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味道也一样的让人惊艳。
叶嘉宜相信,如果自己一直来,她会跟着关铎吃遍S市的美食。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好吃的地方?”她忍不住问。
“我父母都爱美食,我从小跟着他们,对吃的就比较挑剔。长大后就自己找好吃的,这几年几乎吃遍了S市的大街小巷。”
有句话他没说,好吃的很多,但饭搭子难找。
有些好朋友不爱吃,爱吃的经济条件又跟不上;既爱吃、经济条件又好的,性格品行又不怎么入他的眼。
这就造成了他有钱也吃不上三个菜的局面——点多了吃不完,浪费。他的教养不允许他浪费粮食。
这几天跟叶嘉宜一起吃饭,他觉得格外合拍。
叶嘉宜爱美食,会吃。她对美食的点评简直点在了他的心坎上。
另外就是她不是个爱占便宜的人。这顿他请了,下顿她就偷偷先把账给付了。
关铎虽不是个小气的人,但以前有同学觉得他有钱,就理所当然地让他付账,一顿两顿就算了,顿顿如此,这总让他觉得自己像冤大头。后来他就不爱跟这种人来往。
叶嘉宜道:“唯美食与美景不可辜负也。”
关铎抬眸称赞:“说得太对了。”
叶嘉宜有些遗憾地叹了一口气:“我就请了三天假,明早再来一趟,短时间内我就可能不来了。”
这种走在大街小巷遍尝美食的美好时光,她真有些舍不得。
关铎眼里闪过一丝晦暗,脸上却仍挂着笑:“其实我也不是每天都来,就是觉得难得找到个好的饭搭子,这两天才每天来。”
“你不来,下周我也专心上班了。”他又补充一句。
这两天相处愉快,吃到了自穿越以来最舒心的味道,叶嘉宜很承这份情。
她便想回报一两分。
她道:“不知你对现在的股市怎么看?”
关铎很意外。
这两天看叶嘉宜对股市避而不谈,他以为她不会说起这个话题。
他直视叶嘉宜,认真地道:“我觉得现在是建仓的好时候。”
“建仓”两个字他咬得很重,显然也存了提醒叶嘉宜的想法。
只是炒股带了赌的成分。一般讲究些的人都不会劝人家买进,更不会强劝别人买什么。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只赚不赔。
别人听了你的话买股,一旦赔了钱,那就是一份因果,或许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关铎话说到这份上,已是很掏心掏肺的了。
叶嘉宜颔首:“一月份国家提出要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二到四月上证管理层不断重申积极的政策方向;三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觉得一切向好。”
她虽然没有花太多时间去看新闻,研究股市,但涉及到一百万资金,她不可能就真的凭上辈子的记忆去投资股市。
她上网时会去印证记忆中的资料,看看现实是不是按资料记载中的那样去发展。
按图索骥,有了结果再去求证,不需要花费她太多时间精力。
她庆幸地发现,历史进程果然是一样的。
这一会儿,她拿出这些资料来显摆,也算是给关铎打个预防针:她之后在股市赚了大钱,既不是玄幻不是撞大运,而是分析过政策,有理论依据的。
她做事情永远喜欢未雨绸缪。
就算以后关铎跟她聊这话题她也不虚,她以前看过很多这时代的政治经济资料。被她在现实中印证融合后,这些资料就成了她的知识储备。
穿越是她的金手指,她为什么不能拿来用呢?
关铎听了她的话,激动起来:“你说的太对了,跟我的分析一模一样。我也觉得国家正有意往好的方面引导,股市一定会迎来一轮高峰。所以这几天我一直在建仓。”
他看着叶嘉宜,一字一句:“我觉得科技板块应该是国家扶持的重点。”
叶嘉宜笑起来,目光里全是佩服:“关铎,你很厉害。”
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说出刚才那番话的,可关铎凭自己的脑子,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科技板块,正是这一波涨幅最大的股票。
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拥有这样的财富呢,靠的可不是家里。
关铎脸色微红,看着叶嘉宜的目光也亮晶晶的。
下午开盘的时候,叶嘉宜又挂了十多手,把剩下的十多万块钱都花光。
她站了起来,看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她也没打扰大家,悄悄离开了大户室,打了个车回家。
周一去学校,她看班上同学对吴芷越发热络,不少人凑到她身边跟她说话,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吴芷在班上的人缘并不好。
她不解地问宋静芝:“吴芷身上,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吗?”
难道网文的误会还在继续,而且愈演愈烈?
宋静芝看了那边一眼,低声道:“上周五,学校校报的人采访了吴芷,问她对网络文学怎么看。”
第86章 叶嘉宜挑了挑眉,没说话。 可接下来宋静芝的话叫她一怔:“听说……
叶嘉宜挑了挑眉,没说话。
可接下来宋静芝的话叫她一怔:“听说家园论坛要对吴芷进行视频采访。”
叶嘉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吴芷这么猛的吗?她撒那个慌,可是一戳就破啊。
原来同学间传一传,她不承认,就算谎言被戳破也不要紧,上升不到道德层面。
校报上的采访,只要她说点是似而非的话,就算事后证实她不是《梦今生》和《重来》的作者,学校会护短,她被同学议论议论就过去了,造不成大的影响。
可一旦在全国性论坛里接受采访,事情闹出来后,总有读者不接受她的洗白,到时候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学校不处理她都不行。
到时候她还能在学校呆下去吗?
