呢?以后你要出版作品,好歹会想着我这个朋友,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