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93 KB   上传时间:2025-05-07 17:44:43

  韩季明低头,顺手揉了一把她的头:“骗你的,能换!”

第101章

  这处宅子是韩老爷子分家的时候,分到给韩季明的。

  那次韩季明并不在国内,当时两个哥哥作为代表,代替韩季明出现在分家的现场。

  当时韩老爷子先说分多点现金给韩承,大家并没有什么反应,但最后说到这套房子给韩季明,就连一向淡定的韩伯渊都有些动容了,概因这间屋子,才是韩家真正的祖宅。

  得了沪市的洋房,跟香江半山豪宅的两个哥哥,看上去也风光的紧,但大家不约而同的觉得,老爷子这是看好内地的发展,把最好的留给了小儿子。

  对此两个哥哥也没有什么意见。

  老大韩伯渊的事业重心早就转移去了沪市,京市的房子留给他也没什么用,老二韩叔平学的是金融,以后是要去香江发展的,而留在京市,以后负责给老头子养老送终的,才是他最得意的儿子。

  韩季明是回国以后才知道父亲的这个决定。

  正在修理手表的韩季明带着一副无边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斯文败类的感觉。

  徐梦本来拿着一本杂志,悠闲的看着,余光无意中扫到了他的身上,阳光在他的侧脸上打下一片阴影,看上去像一副油画,她盯着他看了好久,直到韩季明累了,抬起了头。

  两人四目相对,徐梦羞的低下了头。

  “那么好看?”低沉的嗓音传来。

  “啊?”

  徐梦一脸的无辜,好像刚在在认真看着他的人不是自己一样:“你说什么呢?”

  真是的,看破不说破,你也太败兴了吧。

  韩季明浅浅一笑,朝她伸出手去,是修好了的手表:“我试了一下,感觉没什么问题了,你试试看看表带合不合适?”

  刚才说要换表带,说的好像很轻松一样,实际上还要调整表带的长度,于是徐梦才知道换个表带,也能被某人弄成那种调调,他用手指丈量着她手腕的粗细,一寸一寸的,最后闹的两人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才结束。

  然后他就像是没发生过一切一样,带着眼镜,细心的换起表带来。

  徐梦结果来手表,带在手腕上:“很合适。”

  合适的不能再合适了。

  韩季明说:“下次如果看见合适的表带,再买回来给你换上。”

  他其实想买一块适合她的手表,但她是真心喜欢这块表,就算了,送她一块好点的表带倒是不错。

  换手表的时间,算是两人难得独处的时光,出门之前韩季明跟她说:“以后要找我可以来这边。”

  这里更清净,人也没有那边杂,他现在已经搬来这里了。

  就是房子有些大,一个人住着总觉得太空旷了。

  两人出去走了走,现在这个季节,北方也没什么不落叶的绿植,除了院墙边上的一株红梅和白梅,别的地方都是光秃秃的,就显得这个宅子越发的冷清,韩季明只是偶尔回来住一晚。

  “你家这个房子,够古老的。”徐梦问:“这个房子什么年代建的啊。”

  韩季明说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时间:“之前只知道是明朝,今年维修的时候,师傅看到了主屋大梁上的印记,应该是明朝万历年间。”

  作为高三历史老狗,徐梦算了一下万历皇帝离现在有多少年历史。

  “四百多年,这个房子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历史老狗吃惊:“那我刚才摸的大门,岂不是古董了?”

  “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那个年代的了,前些年这房子被抄过,里面好多家具都被搬走了,门也被砸坏了好些,修补是没办法修补的了,后来换了同样材料的新门,师傅觉得换完以后跟旁边又不相称了,干脆把这个宅子都翻修了一下。”

  然后徐梦全程在“哇塞”“哇塞”中参观完了整个宅子。

  韩季明全程姨母笑,并不觉得她这样有什么不好。

  之前实验室的师兄们带着几个女生过来参观,那几个人眼睛里的惊艳都掩饰不住了,嘴上还要说“这房子其实也一般般,我有个朋友家比你家还要大”之类的。

  但也可能不是因为这些,是他喜欢徐梦,才会看她做什么都觉得很好吧。

  两人在房子里逛了一会儿,算是熟悉了。

  徐梦一下子看看这个,一下子好奇那个,看到那个荷塘的时候竟然问他有没有莲藕可以挖。

  两人就真的在泥塘里面乱挖了一气,最后还真让他们挖出莲藕出来,等王姐目瞪口呆的赶过来的时候,韩季明已经穿着挖藕人的工具衣服,弄得满手都是泥了,徐梦则坐在荷塘边上,一脸的好奇:“这么多!”

  “哎呀季明,你怎么自己下去摸藕了,这个天气你也不怕感冒。”王姐赶紧把人喊上岸,像是对待一个小孩子一样,从后头拿出一块大大的毛巾,让他把身上擦干净,又让他赶紧去洗澡,哭笑不得的对徐梦说:“他就是这样,对自己都很好奇。”

  徐梦捧着肚子笑。

  王姐大概是永远都不会知道,韩季明是因为她说了一句“也不知道下面有没有藕”……这种话,竟然就跳下去摸藕,等王姐一走,徐梦就对他挤了挤眼睛:“原来你小时候也很皮吗?”