这念头一起叶嘉宜就否定了。吴芷应该不会那么蠢!
而且,家园论坛上发帖虽然不像后世那样需要绑定身份证,但通过后台私信是可以联系作者的。吴芷想冒充她也冒充不了。
除非家园论坛也想混水摸鱼搏流量。
《梦今生》刚刚结文时,论坛就联系过叶嘉宜,要对她进行视频或文字采访,叶嘉宜拒绝了。
之后也没见家园论坛对谁进行过视频采访。
现在冷不丁地要采访吴芷,怎么看都感觉很奇怪。
叶嘉宜问宋静芝:“最近家园论坛上除了《重来》,还出现了什么有名的新小说吗?”
自从《第一次亲密接触》《梦今生》和《人生如果可以重来》火起来,还被出版社看中出版后,网络上就出现了很多小说。但写得好的人极少。
所以叶嘉宜这么一问,宋静芝和秦蓁就知道她问的是什么。
“要说出名的,还真有一篇。”宋静芝,“它跟《重来》学,也写女主人公重活一世,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更新很勤,题材又正热。《重来》一周一章,大家没小说可看,就把热度奉献给了那本书。”
叶嘉宜眉头微蹙了一下:“书名叫什么?”
“《我的人生重来了》。”宋静芝撇了撇嘴,“大家都说这人不地道,题材学叶蔓,书名也学,写得还不咋地,骂的人不少。”
“只是大家被《重来》勾得欲生欲死的,实在没得书看,只能拿这本凑合一下。”秦蓁显然也是其中的一员,似乎怨念挺大,“这书跟《重来》差的不是一丁半点,就占了题材新颖的光。要是《重来》更新得快,谁去看它?”
好了,破案了。
想必这《我的人生重来了》就是吴芷写的。
她要冒充叶蔓,总得跟她有重合的地方。现在同样是网文,同样是重生题材,书名也带了“重来”二字,那这便宜占得岂不是毫无心理负担?
家园论坛采访时,她说《重来》这本书怎么怎么样,大家都以为她说的是《人生如果可以重来》。
等事情闹出来,她就可以澄清说,自己说的《重来》是指《我的人生重来了》而不是另一本,是大家误会她了。
叶嘉宜内心只想冷笑。
后世网文跟风题材再正常不过,也有跟风作品比原创热度更高的,这是没办法的事。
她拿出重生题材时就有了思想准备,并不会因为有人跟风就不高兴。
但如果是吴芷,而且这人明摆着要冒用她两本书的名头炒作热度,那就完全不一样,行径十分让人恶心。
至于吴芷为什么撒这种一戳就破的谎言,叶嘉宜也能猜出几分。
如果两本书的作者神隐,她就捡现成的名声;谎言被戳破她也不怕,她又没说那两本书是她写的,一切都是误会。
反正她书的点击率高了,视频采访也挂在那儿了。她对网络文学和重生题材的见解也呈现在了大家面前。以后文学界提起这两者,她的名字没准就有被频频提起。
到时候大家只记得她,谁还记得那两本书的作者,当年的争议?
这位吴芷,怕是想走芙蓉姐姐的路线。芙蓉姐姐是2004年出名的,她算是人家的前辈了。
更何况还奉送男朋友一枚呢。就算王影安知道她不是叶蔓,她至少也拥有过,比求而不得强不是?
真真打的好算盘。
而殊不知,在吴芷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赢家,那就是家园论坛。
下午放学后,叶嘉宜回家打开电脑,在家园论坛后台翻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家园论坛版主发来的私信。
“你好,我是论坛版主团团。你的《梦今生》在论坛上有一定的热度,我们可以跟你签约,让你成为论坛固定供稿人,你愿意详谈吗?”
当时她后台有无数出版社和读者的私信,她当时挺忙,没有一一去翻看,对这条信息也没有回复。
见她没回复,隔了一个星期,对方又发了一条:“你好,我是家园论坛版主团团,我曾联系过你。鉴于你《梦今生》的热度,论坛愿意以一千元月薪的报酬跟你签约,如有意请后台与我联系。”
这一条,叶嘉宜当时正好看到了。
出于礼貌,她回复了对方:“多谢厚爱,倍感荣幸。只是在下正业繁忙,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写作,无法定期供稿,见谅。”
一千元的月薪,对照着章斌四百多元的工资,这收入无疑还算丰厚。
只是这钱岂是那么好拿的?不用谈叶嘉宜就能想象得到,对方一定要求她每个月更新多少字,这本书的版权恐怕也是归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