  看不出来,一点都看不出来。

  说好的冷静自持,说好的霸道总裁呢。

  等韩季明洗完澡出来了,已经是下午了。

  徐梦看了一眼时间:“我得回去了。”

  韩季明就要去送她:“把藕拿回去吧。”

  徐梦看着这一堆藕,哭笑不得:“你辛辛苦苦的挖出来,自己不吃吗。”

  韩季明:“就是挖给你吃的啊,所以你拿回去吧,万一你妈妈问起你来,就说是在修表的路上碰到了卖藕的人,就耽搁了一会儿。”

  她妈妈对这个女儿不错,也不知道家里的门禁严不严。

  再过几天,高三就要开学了,这学期学习紧张,韩季明决定少约她。

  只剩这半年时间了,还是学习比较重要。

  说着话,让王姐找个蛇皮袋出来装藕。

  徐梦还挺好奇,这种古朴漂亮的房子里,真的会有蛇皮袋这种东西吗,结果王姐一听说是要蛇皮袋,麻溜去后面找了几个出来,一边打包一边还念叨呢,她还以为是韩季明自己嘴馋了想吃藕,跟他说想吃就跟她讲,她去挖就好。

  看的徐梦一愣一愣的。

  韩季明解释说:“这个池塘每年都产不少的藕,往年家里没菜吃了,就来这边挖藕吃,王姐一直都住在这边,往年挖藕的工作都是她来做的。”

  那她刚才问,他居然说不知道,还要自己下去试试!

  直到快到家,徐梦都还笑个不停。

  ————

  冯燕文上完课回到家,徐梦都还没回来。

  在厨房跟黄晓莹说了会儿话,才听到外面的动静,走出来瞧,就见到徐梦拖着一蛇皮袋的藕回来了。

  “你怎么搞到这么多藕?”

  去年的冬天整个京市的菜都很贵,家里不知道吃了多久的白菜萝卜,现在全家人打饱嗝都有一股子白菜味儿,这次回老家更是,包饺子都是白菜猪肉馅儿的,和酸菜猪肉馅,几乎顿顿都跟白菜相关。

  刚冯燕文还在跟黄晓莹讲,要不然整点新鲜菜吃,比如说豆腐。

  去年冬天蔬菜涨价,因为豆类没涨,于是豆腐和豆芽菜这种热销起来,家里两天至少有一顿是豆制品。

  这就是住在城里的好处了,就连豆制品都是多种多样,今天黄晓莹还在跟冯燕文商量,明儿一大早就去买菜,买点嫩豆腐做麻婆豆腐,还是买点老豆腐直接炖豆腐吃,就看见了一麻袋的藕。

  藕可是这个季节的贵菜。

  不要说今年蔬菜稀缺,藕的价格卖的比猪肉还贵。

  就是往年,藕的价格也是蔬菜里面最贵的。

  冯燕文的第一反应:“藕降价了?”

  咱北方人,买藕也不可能只买一段。

  但像徐梦这样一拖就是几十斤的,就有些太豪横了。

  刚才这一袋子藕从上车到下车都是韩季明弄上弄下,徐梦还不清楚份量,等他人一走,她自己去拖的时候就瞬间傻眼,这一麻袋的藕起码有五十斤。

  徐梦在门口没搬动,这才出声求援。

  冯燕文赶紧换了一身衣服过来帮忙,一麻袋她也拖不动,跟徐梦一起都抬不动。

  于是一节一节往里头搬,先把最大的那几节拿进去了,剩下的半袋子,黄晓莹跟徐梦一起,也就能拖回去了。

  冯燕文估算了一下:“起码有五十斤,待会儿给常喜家拿点儿,给隔壁三淑拿点,再给刘大姐拿点,这段时间多亏她们照顾晓莹了。”

  这几家人也经常照顾她们家。

  徐梦一一应下。

  冯燕文就问藕的价格。

  “没花钱,一朋友家有荷塘,送我的。”

  “是你那个大兴的朋友?”

  大兴的朋友说的是魏香,冯燕文想来想去,徐梦也就只有这一个朋友家里住在农村,她老家倒是也有荷塘,但藕去年冬天就挖完了,过年时候买藕也很贵:“开学的时候多照顾照顾人家。”

  徐梦总不能跟她妈妈说,这藕是从韩季明的房子里挖出来的吧:“嗯。”

  “你那个同学也不容易,人家家离的远,带菜带东西什么的都不方便,估计是想给你送点藕,让你照顾照顾自家姑娘,开学以后你带菜去学校记得分人家,可千万别稀东西。”

  徐梦很认真的跟妈妈胡扯:“我知道的啦,一定会对人家很好的。”

  黄晓莹看了看二姨,又看了看表姐,觉得她讲话有些奇怪。

  冯燕文又注意到她的腕表:“你手表修好了?”

  这表带放的比上次还好,上次的表带取少了几根,带在手腕上晃悠悠的,当时还想让师傅再取掉两根,带着会比较合适,但师傅几个不耐烦的眼神递给她们自己体会。

  这次表带的长短就很合适,冯燕文点评道:“这个师傅细心。”

  徐梦不知道想到了修表的师傅,脸又红了红。

  黄晓莹盯着她的脸,好奇的看了一会儿,跟冯燕文讲:“家里的煤最近是不是烧的有点大。”

  吃完晚饭去给各家送藕,住在隔壁的杨三淑自不必说,直接拿过去就是了,常家和刘大姐家却是有一段距离的,走过去的时候常喜正在跟黄奶奶一起吃饭,常喜爸妈都不在家。

  “我爸妈出差去了,这段时间我都去食堂吃饭,这藕我家也吃不上我。”常喜一边说着话,一边指着碗里的饭菜说:“这段时间我都去我爸妈单位打的饭菜回来吃的。”

  长春街离火车站最近,她去打饭倒是很方便,一来一回也才十几分钟的路程。

  本来以为搬出来以后,会过的不好的黄奶奶,却在常家待的蛮不错,刚好常喜爸妈经常出差,发的餐票根本吃不完,现在多了一个人吃饭,反倒是便宜了,黄奶奶则是按照市价算钱给常喜,这段时间一老一小处的很合适。

  跟刘进三兄弟比,常喜更愿意去父母食堂跑一趟,每顿都打新鲜的饭菜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8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18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